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刘飞:让国际“化”在教育中

2017-03-09 王乙琨 校长派
点击上方“校长派”可订阅哦!

这是 

校长派独家策划的 

未来教育系列报道 第  篇


芳草地国际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刘飞

刘飞

“国际化,必须在‘化’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求‘变’。毛泽东同志讲‘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谓之化’,这个标准很高,很难做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北京只要提起芳草地,就必然与艺术、现代、高端、国际化联系起来,不仅因为这里紧邻三里屯、世贸天阶,拥有着号称最豪华、优雅的购物中心,还因为芳草地国际学校,就坐落于此。

 


芳草地国际学校(以下简称“芳草地”)起初以地命名,久而久之,它也让这里变得更为闻名。始建于1956年的芳草地小学是它的前身,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所在北京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公办国际小学。

 

1

 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谓之“化”

 

谈起“教育国际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飞校长的见解也有其独到之处。

有这样一个笑话:地球是圆的,我们这里头朝上、脚朝下,地球另一边的人是不是会脚朝上、头朝下呢?有趣的是,从‘化’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来看,左边是一个面向左侧站立的‘亻(人)’,右边是一个头朝下脚朝上倒过来的‘人’。如果地球上不同地方、不同国家的两个人、两群人或者更多的人,真能像‘化’字一样,走到一起,共同做些事情,或许就是国际化的含义。


推进教育国际化,刘飞认为应该“执两用中”。中,不是中间,而是立足中国基础教育,在恰到好处的适度点上着力。


学习本身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学习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分离的,这是我们的问题。

 

但瑕不掩瑜,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曾说过,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严谨、内容选择科学性强、内容呈现和排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这也是举世公认的特点。

 

每种教育方法都有其优势,要结合,而不是舍其一。就像英国小学,也还特别引进了中国上海的数学教学模式。

 

教育人常说“别人以世界为课本,我们以课本为世界”,但在芳草地学校,刘飞力图在中西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着力点,让孩子借助课程实现适合的发展。

 

有外教、外籍学生不一定是国际化,过洋节、组织海外交流不一定是国际化,开设第二语言也不一定就是国际化……


在刘飞看来,目前国际化办学的最大问题,在于以现象代替本质,从思想到实践上的混乱,造成了很多国内学校的国际化教育仅仅是“变着花样搞活动”,与国际化内涵仍有距离。

 

芳草地国际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刘飞“国际化,必须在‘化’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求‘变’。毛泽东同志讲‘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谓之化’,这个标准很高,很难做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

 “主题教学法”软化学科边界

 

当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实实在在地深入了课堂,它才能真正作用于学生。刘飞就在芳草地国际学校这块阵地上践行着他的理念,让教学与生活相连。

 

主题教学法

“芳草地”非常重视主题教学法。

 

围绕着日常节日或重大事件,“芳草地”的老师们会策划出一整套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生活、历史、文化和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去年中秋时,二年级学生以《中秋游园会》为主题诵古诗、画嫦娥、做灯笼、听故事、唱儿歌,一次主题活动融入了包括汉语、英语、音乐、美术、纸工、舞蹈、信息技术在内的7门学科。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着传统文化。


历经18年探索,“红领巾·红军行”在“芳草地”国际学校实现了从活动到主题课程的落地


课程体系

“芳草地”还根据国家的顶层战略“一带一路”,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从科技语言领域的“丝路纸道”研究到数学领域“穿越时空的贸易”,17个不同的课程内容搭建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样貌。

 

当这样的主题教学法应用在学科领域上时,自然而然地也就打破了学科壁垒。“把握学科本质,软化学科边界,突出综合实践,聚焦核心素养”,“芳草地”用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诠释这样的认识。


英语戏剧课是芳草地优质的主题课程之一。

起初就是英语学科的拓展,随着课程展开,戏剧开始需要音乐的配合,也需要学生们在美术课上制作场景道具,品生品社的老师要根据不同剧目,为学生普及历史知识和背景。


宣传海报的制作、演出过程中素材的保存,则需要在综合实践和信息老师带领下完成,又蹦又跳的排练和演出,也是健康学科的体现。



英语剧《冰雪女王》


芳草地国际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刘飞“我们以前把学科看得太狭窄,把学科界限看得过于清晰,其实学科原本就具有天然密切的联系,通过整合和拓展,学科才能得以生长。”


除了英语戏剧课程外,语文学科中的诗歌拓展,数学学科里的华容道、九连环等游戏拓展,都带给了学生不一样的学科体验,也让生活更好地融入了学习,让PYP的国际内涵更好地化在了课程之中。


(PYP项目是国际文凭组织为3至12岁学生设计的,它是一个国际性的、强调学科交叉的项目,通过课内、课外多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据张宏副校长介绍,“芳草地”的主题教学方式,起初来源于国际部的实践成果,进而推广到了全校。由于国际部天然具有良好的生源结构,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将试点于国际部成熟的课程服务于中国孩子,建设更加国际化的校园,这也是不少公办校创办国际部的初衷。

 

在同一所学校里,中外学生、教师、课程,彼此互为资源,只有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更容易实现中外融合。


配合主题教学,“芳草地”的教师们还会以学科整合为主题进行教研,各个学科的老师有意识地走到一起探讨学科融合的方式。


但这也激发出了另一个思考,当学科的天然联系被挖掘出来,老师应该越来越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全科教师”是否值得大力培养?刘飞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话题。

