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耶鲁录取之前,他每周都去给5个失学高中生上数学课

快乐的阿驼 爸爸真棒 2020-09-13

上一次与耶鲁小哥哥Max交流,是在美东时间凌晨5点半。他说他在写一篇关于《奥德赛》的文学分析。

关于在耶鲁的学习,他只有一个字:

原来,Max非常幸运地进了一个超难进的项目——俗称耶鲁人文实验班Directed Studies,这是一个关于西方文明的新生跨学科项目,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政治思想三个维度的持续一年的课程。 然而,这个项目又因其超大的学术难度被大家戏称为“自杀班”(Directed Suicide),我们的Max也吃了不少苦。看来,就连学霸进了耶鲁,也要蜕一层皮啊!

如果爬藤有一万种可能,那么Max选择的,绝对是第一万零一种。 

  • 他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本部,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学生,数学很好,可他却认为这都是“特权”(privilege)

  • 拒绝“特权”的他,放弃利用父母资源做科研,也几乎不报培训班,因为这是胜之不武;

  • 为了抵抗“特权”,他在最关键的高二花了整整一年的所有周末和假期时间做支教,12点上班,8点下班,每天通勤4个小时。

而就在今年5月,这位名叫Max的男孩拿到了“大藤”耶鲁大学的Offer,也是该校在中国大陆唯一一位waitlist转正的学生(往届也鲜有先例)。

可以说,Max的故事足以让那些时时念叨着“爬藤”,逢事先想“是不是对申请大学有帮助”的鸡血父母和机构代表们都感到惭愧,当然也包括笔者本人。

▲Max在和家长分享自己的申请经历

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这句话出自西方经典《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Max最常和他人分享的一句话,可当笔者还来不及表达对其广博阅读的倾佩之情时,Max却谦虚的说:这都是他在支教时遇到的5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会他的。

“原以为是我去教孩子数学

没想到是他们教了我社会正义”

从高二到高三的一整年,所有的课余时间,包含周末和寒暑假,Max都会去一个公益性教育平台,给那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课。

从Max住的地方和课堂之间的路程,是整整4个小时的地铁时间,相当于每天要从上海飞一次曼谷。

他每天面对的,是5个已经失学的高中生。

而他要做的,仅仅是给这5个学生上1堂数学课。

每天4个小时,连续1整年,面对5个孩子,只教1堂数学课,看似是一件投入产出比非常低的事情,却让Max收获颇丰。

“根本教不会,能听懂我准备的10%内容就很不错了。”Max说,直到今天他依旧会想起头几堂课,孩子们对自己所讲的数学公式一脸茫然的表情。

“其实我已经设想到他们的基础薄弱,而准备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上课的方式也是通俗易懂的,可没想到还是不行。”

老师教不会,学生听不懂,上班路上还特费劲儿,面对这些问题,相信不少成年人都很难坚持下来。可就是在这样的“放牛班”里,一个叫雷的男孩教会Max教育的耐心。

在数学课上,雷是基础比较薄弱的那一个,完全跟不上Max的进度。一个16、17岁的高中生,怎么能连初中最基础的知识点都不知道呢?一开始,Max也是匪夷所思,甚至有点生气,直到他听到了雷的故事:

男孩雷随着父母来到大城市,并坚持接受教育。万万没想到的是,该城市只能给没有户口的外来务工者子女提供借读直到初中(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只能回到原籍。可一回到老家,父母就不愿意让雷继续接受教育,在他们的眼里,十几岁的男孩就应该工作、结婚。

也正是一两年的辍学时间,让雷有着更成熟的面庞,与遗忘的初中知识点。但雷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梦,他违背了家庭的意愿,独自回到城市并找到了Max做支教的这个公益组织,成为了Max班里的一员。

试想你是雷,我们真的可以比他做的更好吗?Max真诚的看着我说,这个问题,他已经问了自己上千遍。

“同样,当我可以轻松解出奥数题的时候,难道不是因为我从小有机会上课、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这些孩子都听不懂最基础的知识的时候,真的是自己不努力吗?背后真的没有我们整个社会、教育环境和父母的责任吗?再反观如今的社会,我们说黑人的犯罪率是白人的两倍,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占未成年人犯罪70%,但真的是他们天生喜欢犯罪吗?”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而我们这些拥有特权的人,不应该沉迷于其中并洋洋得意,而是利用你的优势,来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于是,Max在他的文书中写下:我原以为是我去教孩子(数学),没想到是他们教会了我(社会正义)。

“他们在争取基本的教育权利

我们却为捷径洋洋得意”

从“放牛班”回到熟悉的校园,已经是忙碌的申请季,在这里,Max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在所谓的学霸圈,Max的SAT分数绝对是出的比较晚的,也就遇到了去年8月的北美考场。在关注留学的家长一定知道,那一次的SAT考试,又泄题了。

当时,College Board重复使用了2017年10月的亚太试卷,网友纷纷吐槽“复习半年不如背题一晚”,没上SAT补习班也不爱刷题的Max自然吃了亏。

“之前我听别人提到过(要刷这套卷子),但我还是没有去做,等我真正看到卷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当下,我知道肯定有人会得满分,但并没有觉得后悔,只是平常心做完了卷子。”Max说。

与Max的预测的一样,那场SAT成绩出来后,齐刷刷的都是1550+,甚至接近满分。

那些利用捷径获取高分的人们依旧骄傲,培训机构刷分炫耀。这个时代,我们竟然还是以不正当竞争为荣。在Max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竞赛上,这是包括Max在内的理科生普遍会做的事儿。

