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 Yu:我不想要工具,我想要真正的创意者
由在成都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出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年轻设计力量,从建筑出发,重塑这座城市。他们不仅具备专业能力,也具有跨学科的实验精神,打破设计边界,对设计的公共性保持独立思考。
即将于12月亮相的成都Chengdu展览中,A8设计中心与A4美术馆集结了6位优秀新锐的设计师,他们将与8位代表不同成都文化切面的策展人一起完成这个献给城市的展览。
“A8设计师聊天室第二期”
*
采访者:余明旻(下文简称Y)
受访者:Tommy Yu(下文简称T)
Y
atm是咋回事?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因为atmosphere是英文,太长了,我们一直都想有一个简写,偶然发现这前三个字母是atm,还挺酷的,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想变成自动取款机(ATM),把钱送到我们这里来。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但有趣又特别的一个点,这种东西会让人产生一个比较强烈的记忆。
T
氣象建築工作室
©A8设计中心
Y
挺酷的一件事情,"氣象建築"这个中文名是怎么来的?
来自我读研究生时候的一本书,叫《建筑气象学》。
里面讲建筑最初的形态是由于气候而来,原始人为了遮风避雨,所以有了建筑。这就是建筑最初的模样。我觉得这种初心,不管它是表面也好深刻也好,是我对于建筑最简单、最直接的理解。
T
Y
这两年我们对于氣象建築更多的印象都还是商业性的,直观的、视觉的表达的东西会比较多一点,你怎么定义现在?和你一开始去设想它的这个样子一样吗?你会觉得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吗?
有,但我觉得是一个正面的身不由己。以前在设计院的时候,是一个很机械很僵硬的工作状态,我是一个在设计上表现欲很强的人,希望思想和作品不要受太多的干预。追根溯源到为什么要学建筑学,就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的初衷其实是很想做建筑,当时参加了一些建筑类的竞赛,结果也不错,但是可惜项目都没有建成。
T
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也可以说是身不由己,为了让团队能够继续发展下去,我们接了一些室内设计项目。然后好像找对路了,好像稍微比做建筑要好一点,没有那么艰苦,到了这个阶段之后,就真正的意义上感觉室内设计也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种思维模式,以前做建筑时我们的思维模式会太大了,对框架的构想,包括对概念的输出和对项目的理解太大。最直观的身不由己,就是好像你不得不把这些大的、模块化的东西给缩小,变成小一点的东西,再在里面去添加一些创意和想法,然后让它落地。
hug
©氣象建築
Y
我不敢相信你是从建筑专业转室内的,因为你对细节的把握程度是很多室内设计出身都达不到的,你觉得是天生的吗?我们室内设计这个行业里面有讨论过这个话题,说建筑师如果俯身下来做室内,就没室内什么事了,本来还是不太服气的,但你算是一个现象。
我觉得设计师其实不是在于你有多成功多牛逼,它是一个实践的结果,是累积的经验来的,跟医生挺像,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也是通过这个过程来的。
我们团队12个人里面9个人都是学建筑的,有3个人是学室内的。他们会给我很多不一样的启发和创意,会改变我的一些想法。把握一个细节、项目或者作品是需要很多人大家集思广益,我是一个开放的态度。
T
各项目设计细节
©氣象建築
Y
我觉得这个就是你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的原因。
对,你可能会认为自己有大师的梦想,但我觉得是很难的,现在我们所谓的这些大师,他其实背后都会有很多人在帮助他。可能建筑师跟明星跟这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面其实挺像的。他可能幕后团队有很多人,但是你看到的只有他,这不是我想要的。
T
Y
作为创始人,你如何去把控氣象建築的调性的?因为我觉得你的作品风格还挺清晰的。
我们的东西一定是概念化的,所有内容是在一个框架里面,我是制定框架的人,但是我不会把每一个格子框的那么死。
T
Y
因为你说氣象要的是更前卫更概念性的输出,你说现在做的事情是有自由度的,但是商业项目其实它的自由度还是有限,你们是怎么和客户平衡自由度的?
在商务端口之前,我们其实就有沟通,跟每一个甲方都会有去沟通,我强势的输出也不是说完全连它的功能都摒弃掉了,我学建筑,知道是实用在前和艺术在后,但是我想做的是它兼备20%~30%的实用性,70%~80%应该是有足够的表现力,这个是我要做的一件事情。
T
Y
但《建筑气象学》这本书本身更讲究的是建筑的功能,你们刚开始的立意也是从功能中出发,现在的出发点是不是有变化了?
