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警花女承父业 护一方平安
六十六期
青春正当时,最美的时光遇见您;奋斗新时代,最好的礼物送给您。校友故事,记录并见证您成长征途的每一份温暖。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父辈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成为后人砥砺前行的指引力量。这是精神的传承,也是感情的延续。在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有这样一名警花,她大学毕业后,选择沿着父亲的足迹,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她就是航空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赵培悦。
人物素描
赵培悦,学校2015届侦查专业毕业生,现为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航空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
在近期分局破获的跨省系列诈骗案中,赵培悦为行动提供了充足的内勤保障,荣获个人嘉奖一次。
薪火相传 沿着父亲足迹前行
赵培悦出生于警察之家,父亲赵顺发为原双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一直忙忙碌碌。1998年12月,他在前往四川南充市办理一起省督办案件时,因长期劳累,突发疾病,不幸因公牺牲。
父亲用实际行动和尽职尽责的工作,践行了警徽的庄严和警察的职责。他去世时,赵培悦还不到6岁。在父亲去世的14年后,赵培悦毅然接过父亲遗留的接力棒,义无反顾走进警营,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勤奋好学 快速成为业务骨干
赵培悦今年27岁,先后从事过内勤、社区民警、法制员等工作。岗位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她一直勤奋好学的劲头和不怕输的精神。在赵培悦办公桌上,摆放着《刑法学》《公安机关执法细则释义》《公安机关受案立案标准解读与实务指导》等书籍,随手翻开一本,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正是靠着这股勤学上进的拼劲,赵培悦成为了全局派出所中唯一一名女性专职案审民警。
“刚刚担任案审民警的那段时间,是我从警以来最大的考验。虽然我毕业于四川警察学院,但是没有实际案侦经验,一旦出现差错,就可能导致违法犯罪人员逍遥法外。”赵培悦说。
为了快速进入角色,赵培悦主动向身边同事学、向书本学,遇到不懂的难点和疑点,就一直刨根问底,一定要将其弄清楚搞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身努力下,她快速成长,慢慢摸索出“三个心”工作法,即用心开展学习、精心为同事搞好服务、细心把关案件,确保了经手审核起诉的400余件案件无一重大差错。
吃苦耐劳 主动承担多角色工作
为进一步传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去年3月,航空港派出所正式启动“公调对接”工作,让人民调解员主动参与到派出所日常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来。
“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既提升了调解的质效,又主动融入了社区治理,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称赞。”赵培悦说,为此,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又自告奋勇,担任起“公调对接”的联络员。
为了让一间小小的调解室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赵培悦费尽心思。从纠纷调解室的装修装饰,到人民调解员的落地对接,再到调解资料档案的书写规范,都能看到她奔波忙碌的身影。
航空港派出所共有3名女民警,除了赵培悦外,其他两名都是双警家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女民警出差执勤的情况,考虑到她们的实际困难,赵培悦每次都主动请缨:我单身,不像你们家里还有“小拖油瓶”,所以,你们都不要和我争。
疫情防控期间,因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赵培悦又被抽调到西航港街办开展驻点联络工作。每天的数据报表、上传下达、人口核查......她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苦,虽然累,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连续14天加班加点至深夜,确保了各项数据的准确和鲜活,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身警服,是赵培悦与父亲共同的选择;血脉的传承,是人民警察使命和信仰的传递。从警7年来,赵培悦用热爱和坚守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谛,用勤奋和努力守护着市民的平安。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小编
师姐你分别做过内勤、社区民警、法制员等工作,你认为如何适应公安工作中岗位的变化呢?
其实就是一边学习一边自我探索一边适应的过程。还有就是多问,问的人多了,问的人对了,会发现走的弯路也少了。最后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端正执法态度,拿好法律武器,提高警务技能,走到哪个岗位都能很快适应。
小编
师姐担任起“公调对接”的工作,对此有什么感受呢?
我理解的 “公调对接”就是积极发动社会资源,让有调解经验的社区工作者、具备法律素养的人群等等积极加入到人民调解的队伍中来,从而化解矛盾纠纷,解放警力。我们单位主要是学习枫桥经验,利用辖区特点,招聘了川大法学院的研究生以及有调解经验的老同志驻所开展调解工作。
恰逢母校70周年华诞,师姐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吗?
首先祝母校生日快乐。师弟师妹要好好锻炼身体,现在体测是跑2000米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最后,我这个“老人家”在双流分局“坐等”你们加入!
亲爱的朋友,您好!
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川警院人”的无私奉献和倾情付出,感谢您为祖国公安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每一份努力和贡献。
为了更好地反映“川警院人”拼搏奋斗精神,记录每一位“川警院人”的动人故事,激励更多的“川警院人”敢负责、乐做事、勤作为,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校友故事”素材,内容包括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发的教职工、毕业生等的报道(如果是纸质材料,由我们复制转为电子文档),并在校级各媒体平台进行集中推送。
联系电话:0830-3106412,0830-2583035
邮箱:scpcweixin@163.com
图文/新媒体运维中心 网络
编辑/陈剑涛
审核/王先俊 秋虫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