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精选 | 杨国营:每个教育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神明”
感谢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校长杨国营的来稿
文 | 杨国营
对于头顶三尺的“神明”,敬还是不敬?
现在美国最流行的教育理论是性格决定论——坚毅而百折不挠的性格,是人做事成功的本源。想想颇为认可,从懂事到如今人到中年,决定我们做事成败的很大一方面是性格,是否能够坚持,有时比是否有能力做更有意义。
在这里不拾美国人的牙慧,以免被冠以崇洋媚外之嫌;也不冒充好学之徒,摆弄人家的理论来认同一番。我想说生命里的另一种东西,一种小时候反复强调,而长大后却讳莫如深的东西,那就是心灵,天真一点说就是我们的信仰抑或信条。
一次,在北京国防大学礼堂听崔永元演讲,他说起在阿拉伯国家调侃一个服务生的遭遇:
他去吃一种当地知名的鲜鱼,餐厅先让顾客在外面挑好鱼,然后由服务生拿到后厨做好后呈上。崔永元用一贯的顽皮风格问服务生:“我们在外面选,你拿进去之后换了怎么办?”服务生一开始没听懂,问:“为什么要给你换?”
崔永元干脆提示说会不会换成不新鲜的鱼。服务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那样。崔永元继续“点拨”,当服务生明白后,仿佛受了侮辱,质问:“怎么会那么做?”“那么做不是更能赚到钱吗?”崔永元说道。
“你们选好的我们怎么会换?”,崔永元倒是被逼得狼狈,只得说:“你有机会换,因为没人看到你在里面怎么弄。”
这下服务生彻底恼火了,一连串的反问,大意是说即使没人,真主也是一直在看着我们的。崔永元只得收起坏笑,连忙让翻译转达他是故意玩笑,就这样,那个服务生还是耿耿于怀,没了好脸色。
头顶三尺有神明——看来无论东方西方,道都是并行而不悖的。神明永在,只是我们敬与不敬之别而已!
我觉得,他们的真主,就是他们的“神”,是他们心灵深处的信仰或者信条。凭此做事,不能说就没了坏人,但至少让坏人承受心灵的折磨,少了做坏事的恬静和坦然!古语有云:“人在做天在看!”。愧怍,是心底的良知拿来折磨心灵的东西。
教师,需要有对内心神明的敬畏
小时候,老师和家长都会教育我们要有美好心灵。长大后,我们仿佛约定俗成一般缄口沉默、绝口不提那个词,好像一说反而令人嘲笑,除非如崔永元追问的态度一般-----戏谑或玩笑。不由让人发问:难道大人就不需要心灵了?就可以没有心灵了?细想还是不应该的,真的完全放弃了,那是个人的可悲,也是社会的恐怖根源!
其实,我们谁都没放弃那个东西,只是越长大越把它归藏在内心深处而已。小时候我们管它叫座右铭,长大后叫人生信条,不说出口不是不应该或不能说,而是我们懂得了做的重要性,实践才更能彰显它对自我的价值、对社会和世界的意义。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自己的方寸之室挂上“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那并不只是附庸风雅,那个人所读懂的意思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信仰,是他内心深处的自己的神明!
《我是我的神》是邓一光的一本大部头小说,记录了乌力家族的曲折命运,宁折不弯的个性可谓这个家族男人生命之神。借用《我是我的神》的标题,那就是“我有我的神”。
无论你性格外显抑或内敛,都有自己心里的“神明”,它随时和我们同在——“我有我的神”!只是我们更多把他体现在了行动上,而且体现得越多,就收获越多,人生的幸福达成度也会仰之弥坚、随之越高。
教师职业的特殊化,决定了我们更需要有对内心神明的敬畏。比“人在做天在看”,更应敬畏的,似乎是“我们做,孩子们在看!”。我们会不经意的影响他们,甚至引发他们的模仿!这样想来,我们的行为是否顺应我们的神明,也就更加意义非凡!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校长杨国营
征稿对象校长|教师
征稿主题教育时评|教育实践|教育随笔校园活动|读书感悟
投稿邮箱9722347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