我们对于气候的了解是气候是多变的,建筑也是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去改变它的各种形态。比如说有一些是我们为了遮风挡雨,有一些是为了满足他的视觉观感,它是有不同的,我希望我们能做的是具有更前卫、更多变的创造力的。
T
Y
你掌握了这种话语权和自由度,但是你肯定也需要去牺牲一些客户,就要去做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你认为你们去完成的这些项目,真正在设计上对于商业的帮助,除了视觉上,其他部分你们去更多的思考的方式是什么?
我们更多的思考方式肯定是说在他的产品能跟我们这个空间产生关系。我们的空间一定是依附于他的产品。
我们做大部分的品牌都是年轻甲方,他们能接受自己的品牌是一个年轻化的品牌,我们希望做的设计能够更先锋,能走在更前面,哪怕10年之后看到东西,他是10年之后的当下,而不是10年之后的过去。
T
Y
明显感觉到你在做很多跨界的事情,你的很多视频,包括你的动画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部分你们是自己完成吗?
我们有个渲染师,没事的时候就上网自己学习各种设计软件。我们会在一个办公室里把音响声音开到巨大,选各种和视频适配的音乐,之后我们会把很多碎片化的内容糅合再输出。上班不忙的时候他可能就说我有事要先走了,我去喝酒了,有事的时候他就直接住在公司一直干。我觉得这样就很纯粹,不需要管他,大部分我们团队的人我都不管。
T
Y
我已经听到好几个你的员工跟着你三五年了。
我们公司只有走了两个人,一个去了港大,一个去了 MIT,是考研走的,其他人都没走。
T
Y
这样凝聚力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过,其实挺难的。
我可能不太管,我喜欢偏自由一点。
T
Y
但是自由并不是凝聚人,并留下来的主要原因吧?是钱给留下的吗?
钱其实也还好,但钱肯定势必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大家跟了我这么多年,很多东西是大家应该得到的。如果我们还行,那他们也应该是功臣。现在有很多活动或者分享我都会让三个组的组长去参加,我觉得大家应该是开放的,会给大家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而不是说这一个团队掌握在我手里面。
T
Y
所以做设计的过程中也是平等交流的?大家提出要求提出意见,你来做甄选?
很多时候他们比我严格,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是谁出的想法,谁对这个东西的把控权就会更大,我告诉他们我提供帮助,然后他们去创造想要创造的东西。
T
Y
这算是设计上的不强势了。
我不强势的点是不会要求他们必须要去改哪些东西。我会提意见,给出ABC三个选择,让他去选其中之一。
我写了一套很系统的工作流程,有30多页,是这两三年慢慢完善的,最初我写了一个很初级的工作流程,只有几页纸,大家根据这几页纸的内容去做,但出了很多问题,后来我不断地改进这一份工作流程,到现在基本按照这标准工作流程来就不会出错。
T
Y
我一直以为氣象作为一个风格相对非常清晰的工作室,你在里面也有一言堂,但听下来感觉这种状态不是一言堂。其实一言堂的团队比较难,留住人也难,除非一直主打大师,但大师也不能说绝对能留住人。
对。我觉得一个团队中我不是大师。但凡大家觉得你是老板,你说了算,这个事情他们就不敢担任何责任,他们也成长不了,最后自己的负担会很大。
我不想要工具,我想要真正的创意者,想要很特别的人。我就很喜欢他们抽烟纹身这些东西,我觉得应该是开放的,独特的,他们是特别的人,这个很重要。基本上我们团队每年就进一两个人,其实以前我会刻意的去控制规模,因为一旦规模大了起来,项目的品质一定会受损。
T
Y
疫情对你们的影响大吗?有变化吗?好像最近你们往北上广的势头是比较强的,大量的项目开始在外地发生,氣象开始不再是一个成都的事务所了对吗。
其实差别不大,我们项目数量其实是很稳定的,每年十一、二个。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在落地方面,很多项目进不了厂,特别是去年我们的项目8、9个都在上海,上海的影响是最大的,要不然就是施工做一半,然后停工了;要么就是甲方做一半没钱了。
今年的情况我们数量还是这么多,但是单个项目的面积变大了。
我们前年和去年在上海的项目比较多,长期带着人去上海很痛苦,所以我们在现所准备一个3-4人的studio,方便接待客户,方便沟通。我觉得现在已经不存在地域性了,我们要竞争的是全国的设计事务所。
T
Y
上海这么多项目累积出来,今年应该也是你们还不错的工作这么一个状态。而且你说的项目量级也变大了,还不错,某种程度上还是代表成都设计圈在发光。
因为更新换代也很快,一个团队如果输出量不够的话,其实很快会被市场淘汰或者遗忘。
T
Y
除了动画以外,你们还在做一些什么样的跨界数字媒体?
