查看原文
其他

满怀希望出国读书,他们却有一半都产生了心理问题……

​小海墨 爸爸真棒 2021-04-08

初中毕业后,我离开家人,开启了美高生活。高三那年,我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坐在我对面的是个短头发的干练女人,在半个多小时的咨询时间里,她不时地抛出问题,鼓励我说下去。

早些时候,我在崩溃中敲响校医室的门,在护士的陪伴下哭得昏天黑地,差点哮喘病复发。那时我刚与男友分手,不依不饶地互相伤害。在无比狭小的学校里,我所依赖的生活节奏和社交圈被两人的分手完全摧毁。家人远在天边,没有人陪我说话,和师长之间则隔了语言和文化的两重障壁。

孤立无来形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可以说,那间小小的咨询室成为了我宣泄负面情绪的唯一出口。

1

中国留学生是心理疾病的易感群体 

我并不是一个特例。在高中时,我曾与朋友一起设计了针对美初及美高的低龄留学心理健康调查,在收集到的一百多份问卷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明自己来美国后产生了从前没有过的心理问题。

大学也一样,耶鲁2013年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明确表示有抑郁症倾向的已高达45%,而美国学生仅有13%。笔者一位正在哈佛攻读经济博士的朋友则透露,根据自我报告的数据统计,超过20%的经济phd学生存在中度或重度抑郁倾向。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数字是否有耸人听闻之嫌?但根据我个人经验来看,事实可以说所差无几。

那个永远干劲十足活跃在社团中的身影,其实已经接受了几年的心理辅导,诊断从抑郁到躁郁换了几换;那个比谁都外向的男孩,也会在陌生的街头大哭,求救心理医生;有人为了身材和体重焦虑,没有办法正常进食;有人怀揣难言之隐,学会在深夜痛哭;有人表面充满戾气,横冲直撞,其实却是在药物的副作用中煎熬……

我们看得见他人浮在海面上的笑脸,却不知道他/她的心已经在看不见的地方溺水。

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我才坚信“心理问题”从不是小题大做,骇人听闻,而应该是个人到社会都去关注的话题。

什么是“心理问题”?什么又是心理疾病?

首先我们要明白,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正常的情绪波动这三者之间,虽然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正常的情绪浮动(一般心理问题)是在外界刺激(现实或道德冲突)下发生的一些短暂的心理症状,持续时间普遍在1个月内。

严重心理问题则是一般心理问题的深化,持续时间更长,且表现出泛化趋势。比如说某次期末考试不好,结果就出现了对各种考试的恐惧及抵触心理,乃至自我怀疑,这就是“泛化”。

一旦心理症状的持续时间达到3个月以上,且不再是由明确的外界刺激引发,就有可能已经落入疑病症或心理疾病的范畴,必须要治疗甚至服药。

那么,留学生心理问题这么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留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2

留学生心理问题的三大原因

现代人压力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美国的孩子们过得也并不轻松。我采访了身边各个年龄段的留学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原因一  自我怀疑 

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赢自己,比赢别人更重要,”听起来非常正能量。

此言不虚,人们很大一部分的自尊心与成就感确实是通过自我检视建立起来的,可是在留学生的生活里,坚定自我的道路却是障碍重重。  

👉在学业上,我们更加焦虑。

来到美国意味着学习方式、课堂内容、考试机制等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改变。对自律、自学能力的要求更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整有时却赶不上这些变化。

一位来自体制内高中的学霸就感慨,美本的考试频率比起高三备考时期有过而无不及,导致他的精神状态长期高度紧张,不堪重负。作为一个常年“全优”的学生,他在入学前就给自己定下了GPA4.0的目标,可在兢兢业业了一整个学期后,却依然因为“课堂参与度低下”而与4.0擦肩而过。

“我感觉特别不公平,”他对我说:“其实我过去整个学期都很焦虑,毕竟每次成绩都能影响期末总评,而我真的输不起啊!”

