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疫情这个过程中,“去中国化”现象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停摆。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危机,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需求供给双重冲击,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值此变局关键时刻,凤凰网财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全球经济与政策选择”为主题“凤凰网超级财经周”,邀请政商学企界嘉宾通过线上形式解析全球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在发言中指出,此次疫情,或明或暗地加剧了“去中国化”的倾向。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后,出现了“美元荒”,随之,美联储大规模量化宽松,在国际上,则大规模重启了主要央行间的货币互换。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元荒后,九国央行货币互换的网络中,独独没有中国央行,在互换安排的诸货币中,独独少了中国的人民币。这种“去中国化”现象,在十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首次出现,这一次,规模更大,意向也更加明确。据此,李扬认为,国际上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无论在实体经济领域还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一个排斥人民币、排斥中国的“同盟”正在形成。

“我作为中国的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是,这个过程中,‘去中国化’现象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李扬在论坛中提到。

以下为发言实录和视频

嘉宾介绍

李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大家好,今天我同大家讨论一下疫情的金融影响。这是一个大题目,因为这次疫情百年未遇,所以,它对金融的影响很全面、很深刻。在此我只同大家分享对五个问题的看法。

资产负债表衰退正在冲击世界经济

第一个看法,疫情迫使经济按了“暂停键”,这种情况下,企业过去的借债很有可能变成不良债务,对应到债权人,则是不良资产,这样,典型的金融风险就会产生。

危机以来,世界各国货币当局、财政当局都采取了很多救助措施,这些措施无非施用于三个方向。一是解决企业、解决单位、解决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二是全面提振社会的信心;三是针对个人,补助那些生活无着落的贫困人口。第三方面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乎社会安定,所以,很多国家政府直接给百姓发钱或消费券,在中国,全国性的安排还没有,但是,各个省、市大都有自己的类似举措。

金融运行的基本法则是有借有还,所谓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有偿转让,有偿,是金融活动的要点,那么,有偿如何才能实现?基本程序是,资金到手后需要在企业形成产品,能够卖掉形成利润。但是,疫情使得这些链条中止了,于是,可能有相当份额的现有资产会变为不良资产。如果资产成为不良资产,经由资产负债表效应,整个经济便会面临巨大的负面冲击。对于企业来说,借的每一分钱都不能赖掉,但是与这些负债相对应的资产却会因疫情的发生而贬值,所以企业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大家都这么做,整个经济便会下行。宏观经济学最近几十年来有很多进展,其中之一,就是确认了“资产负债表冲击”在整个经济周期运行中的关键作用。现在,这样一个冲击正在全世界上演。这是第一个问题。

大量发放的钱很多并未流入实体经济 反而加大了贫富差距

第二个问题,现在,为了救助危机,各国政府发了大量的钱,其中相当部分用于补助。在货币“放水”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很多人把这次疫情遇到的问题和上次SARS对比起来看,大家认识到,SARS和新冠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SARS的时候生产没有受到影响,需求受影响大些。所以,SARS后,全世界依然是通货紧缩。新冠疫情不同,疫情发生后,大部分地区群众禁足,甚至封城、封国,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不能流动,大部分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导致供应大规模萎缩。

大家知道,所谓通货膨胀,简单说,就是过多的钱追逐过少的产品。现在,产品供应少了,但是过多的钱还在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过多的钱追逐定量的甚至是更少的产品”,通货膨胀就会发生。最近几十年来,全球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倾向是通货紧缩,因为供应太多而需求不足,而现在,需求固然受到影响,供应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通胀保持足够的警惕。中国第一季度的数字已经出来,可以看到CPI和PPI都上涨较快。

CPI所对应的产品恰恰主要是人们日常所需,特别对应的是低收入家庭的日常所需。所以,这些必需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非常大。我们必须对此保持充分的警惕。

警惕贫富不均加剧

第三个问题稍微要细一点,疫情期间放出的大量资金去哪了?最希望出现的结果是进入实体经济,使得人们愿意生产、愿意投资、愿意增加雇员,产品生产出来卖得掉、工资能照发、利润能增加。但是,疫情期间,被从金融渠道和财政渠道释放出的资金,基本不走这条正常渠道,因为现在很多地方禁省、甚至禁国,企业不能够生产,所以,企业即使拿到钱,也不会从事生产和投资。于是,大量的资金便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主要是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等虚拟经济领域。这样一种资金流动格局会加剧原已存在的贫富不均。

