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庆·鸡汤】诗意,教育者向善的生命力量

2016-10-05 校长派

精彩导读
许多人以为,教育者也是社会的一员,过于诗意地生活,会把他们从社会中隔离出来。可是,社会又在哪里呢?教育者栖息的场所不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吗? 诗意的超越性,让教师和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抽身出来,在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中享受知识与人性的美感。把诗意注入教育,教育才能显现其更为深层的意义。 ——山西大学教授刘庆昌


国庆小长假第5天,你过得好吗?

01.
教育的诗意,是教育者向善的生命力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但是,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脱俗地要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之所以如此,与其说诗意是人存在的本性,远不如说诗意是人的存在具有意义的标识。 如果没有了诗意,生命何异于物质在时空中物理性的运动。人的存在无论如何不能用物的运动来说明,可是充满劳绩却毫无诗意地存在,恐怕是多数人的常态。 教育的诗意,是教育中的人诗意栖居的产物,意味着教育活动的自然、优雅、浪漫,以及教育活动者充沛的、向善的生命力量。

02.
师生相生相容,是一副充满诗意的教育画卷
自然,就是一种诗意。这里所谓自然,并非被动地随波逐流,而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存在姿态。也不可以为这是一种闲逸的姿态,犹如四季运行,草木枯荣,虽然自然,却内含着运动的张力。 教育中的自然,意味着认识运动、人际运动内在的流畅与和谐。循序则流畅。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诗意自在其中。颜渊感受到夫子的教育之美,功不在善诱,而在循循。 循循者,有次序、有步骤,更有成人的耐心,是教育者应有的品质。互动则和谐。教者有教的主动,学者有学的主动,各司其职,其乐融融。 流畅而和谐的教育过程,看似波澜不惊,但其中有推动而无强制,有督促而无急躁,有差异而无冲突,思维与情感绵绵流动,教师和学生相生相容,岂非一幅充满诗意的教育画卷?

03.
优雅,让教育过程具有高度文明的品格
优雅,与粗俗两立。如果不是教师和学生个人,而是整个的教育过程弥漫着一种优雅,恐怕再也没有比诗意二字更能准确地概括这种教育了。 优雅是骨子里的文明。作为教育过程的品质,优雅意味着支持它的教育过程具有高度文明的品格。教育通常被视为文化事件,但反文化、反文明的现象,从来就没有在教育过程中缺席。


在有的空间里,教育是粗糙的。教育的行为未经切磋琢磨,可以简单、朴素到刀耕火种的水平;在有的空间里,教育是粗俗的。虽然运作着知识,但知识在一些教师的身上竟然没有留下多少文化的痕迹。且不说教育的行为没有专业化,他们在学生面前的言行姿态,都很难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有的空间里,教育甚至是野蛮的。即使在人类高度文明的今天,教师仇视、歧视、无视学生的现象仍然在发生,他们传递给学生的那点知识所带来的益处,根本无法与他们的野蛮给学生带来的伤害相抵。相比之下,优雅的教育,就像是学生的天堂。

04.
教育若能浪漫,便能让我们从现实中抽身而仰望星空
浪漫,是不可言传的词汇之一,至少,浪漫是充满歧义的。在我这里,浪漫,最要紧的是表现着一种超越,对现实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人是现实的存在,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也是现实的,教育又何以能超越现实?教育者又何以能超越自我呢? 假如我们深陷于现实,大概就只能匍匐而行,可假如我们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现实就会成为我们翱翔于天空的基点。人生辛劳,苦恼多多,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有机会从现实中抽身出来,仰望星空,张开想象的翅膀,直薄云天。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不正是一种至大的浪漫?教育若能浪漫,必然有师生纯粹精神的交流,必然无俗世里的名利恩怨,教育的过程,成为社会中的真空,在这里,童心在跃动,真情在流露,枯燥变得生动,腐朽化为神奇。教育的浪漫,如平湖波浪、清空云彩,能彰显教育的活泼和灵动。

03.
拥有“诗心”与“爱心”的教育者,才能够创造出教育的诗意
首先,教育的诗意来自教育者的诗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此处的诗意即为诗心。所谓诗心,就是真心,透着单纯、天真,根子上是一种对生活和世界的热爱,是生命真诚投入的精神状态,并由此生出最深刻的浪漫。 有诗心的人是美的。他们不只是热爱生命和生活,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总在思考着生命和生活。他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思考虽然也会有利益和琐事,但是更多的时候,会思考生命和生活深远的意义。


这对于教育工作来说就太重要了。许多人以为,教育者也是社会的一员,过于诗意地生活,会把他们从社会中隔离出来。可是,社会又在哪里呢?教育者栖息的场所不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吗?不也是万千世界的一道风景吗? 实际上,我们只是习惯性地把复杂的、世俗的空间圈定为社会,而把那些纯净、简洁的空间幻化为不真实。假如我们发现纯净和简洁的空间真实地存在,又会武断地视其为荒诞。殊不知在纯净、简洁的心灵那里,复杂和世俗的空间同样是荒诞的。 教育是阳光的事业,它在珍藏和培育人类的理想。只有富有诗心的教育者,才能够成为合格的人类理想的珍藏者和培育者,也只有富有诗心的教育者,才能够创造出教育的诗意。

其次,教育的诗意来自教育者的爱心

无数的人们都曾讲过教育者需要有爱心,尤其是对学生要有爱心,其实,广义的爱心会指向人世间、自然界一切生命和有意义的事物。 爱,在情感上是一种依恋,在认知上是一种理解,在行动中是一种投入,在人际间是一种关怀。只要接受了理性的检验,爱就必然具有建设性。 依恋、理解、投入、关怀,共通的是一主体对另一主体或客体的心理投入,由此带来的是一主体与另一主体或客体内在、深层的交流与广义互动,在其中,自然、优雅、浪漫,以及充沛、向善的生命力,会依次登场。 教育,运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主体间性,双方在情感上的相互依恋,认知上的相互理解,教、学中的精神投入、交往中的相互关怀,几乎就是至善至美的教育境界。


把诗意注入教育,教育才能显现其更为深层的意义。


教育的诗意是美的,

也是善的,

它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也是教育的一种品格。



来源 :《论教育的诗意与深刻》编辑:校长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