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公园大草坪 | 工作营导师演讲主题 & 参考书目
天府公园大草坪
2021年8月11日,受疫情影响的成都正式解封,天府公园大草坪项目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重启工作。在天府公园大草坪首轮工作营中,为了充分实现共学、互助、共创、共建,让不同圈层集结而来的陌生个体有效率地、有效力地形成可以共同研究、探讨、创作的社群,专家导师团将赋能设计师/艺术家,为其提供更广阔经验资源和更有力的学术支持,从建筑设计、当代艺术、城乡研究和规划、成都历史研究等方面对大草坪的研究创作做出有启发性地演讲。现公布各位导师演讲主题以及参考书目,供参与长名单工作营的设计师/艺术家以及感兴趣的相关人士阅读和参考。
01
演讲主题
01-1 主咖导师 / Facilitator
欧宁 OU Ning
艺术家、策展人、作家
大草坪与新风土:从空间到地方
中国的公园以中式园林风格为多,但成都天府公园却像伦敦海德公园和纽约中央公园那样规划了一个55000平方米的大草坪。规划是划定边界、制造“空间”(space),当空间出现使用者,这个可丈量但抽象、无表征(non-representation)的物理空间便有可能变成无明确边界、有生活气息、具象、可表征的“地方”(place)。大草坪位于公园内,其土地属性是公共绿地,当它从规划图纸变成遍植青草、可卧看蓝天的一片绿地时,就向所有人发出了邀请。
大草坪项目通过公开征集设计师和艺术家,为把这一公共绿地从“空间”转化为“地方”提供助力。按照最流行的定义,“地方”是指一个有意义(meaningful)的地理定位,它包括地理定位(location),场所(locale)和地方感(sense of place)三个要素(John Agnew, 1987),大草坪由规划给予了地理定位(其中心点的经纬度为东经104.076419,北纬30.43839),而场所和地方感则要靠后期营造。大草坪项目实质上是一个“地方营造”(placemaking)的过程。
老成都,1909年,张伯林摄
T.C. Chamberlin Collection (1909-1910)
Beloit College Digital Collections
https://dcms.beloit.edu/digital/collection/chamber
大草坪要成为一个有魅力和具认同感的地方。其魅力和认同感不仅适用于土著(natives, 世代定居者)和本地人(locals,相对natives而言定居历史较短),也适用于移民(immigrants,比locals定居时间更短)和旅行者 (visitors)。因此,它创造的地方感必须超越55000平方米的局限。它是一个开放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地方保护主义的地方。我们早已走出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进入无法避免的流动世界。从人类全体的尺度而言,我们甚至要发展出“全球地方感”(global sense of place),来调适这个世界流动的必要性。在生态环境危机的催迫下,地方感甚至要放大成“星球感”(sense of planet)。
我们标举人类共性,也认同流动之必要,但并不表示接受以流动为唯一标准的全球化运动。全球化导致地方的差异性覆没,让我们生活在一个趋同的单调世界。疫情的爆发和持续在某种程度上阻隔了流动,让我们有机会反思全球化的弊端,去促成这个世界的“地方转向”——转向安土重迁、以差异化的风土为特征的“地方”。
老成都,1917-1919,甘博摄
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Collection (1908-1932)
Repository Collections & Archives, Duke University Libraries
https://repository.duke.edu/dc/gamble
大草坪项目以天府公园所在的城市成都作为一个地方文化资源蓄水池,去浇灌培育新的地方性(locality)。以区域地理学的目光来看,成都平原的山川形便,加上人工灌溉工程的发明,孕育了以富饶的农业为基底的天府文化,而与长江水系的连接又能把海岸文明带入它所处的内陆。1911年,四川省内首个公园——少城公园在成都的设立,便受到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以及广州、上海的新市政建设的影响。它也是在皇朝将倾、共和将起的大时代的产物,在建成的同一年内,成都的保路运动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从此皇民变公民,少城公园堪称历史进步的嚆矢。
老成都,1929年,岛崎役治摄
写真大観社,『亜細亜大観』(1926-1940)
東洋文庫現代中国研究資料室
http://www.tbcas.jp/ja/lib/lib4/
少城公园把驻扎八旗兵的满城一角开辟为老百姓可随意使用的公园,在晚清帝国体制内是一次对空间进行去特权化的大胆尝试。这一地方事件以及后续的全国性事件,对大草坪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公园的“公”字,是大草坪项目的关键词,设计师和艺术家并非主角,他们改造功能设施,添加临时建筑和艺术装置,但他们只是城市活动和事件的触发者,真正的主体是普通公众,即公园的使用者。只有老百姓能在大草坪上自发创造出新的民间风俗和地方文化,亦即我所谓的“新风土”(contemporary vernacular),这个项目才能称之为“成功”。
01-2 专家导师 / Mentors
(按姓氏拼音A-Z首字母排序)
董功 DONG Gong
直向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伊利诺大学杰出教授
空间的两面
建筑空间的本体性与公共性,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联,历来是在建筑学语境中被反复讨论和定义的课题。从传统的角度理解,空间的公共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物的市政级别、城市区位、功能类型和规模等带有等级属性的条件。而在今天,数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导致传媒方式的剧变,恰恰在挑战着空间公共性的等级属性。空间公共性的概念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新的可能性就蕴藏在其中。
海边图书馆,何斌摄
