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哥大芝大的博雅课程,解决了留学申请核心问题
“我从小喜欢击剑,却在一个重要比赛中失利,意识到自己忽视了锻炼,于是开始疯狂训练,经历了最有激情的3个月,终于成功。(同样的故事还出现在诸如竞选学生会、学习马术、潜水等活动中。)”
这就是“套路文书”的典型代表之一:失败→努力→成功。不用怀疑,这样的文书不会给大学留下任何印象。
该文书的问题很多:缺乏对话题的驾驭能力、牵强附会、强行制造戏剧性……但问题的本质其实在于:写作者没有深度认知“我是谁”。
在美国大学的申请过程中,学生一共会申请10-15所大学,写20-30篇文书,虽然文章题目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文书都在问三个问题: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要追求什么?
我申请的这所大学如何帮我实现这一目标?
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文书的质量。而当我们试图回答这三个问题,就会发现,尽管人生经历可能很丰富,也不意味着能很好地做出回答。
怎么办?笔者上月拜访京城近年大热的德明教育体验(AcadeMe,以下简称德明)时,却收获了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与众不同的文书秘笈,简而言之四个字:“自我意识”。
毕业于美国学术背景最深厚的名校芝加哥大学、曾任北京四中学术阅读课程导师的德明的CEO肖弘扬告诉笔者:
而作为一个申请顾问,肖弘扬认为,其最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自己。
肖弘扬德明学术体验管理合伙人。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并被授予每届仅有3%学生入选的本科最高荣誉Student Marshal的称号。
对于提升学生写作和思考能力有独到见解,独立开发了德明广受好评的荷马学术计划,也曾任北京四中学术阅读课程导师并获全年级教师最高评分。作为国际教育专家,也曾接受BBC、纽约时报、财新英文版的采访。
辅导的学生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大学的录取。
那么,如何获得这种“自我意识”呢?从创始团队到指导老师都充满芝加哥大学DNA的德明,不仅形成了一套极具芝大思辨特色的申请课程,还引入了哥大和芝大的核心课程,可谓是大手笔。
见自己文书写作的本质能力
在于自我思考
故事从知名公立国际部学生Carisa说起,今年的ED2,她被芝加哥大学录取。1从自画像开始的自我思考高二下学期,原本找留学顾问只是希望帮忙润色文书的她,来到德明后,发现她的文书第一课竟然是:鉴赏自画像。“这对于我的文书写作有什么帮助呢?”Carisa非常不解。
▲正在鉴赏自画像的学生们
然而课程开始的时候,来自芝加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的终身教授本杰明·摩根(Benjamin Morgan)引导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对这幅画进行剖析。有的人注意到他瞳孔放大,表达了一种愤怒情绪;有的因为他抓头发的姿势,感受到他内心的绝望;也有的从色调中窥探出了他的精神状态……
▲安迪·沃霍尔的自拍像
摩根教授还在课堂上展示了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的自拍像,学生们探讨:沃霍尔到底有几个人格?他是怎样的人?在这些作品背后,真的只有一个沃霍尔吗?