危机过程中很多调查显示,很多人如果一个月不开工就没饭吃了,有的两个月、三个月,多数人都撑不了几个月。企业也是这样,企业规模越小,这种情况越严重。除非我们采取“直升机撒钱”这种理想化的理论模式去“量化宽松”,大部分资金都到不了一般群众和中小企业手里,而会集中到资本所有者手里。国内外都有大量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研究显示,经由金融过程所提供的救助措施,在对经济恢复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可能会加剧贫富不均,加剧社会矛盾。

这是因为,在疫情蔓延之时,大量资金不会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其他领域,主要是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即所谓的虚拟经济领域。由于持有股票、债券、房产等“资产”的人大都是高收入者,资金流动的这种格局,会增加资产所有者的收入,进而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客观地说,这就是一个老问题。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和劳动相比,资本总是占优,最近几十年来,这个问题比较突出,2014年法国一位经济学家写过一本《21世纪资本论》,说的就是资本和劳动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在整个社会分配中,资本占优,劳动相对劣势,这一次疫情,无疑会加剧这种情况。

实体经济萎靡 金融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第四个情况是,经济可能会陷入长期停滞,主要的因素是实体方面。因为疫情,大家都按了“暂停键”,现在看起来,“暂停键”可能按得很长,疫情要真正过去,还需要有效的疫苗研发出来,这恐怕得到2021年甚至2022年之后了。这意味着,疫情导致的经济停滞会是长期的。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大量资金涌入虚拟经济,而目经济生活中本就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即经济的金融化,这种现象,随着资金大量涌入虚拟经济而进一步的加深,乃至影响到经济的各个方面。

这就形成了著名的“金融周期”。原本的周期是经济周期,其基本动因是产品的生产过剩,经由物价涨跌、企业兴衰,周而复始。如今,由于资金大部分不进入实体经济,经济周期主要表现为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金融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调控政策施行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各类资产类指标的涨跌,如股市涨了、股市跌了,债市涨了、债市跌了,房价涨了、房价跌了,等等。这种“金融化”现象是非常不利,它使现有成熟的宏观调控工具、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理论都趋于失效。问题在于,由于事出紧急,即便我们知道传统工具失灵,我们还须沿用这些工具去应对危机,以解燃眉之急,根本顾不上这些措施之后会洪水滔天。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细思极恐。

“美元荒”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须警惕世界金融“去中国化”

第五个问题稍微远一点并且深入一点,这就是,疫情可能加剧“去全球化”的倾向,其中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去中国化”的倾向。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专家讨论了去全球化问题,关于产业链、价值链的断裂等等,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因为大家封国、禁足,无法正常开展贸易活动,资本流动也基本上停止。在此状况下,这个世界有意无意地会出现“去全球化”现象。我作为中国的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是,这个过程中,“去中国化”现象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这次危机刚开始时,全世界突然出现“美元荒”。历史上,美元荒出现过几次,最近的一次就是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每一次美元荒之后都产生了一个确定的结果,在专业人士眼中,美元荒通常都意味着某种国际金融格局的改变,改变的方向则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垄断地位的进一步强固,美国当然因此获益。

如何应对美元荒?现有条件下,只能是通过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央行实施货币互换来应对。所以,此次美元荒不久,就有九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这里有两个事情值得关注,一个签约的央行中没有中国的央行,第二个是,互换网络中的货币没有人民币。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疫情中,虽说各国因“封国”而在实体经济领域被隔开了,以至于出现“去全球化”现象,但是,同样是危机,使得大家对美元需求更强了,正是这种“共同需求”将各国在金融上进一步联系在一起,而这样一个日益加强的货币金融网络中独独没有中国,没有人民币。这种可称为国际金融“去中国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

这次危机以来,各国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已经安排了三次。如果再回顾历史,上一轮次贷危机时也有一波美元荒。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对美元产生冲击,但是危机发生后不久却出现了美元荒,这是实在无可奈何但又必须接受的事实。当时,即2008年,也有一个货币互换的协议,我们当时对此就做过研究,发现,这个货币互换协议来者不善。如果联系到当时美国高调推出的“环太平洋的贸易协定,即TTP,情况就更为明显。在这个协议中,多数环太平洋国家都参与了,包括像越南、文莱等,但是,独独也没有中国。我们当时就指出:贸易协定中排除中国,货币金融协定中没有中国,中国明显被孤立了。这意味着,“去中国化”的倾向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此次疫情进一步发展了,这非常值得关注。

还有一个佐证。大家知道,数字货币Libra的2.0版出来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货币是以五、六种货币来定值的,而这个定值的“货币篮子“里也没有人民币。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国际上特别是国际金融领域,一个排斥人民币、排斥中国的同盟正在形成。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让人民币强起来,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当然,作为基础,更少不了让中国强起来。