正如我们所见,在这个时代,一个远离闹市,甚至地处私属社区的小型公共建筑,如果具备了某种适宜的“空间基因”,也可能在瞬间吸引网络世界数十万、数百万当量级的关注,并迅速转化成现实世界中众多追随者的慕名前往,“打卡”留念,从而有可能促发周边地区的公共参与。诚然,这种“一夜成名”的网红建筑现象所反映出的空间设计中的过度图像化、视觉化,浅薄的消费审美观,商业利益驱动等诸多问题,已经引起了建筑学者和建筑师的警觉,大量尖锐的批评声音也随之而来。建筑师当然应该有意识地抵抗这些潮流涌动而夹杂其中的负面因子,但同时也需要在面对时代趋势和与之俱来的强大动能时保持自觉与敏感。建筑师针对空间、材料、氛围、感知等建筑学本体性问题的思考和挖掘工作,和日益演变的空间公共性之间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积极关系?在面对各种新的可能性的时候,建筑师又应该如何对既有的价值判断做出针对性的回应呢?
海边图书馆音乐会,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这次讲座的初衷是希望提出如上问题,并通过分享直向建筑的相关实践经历,提供探讨的锚点。在讲座中,我会依循时间线索讲述海边图书馆(“孤独图书馆”)从设计、建造到迄今七年的时间跨度里如何被使用的故事,以及这座建筑和所处社区相互伴随生长的过程。讲座重点并非仅仅聚焦于建筑设计本身,而是通过呈现事件多个层面的信息,包括荒诞和争议,和大家共同观察并讨论其背后可能蕴藏着的时代关系。
阿那亚戏剧节,图片来源于网络
侯瀚如 HOU Hanru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作家
公共艺术作为问题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就是为公共生活和价值提供多元和“另类”的想像,意境和开放的选项,从而让公众获得在自我需要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合理的连结点,并从中获得感官和精神的乐趣,即“美学”乐趣,并和不同的个人和社区分享。这是一个必须具有批评性和理想性的“冒险”过程。在今天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处于危机中的生态、地域和记忆等,更是需要被强调的课题。(广义上的)公共艺术如何可以为此提供方案,营造相关的“临时自治区”(Temporary Autonomous Zone),或者“微型乌托邦”,以使得大众参与其中,不断促成改变 ——在各种“替代意象”中开展试验。
©顏磊,第五系統。2003-2005,深圳
公共艺术因而是一个在动态中不断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她要不断地与资本和强势机制(establishment)、尤其是固有的“主流观念”谈判和博弈。变化、演进在秩序和混乱、单一和多元、封闭和开放的张力中展开。公共艺术因此不是一种完整和完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骚扰”和改变我们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问题。
©Gilles Clement, Jardin du Tiers-Paysage
通过一系列涉及到地点-资本,秩序-混乱,人工-天然,参与-娱乐,进步-熵化, 记忆-消失等主题相关案例的介绍和讨论,我希望和工作坊的参与者交流不同的观点,以对此次的“竞赛”和项目的实现有所贡献。
©Robert Smithson, Spiral Jetty, 1970, Salt Lake
草坪不一定就是绿色的,但是,公共艺术一定是一个问题。
夏铸九 Chu-Joe HSIA
建筑与都市理论家
网络都市化过程中重建都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草根化成都的社会与空间模式
面对网络都市化的都市现实,在新都市问题的社会政治过程里,如何重建城市?是当前高质量发展下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历史挑战。在地方政府与地方社会积极互动的关系下,作为重庆—成都双城都会区域连结的创新节点,积极拉动新经济的能量,想像明天的信息化城市,目前在总体规划中已经定位为“公园城市”的成都的责任:一方面,吸引创新人才,却宜谨慎避免全球经济结构所造就的两极化空间与社会,另一方面,包容性的与可持续的都市区域过程里,如何以创新面对社会结构改变过程中的“城市的重建”是重要的“都市价值”。因此,都市开放空间绝不能是一块“封闭而静态”的专业论述话语移植的“中性”“空地”或自以为是“自然”绿地而已,而在于经过批判与反思的过程,提供,甚至是在冲突过程中建构,成都市民的都市开放空间的“开放性”(openness)。或许,这是公园城市的“公共性”要害。
成都,图片来源于网络
它的开放性价值重建在于:1. 提供不同的(年龄,性别、阶级、族群等)成都市民能够积极参与与选择、2. 成都市民自己能主宰熟练的技艺,日常生活的烟火味惯习、非正式闲适性格、以及非物质手艺戏曲文化吃食遗产尤显重要、3. 丰富成都的新的环境知觉上的刺激,而不见得必然是国际专业论述话语的再生产与越界移植的价值观,“只能看而不能进入使用其上”的傲慢绿地,强加在草根市民日常生活身上的,简约而冷冰冰的高端品味、4. 鼓励社会接触互动沟通,摆龙门阵与茶馆的聚集地方更胜于静态的、形式化、艺术品放置在大草坪之上、5. 能够强化与丰富成都城市的意象,譬如说,能否“看见”城市的天空线?6. 都市公共空间里,能停留、可交往、相互补、增互利、有魅力,就能够增强一般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里的“调适能力”。这样,庄子想象的逍遥自在的成都市民文化中的市井地方感觉结构就会一步步有了新的表现。
在以上并非孤立的、在地方社会政治过程中营造的空间与社会的价值观,即使难免商品化,也宜凸显互利互惠,以及,对人与空间互动,地方社会与实质物理空间并举再三致意,鼓励能发生在成都市民能够参与的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成为成都市民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市民就会喜爱、经营、珍惜与保护它。规划与设计的参与式过程中,不宜简单化约了空间的作用与效果,因此,成都化、地方化了的社会与空间的“模式”(patterns),是有用的实践工具,增加不同群体彼此的沟通,塑造能共鸣的,喜闻乐见的空间形式。
王笛 WANG Di
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
都市历史的视觉重构
——图像、想象和成都城市文化
视觉资料为我们研究成都文化、特别是成都的大众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视觉资料可以与文字分析相应证,使我们重新定义“史料”的含义,扩展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丰富了研究的方法,也充实了我们对过去都市的想象。不过,图像给我们提供了视觉资料,但并不是说就一定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我们对都市的一种历史想象,也就是通过现存的文本的解读和我们对今天城市的体验,建构了一个头脑中逝去的城市。
可园演戏
可园设立于清末,是成都最早的戏园
原载《通俗画报》
