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题丨内陆核电前景咋样?

核网 2023-06-24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核网国际
中国核网 | 核行业必读的公众号

“在内陆地区建设核电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全国两会期间,15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拓展内陆地区建设,推广核能供暖的提案》。“十三五”时期,全国两会期间,亦均有委员每年建言“加快启动内陆核电建设”。

我国当前仅在沿海远离人口聚集区建设大型核电站,内陆核电站尚无先例。从2008年内陆核电启动前期工作至今15年,关于要不要在靠近人口聚集区的内陆新建的争议从未停止。特别在三哩岛、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事件后,各个核电国家全面审查在运、在建核电厂,进一步加强核安全防范措施。

“十三五”时期以来,核电建设复苏,关于内陆核电的呼声再来,企业呼声虽然强烈,但是各方态度依然谨慎

内陆核电,即建设和运行在内陆地区的核电厂,区别于沿海核电厂。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世界核电厂厂址分为滨海、滨河、滨湖划三大类,我国按照管理将滨河和滨湖核电厂统称为内陆核电厂。目前全球运行的440多台核电机组中,西方发达国家内陆核电机组250多台,占比达57%。

由于选址更靠近人口聚集区,我国目前尚未建成运行内陆核电站。尽管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企业呼吁尽快建设内陆核电的声音从未止息。

据了解,目前国内完成部分前期工作的内陆核电厂址为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江西彭泽,2008年2月确定开展前期工作,分属于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

彼时,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一江之隔的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不断发出请求停止彭泽核电厂项目建设的呼吁。援引自第一财经日报消息,望江县《关于请求停止江西彭泽核电厂项目建设的报告》指出了彭泽核电项目四大问题:人口数据失真、地震标准不符、邻近工业集中区和民意调查走样等。此外,望江县政府的报告还指出,望江县两个省级开发区都在彭泽核电厂所在地半径10公里以内,而彭泽核电厂项目选址阶段的环评报告书称“彭泽厂址15公里半径范围内无大中型企业”,与事实不符。

内陆要不要建设核电的争论正酣,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我国内陆核电前期工作戛然而止。

一年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要求,“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此后该项目建设一直被搁置。“十三五”时期,关于“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等进行的综合论证一致建议发展内陆核电”“内陆核电论证已近尾声”的消息再来,内陆核电“解冻”的预期不断升温。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重大问题联合研究《我国内陆核电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在2020年出版的《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三卷)》中发布。报告建议,将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江西彭泽三个核电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并适时启动建设,并对已纳入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内陆地区核电厂址加强保护,做好储备。

支持的一方认为,内陆核电是国际核电发展的惯例,安全性和可靠性已得到证实。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核电机组分布在内陆地区。美国内陆核电数量占88%,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32台核电机组;法国内陆核电数量占69%;俄罗斯内陆核电数量占58%。从运行和管理经验来看,内陆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时间的验证。在我国,三代核电技术针对各类不同严重程度的事故都有充分可靠的安全措施,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谨慎的一方认为,选址上,地震、洪水、溃坝、泥石流、堰塞湖、极端降水等是内陆地区特有的自然灾害。人口分布方面,核电厂距离10 万人口以上城镇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10km,距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市区发展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40 km。而内陆核电厂由于周围水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可能更高,对内陆厂址人口分布的特点要密切关注。同时大气弥散条件差,导致放射性气体难以稀释,对于相应的应急计划实施也需要特殊制定。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具体到核电领域,相较于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积极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在“十四五”规划中未再出现。

水源是内陆核电布局的关键性条件,也可能是其颠覆性因素。

在用水问题上,滨海核电厂靠近大海,可使用大海作为最终热阱,热量通过海水直冷系统直接排入大海,必要时可使用海水进行直接冷却。我国只有少数的河流、湖泊具备同滨海核电厂相同的直接冷却条件。对于大多数内陆核电厂,只能采用同常规火电厂类似的循环供水,需建设大型的冷却塔以保证热量导出。内陆核电厂需要较大的水源,而且这些水源通常会涉及饮用、灌溉和其他生活用水,这会出现用水矛盾等相关问题。三个内陆核电选址均分布在长江附近,加剧了公众的担忧。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内陆核电上马的背后,是地方政府拉动投资的“核冲动”。

内陆核电呼声高涨,支持人士希望核电可以缓解其偏紧的供需形势。在技术路线上,核能应用将越加多元化。与耗资不菲、建造周期漫长的传统大型核电站相比,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意味着更低的造价、更易于建造安装、建造周期更短,也更安全灵活。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的小型堆技术超过40种。与建设大型核电厂相比,小堆的邻避效应相应减少,相比在周边建设大型核电厂,公众的抵触、排斥情绪相对较小。

声明

本文系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近期热点


汇集核能资讯

服务核能发展



中·国·核·网


联系邮箱 :nuclear_net@163.com

 小编微信:zghwxb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