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小券商苦撑,前景仍堪忧
来源:东网
经营陷困,中小行更严峻,老行尊退场 传无人接手
疫下百业空前陷困,消息透露有老牌证券行萌生退场念头,相信若短期内仍未有人接盘将自愿结业,把牌照交还予证监会。回看证券行「放盘价」自2019年插水后,这两年证券行二手交易几乎「清零」,部分更求人接手,业界促请港府与内地建立更多互联互通机制「做大个饼」。
港股成交萎缩、疫情恶化及经营成本上升等夹击下,中小型证券行营商愈趋严峻。综合市场消息,证券行「放盘价」自2019年大跌后未有起色,「一家有1号(证券交易)、4号(就证券提供意见)、9号(提供资产管理)牌的券商,叫价仅420万港元,还可议价。该公司目前是亏本,亦只得一个负责人员(RO)。市场有人问价惟未有承接,主要认为前景未明」。
小型券商难捱,料掀结业潮
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相信,这一波疫情未能在短期内平息,亦无法估计香港经济何时复原,外围又风雨飘摇,港股成交额低,新股上市锐减,证券业生意受创,料之后相继有一些规模细、资本少、无盈利的同业会结业。
立法会金融服务界议员李惟宏称,防疫从严、通关无期等令不少商业往来无法进行,就算仍能透过网上会议等进行跨地域交流,但成效始终不及面对面,不少业界成员「现时只是求生存」,亦见不少同行「等唔切」。
有传证监会已原则上同意将跨境理财通扩至本港的持牌券商,惟有待内地监管机构批准。惟消息未有刺激9号的牌价弹上,市场人士坦言,证券行现时「放盘价」很抵买,「比自己搞便宜,但无交易归根究柢是行业前景问题,根本看不到营商环境有好转」。
虽则「跨境理财通」商机庞大,但主要是债券、基金、保险等产品,涉及证券行主业的股票、期权等产品占比极少,即使容许持牌券商参与,也只会惠及大型的中资行,中小型券商无法受惠。
再者,近年资金背景雄厚的互联网券商发动银弹攻势,传统中小型证券行几乎无生存空间。联交所数据显示,2015至2018年间的停业金融机构仅个位数字,惟近3年持续企于双位数。
今年首季未完,已有5间停业,按年增逾66%,更占去年总数约三分之一。若计及本月初宣布下月起结业的一通,首四个月停业的证券行按年增五成,情况已惹起证监会关注,并在月初向业界发指引,留意到个别中小型持牌法团在处理压力事件的能力存在不足,提醒他们应具备足够资源及有效程序,以对抗风险事件和冲击。同时要求法团牌照申请人须向该会提供有关「应变计划及相关事宜」资料。
冀准进大湾区市场拓商机
证监会早前虽已宣布豁免今个年度牌费,但业界直指帮助不大。
李惟宏认为,费用减免当然好过无,但始终要「做大个饼」,才有更多营商的机会,期望政府能尽早准证券行业参与「跨境理财通」。
另有业界人士指出,现时香港券商仍不能在内地分销产品和招揽客户,期望港府与内地当局沟通,让券商能合法地进入大湾区,且独资开设分公司。始终内地人口多,资金多,能为券商开拓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