研究城市所依据的图像资料——例如照片和绘画等,都已经是经过别人筛选后记录下来的内容,而且资料本身,往往也有想象的成分。因为图像的记录者,所描写的对象,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这个角度当然会影响观察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他们的城市想象帮助我们填补了描写的空白。因此我们重构的城市,可能是我们想象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心中的城市,即使我们所描述的一切,都是有所根据的,但仍然只是想象的城市。
大慈寺文博茶园,2003年,王笛摄
视觉资料是都市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最为直接的展示,揭示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以及在公共空间的人间百态。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传教士、中外旅行者、记者等便用照相机记录了成都的日常生活,这些照片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但大多数则珍藏在私家手中。一些艺术家也用他们的画笔留下了成都生活的过去。那些照片和绘画作品为都市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生动而且有力的视觉材料,与文字的记载或相映成趣,或互补不足。这些资料对我们今人来说,犹如亲临其景,不用文字说明,便可体会到那熙熙攘攘的街头和芸芸众生的相貌:行人、小贩、手工工匠、茶馆茶客、街角的剃头师、摆地摊的算命先生……,三教九流,无奇不有,它们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重构那逝去的文化和历史。
彭镇观音阁老茶馆,2015年,王笛摄
视觉资料为我们研究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照片固然是实景的记录,但是绘画更是艺术创作,离真实有更远的距离。因此,我们还不得不问这样的问题:图像只是充当补充资料,还是图像使我们重新认识文字资料不能得到的历史?其实两种结果都存在,阅读文字与图像是不同的,图像给了我们文字资料所不具备的视觉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像资料补充了文字资料的不足,因此并非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有文字描述的,这个缺陷有时候则可以用视觉资料来填补,使我们重新认识城市的过去。
成都街头,1930年代,Harrison Forman摄
02
参考书目
02-1 成都研究
◾ Isabella Bird, The Yangtze Valley and Beyond: An Account of Journeys in China, Chiefly in the Province of Sze Chuan and Among the Man-sze of the Somo Territory (London: John Murray, 1899)
◾ Sidney D. Gamble Photographs Collection (1908-1932), Repository Collections & Archives, Duke University Libraries. https://repository.duke.edu/dc/gamble
◾ T.C. Chamberlin Collection (1909-1910), Beloit College Digital Collections. https://dcms.beloit.edu/digital/collection/chamber
◾ William Edgar Geil, Eighteen Capitals of China (Philadelphia: J.B.Lippincott, 1911), Chengdu Chapter
◾ 亜細亜写真大観社,『亜細亜大観』(1926-1940),東洋文庫現代中国研究資料室。http://www.tbcas.jp/ja/lib/lib4/
◾ Di Wang, 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 Public Space, Urban Commoners, and Local Politics, 1870-193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Di Wang, The Teahouse: Small Business, Everyday Culture, 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 1900-195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0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Di Wang, Violence and Order on the Chengdu Plain: The Story of a Secret Brotherhood in Rural China, 1939-194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王笛,《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 王笛,《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 Kristin Stapleton, Civilizing Chengdu: Chinese Urban Reform, 1895-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0)
司昆仑,《新政之后:警察、军阀与文明进程中的成者》(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
◾ 林孔翼辑,《成都竹枝词》(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 傅崇矩编,《成都通览》(1909年首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
◾ 李劼人,《死水微澜》(1936年首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 李劼人,《暴风雨前》(1936年首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 李劼人,《大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 李劼人,《李劼人说成都》(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
