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上”的电影节,你还好吗?

东东 电影频道 2021-09-19
又到了看电影的季节。


对于影迷而言,每年春夏之交,就意味着逛电影节、吃小龙虾的恣意时光。从一个影院到另一个影院,寻找着银幕里的浪漫故事,顺带也捕捉着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人情味和烟火气儿。


但今年的电影节,从线下来到了“云上”。



6月24日至28日,B站举办戛纳云展映,并邀请了是枝裕和、谢飞、戴锦华、支菲娜等人在展播结束后与网友进行线上的映后交流会;


是枝裕和

谢飞


7月5日至11日,和观云影院联合法国驻华大使馆、优酷、淘票票,共同发起“戛纳夏夜、解暑人生”线上影展,共邀请了18位嘉宾,每场展映后均设计了线上映后交流。



但实际上,线上电影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正如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选片委员会主席蒂耶里·福茂所说,“今年戛纳电影节虽然没能在戛纳举办,但是却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全法国,全世界…对电影艺术家,以及电影节的组织者而言,电影院当然是理想的、无法超越的境界。但是今年的特殊情况下,这个创意性的活动使得很多电影人能让观众在网上欣赏到他们的影片,这很幸福。”



那么,这“云上”的电影节究竟“过得好”吗?它遇到了哪些阻碍,又积攒了何种经验?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看电影》杂志主编黄海鲲,一起为“云上”的电影节们出出主意。




“云上”电影节效果如何?

1



前文提到的戛纳相关云展映活动,黄海鲲也曾参与,“当时确实去看了几期,不好意思印象最深的反倒是效果最不好的是枝裕和那一期”。


由于翻译造成的理解误差和一些网络技术问题,是枝裕和与主持人、网友之间没有达成完全顺畅舒适的沟通,据黄海鲲回忆,当时的直播弹幕被“导演要睡着了”“导演想回家了”“别问导演了,导演不想回答问题了”等评论“攻占”。而作为彼时的网络观众之一,黄海鲲表示“但我觉得还是挺好玩的,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次经历”。



实际上,最终效果“没能达成预期”的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国家的“云展映”活动之中。


美国电影学会为满足疫情期间无法出门的影迷们的观影需要,也曾迈出线上展映的步伐。第一场展映就特别安排了著名电影《绿野仙踪》和“大咖”主讲人斯皮尔伯格,但最终无论是观众反馈还是观看人数,都没有达到预期。主办者感到很郁闷,推测可能是观众还未习惯这种观影方式,但“做了几期之后才发现,原来第一期是最好的”。


电影《绿野仙踪》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云上”电影节困难何在?

2



为什么“云上”电影节为满足观众需要而生,却不幸屡屡碰壁?黄海鲲指出,第一个问题出现在“参与云展映的都是老片”,而这直接造成吸引力低下。而电影人直播交流中的技术问题,则进一步影响了观众观感,也可能拖延整场活动的进度。


电影《比海更深》


但最大的困难却并非这些,而是难以实现“分众”。


线下展映活动中,影迷通过购票行为相聚在同一空间,他们属于有着共同标签的“同好”,以电影爱好者、业内人士或相关研究者为主。他们对于电影艺术本身有着更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然而,线上展映活动中,虽然没有了有限的空间场地限制,观众人数可以无限增长,却也意味着观众的观影水平一定是参差不齐的。普通网友和专业影迷无法区分,电影人务必做出取舍,无论贴近哪一受众需求,都难免引起不理解和不接受。



“云上”电影节该怎么办?

3



“目前的云展映,只把‘线上’当作了非常时期的应急手段,把线下活动简单粗暴地搬到了线上”,黄海鲲认为,找准“云上”电影节的自身定位和独特优势是当务之急。虽然它失去了小众的狂欢,却帮助电影人面对了真正广泛的受众,也为他们提供了真正了解自己作品大众反馈的最佳方式。


这时,电影人们的沟通内容,实际上可以从专业的学术交流,转移到更侧重观看体验的部分,比如创作过程中有趣经历的分享等。



因为,“看电影有时候是个娱乐行为,它的故事性很重要”。黄海鲲指出,贾樟柯谈《山河故人》的云展映之所以效果更好,就在于其具有故事性。


贾樟柯导演表达能力特别强,他却并不评论自己的电影,“他只是分享拍这部电影这个镜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当时怎么想,后来又是如何处理的”。对于观众来说,这就是故事。



在电影人的轻松分享下,银幕上的故事和银幕下的现实,共同构成了更加完整的了解这部作品的角度,而这就是一个容易达成共鸣的手段。





也许,只有放下所谓“电影人的骄傲”,向广大网络受众敞开怀抱,并努力找到普通观众和专业影迷兴趣点的交汇之处,“云上”电影节才能发挥好“云上”优势,找到“应急需求”之外的真正价值。



作者:《今日影评》东东



打开电视看电影,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