必须深化经济改革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面对这次疫情,金融领域受到了一系列深刻冲击。面对冲击,中国很难独善其身,只能争取相对好的结果。好在中国比较早地度过了第一个阶段,稳步地复工复产,各方面都在恢复过程中。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领域应当加快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描绘了周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按照这个蓝图去施工,将中国比较快地建设成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当务之急。

金融体系中,必须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把货币推出去。货币推出去也不是说推就推,实际上又归结为金融改革的问题。所谓推出去,不是说让外国人持有人民币,而是让他们持有人民币定值的金融资产,比如,人民币定值的股票、债券、住房等等。总之,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地把国内金融体系市场化,让国际投资者愿意、能够持有人民币定值的资产,这样人民币国际化才能稳步推进。

总之,如果说过去很多矛盾都还潜在的话,那么疫情把很多矛盾都揭开了。面对矛盾,中国肯定毫无畏惧,继续按照既定的方向,推进我们的经济发展,这个方向就是加快改革、深化改革,相信中国能够率先走出衰退。

谢谢大家。

李扬发言视频

此外,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特朗普曾经说过“去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去美国化”,因为美国在全球化当中一直起主导的地位,也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去美国化”。当前,中国也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所以当有人开始谈“去全球化”,也有“去中国化”的说法,我们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以下为发言实录:

嘉宾介绍:

龙永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

毫无疑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这次疫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想到目前为止,再高明的经济学家,都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方面可能更大程度上我们要请教那些公共卫生和病毒领域专家对整个疫情作出判断。因为疫情何时结束,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或者说像有些人讲的,我们将与病毒长期共存,这对于经济的影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月结束,三个月结束,长期共存,这种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很难预测的。总之一句话,从目前来看,对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做出最后的判断还为时尚早,但不管影响怎么样,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毕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当中的一个插曲。对它的影响刻意缩小或者肆意夸大,我认为都是有害的。但是就我来看,过于夸大,可能所带来的害处会更大。现在我就想从国际贸易投资和全球链的角度谈一谈我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在疫情之下依然有信心,我们还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强化这种信心。

关于国际贸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切断了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所以对于国际贸易来讲,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4月8号,世界贸易组织WTO做出预测,由于疫情的大流行,2020年世界商品经济将暴跌13%到32%,几乎所有地区的贸易额都会有两位数的下跌,其中亚洲和美洲特别是北美洲的出口影响更大。

在国际贸易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应该说对不同国家影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对一些国家影响大一点,对一些国家的影响就小一点。那么国际贸易的下挫影响大或小,我想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一、这个国家有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也就是说它的制造业是不是有一个较为完整的门类,它的供应链,许多商品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是不是完整和强劲的,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就是这个国家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如果这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大,它就比较容易消化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第三、这个国家的投资长期以来在整个经济增长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想在这儿特别讲一下关于第一个条件,就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对于它能否抵御国际贸易的大幅变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次重大危机当中,那些有强大制造业的国家都顶住了危机的冲击;相反,没有制造业、只靠商品出口或者大宗商品出口的那些国家,抵御能力、抗风险的能力就很差。

我记得前几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我和马来西亚的贸易部长曾经做过一次对话,在那次对话当中,马来西亚的贸易部长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他们的经济就只靠大宗产品的出口,主要是棕榈油、天然橡胶,没有什么制造业,所以今后他们最大的教训就是要强化马来西亚本国的制造业,这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发生的事情。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再一次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制造业比较强的国家,抵御国际贸易的下挫能力就强。大家知道在东盟的国家当中,新马泰、印尼和越南这五个国家占了整个东盟贸易的90%,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了全球贸易的大幅下挫,但是经过几年,我们回头来看,仅仅依靠贸易的一些国家,新马泰和印尼,他们的整个国际贸易出现了下滑,平均下滑13%,而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越南,它的外贸不仅没有下降,还上升了8%,这就是因为越南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制造业,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我就觉得只要一个国家有强大的制造业,在许多的产业方面有完整的产业链,它就比较能够抵御住国际贸易的大幅波动。所以,在国际贸易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那些制造业强、国内市场大、投资拉动力强的国家,受影响比较小,而中国正好是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外资撤离中国”的说法站不住脚 不符合市场规律

制造业比较强、国内市场比较大、经济增长当中投资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这就决定了中国在这一次疫情之后所受到的影响不会那么大。而且特别要强调的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们顺应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在过去十几年当中,针对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关系做了重要的调整。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一直在经济全球化当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贸易始终是以两倍以上的增速,以高于经济发展的增速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开始下降,2011年的时候,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和国际经济增长的速度持平;到了2015年的时候,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达到3.1%,而全球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才仅仅2.5% 。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的增长需要新的动力,需要有新的动力来代替过去国际贸易长期以来所发挥的作用。那么这就必须要强化以科技和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国际投资,有效的国际投资,不仅仅对国内经济是如此,在国际经济发展方面也是如此。