以优异为荣的学霸们,其实往往更恐惧输给自己。哪怕到了一个新的、难度更大的环境,一直以来的惯性也依然会推着学生追求最高峰。而美国迥异的教育环境和高涨的学术压力,却注定了挫折和打击太难避免。

近年来逐渐引起中国舆论关注的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也正反映了这一点。在美国几起影响力最大的事件都发生在顶尖院校:哈佛,MIT,斯坦佛,普林斯顿……越是“学霸”的孩子,越容易把自己的价值和学术成就捆绑在一起,在学业上的失败,可能意味着自己整个价值体系的崩塌。

▲报道称,越是学霸越是容易有学习压力

👉 在社交上,我们不进反退。

就拿自己来说,我比较内向,从体制内初中毕业来到美高后,以为能凭借着“成绩好”一路畅通无阻,却不想自己既听不懂外国人的口语,也听不懂北上广一线城市孩子们的话题。一个曾经在学校如鱼得水的小镇姑娘落到了美国学校社交食物链的底层。

但外向也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法宝。另一位比我小一届的学弟是百分百的话唠,他出国前是班里的“气氛王”,走到哪儿都能呼朋唤友,来到美高后的他依然热衷于讲笑话,让别人开心,却似乎失去了拥有交心朋友的能力,再也没能成为中心人物。哪怕过了两三年,这种落差的阴影也没能完全消除。

根据我的观察,越是低龄留学的孩子,越容易感受到社交压力,并因此产生自我怀疑。一方面是处于渴求亲密关系的青春期,另一方面面对着比美本更加窄小的社交圈。这种社交生活的受挫经常会演变成这样的念头:“是不是我性格不好?”“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只有我没什么朋友?”  

然后越陷越深。

在美国我们常说一句话“go beyond your comfort zone”,意思是走出你的舒适区,挑战更多新事物。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我们预想的自己,不仅学业上从不拖延,社交更是手到擒来,以开阔者的姿态迎接着挑战:做更多社团活动,做更多实习,学新语言,新技能……可事实上,生活却充满了挫折和力不从心,有时候看着天花板连起床的动力都没有。

于是对自己一次次失望,感觉自己是个废柴。

无法完成预期的自我怀疑,成为了留学生焦虑、抑郁的一大来源。

▷原因二  来自同龄人的压力

留学圈有两大未解之谜。

第一,不管你学得多累,总有人气定神闲、易如反掌。就说不久前的五月份,随着期末成绩放送,我的朋友圈就又被大神们的GPA4.0刷屏了。不仅4.0,学时还是满课,不仅是满课,仔细一看每节课难度系数都还很高。只好自愧不如。

第二,不管你有多“废柴”,总有人在逐步逼近人生赢家。打开朋友圈,小A晒出了世界500强的实习吊牌,小B发布了西装革履的峰会出席照片,小C被某知名国际交换项目录取了……

peer pressure(同龄人的压力)绝不止步于智商情商或领导力的竞争,还有平台的竞争、资源的竞争、资本的竞争。

留学生哭“穷”总有些不食肉糜的意味,但这却是不少留学生的切身感受。

有人在犹豫要不要点外卖,就有人在预约米其林餐厅。有人在埋怨学校洗衣机收费太贵,就有人在奢侈品店刷着卡。有人迫于现实放弃自己所爱的学科,就有人充满底气地混着水。有人在屡试屡挫、屡挫屡试地交简历,就有人已经不费力气顺利入职……

当然,写这些并非否认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只是“与同龄人竞争”这件事,参赛者从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哪怕是在留学生的圈子里,起跑线之间的差距依然令人膛目结舌。

越是在优秀的圈子里,这样的差距越是难以忽视。它并不仅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差异上,更是体现在家教、眼界、人脉等等。

不得不说,这样的竞争是残酷的。

而在社交媒体泛滥的今日,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更是无孔不入。打开朋友圈,会看到精致的照片,背景在法国、在意大利、在阳光洒落的餐厅;会看到健身标配,平坦的小腹和坚实的腹肌;会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成就感想,发表在某个实习、某个峰会之后;会看到有人在蹦极、有人在自驾游、有人在参加时装周……

那些精彩纷呈的靓丽生活,把手机屏幕前的我们映照得昏暗乏味。

Peer pressure这样东西,并非一阵钝痛,而是一片隐形而挥之不去的阴影,时不时闪现盘踞在上空。

▷原因三  脱节的孤独

留学生与国内的主流生活是脱节的。

远在天边的父母问:“你这学期上了些什么课啊?”报完一串名字后,他们依然一头雾水。逐渐的,父母说:“我们也搞不懂了,你自己看吧。”

每次回到国内,亲戚聚会,问的问题永远是那么几个,“你们美国吃什么啊?”“你们真的用英文上课啊?”“美国安不安全啊?”

