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核高校录取通知书大PK,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你还记得当年你的录取通知书吗?
精美的通知书,是大家被心仪高校录取的见证,也是大家入学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目前高考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部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发放,小编整理了部分核专业相关院校2019年最新版大学录取通知书,供大家先睹为快!
*说明:排名不分先后,版面有限部分高校暂未列入,欢迎大家联系核网小编(ID: zghwxb)进行补充。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简称工物系,是清华大学直属的一个系,主要研究核技术,设有工程物理 、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工程物理(定向物院)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定向中核)本科专业。是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为培养理工结合的新型人才,开创和发展我国的原子能科学技术而于1955年筹办,1956年正式建立的。目前工程物理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即工程物理专业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工程物理系设有核技术及应用、技术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安全科学与技术、医学物理与工程、近代物理6个研究所,覆盖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物理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7个二级学科、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清华大学的传统和优势学科,连续三次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工物系学科特点是多学科交叉,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核技术及应用、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医学物理与工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安全科学与技术等。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核工程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58年,为中国核工业而生。其下设的反应堆工程专业涵盖的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反应堆控制三个学术方向一直延续至今。学院目前下设两个研究所,1)核能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核技术研究所。
学院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及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核能科学与技术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2007年和2012年两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还拥有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核科学与工程、核技术与应用等在内的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2003年增设的能源环境工程、后续能源与能源新技术、航空动力与空间环境工程3个博士备案点。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核学院”)前身是1958年“哈军工”创建的核动力装置专业。为了培养核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运营与管理等专门人才,2005年12月12日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确立了“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发展思路。
学院拥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核动力安全与仿真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科技部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工信部核动力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防科工局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工局“核动力技术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黑龙江省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辐射技术高校实验室、黑龙江省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重点实验室。目前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2个本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我国核工程类专业中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本领域首批创建的学科之一,也是首批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学科之一。1998年获得 “核能科学与工程”联合博士点,2001年获准设立“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6年增加学科设置、拓宽专业方向,在原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基础上成立了“核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获核科学与核技术一级学科点。现有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动力系统与安全、反应堆物理、核材料与燃料、核辐射与环境五个研究室。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我国核工程类专业中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系始建于1959年的原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核电子学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核学院之一。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家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和湖南省优秀重点专业;核技术专业是国防紧缺特色专业;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是湖南省首批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学院现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具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核技术及应用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点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计划。
华北电力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华北电力大学贯彻落实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而成立的学院。学院下设“核工程与核技术”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两个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基础上设置,并于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并被列入2012年国家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批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是根据2012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要求,在原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方向基础上设置,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博士授予权。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3个博士点;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核能与核技术工程5个硕士点,是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之一。有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省级基地班)、核工程与核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教育部特色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国家级重点学科、放射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殊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省部级)、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核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工程与应用物理系于2018年3月成立。她是以核科学技术和应用物理的前沿研究为导向,以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国际重大合作科研项目为牵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建立的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目前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和“物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等离子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和医学物理三个本科专业方向,具有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原属于核科学技术学院,因核科学技术学院管理模式调整于2018年3月转隶至工程与应用物理系。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内外唯一的可以同时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实验室进行核科学技术和核能工程人才培养的学科,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属A+学科,在近两次全国同类一级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二。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是四川大学规模最大和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由原四川大学的物理系和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720所)、原成都科技大学的应用物理系和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以及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华西基础医学物理教研室于200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中,原四川大学物理系正式建立于1926年,已有近九十年历史。四川大学核科学学科和微电子学科创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全国最早拥有这些学科的少数高校之一。2007年四川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三方共建四川大学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的协议,由此组建了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19年学院名称由原来的“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四川大学物理学院”。
学院现设有三个系(物理学系、核工程与核技术系、微电子学系)、两个教学中心(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和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所(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学院拥有“核技术及应用”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拥有“原子核物理”等博士后流动站。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是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科技城战略决策,为推进西部地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需要,整合学校与董事单位国防学科资源于2006年12月组建的新型学院。学院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学院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信息对抗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是国防重点特色紧缺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科学与技术”是学校重点培育学科,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被国防科工局批准为“十三五”首批国防特色主干学科。设有核科学与技术1个一级硕士点,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网络与测控技术3个二级硕士点,支撑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方向2个,建成了以核学科为主体、兵器学科、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为两翼的学科支撑体系。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学院历史可溯源到1956 年我国为发展原子能事业而设立的“三系”(放射性地质勘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和稀有稀散地球化学专业)。目前,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自主设置“核资源与勘查技术工程”、“核废物地质处置工程”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机械工程”、“安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燃料与核化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等9 个本科专业。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是在能源研究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9月,它以国家能源科技重大需求和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为导向,通过整合、引进、提高,建成我国一流的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于一体的新能源基地。2013年初,能源研究院新设本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获得教育部备案批准,2013年5月,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正式成立。能源研究院保留名称,作为能源学院的所属研究机构。2013年9月,第一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生入学。能源学院拥有核工程与材料、能源化工、光伏工程、能效工程和能源经济等5个博士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能源研究院是能源学院执行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机构,下设核能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海西核能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