◾ 流沙河,《老成都:芙蓉秋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 郑光路,《成都旧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 袁庭栋,《成都街巷志》(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
02-2 地理学
◾ Tim Cresswell, In Place/Out of Place: Geography, Ideology and Transgress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 Tim Cresswell,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Hoboken: Wiley-Blackwell, 2014)
Tim Cresswell著, 王志弘、徐苔玲译,《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新北市:群學出版,2006)
◾ David Harvey, Spaces of Hop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大卫·哈维著,胡大平译,《希望的空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Lucy Lippard, The Lure of the Local: Senses of Place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New York: The New Press, 1997)
◾ Doreen Massey,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in Trevor Barnes and Derek Gregory eds, Reading Human Geography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997), 315-323
◾ Edward W. Soja,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 (Hoboken: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Edward W. Soja著, 陆扬译,《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 Edward Relph,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Limited, 1976)
爱德华·雷尔夫著,刘苏、相欣奕译,《地方与无地方》(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段义孚著,王志标译,《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 Yi-Fu Tuan,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段义孚著,志丞、刘苏译,《恋地情结:对环境感知、态度与价值》(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02-3 人类学
◾ Clifford Geertz,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Basic Books, 1985)
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
◾ James C. Scott,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 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 Marc Augé, 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New York: Verso, 1995)
马克·欧杰,《非地方:超现代性人类学导论》(台北:田园城市,2017)
02-4 共有理论
◾ Elinor Ostrom,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 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 Commonweal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大同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 Donna Haraway, 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 Dogs, People, and Significant Otherness (Chicago: Prickly Paradigm Press, 2003)
02-5 公共艺术/社会参与艺术
◾ Philip Jodidio,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s (Munich: Taschen, 2011)
◾ Claire Bishop, 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New York: Verso, 2012)
克莱儿·毕莎普,《人造地狱:参与式艺术与观看者政治学》(台北:典藏艺术家庭,2015)
◾ Nato Thompson, Living as Form: Socially Engaged Art from 1991-2011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12)
◾ Ou Ning, Utopia in Practice: Bishan Project and Rural Reconstruction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2020)
02-6 艺术与策展
◾ Hou Hanru, On the Mid-Ground (Beijing: Timezone 8, 2003)
侯瀚如,《在中间地带》(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 Hou Hanru with Mary Ellyn Johnson, Paradigm Shifts: Walter and McBean Galleries Exhibitions and Public Programs,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 2006-2011(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 2011)
