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早申7个大藤的顶级爬藤专家说:名校无黑马,思维方式最重要

阿驼 爸爸真棒 2021-12-23


戳图片一键直达真榜,看学校看榜单查升学写点评

自从美本早申放榜以来,一直有家长在后台留言:什么样的牛娃才能被“哈耶普斯”级的顶尖美本录取?什么样的规划真正才对爬藤有用?

笔者把这个问题交给了“爸爸真棒”的老朋友,毕业于耶鲁大学,常年通吃“哈耶普斯”大满贯的传奇顾问Brian老师。刚刚发榜的耶鲁大学早录结果,Brian老师的学生竟占了4枚,其中3位还是国内高中生(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上中国际),除此之外,Brian和棒呆团队还收割了哈佛2枚、斯坦福、杜克2枚、达特茅斯、康奈尔等顶尖大学的录取,简直太棒了!

就拿棒呆团队这五年哈佛、耶鲁的录取数据来说(除今年早申之外)👇

过往5年的14个哈佛学生来源包括:北师大实验、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外附中、复旦附中、UWC、Westtown、德州St Stephen’s、Groton等。

过往5年的18个耶鲁学生来源包括:上中国际、上外附中、上海美国学校、深圳中学、北师大实验、华师附中、Hill、Exeter等。

因此,能够被哈佛、耶鲁为代表的顶级美本录取的,至少以国内生源来说,还是集中在一线高中的优秀学生。可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的好高中,甚至同样的高分,A同学被录了B同学却被拒了呢?像笔者采访过的不少“哈耶普斯”学生故事,这次早申也听说了不少牛娃案例为什么总和我们想象中的“牛娃” 不一样呢?

比如,在我看来,这些学生一定是科科好、门门强、竞赛科研全面开花,还领导力超群,手握几大社团。

而事实是,去耶鲁的学生低调善良,忙着给同班同学解数学题;去哈佛的学生关心社区,还花了大把的时间骑自行车?他们甚至没有竞赛大奖,也没有顶尖夏校?

Brian老师接下来分享的观点给了笔者巨大的启发:

东西方升学逻辑(以美本申请为代表)是不一样的

就好像说一个人在向前跑步,一个人在向上爬山,不在一个赛道。然后你用爬山的方法去训练要跑步的孩子,岂不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

很多国际化教育轨道上的家长说,我可以两手抓,但孩子时间、精力有限,很可能最终结果是两手都做不到最好,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市面上很多规划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却很难真有助于升学

“我觉得我的孩子应该打竞赛”,“这个研究项目听上去高大上”“我觉得在申请材料里加个视频会更好”……但招生官真的会看重这些吗? 

说到底,是我们原有的思维定式和美国大学的升学逻辑有了偏差。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家长拼命让孩子努力成为的样子,很可能和真正的“哈耶普斯”学生不同,甚至有可能截然相反。

那么,东西方升学逻辑具体有何不同?我们的国际化教育道路上的家长应该如何根据不同的升学逻辑来给孩子做规划呢?

王琮惠Brian Ong

棒呆国际教育创始人福布斯亚洲封面人物,常春藤孵化专家,高中毕业于知名英国高中七橡树中学,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系,并于斯坦福大学取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作为倍受尊敬的高端留学申请专家,他帮助许多优秀中国学生收获“哈耶普斯”等美国顶级大学录取。

*为方便阅读,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1

很多家长忽视了

东西方升学逻辑的本质不同

在从事留学行业的12年里,我经常遇到以下典型的“教育量化思维”的故事:

第一代:收集成长点滴型。这代家长喜欢收集、记录和展示孩子成长过程中拿到的各种奖项、证书、照片,而且习惯性的拿出这些材料“侃侃而谈”。

第二代:找名人专家“背书”型。这代家长喜欢一窝蜂地去找名校教授/名人专家为孩子“背书”,或者帮孩子指导科研,认为这样能让孩子进好学校。

这两大现象的本质便是教育思维上的“偏差”。把教育清单化,这是不少家长喜欢并擅长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一种理科化的教育思维或者说“交响乐式”教育思维。

东方:

高度精细化的交响乐 

交响乐就像是一个纪律严明的队伍,内含不同的工作单元(弦乐部、打击乐部、管乐部等),用精准的计划方案(乐谱),来展开一场高复杂度、高精密度的大型协同作工作(演奏)。