 

3

 “自主考试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在新高考改革的促使之下,由江浙地区开始,全国多省市的课程都进行了一系列变化。而在升学压力并不大的小学,“芳草地”却已经配合日常教学开始了自主考试改革。

 

期末考试新题型


在“芳草地”,每年期末考试都会融入10%的新题型以体现学科整合和日常生活。

 

语文会考阅读小儿感冒冲剂说明书,英语考试材料出自58同城。在2015年的考试试卷中,还出现了这样一道题:我们今年元旦联欢的主题是什么?你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看似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却没能答上来。

 

有老师问,这到底是在考教学还是考德育?刘飞解释,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考试题从活动中来,就会调动学生今后更积极地参加活动,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一次考试让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学会从生活广告摘取关键信息,当试题能够实实在在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考试就不仅仅是衡量学生的尺子,而成为了一种教育和学习的方式。当它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和发现的时候,学生自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考试固然有弊端,尤其是中国的中、高考竞争更为激烈,然而刘飞认为:“考试绝对有必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并不是桥的错,而是桥修得少,桥的功能没有完全体现。”


据张龙副校长介绍,在2015年,芳草地国际学校还启动了一项新的考试模式,六年级的全体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做一份中高考试卷。这是一份经过筛选的、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适合六年级学生水平的试卷。

 

由泡菜联想到的生活问题,由古迹匾额引出的汉字书写规范……针对试卷的变化,学生家长给出了诸多反馈,更能让教师从中窥探到中高考的变革趋势,除了课本,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生活、走进博物馆、阅读经典。它改变着学生和老师对考试的固有看法。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凯瑟琳·拉斯基来到“芳草地”,与六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交流活动


考试愈加灵活是大趋势,与生活、传统文化、历史等多维度结合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芳草地”,考试倒逼的不仅仅是授课的变化,也在刺激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把益处“化”在学生身上,让学习真正发生。

 

芳草地国际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刘飞纸笔考试如果不改,课程很难向前推进,考试真的有了变化,一定会带动教育改革。


4

 “新鲜感”强化外教归属感

 

外籍教师管理,一直困扰着国际校的校长们,到底什么才是国际化的管理方式,到底如何能留住优秀的外籍教师?

 

事实上纵观各国,不仅仅是教师,对外籍人员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的都是管理者对一个城市的治理能力,着眼于学校内部,道理亦是如此。让外教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信赖感,并不容易。

 

在一所缺少薪酬优势的公立小学,是什么让超过半数的外教稳定工作四、五年,甚至七年之久。张宏副校长坦言,在这方面“芳草地”下了不少功夫。

 

“外教习惯了过两年就换一次工作,因为他觉得没有意思了,但是‘芳草地’可以一直提供新鲜感。”


新鲜感的来源,依旧是主题教学法。

 

每一个主题之下外教都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在国际睡眠日的活动中,他们能想到让孩子在英语课堂上抱着枕头、穿着睡衣、伴着舒缓的音乐、听着英语故事缓缓入睡。

 

他们还擅用立体的作品在主题墙上彰显自己的国家风景和文化,外籍教师更加跃动的思维恰好与本土教师形成互补。

 

刘飞很少干涉外教的教学方法,只要意识形态没有问题,“芳草地”的外教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引领孩子学习和创造,他鼓励外教保留自己的天性。

 

芳草地国际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刘飞“不要试图改变他们,如果我们对所有的老师做统一要求,那他们的优势就会受到限制。”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上,“芳草地”使用的是外国人管理外国人的方式。


学校在外教组里选出两名大组长,分管教学指导和日常工作,三位中方教师配合安排外教的日常需要。

 

在这种机制下,外教和学校之间的信任能够快速地建立起来,平时不但会开展自我培训,甚至一些教师还投入到课题钻研中,成为一名培训老师。

 

只有在了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行管理,“芳草地”懂得外教所需,也懂得实现学术价值、促进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吸引力,会胜过薪酬诱惑。当一所学校的外籍教师主动为学校献策,便足以见得他们对学校产生的归属感。

 

 后记 

刘飞说自己依托着“芳草地”得以成长,愿做一颗安静的小草,致力于芳草国际化的研究。

 

20173月末,芳草地国际学校还将使用美国的外籍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进行教学评估,此后将形成一套属于“芳草地”的外教评价标准。对于此类业内急需的评价细则,刘飞和他的团队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属于国际学校的质量标准也将逐步建立。

 

教育国际化之路还很漫长,优秀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应该肩负起责任,找到破解之策,交出自己的答卷。这必定艰难,但只有做到了才是“卓越”。而在刘飞身上,想必也只有做到了,才能离他心中的“化”更近一些。


小编说
如果您对国际教育、教育国际化中的课程建设、合作办学、外籍教师管理、跨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疑问,或者您希望听到哪位校长的精彩言论,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处留言,我们将尽力为您寻求最满意的答复哦~


推荐文章

独家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我就是数学,但我绝不仅仅是数学

独家 | 北京中学夏青峰:用信任培养创新人才

两会 | 老师和校长要签“生死状”!一封校长匿名信被带到了两会代表身边...

两会 | 克强总理的4大金句,暗含着2017年政府和教育部的“教育任务”

| 策划:安   飞

| 作者:王乙琨

| 来源:校长派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