Carisa突然感觉很新鲜,原来表达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个人观念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侧面,而“精读这些不同的自画像艺术作品,启发我在今后的写作中实验不同方式和角度进行自我表达。”
自画像是德明暑期申请核心课程的第一课,这种以讨论课形式解读视觉文本的方式,也是美国顶尖大学博雅教育的经典教学法。之后,Carisa又经历了诗歌赏析、影视作品鉴赏、哲学文本阅读、故事类文章阅读等不同的题材。
德明的暑期核心课程
通过一系列由美国顶尖大学教授和德明导师引导的课程,让学生接触大量思想、情感复杂的阅读文本和写作,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该核心课程共三周,课程内容由上下午两部分组成:
上午课程由美国顶尖大学的知名教授执教,内容涵盖小说、哲学、诗歌、电影批评;
下午课程由德明的导师团队设计并教学,内容涵盖自我思考、文书写作、大学研究、一对一面谈
核心课程的授课师资非常强大,从2013年至今暑假的课程中,德明一共请到6位来自美国顶尖大学的教授,其中3位获得过芝加哥大学的最高教学奖项——Quantrell教学奖。
▲德明团队部分教授简介
在短短三周的课程中,Carisa阅读了300页左右大学难度的人文文本,写作共计2000-4000字左右的论文和个人文书。
大量跨学科文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带有自我反思视角的内容,培养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思考,透过表象,更精细化、更有深度、更有层次地捕捉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流于简单、夸张和符号化。
肖弘扬说:
“我们带领学生欣赏作品,包括大师的经典之作,从中寻找灵感,建立独特的视角,表达自己之前没有能力说出来的话。这就是阅读、思考和自我意识的神奇力量。”在紧张的申请中,别人忙不迭刷分、搞活动,德明却让学生坐下来上课。难怪肖弘扬在美本圈里是出了名的“佛系”。但神奇的是,经过这样博雅课程“熏陶”的学生,不仅在文书深度上胜人一筹,在申请结果上也不错。
思考农村问题,是学生小K写在申请文书里的故事,这个题材并不罕见,却因为其思考和写作的深度,帮助K在早申阶段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offer,专业是芝大最独特的“原点学”(Fundamentals:Issues and Texts)。
小K对社会问题很有自己的想法,在河南和安徽的农村做社会调查的时候,发现当地非法开采问题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面对盘根错节的复杂现实,他意识到,自己学过知识并不能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暑期课程中,他都在试图回应“知识无用论”这一命题,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喜欢知识的人,到底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
无数次的质疑、回答、推翻、再回答,最终小K并没有像文章开头描述的套路文学,强行转变给自己一个“happy ending”,而是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角度,承认自己也许就是一个“无用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价值危机,但这就是生命的循环,引用杜威的话说就是“知识告诉我不足,行动告诉我问题”。
整个过程中,德明不会给学生一个文书大纲,让他们填上自己的故事细节。而是以“自由写作”为文书辅导的出发点,给学生1-2个月的自由写作时间。期间,芝大的教授和德明的导师一直在引导,不断向小K提问,而从不给他提供现成答案。
在这样的训练之下,德明学员写出的文书,带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和特点,没有一份是重复的。而这些独特、真诚的个人故事也符合美国大学的文化语境,这从德明每年亮眼的申请记录中可以看见。
▲德明今年的部分申请结果
对此,肖弘扬说,“学生不是因为写出精彩的文书拿到成功的录取,而是因为获得本质的成长才写出了精彩的文书。”德明认为更有价值的是学生通过申请季的考验而终身受益。
3自我认知意味着做减法
不仅在文书阶段,在活动规划阶段,也同样需要清醒的自我认知。
肖弘扬表示“最害怕的就是清单学生,这种学生往往成绩优秀,活动列表丰富,对大学申请结果有强烈的执念,但却缺乏足够的自我认知。”
学生往往对比着活动列表中给出的分类去做活动,领导力来一个,义工来一个,有竞赛要去打,社团必须加入几个……整个高中阶段看似很忙,最后却发现很多活动都没有深入,要写文书时也不知道写什么,就从活动列表中强行找一个来写。肖弘扬举例:
“曾经有一个学生之前花费了大量时间做领导力活动,在与我们合作之后,我们发现她自己在其中完全没有热情,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领导力活动的学生。我们建议她回到自己喜欢的生物专业本身,多做一些相关的实习和学术活动,并且参加了约翰·霍普金斯的生物夏校,最后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的录取。”▲德明的暑期核心课程
肖弘扬认为“活动指导规划得越‘少’越好。”“少“规划的意思不是不参与或者不管理,而是没必要面面俱到,要有专注性,切忌盲目跟风。
就像小K,非常理性,家长也没有“逼迫”他去刷任何活动,如果这么做了,可能他就没机会深入做出农村调研这样更有意义的活动了。
“一个顾问恰恰要做的就是帮助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独立性,甚至在学生和父母发生想法冲突的时候勇敢地站在学生这边,鼓励他去找到自己独立人格的价值、表达自己独立的想法。”
见世界更长远的是要培养学生
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
如果说德明从高二申请季开始的暑期核心申请计划,更多的是向内反思自己、准备大学申请文书的课程,那么德明广受好评的、学期中的荷马学术计划,则从高一就开始教学生向外开放思维,为学生打好一生的学术写作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德明的荷马学术计划
荷马学术计划是国内教育市场上最接近美国大学课堂的学术课程,以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核心人文课程”为蓝本,为高中生提供接触美国大学层次的学术英语阅读和写作的机会,通过两至三学期的训练,把学员提升到美国名校大一或大二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九月即将开始的新一期荷马课程中,即将讨论的两个话题是:
自我的形成:通过对佛洛依德著作的阅读,探索什么是人类自由的本质?怎么理解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我们会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人生中到底有多少无意识的行为?我们又能理解多少?
