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 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 谱写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青春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对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沈阳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充满期待,特别是去年8月在辽宁、沈阳考察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营造良好环境,充分激发青年人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他们在各领域勇于创新、勇攀高峰,为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沈阳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以风景、人文、时尚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推动沈阳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一、坚持青年优先发展,打造青年友好的城市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青年工作始终,健全市、区县(市)两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条抓块保、上下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试点期间,推动各区县(市)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构建可供广大青年沉浸体验、社交互动、打卡消费、生活服务、进阶成长的新地标和栖息地,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的创业、工作、生活空间载体。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怡人风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落实“一个尊重、五个统筹”重要要求,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园美城、以文化城,深入实施产业经济振兴、社会民生保障、人文魅力彰显、绿色生态优化、韧性智慧支撑等城市更新“五大行动”,提升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广大青年在沈阳生活更舒心更愉悦。
弘扬特色文化、厚植人文底蕴。积极推动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实施“文化+”工程,叫响“英雄城市”名片,完善惠及青年的文化设施,建设特色化标准小剧场,打造博物馆、陈列馆“百馆之城”,推进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建设,开展“书香沈阳·青春悦读”等活动,试点期间每年发布500个新场景、30个示范带动场景、5个综合集聚场景,形成一批深受青年喜爱的城市文化IP。
发展青年经济、创造时尚生活。着力培育以青年为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业态,塑造契合青年需求的消费场景、文娱场景和社交场景,打造24小时消费释放地,发布青春寻访城市地图,举办美食节、演唱会、舞台剧、脱口秀、体育电竞等青年喜爱的时尚潮流活动,让沈阳更具烟火气、文艺范、时尚感。
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营造引才育才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沈阳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产业基础雄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让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浑南科技城、沈北科教融合园为重点的“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格局,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推进辽宁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沈阳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创新能级,加快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以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和服务青年在内的各类人才。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带土移植”创新团队,大力吸引青年拔尖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等青年才俊,特别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向企业、高校等下放人才自主认定权,畅通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和兼职创新渠道,完善青年创业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鼓励青年在突破“卡脖子”问题上挑大梁、当主角。
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特别是培育壮大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航空、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机器人、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发挥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优势,打造东北数字第一城和全国数字名城,为青年施展才华搭建更前沿、更广阔的舞台。
三、聚焦急难愁盼问题,解决青年后顾之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充分依托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广大青年真切感受到党的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我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出台普惠性政策,做实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工程,着力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让更多青年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强化就业保障。积极推进“舒心就业”进社区、进高校、进企业等行动,围绕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健全青年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能力,创造就业需求,改善就业环境,做实就业平台,强化就业保障,实施“莘莘学子、逐梦沈阳”专项行动,每年吸引16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就业创业。
强化教育保障。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围绕“安全、乐学、成长”,加大教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全覆盖,缓解青年家长教育负担。
强化住房保障。多措并举解决青年住房问题,完善青年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机制,加强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供给,特别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动产业园区、科创园区建设配套完善、品质优良的青年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期间将新增政策性租赁住房10万套以上,让青年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在沈阳安身安心安业。
强化育养保障。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在“一小”方面,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强托育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依托社区开办爱心暑托班、四点半学堂等,缓解青年育幼之忧;在“一老”方面,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设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完善“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努力减轻青年赡养压力。
四、鼓励青年勇当先锋,汇聚振兴发展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沈阳是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英雄城市”,沈阳青年传承了这座城市积淀形成的主人翁的秉性、勇立潮头的天性、精工细作的品性,骨子里蕴含着迎难而上、奋勇突破的基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在推动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中施展奋斗之为、释放青春活力、彰显“沈阳风骨”。
引领青年做岗位建功的排头兵。发挥“罗阳青年突击队”示范带动作用,深化青年岗位建功行动,鼓励广大青年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攻坚克难,创建“青年文明号”、选树“青年岗位能手”,形成争当行业骨干、青年先锋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增强“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品牌影响力与辐射力,发挥沈阳作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引领、组织、带动作用,培育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试点期间将培养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力的工匠人才超过1000人、高技能人才5万人,为我国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引领青年做文明风尚的宣传员。传承“英雄城市”红色基因,用好“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提升青年精神素养,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积极组织青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引领风气之先、展现青春风采,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
引领青年做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发挥“青年之家”阵地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投身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社会公益,参与推进“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社区(村)建设,参与“党派我来的”温暖行动和“我是雷锋”志愿活动,为居民提供爱眼小屋、课外伴读、智慧助老等定制化、点单式服务,共同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家园。
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 王新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往期回顾:青年友好型街区 | 城市文明风 青年当先锋——团区委开展助力高考志愿服务活动
助力高考 | 奥园会展社区团支部开展致敬中高考—一举高粽“粽”动员活动
基层团讯 | 华府丹郡社区团支部开展“泡沫之夏 水上狂欢”亲子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