◾ 侯瀚如、奥布里斯特《策展的挑战:侯瀚如与奥布里斯特的通信》(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 Miwon Kwo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4)
◾ Fram Kitagawa, Art Place Japan: The Echigo-Tsumari Art Triennale and the Vision to Reconnect Art and Nature (Hudson: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15)
◾ Jennifer Raiser, Burning Man: Art on Fire (New York: Race Point Publishing, 2016)
◾ Brian Doherty, This Is Burning Man: The Rise of a New American Underground (Dallas: BenBella Books, 2006)
02-7 建筑学与地方营造
◾ UED 111期杂志,董功专辑《直向十年Vector Architects 2008-2017》(北京: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2018)
◾ AV Monographs 220, Vector Architects: Cosmopolitan Vernacular (Madrid: Avisa, 2020)
◾ Jonathan Fineberg,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On the Way to The Gates, Central Park, New York C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The High Line (London: Phaidon Press, 2015)
◾ Christopher Alexander, Sara Ishikawa, Murray Silverstein with Ingrid Fiksdahl-King, Shlomo Angel, 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 夏铸九,《理论建筑》(台北: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1992)
◾ 夏铸九,《空间,历史与社会:论文选1987-1992》(台北: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1993)
◾ 夏铸九,《公共空间》(台北:文建会/艺术家杂志社,1994)
◾ 夏铸九,《窥见魔鬼的容颜》(台北:唐山出版社,2015)
◾ 夏铸九,《异质地方之营造:理论与历史》(台北:唐山出版社,2016)
◾ 夏铸九,《异质地方之营造:由城乡流动到都会区域》(台北:唐山出版社,2016)
◾ 夏铸九,《异质地方之营造:公共空间,校园及社区营造》(台北:唐山出版社,2016)
◾ 夏铸九,《空间再现:断裂与修复》(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
Read More
天府公园大草坪 | 疫情防控通知:“天府公园大草坪工作营”推迟
Tianfu Park Lawn | Artist Open Call & Rule Updates
Tianfu Park Lawn | Check It Out! Mentors Assemble!
天府公园大草坪 | 群岛 X A8:欧宁与大草坪的第一次对话
天府公园大草坪 | 欧宁 X A8:这片55,000平的大草坪需要设计师看过来!
Tianfu Park Lawn | Ou Ning X A8:Tianfu Park Lawn Designer Open Call
关于A8设计中心
About A8 Design Center
A8设计中心(A8DC)依托成都麓湖水城,关注青年设计师成长。通过寻找挖掘有趣或有研究意义的命题,启动设计师驻留、设计竞赛、讲座沙龙、教育合作、设计展览等项目,并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为青年设计师群体寻求更多展示机会,推动设计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泛设计文化交流的平台,A8设计中心期待通过一系列策划和活动所带来的合作、交流、互动的契机,搭建设计师社群,构建设计师社区,聚拢设计爱好者和相关从业者,促进设计力量的持续迭代、更新和活化。
A8 Design Center (A8DC) is located at Chengdu LUXELAKES Water Town and focuses on the growth of young designers. By looking for interesting or significant topic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designer residency, design competition, lectures and salons,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sign exhibition will be launched; through the integrating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y chains, A8 Design Center seeks to provide more display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designer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as a design culture platform, A8 Design Center expects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designers, gather design enthusiasts and relevant practitioners through a series of activities, and look forward to continuous upgrade, renewal and activation.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A8 Design Center】微信公众号
For more information, follow 【A8 Desig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