主义的批判:带你从哲学、心理学、国际政治等角度梳理西方社会对个人主义和身份主义的发展历史和内在原因,找到真正的、从内而外的使命召唤。
▲德明团队部分教师简介
“为什么美国知名高中每年成了名校后花园,名校对它们的学生有高度的信任感?因为这些学生接触的内容本就是大学水平的,提前有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顶尖美高Phillips Andover的一堂日常课程讲的是:what is critique?中国的学生能力不差,只是平时很少接触开放性的复杂问题。”作为荷马学术计划的开发者,又曾在北京四中教授过学术阅读课程的肖弘扬很有感触。
在荷马学术课程中,会讨论这些开放性的问题:
归还圆明园兽首就一定是对的吗? 我们所谓的“中立”的观点,是不是只是主观意义上的中立? 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在本是平面的画布上展现一个立体的世界? 用理性的方式质疑现实会让人生变得虚无吗?
学生从高一开始就阅读大量大学难度的文本,参与小班课堂讨论,探讨的问题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这看起来很难,但德明发现,简单的分析指引之后,一个高中生也可以拆解亚当·斯密和尼采这样的思想家的复杂观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批判。
最后导师会指导他们花费1-2个月完成一篇期末学术小论文。去年就有同学凭借这篇学术小论文,免去了斯坦福人文营的文书任务并顺利获得录取。
经过这样学术写作和思维训练的学生,申请结果也出奇的好。2018-2019年申请季,1位同学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1位被斯坦福大学录取,2位被芝加哥大学录取,1位同学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还有康奈尔、UCLA等大学的录取。
超越申请
理解教育的意义
写到这里,原本应该结束了,但看到最后的文章落点在于,某某学生被某某名校录取了,又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很多学生奋斗多年的目标,就是上名校,可是拿到offer的一瞬间,突然这个功利目的就消失了。之后应该怎么度过?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这也是肖弘扬试图在他的核心课程中所探讨的话题之一。
他给出的文本是,一位美国作家Walter Kirn2005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一篇个人回忆录《Lost in Meritocracy》,讲述他本人在普林斯顿如何的迷茫,浪费了大学时光。觉得自己在大学毕业后才真正开始接受教育,在大学的几年,他所做的只是和别人竞争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受教育。
▲《Lost in Meritocracy》书籍封面
回到申请中,只有思考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申请大学,你才有可能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大学,这也正是说服招生官录取你的最有力证据。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王老师👇
即可预约德明一对一面谈
福利1 “芝大学长的自我认知书单”
肖弘扬提及很多培养自我认知、批判性思考的阅读文本,可以尝试从阅读文本开始,更深入地见自己、见世界、见未来。
▼如果你想认知自我,可以阅读:
诗歌《大路之歌》,惠特曼
小说《巴别图书馆》,博尔赫斯
个人回忆录《醉酒之下》,斯科特桑德斯
自传《我为何写作》,乔治奥威尔
▼如果你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阅读: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建构常态》,伦纳德·戴维斯
《好人是怎么做了坏事还沾沾自喜的》,阿尔伯特·班杜拉
《“灌输式”教育概念》,保罗·弗莱雷
《论自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信仰的道德》,威廉·克里福德
《对一切存在事物的无情批判》,马克思
《宗教大法官》,陀思妥耶夫斯基
《局外人》,加缪
福利2 《如何避免在申请中成为炮灰》在线讲座
就在下周二,我们也很荣幸的请到了肖弘扬为“爸爸真棒”的粉丝带来了群直播讲座: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听顶尖顾问分享
美国大学如何选人?
你又如何选择美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