“我也打过竞赛,比如这两年非常火的丘成桐,可能是因为该奖更倾向于理论数学的项目,而我们的项目更偏应用数学,也可能是比赛当天我的答辩有点 ‘划水’ 了,我和我的队友只获得了丘成桐中学数学区预赛提名奖,连决赛都没进。”Max说。 

相比于Max的淡定,坐在一旁的顾问海超则更想站出来鸣不平。

“当时Max和他的队友在区预赛中表现非常好,本身数学实力也很强,没想到没能进决赛,不得不怀疑其中的套路。

丘奖是否有套路,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内,但笔者也私下咨询过“爸爸真棒”最懂竞赛的姚爸,在他看来,包括丘奖在内的项目制竞赛确实容易有“水份”,属于“1/3靠选题、1/3靠指导老师、1/3靠学生”,如果学生有资源找到顶尖指导老师与课题,更容易出彩。

放牛班的孩子们为争取本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如此拼命,而我们这些已经拥有教育特权的人,却在为走捷径而洋洋得意,甚至认为,当大家都在走捷径的时候,不走我就输了。

在教育上如此的“不正当竞争”,Max是第一个反对。

“去除家庭,资源,金钱后

才是你真正的实力”

幸运的是,Max在那场SAT考试中发挥不错,终于突破了1550+。

更幸运的是,耶鲁大学招生官并没有因为Max不足够高的标化和不足够亮眼的奖项而放弃这个正直、善良又真正有实力的男孩。

读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那Max是如何“靠自己”考出SAT和保持良好的GPA的呢?不参加培训班,不刷题,他有自己的方法论:读书

“第一次考托福是在高一,分数远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内心也有一些失落。但我没去找名师、刷真题,而是把家里的英文原版书翻出来读。”在Max看来,读书是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思维深度的最好方式。此外,他还会通过看美剧来锻炼自己更地道的表达方式。

“你要想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只是高分,你自然可以通过捷径去够得,但未来你真的可以承受这个分数的重量吗?而我的目标是收获语言能力、思维深度,虽然过程是痛苦的,我也经历过托福、SAT出不了分的挫折,但最终是能够能力与成绩双丰收的。”在Max看来,这是一种更长远的学习方式。

“当我们得到了荣誉、奖项、高分之后,需要反思的是,究竟有多少是自己努力获得的,还是你周围的环境所带给你的?以及挤干水分(家庭、资源、资金)之后,你真正的实力到底有几分?也许你通过捷径去了好大学,那未来的路呢?”

因此,别人用来刷高分、集奖项的时间,Max都分配给了读书,把《正义论》、《资本主义与自由》等经典读物翻了个遍。

▲《正义论》和《资本主义与自由》的书籍封面

能有如此正直的观点,和Max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导我的。小时候,当我成绩下降的时候,他们不会急忙着帮我报班,或是去刷题,而是让我去读书、去钻研,去自己把知识点搞懂。等到我申请大学的时候,父母也没有说为了去藤校而一定要做哪些事情,况且,他们根本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去藤校或TOP20,甚至他们不知道我具体选了哪几所大学申请。”

Max还说了一句很少有18岁男孩会说的话:

“毕竟我的人生还很长,不用着急,最终总能赶上的。”

关于Max的家庭教育,顾问海超补充了一个小细节:

“Max的父亲是一个知名学者,如果Max要走与父亲类似的方向,完全可以依靠父亲的资源去做科研或项目制竞赛,但他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这样‘拼爹’,在他看来,这叫胜之不武。

Max非常喜欢《论语·雍也》中的一句话,“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讲的是孔子问在武城当官的子游:你在那儿见到什么特别优秀的,值得推荐的人才吗?子游说,有个家住澹台名叫灭名的人,走路不抄小道,不是公事,不到我家来。言下之意,这是个为人正直、公私分明的人才。

而眼前这个看似没有竞赛、不做科研、不会多国语言的平凡小子,正因这份“知行合一”、“正直善良”而闪闪发光。


告别前,笔者好奇的问Max:当时支教路上4个小时你会做什么呢?(预想着他会惊为天人的说出哪本柏拉图的著作)

没想到,Max却少见地露出十几岁高中生的简单和天真,笑着说:听歌,我喜欢周杰伦。然后,哼起了他最爱的周杰伦的《三年二班》——

可不可以不要这个奖

不想问, 我只想要流一点汗

我当我自己的裁判……

*感谢凯银智梦的吴海超老师的引荐和补充分享。


明天“路径系列”将会放出“用AP成绩申到剑桥”的Peter的故事,敬请期待。

总览国际化升学不同路径:公立、双语和海外高中该怎么选?8位学长学姐有话说

从“小镇女孩”到斯坦福:从三线小城到斯坦福的路怎么走?见自己,知世界

十一福利!竞赛资料免费领!

“爸爸真棒”独家整理的最全、最具含金量的100+全球性大赛和夏校,还有各类大神,如数奥队、科创竞赛金牌教练和哈佛辩论大神整理的数学、英文书单,免费领!

领取方式: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学校+年级+领资料👇扫码添加小助手👇

只有一个小小门槛,匿名填写一份择校问卷,不仅可以帮助真榜君更了解家庭需求,推出更多干货内容;还可以通过提供真实反馈,与同道中人共享资源,互利互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