特别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也越来越重要,一带一路的倡议之所以在全世界,特别在新兴经济体当中取得了这样大的支持,受到这么多的欢迎,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前些天我看到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开始重新恢复活动,这标志着巴基斯坦在抵抗疫情的斗争当中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中国来讲,投资今后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建设投资;第二是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在内的传统领域的投资;第三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我相信加强投资的力度,向国际投资者发出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会令中国的投资在国际上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有一种说法认为外资将会从中国撤离、将不在中国投资,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不相信有企业会离开正在进入投资新阶段的中国这样一个投资热土。因为离开中国的这片投资热土,既不符合市场的规律,更不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之后,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愈发活跃,中国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这将是疫情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趋势。

疫情之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就是如何巩固、补齐和创新产业链

现在我想谈一谈在这场疫情当中产业链所发生的问题。大家知道这次疫情令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遭到了重创,所以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巩固产业链,补齐产业链和创新产业链;针对这三个方面,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领域作出努力:第一是要以我为主,加强关键性的全球产业链上的投资,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当中的地位;所谓关键性的全球产业链,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国际分工和融合最为紧密。第二、在这个领域当中,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市场扩张最快,当然问题也最集中;第三个特点,这个领域在国际上的竞争最为激烈。

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产业链,包括电脑、手机在内的电子设备的产业链当中,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加大了投资的力度,使得这个产业链在国内有了很大的发展,核心原因就是投资需求不断的增强。在2005年的全球产业链当中,美国的投资需求占到了37%,可以说是绝对的霸主地位;但是经过了10年,到了2015年的时候,中国在这一产业链中的投资需求已经占到全球投资需求的36%,而美国下降到16%,这就使得中国在全球电子设备产业链当中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开始具有一定的主导权。所以今后我们要加强这一类的全球产业链的投资,充分满足投资需求,以稳定和巩固我国在这些关键产业链当中的地位。特别是加强科技创新,使我们在价值链方面也取得更高的地位。

第二,我们要以我为主,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大的框架之下,通过在国外建立工业园区,建立经济走廊,投资制造业项目,创新产业链,而且这些产业链环节可能成为补齐我国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力量。

第三,我们要加强对外开放,融入到国际大企业产业链的新的布局当中。这一次疫情之后,国际大企业要开始重新布局他们的产业链,我们要以一个非常开放的姿态来融入到他们的新的产业链的布局当中。一方面我们要在国内积极地吸引外资,吸引他们在中国布局产业链;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在国外兼并、收购,和国外进行合资项目,来使我们的产业融入到他们在全球新布局的产业链当中去,这对我们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疫情不会使全球化“终结” 发展方向和目标将取得更多共识

在这一次疫情之后,国际贸易投资和产业链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势必对全球化也造成重大的影响。不少人由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受挫、由于国际贸易的大幅下滑,对全球化失去了信心,认为疫情使全球化终结了。其实我并不是这样看的,我相信全球很多有识之士甚至包括美国的一些人,也不会这样看的。

我记得特朗普还讲过一句话,他说去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去美国化”,因为美国在全球化当中一直起主导的地位,美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去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去美国化”。当然我们中国也是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所以有人开始谈“去全球化”,也有“去中国化”的说法,当然我们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这次疫情加速了从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全球化,向以人的幸福为主要目标的全球化的转化;对于全球化来讲并非全是坏的消息,也有一些好的消息。据最近世界气象组织的预测,这一次疫情将会使今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下降6%,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二氧化碳下降最多的一个年份。我还很高兴地看到这几个月来,中国30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都明显改善,PM2.5的浓度同比下降15%;还有报道说连意大利最有名的景区威尼斯的水城的水都比过去清亮得多了,这些都是好消息。说明由于这次疫情,很多国家的政府,很多的有识之士都在思考我们发展经济到底是为了什么、全球化应该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

所以我坚信虽然这次疫情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全球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可能会取得更多的共识。一个新的以人为中心的全球化,一定会逐渐取代一个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全球化,一个新的重视民生、重视绿色发展、重视人的幸福和健康的新的全球化,会更快到来,历史将会证明人类从此在经历一场大的灾难以后,取得重大的进步。

英国传奇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

2020的魔幻开局始于一个罕为人知的病毒,疫情爆发带来了经济危机的风险和地缘政治的变局。国际局势波云诡谲,外部环境空前复杂。中国该怎么做?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争取最好结果,也要做最坏打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相关阅读:


新冠疫情后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趋势,中国对外面临挑战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微信“我爱着蓝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转载和合作联系QQ:265972398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