中山大学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是在中法双方政府的直接推动下,由中山大学与法国以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为首的五所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组建的学院。合作中,学院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的精英教育模式,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与优势结合,通过中法双方教师的共同教学,旨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核工程与技术高级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体系。2009年12月21日,在中法两国总理见证下,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兴办的工程物理系,是学校“十三五”学科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学科于2006 年重建,2011 年获批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也于同年获批十二五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学科以特大型核能与核技术相关企业以及国家安全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托西南地区的相关研究设计院和核能生产企业承担国防军工项目和国家级项目,与包括中广核在内的特大型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共同研究项目及社会服务项目;完成包括国家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相关项目。形成了主要包括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反应堆工程材料、核探测及技术等相关特色,为中国核科学与技术相关研究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有些人才目前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人才。学科下设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等三个二级学科。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反应堆系统动态仿真、核动力安全分析、核技术及应用和燃料循环及反应堆工程材料等。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创办于1949年11月,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筹建的海军第一所正规高等学府。学校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海军第一个本科专业、第一个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全国重点学科均出自海军工程大学。目前,学校有2个全国重点学科、10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专业领域;7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本科专业,建成了以国家、军队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专业实验室为主体,以基础实验室为支撑的教学科研平台。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享有“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2007年,按照国防科工委的要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了国防特色目录内紧缺本科专业的申报,所申报的“核反应堆工程”、“核物理”、“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其中,“核物理”、“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设在理学院,“核反应堆工程”专业设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其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1977年改称为原子核科学系),又称物理二系。建系时设有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并从物理系和化学系调入学生学习专业。第一届学生于1960年7月毕业。1959年9月开始按本专业招生。1986年放射化学专业拓宽并改名为应用化学专业。1987年原子核物理专业也拓宽为应用物理专业。1994年两本科专业分别并入物理系和化学系统一招生。1997年7月,复旦大学根据对本科专业调整的需要,物理二系建制撤销,原应用化学专业改建,成立环境科学系。原应用物理专业改建,沿用现代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生培养。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设立核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9年秋季开始招生。在2010年7月,本科核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列入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北京大学
学院现有物理学、核物理、大气科学3个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大气科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等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核技术及应用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学子,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物理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突出,广泛活跃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实业等领域。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是由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发展而来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政务院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调入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芶清泉、霍秉权等一批著名的物理学家,建立了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而吉林大学核物理专业始建于1958年,1978年成立原子核物理专业硕士点,1997年成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点,在老一辈核物理学家吴式枢院士,朱光亚院士的关怀与支持下,成立了原子核科学与研究中心,隶属于吉大物理学院,2010年核物理专业恢复本科招生,是“九五”、“十五”、“十一五” 、“十二五”吉林省重点学科。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隶属于能源与环境学院。该院是2006年在动力工程系的基础上,与土木工程学院的环境工程系合并而成立的,包括热能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能源信息与自动化动系、制冷与人工环境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二级部门,招收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和核工程与核技术等四个方向的本科生,培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隶属于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是我国能源动力、机械工业等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单位。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为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入选第七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核电快速发展要求而开设的一新兴专业。主要研究核能安全利用、核电站运行优化与自动控制,主要包括先进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以及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要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物理系核物理专业,是国内最早开展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共建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暨北京市辐射中心,2008年成立了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具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和核技术及应用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此外,也是光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经过985“非动力核技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211工程建设,在核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验和应用研究方面,特别在强流离子束、微弧氧化、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X光调控技术、辐射物理、核电子学、重离子核物理等领域形成了自具特色的学科,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隶属于机械与动力学院。学院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两个专业学位领域专业型硕士学位点,机械工程学科为学校立项建设博士点学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85年,南京航空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整合机械工程系、504教研室和基础部化学教研室等,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九系)。学院现设3个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核科学与工程系。 学院现有“核技术与材料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核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本科专业。2007年核技术及应用学科入选工信部国防特色紧缺学科、核技术专业获批工信部国防特色紧缺专业;2014年核能安全与材料工程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2016年核技术及应用学科入选工信部国防特色学科。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下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核环境3个系,建有环境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卓工计划”建设专业)、生物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国防紧缺专业)3个本科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都是“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的前身是应用物理系,始建于1985年。2006年9月,由原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和原师范学院物理教育系物理学专业重新组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年12月31日更名为物理与能源学院,现有物理系、应用物理系、核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教学部、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含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部)等5个教学单位,其中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是广东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开设应用物理学(光电检测技术方向、薄膜技术与应用方向、等离子体与先进材料制备方向)、物理学(含师范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3个本科专业;物理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材料表面物理与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六个研究方向。
烟台大学
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10月,由烟台大学与台海集团合作共建,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的成立实现了产学研用、校所城产深度融合发展,为烟台核电装备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学院致力于打造胶东半岛及国家核电产业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示范基地和创新基地、国内外核装备与核工程技术人才高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处河南郑州,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是中部省份唯一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面向全国主要培养核电人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前身是动力工程系,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沿革与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现以能源动力和电气信息工程学科群为主体,拥有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动)、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7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专业面覆盖4个一级学科。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河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2001年在核技术及应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防核事业和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05年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组合核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物理学和测控科学与仪器四大学科成立了核工程技术学院。学院先后开设了核工程与核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物理学、物理学以及国防紧缺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2016年学校重新组建了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系、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系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系三个教学系,设有核燃料与核化工研究所、粒子与核技术研究所、辐射防护与工程研究中心三个科研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隶属于能源动力大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5个二级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核圈“准新生”可能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啦,你觉得哪张最亮眼呢?你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中国核网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
近期热点
温馨提示:如果不想错过“中国核网”的文章,请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国核网”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汇集核能资讯
服务核能发展
中·国·核·网
联系邮箱 :nuclear_net@163.com
小编微信:zghw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