有高度明确的目标,有细化到极致的分工,好的结果完全是可预期的。这是交响乐演奏的特点,也是不少东方家庭教育规划的特点。

就以我们最熟悉的高考经验来说,目标明确(考清北复交),内容明确(语数外、物化生配合出高分),过程明确(努力学习考高分),只要做到了结果自然不会差。

再比如,家长更热衷于让孩子学习古典音乐和乐器演奏,因其有明确的考级制度和指导方案,按照要求做就行,清晰标准化。

▲截图自《贝多芬交响乐》-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

但美国大学的升学逻辑更像是爵士乐。

西方:

灵活配合的爵士乐 

爵士乐被认为是“玩”出来的音乐。

通常来说,爵士乐器包括爵士鼓、吉他、小号、萨克斯、钢琴等。那么,没有钢琴的爵士乐是不是无法成为一次好的爵士乐演出了呢?自然不是。那么,加入小提琴呢?还是可以呈现很好的爵士演出。

▲图为传奇小号手Wynton Marsalis演奏的爵士乐

因为爵士音乐的核心,不是毫无偏差的精准演奏,而是基于独特的爵士节奏与旋律下,不同乐器之间的完美配合,甚至乐手与观众之间的灵活互动。因此,每一场爵士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并不代表爵士乐没有规则,只是它的形式可以给演奏者更多个性的发挥空间。

▲爵士乐谱有大框架,但不限定具体细节

这就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升学体系很像了,可能有些人SAT稍弱,有些人活动不强,但重要的是这些部分融合后产生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你。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交响乐还是爵士乐,都是非常经典、受欢迎的音乐形式,这就如同东西方教育思维。它的差别可能和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中国家庭追求卓越,西方家庭更追求个性。卓越是很客观的,需要进行外部对标、竞争(外界是怎么想的),个性相对主观,更看重内驱力(我是怎么想的)。

2

社交、口才和写作

中国孩子的短板,西方社会的敲门砖

用功读书不好吗?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社交

在美剧《Little Sheldon》(小谢耳朵)中,Sheldon的母亲因为9岁的儿子终于交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而欣喜若狂,并邀请了越南小男孩丹来家中做客吃了一顿豪华晚餐。

既然Sheldon非常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用来看书、做物理实验、研究高等数学自得其乐,为什么母亲还是急切的希望孩子能多交朋友、多社交呢?

▲为了找到朋友,小谢耳朵在图书馆寻找交友书籍,还是本畅销书,看来美国人民真的很发愁找朋友的问题 

在美国,社交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学校鼓励孩子参与社团、辩论队、运动队、合唱团,不仅是收获其中的技能(运动、音乐、才艺等),更是从一个团体中建立友谊,互相影响,学会从他人的身上学习。

美国大学也是一样,招生官们费尽心思寻找到来自全世界的顶尖人才,是希望孩子们能在校园里互相交流、激发,而不是各自宅在寝室里解数学题。

比如“爸爸真棒”曾采访过被普林斯顿录取的Allen同学,他在普大收获最多的不仅是化学、数学课的学术强,更是和泰国室友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和学霸同学们一起下国际象棋,在戏剧社团里找到文学再创作的乐趣。

甚至到了职场上,社交能力也比埋头干活来得更为重要,此处可以联想到印度裔在美国的成功离不开他们能言善道、社交能力强。

为什么口才和写作这么重要?

除了社交能力之外,在西方教育中也非常看重口才和写作。

演讲、辩论、脱口秀、stand-up comedy……这些都是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说话能力、说话艺术。这也和西方社会的特点有关,从美国总统到学生会主席,都是离不开演讲和辩论的能力来进行选拔。

▲2016年美国大选的电视辩论战被网友恶搞成“情歌对唱” 

我们也见到了不少被美国顶尖大学录取的国内牛娃有打辩论的经历,甚至有学生另辟蹊径做自己的脱口秀节目。我们不能说打辩论、做脱口秀就能进名校,理由参见上文,但确实是在美国社会语境下能被理解的,证明自己“说话能力”的方式。

此外,写作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不论是课堂小作文,大学的申请文书,还是研究论文,美国教育希望学生能自如地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

但就我接触的中国学生来说,不会写文章的占了大多数,即使有些孩子文笔不错,但讲的故事也比较“本土化”思维。比如学生在文书中强调“我的工作或学习非常努力”,努力是一件好事情,但并不能让你获得差异化,甚至容易被贴上“死读书”、“没有想象力”的标签