做很多数字媒体,还有装置。装置是目前最急需和量最大的一个东西,我们可能后面会涉及到一个部门专门做装置艺术。
T
BABAMA概念店心脏装置
©氣象建築
Y
你觉得在生活中影响你最多是你什么方面的兴趣或者是爱好?
改车,第二就是滑雪。冬天滑雪,夏天改车是一个我比较理想当中的这种生活状态。我对机械原理了解比较透彻,小时候就喜欢模型,跟后面学建筑学也有一定的关系。
T
Y
展望一下对于氣象的未来和对你自己的未来。
以前会很纠结于是不是要做的很大,人要很多,现在反而心态很平稳,我觉得让它自由生长,然后项目多也好,项目少也好,我觉得只要把每个项目完成好,这个是最主要的。
我个人跟团队的粘合度很高,我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团队工作,我个人的目标也是这样,希望能够再努力学习,把设计精进一下。
T
氣象建築随心推荐
向上滑动阅览
书籍:
《建筑气象学:气候现形》
作者:
ROEWU architecture
简介:
当气候成为设计思考的一个环节,空间就成了「气象学空间」;透过空间与材质,我们试图找到「气候」与「建筑」的崭新联系。
人们的空间经验,比起理性地辨识空间性质,往往更着眼于身体对环境的直接感受。比如,在炎热的街道上,我们自然地就会朝阴凉的荫影处聚集、或者在寒冷的冬日里,会群聚在空间中较温暖的角落。透过这些因身体感受自然而然做出的行动,就能清楚表现出人们与自然能量──如热能量、气压、湿度等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在建筑物内或是都市空间里,人们在空间的行动往往就取决于如何利用空间中这些自然流动的能量、与之互动。
特别鸣谢
Tommy Yu
余明旻
场地提供
氣象建築工作室
“成都人”的成都
——从城市文化新样态的构建者们去重新认识城市
理查德·桑内特曾提出“城市人”不仅是指生活坐标,也是个人的身体经验与城市实体的紧密结合,“城市人”理解并参与到城市空间及文化的建设。“成都Chengdu”意味着两个成都,一个是物理空间的成都,一个是由“成都人”构建起来的成都。当我们解构城市文化的各种要素,会发觉城市里的创造人群是组成独特文化的重要力量。具有在地特质的创造者以及他们生产的内容形成属于成都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诗人、音乐人、艺术家、建筑师到创意产业的工作者等等,以他们的力量让文化呈现在城市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影响大众,让更多人参与到城市文明的建设。
我们期待回归到具体的“人”,从不同人群的视角切面去讨论成都近三十年来迅速发展背后的原因。如何接续了历史的传承,又演化为当下成都的精神。我们希望为形成新的城市经验和新的城市认知作一番观照与努力,也作为送给成都的礼物。
关于A4美术馆About A4 Art MuseumA4美术馆是致力于“用艺术连接人与人,激活创造力”的非营利美术馆集群。持续推动具有创造力的多元艺术生态发展,让更多人参与艺术创造,为公众带来丰富的高品质当代艺术展览、公共项目和研究计划。A4美术馆于2008年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创办成立,2023年A4美术馆主馆从麓湖迁址到麓镇。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持续建设着西南艺术生态发展,拓展了国际与在地社区的联动、推动社区艺术的发展;关注于社会公平、公共参与、社会化教育等方向,创立了关注于儿童和教育公共性的年度项目。A4美术馆集群目前包含四个品牌:位于麓镇山顶广场的A4美术馆(A4 Art Museum),位于麓湖艺展中心的A4儿童馆(A4 Kids)、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A4 Residency Art Center)和A4:X艺术中心(A4: X Art Center)。在未来,A4美术馆将持续以人为核心,通过艺术展览和公共项目,使艺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因为艺术的力量产生更紧密的连接,成为伙伴,共同创造属于彼此的美术馆社区。
作为设计文化平台,A8设计中心致力于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助力新锐设计师成长。以共创型的设计师社群为基础,结合商业、艺术、文化等跨界内容与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注入设计心智;通过与相关设计机构、设计媒体的持续交流与合作,保持设计社群的生长性与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