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李镇西:我们让多少优秀教师“死”在了成长路上?
精彩导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的各种评优晋级有了许多“坎”。一个老师,如果年轻时没评上“教坛新秀”,以后要向“上进”基本上什么都没戏了!在种种貌似合理实则荒唐的规定面前,什么“活到老,学到老”,什么“终身学习”,什么“艺无止境”,什么“浪子回头”,什么“大器晚成”……都是苍白的!
而现在有多少优秀教师“死”在了成长路上?有的优秀老师熬到了头,退休时都还只是中级教师。
教师评优晋级何以如此苛刻?
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
教师的评优晋级之路,要跨过一道道难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的各种评优晋级有了许多“坎”。比如,职称评定的条件,有“必须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之类的规定。注意,得是“专业论文”,那就得有“理论性”,得有“高度”和“深度”。一线老师写作并发表的“教育随笔”、“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无论多么真实生动,多么有血有肉,多么贴近校园和课堂,统统不算。许多老师本来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可就是过不了这个“论文关”。
除了“论文关”,还有“年龄关”。比如,35岁就是一道坎,好多有关青年教师荣誉称号的评选条件,都规定候选人不得超过35岁,尽管按国际惯例,“青年”的年限是40岁。好,说到40岁,这又是一道坎。有的地方规定,参加校长助理考试的人就不得超过40岁,中层干部竞聘者也不得超过40岁;在一些地方,还有着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对过了40岁的老师,评高级职称基本上就在不在考虑之内……这种“年龄关”把多少渴望上进的老师拒之门外啊!
除了“年龄关”,还有“年限关”,即对教龄(工龄)的要求。比如,“市学科带头人”的参评者,必须要有20年以上的教龄;与此类似,参评“市优秀青年教师”,必须要有10年以上的教龄;同样,参评“教坛新秀”,必须要有三年以上教龄。我估计这个“年限关”最早源于职称评定,多少多少教龄才能评上中级职称,然后又必须积累多少年的教龄,才能参评高级职称。等等。
除了“年限关”,还有“台阶关”——这是我临时杜撰的一个词,是想说明这种现象,在不少地方,要评上某一荣誉称号,必须有前一个台阶作为基础。比如,只有评上“教坛新秀”,而且是多少年后,才能参评“市优秀青年教师”;只有评上“市优秀青年教师”,同样需要一定的年限,才能参评“市学科带头人”,等等。又如,只有“区学科带头人”,才能参评“市学科带头人”,继而才能参评“省学科带头人”,等等。这样层层的台阶,是一级也不能越过的,必须按部就班。
还有其他我不好命名的各种“关”。比如,必须担任班主任多少年多少年,或者必须支教多少年多少年;又如,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研究的课题获得过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再比如,必须取得市以上课堂大赛一等奖,等等。也不能说这些条件一点都没有道理,只要评选或评定,总会有标准。
有些给出的限制,太过苛刻
单独地看,某道“坎”也许就是一种导向,比如,做班主任年限、支教经历等等,就是为了通过制度来引导老师们勇挑重担,不畏艰苦。又比如,关于论文和课题的规定,就是为了引导老师们做研究型教师,而不仅仅做教书匠。
问题是,一旦这些条件绝对化,或者“一刀切”,问题就出来了。
比如关于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的要求,现在在相当多的老师那里就已经变味。本来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即使最后的课题报告或论文,也是科研实践瓜熟蒂落之自然结晶。然而现在有许多论文是闭门造车硬写(甚至抄)出来的。为什么?因为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呀!于是,为职称而写作成了“教育科研”的全部内容。
我认为,中小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写出并发表教育论文,当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这只能是提倡而不能通过评职称时的“一票否决”来强制。即使要将论文与职称评定挂钩,也只能是“在同等条件下有论文者优先”。因为一旦强制便极有可能弄虚作假,而这样虚假论文现在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剽窃别人的论文拿去发表,有的请人代写论文然后投寄报刊,有的通过托关系“走后门”在报刊发表文章,有的干脆就花钱买“论文”——各种收取“版面费”的报刊因此便应运而生。
我觉得比“论文关”更不合理的是“年龄关”和“年限关”。是的,教师的教育技能、水平、素质、水平等等,需要实践的积累,但这个积累的时间,却不可以“一刀切”。达到同样的高度,有人需要十年,有人可能八年、五年甚至三年就行,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熬十年二十年呢?
曹禺22岁写出《雷雨》,肖洛霍夫26岁写出《静静的顿河》,他们都创造了在一般人看来和他们年龄似乎“不相称”的杰作。胡适26岁就当上北大教授,朱自清也是27岁就从春晖中学直接到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如果在今天,无论胡适还是朱自清,要凭教授,年龄和教龄就过不了关。现在,我们的老师申报“市优秀青年教师”必须有10以上的教龄,申报“市学科带头人”必须有20年以上的教龄,我觉得实在不妥。极不利于人才的快速成长并脱颖而出。
说到年龄限制,还有一点不合理。就是诸如“40岁以下的老师才能报考校长助理”以及过了40岁有些职称和荣誉就不再考虑之类的规定——也可能是不成文的规定。我曾给一些希望“进入管理层”的年轻人说,先沉到课堂潜心教学,40以后在当校长也不迟。可人家说:“过了40,什么都没我们的事了!”