除了社交能力、口才与写作能力之外,东西方家庭教育的“细节差异”还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中国孩子学围棋、打乒乓球相对更多,而西方家长则更乐于让孩子去橄榄球、足球等团体运动;比如中国顶尖高中的孩子多在打数学、物理竞赛;顶尖美高的孩子多在柏拉图、莎士比亚中翱翔;比如中国人讲究分寸、中庸,西方则更喜欢个性鲜明,有自己观点的学生。

基于以上的客观差异,我们应该如何做升学规划呢?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

3

"两条腿走路"多数行不通

趁早作出更适合孩子的选择

原则一:孩子时间、精力有限,切忌“两条腿走路”

据我了解,国内不少家长考虑“两条腿走路”:本土思维和国际思维的教育并行。但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早晚最终要做出选择,选择主攻一条路。两者都要兼顾,很有可能孩子两者都无法达到最好,家长陷入焦虑之中,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依照孩子个性、兴趣,尽早选择其一,才是更加明智的做法。

原则二:在佛与鸡之间,找到属于孩子的平衡点

在具体的教育规划中,并不是家长什么都不做(即我们常说的佛系养娃,可标注为0),也不是什么都要做(几个竞赛、几个活动,甚至精确到每小时做多少事,可标注为1),而是有所取舍,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0.5)

在遵循两大原则的前提下,如果你们家的目标是坚定要出国读书的话,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给大家参考:

学业:

尽量做到文理兼修

以“哈耶普斯”为代表的美国顶尖大学奉行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亦翻译成通识教育),要求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文理兼修。因此,我会建议学生校内的学业不能偏科并尽量保持有优势的整体结果。

对于IB学生来说,保持文理是很容易的,但像A-Level这样原本就“支持偏科”且国内以理科为主的课程体系,就需要在选课时候注意均衡了。


▲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对博雅教育的宣言

思维:

有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同样是SAT1500+,托福110+的学生,为什么藤校录取了A而不是B?我相信能够被美国TOP30大学录取的学生成绩各方面都很好,但越是顶尖学校招生官,就越看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所谓独立思考,就是要有专属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他人给予的),这对于美国学生很简单,但对于不少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却有点难。

在申请上,包括独立思考在内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申请文书、申请面试、老师的推荐信不同方面一致化地来展现。因此,我会鼓励学生多做探索,不管是专业、兴趣,先去自己研究、尝试一下,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后做判断。

个性:

多一些聊天和写作的时间

不少中国家庭意识到了口才和写作的重要性,于是送孩子去参加演讲、辩论、写作比赛,但比赛并不能帮助个性养成。

不如多给孩子一些轻松聊天的时间,这个聊天对象可以是同伴,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宿舍阿姨、保安。

可能有些人会问,我是不是得找个老外来聊天?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聊天的重点不是锻炼英语,而是沟通。让孩子在相对轻松、自在的环境里交流,可以是最近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八卦,也可以是身边遇到的有趣的事情。

同样,孩子写作的主题和内容应该非常丰富的,可以是生活的感悟,经历过的人和事,阅读的书籍等。当孩子愿意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发地去记录写下点点滴滴(而不是家长刻意为之),这是某种意义上教育的成功。

说到底,包括“哈耶普斯”在内的顶尖美国大学是追求艺术感的,大学招生就像是艺术品鉴赏。

在创作一副大型油画时,你可以只是负责构图,或者负责做某一个部分的细节完善,亦或是让整幅作品更有彩色感更明亮,无论你做了什么,你在你所擅长的环节做得特别好,并且能与其他人很好地配合,共同让这幅画更动人更具美感,这才是美国大学真正所重视的。


Brian老师的分享让笔者受益匪浅,不过他也开玩笑说当时去英国读高中,甚至到耶鲁读大学的时候也会遇到东西方教育差异的冲击,因此也希望更多的家庭、学生能在准备期就有所了解和准备,如果有机会,家长也可以去参加美国大学的暑期项目,体验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或许会有更多收获。

12月19日(周四)21:00,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爬藤大神、传奇顾问Brian来给“爸爸真棒”关心升学的家长做一次线上分享,内容涵盖今年早申解读和留学规划建议,大家千万不要错过了。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听线上分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