回母校看老师,一脸骄傲地报出大学的名字,老师却一脸迷惑,只能恭喜“不错不错!”

在媒体报道里,人们关注着400万买进斯坦佛的新闻,在电视上,一部充满成见的《带着爸爸去留学》正在热播……拜金、派对、easy girl、抄袭、吸毒……越是赚人眼球的标签越是贴得轻易。

似乎没有人关心自己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我出国两年后回到故乡,和初中同学聚会,他们激烈地讨论着文理分班、985、211,以及他们在高中的共友,我一个人茫然不知地笑着。

在美高与我一届的朋友,升入大学后因为一些个人原因选择了停学,回到国内。与小学、初中同学皆已失联,父母忙于工作,高中稀少的朋友散落在世界各地,自己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被承认的只有一张初中文凭。 

许许多多人说,想谈恋爱,能有个人陪在自己身边是多好的事啊。对于陪伴和理解的渴望,真实的存在着。

留学生的思想也在转变,一方面变得独立而鲜明,一方面变得混沌而迷茫。我们关于爱情、婚姻、家庭等等的观念正在形成,且与父母长辈们开始产生差距;我们对工作、事业、人生目标的看法也正在不断的崩塌与重建之中,考虑因素纷繁复杂,不仅仅是“赚钱”,“出人头地”。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又有谁能够不厌其烦地听我们讲述呢?

孤独往往成为压力的催化剂。

▲什么样的人会患心理疾病?心理学界的“素质—压力模式” 这一模型指出,决定心理症状是否会出现的因素包含三个:1. 先天体质,2. 压力大小,3. 资源或支持。先天体质决定了负荷的临界值,而当压力及减压资源的综合数值超过了个体阈值时,症状就会出现。

3

留学生的家长朋友

该怎么帮他们“防治”心理问题?

留学生的家长、亲人、朋友,有什么能做的?

▷方法一  正常化心理治疗

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摆正,寻求心理帮助就像感冒了要吃感冒药一样正常,绝不是不耻的禁忌,更不是小题大作。哪怕是对于受到外界刺激后正常的心理问题,能够与专业人士沟通倾诉也会有所帮助。因此要鼓励有需要的孩子积极寻求帮助。

此外,在筛选心理医生和机构时要慎重。在国内,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设还不完善,许多医师的专业度和职业素养都有待考究。尤其是遇到严重心理问题时,一定不能病急乱投医。对于“一言不合”开药治疗的医生,更要小心。

▷方法二  用鼓励代替评判

正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人对于压力等外界刺激的化解和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发觉指责心理疾病患者不够坚强、过于情绪化、矫情之类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谬论。

当有人向我们展示出柔弱的一面时,那一定是因为在心里把我们看做了可信赖的重要的人。在这种时候,不要指责一个人“不坚强”,也不要根据自身经验或臆想来轻视对方的痛苦,摆出“这些都是小事”的论调。

而是尽力去理解,去鼓励他/她,拥抱他/她。

 ▷方法三  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

“帮助”这件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一定要在问题产生后才去亡羊补牢。真正有益的是搭建一个温暖可靠的家庭环境,一个舒适的空间,让孩子能学会适当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父母而言,这意味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加注到孩子身上,钳制孩子的发展方向,且保持着可沟通的姿态。这些从小到大的积累,都将会真实地影响到孩子长大后对各方面压力的处理策略与承受方式。

点击以下标题名,观看海墨更多文章

关于性,孩子了解得比你想象得更多,却更危险

考试一失利就崩溃、失恋一次就活不下去,抗压能力这么差怎么办?

留学美国前,我曾以为这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


更多专题

▼扫描二维码,关注“爸爸真棒”,在后台回复下方关键词,即可获得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回复“爬藤”看各种爬藤秘笈、幕后故事;

👉回复“幼升小”,“小升初”看不焦虑的幼小初升学信息;

👉回复“升高中”,看转轨、初升高信息,三大国际课程介绍;

👉回复“美本”,看正确的美本打开方式;

👉回复“数学”,“语文”,“英语”,解决学科学习难点;

👉回复“美国教育”,看中美教育比对和美国教育深度观察;

👉回复“科学用脑”,掌握大脑规律,让孩子更有效率地学习;

👉回复“牛娃分享”,看“双语”、“美高”不同体制牛娃的升学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