几年前,我校有位年过40的老师,各方面素质非常不错,我很想推荐他担任中层干部,可按有关文件的条件,他早已超龄。还有一位女教师,也非常优秀,本来想申报省级骨干教师,可也是因为超过了文件规定的40岁,只好望而却步。
在所有关卡中,我觉得最最不合理的是“台阶关”。一个老师,如果年轻时没评上“教坛新秀”,以后要向“上进”基本上什么都没戏了!他因此不可能评上“市优秀青年教师”,依次接下来的什么“市学科带头人”等等,也不可能了。同样,如果没有区的相关称号,想评市级省级的荣誉也是做梦。
当然,领导也说了:“这个这个,确实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嘛!是不是呀?”甚至有的地方还将这条写进了相关文件。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破格”的时候,因此所谓“破格”不过是说说而已。
在上面种种貌似合理实则荒唐的规定面前,什么“活到老,学到老”,什么“终身学习”,什么“艺无止境”,什么“浪子回头”,什么“大器晚成”……都是苍白的!那么多苛刻的限制,还“上进”?还有什么劲啊!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评优晋级变得如此苛刻的。相比之下,我倒属于幸运的。我没评上过“教坛新秀”——当然,那时还没有这个称号,但“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早就有了,但我也从来没评上过。在我评上四川省特级教师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几乎什么荣誉什么都没有。我是从班主任直接当校长的,在那之前,我连一天中层干部都没当过。而那年我已经46岁了。如果我年轻时候,也遇到这样“年限”那样“条件”,那我还不“死定”了?
而现在有多少优秀教师“死”在了成长路上?有的优秀老师熬到了头,退休时都还只是中级教师。是的,我说过“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但这是教师对自己的勉励;然而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却应该通过合理的评价制度,让“幸福”的老师同样也“优秀”起来。
我特别想给有关部门说的是,能否把各种评优晋级的“门槛”降低一些?我尤其希望能够放宽甚至取消年龄和教龄的限制。只要达到了师德和教艺的标准,无论30岁还是50岁,无论教龄3年还是30年,也照样可以评上相关职称或获得荣誉称号,同样能够得到提拔。
想想高考吧!连十二三岁的小孩都可以成为少年大学生,为什么20多岁的年轻老师就不可以申报“学科带头人”呢?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可以跨进高考考场,为什么40多岁的老师就不可以报考校长助理或竞聘中层干部呢?
教师的业绩在哪里?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有位校长朋友曾经很苦恼地告诉我,在学校里经常会遇到两种不同的老师。
一种是将全部心血和汗水都用在学生和教学上的“老黄牛式”的老师,他们不太在意个人的名利得失、不喜欢显山露水、不乐于出头露面,公开课不热衷,著书立说没兴趣,每到评先进、晋职称,尽管有很突出的教学业绩,也有很高的民意,但常常因为科研成绩考核的“瘸腿”而丧失机会。
还有一种老师则擅长兼顾各方,教学工作业绩尽管不很突出,但也说得过去,同时又特别注意研究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评先晋职的政策要求,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踩”的点又多又准,每到评先晋职,一旦汇总出分数,他们常常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长此以往,很是伤害那些埋头苦干者的积极性。
其实,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位校长朋友的管理难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一个关键概念,那就是教师的业绩。什么是教师的业绩?教师真正的业绩到底在哪里?
很显然,一位教师的全部使命就是教书育人,他的业绩理应由他的学生来体现。只有学生的成长,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部增值,才能称之为教师的业绩,舍此无他。
而开设公开课、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当然也是我们十分看重的事情,因为这些可能会影响着一位教师的未来素质,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算做今日之业绩,更不能将这些项目的得分与教师真正的业绩,也就是学生身上的成长简单地加在一起。
毕竟,素养并不等于业绩。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错,但将素养与业绩简单相加,甚至混为一谈,则是管理工作的大忌。那样做不仅让一个组织弄不清真正的评价结果,就连评价对象也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学校,为了鼓励老师们既重业绩提高,又重自我素养提升,我们把两者分开衡量。
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每一位老师所教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学生德智体美的学分纳入对所有教师的评价,以此引导老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业绩。另一方面,我们又将老师们在学术领域获得的进步以学术素养积分的办法予以汇总,定期为达到一定分数的老师颁发金银铜不同的奖项,不断激励其成长进步。
这样一来,业绩、素养不仅学校分得明白,就连老师自己也一清二楚,不至于迷失了自己,也自然会在各自的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价学上有一句话,耐人寻味: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评价去发现那些穿着闪亮的鞋子却怎么也走不快的人。其实,一旦我们有了科学的评价方式,穿着各种鞋子的人都可以走得很快。
| 来源:镇西茶馆、《当代教育家》
| 编辑:校长派
版权说明:校长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