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年内,我们还将取得哪些关键成功?| 多发性硬化论坛精华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从疾病发生的第一天起,神经退化就会立即开始。患者希望能够在疾病早期就获得高效疗法,改变疾病的长期走向,而不是逐步升级为高效疗法。”
在多发性硬化(MS)领域,科研人员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行动。
MS是一种迄今无法治愈,甚至连病因和发病机制都不明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有超过18种疾病修正疗法(DMTs)获批,然而,尚没有一种策略或一款药物能够为患者带来持久的缓解。
我们对疾病的理解正在推动哪些潜在创新疗法?如何向治愈疾病发起挑战?在近日举办的药明康德“让科学引领”公益系列论坛——多发性硬化(MS)主题专场上,多位杰出的学术界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了下一代MS疗法的研究方向。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观看完整重播。
探索疾病机理
目前已有的多款MS疗法中,许多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赛诺菲全球开发负责人兼首席医学官Dietmar Berger博士表示,已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洞见驱动的”,尤其是对一些免疫学反应机制的确定。
诺华神经科学全球项目负责人Krish Ramanathan博士介绍,这种疾病始于B细胞激活,导致T细胞激活,并最终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基于这一理解,阻止B细胞激活T细胞的新药给患者带来了显著获益。
图片来源:"Human B Lymphocyte" by NIAID is licensed with CC BY 2.0. To view a copy of this license, visit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0/
接下来,考虑到MS既具有炎症性又具有神经退行性,“理解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发现治疗靶点将越来越重要。”Dietmar Berger博士说。我们已经知道,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对于控制MS局部炎症特别重要;比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慢性病变,更长期的疾病进展,活化或失调的小胶质细胞则可能是有效目标。
跨疾病领域的共通机制,则从另一个角度推进了我们对MS的认识以及更多疗法的开发。多位嘉宾都谈到了这点。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神经退行性转化研究中心主任Joachim Herz教授及其团队对reelin蛋白有着超过20年的研究,意外将他们带入了MS领域。他们发现,reelin蛋白不仅在大脑中产生,而且也在肝脏中分泌。顺着这个思路,他们又意识到reelin蛋白不仅可以调节身体外周系统的炎症信号,这一机制也在大脑中发生。通过抗体阻断reelin信号,可以减少免疫细胞引起的炎症。“这是一个可以适用于非常广泛的炎症性疾病的普遍原理,其中包括MS。”
Brainstorm Cell公司总裁兼首席医学官Ralph Kern博士则分享了对外泌体的见解。“在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眼部疾病、视网膜疾病、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进行的研究证明,利用外泌体靶向递送药物的优势,在减少组织损伤和减少炎症方面,对靶组织都有深远的影响。”
广泛的新方向
多位嘉宾分享了正在开发的MS潜在疗法,其广泛的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Ralph Kern博士重点介绍了细胞疗法和外泌体疗法。“我们正在尝试使用人体自身的细胞作为递送生物学相关分子的平台,希望同时能够解决MS的三大病理过程,即大脑的区域性炎症、神经退行性病变,失去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他说,“与大多数使用大型生物反应器制造的生物制品不同,我们使用纳米级的生物反应器。近年来在细胞疗法制造工艺方面的进步让这种疗法成为可能。”
而外泌体技术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在他看来,这一技术的优势有很多,更容易保持稳定性,可以改变外泌体装载的药物,容易被靶组织迅速吸收等。“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外泌体疗法的下一个迭代”。
在针对神经退化的靶点方面, Krish Ramanathan博士看好小分子。“因为血脑屏障让大分子很难进入,小分子对此会非常有用。而如果能找到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维持基因表达,那么基因疗法也可能很有用。”
图片来源:"NPC Brain" by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s marked under CC PDM 1.0. To view the terms, visit https://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mark/1.0/
Pipeline Therapeutics公司首席科学官Dan Lorrain博士针对髓鞘再生角度分享了他对发展方向的看法。“在动物模型中,已发现的很多靶点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目前还不清楚哪一个靶点会在患者上发挥最好的作用。我认为,多种方法、多个靶标最终都需要在临床环境中验证。”他说,“对于所有这些靶点,我们都希望尽早干预。”
此外,他认为如何将不同的靶标结合起来,以及学习如何将促进髓鞘再生与免疫调节剂相结合,也是未来的重点,可以在临床开发阶段进行适当的测试。
Joachim Herz教授表示,他们正在开发的全新疗法,有望与现有疗法相结合,降低MS患者炎症阈值,使得人体有机会自愈。“这可能是我可以实现的最大愿望之一。”他说。
对于正在开发的联合疗法,多位嘉宾都强调了安全性的重要。Ralph Kern博士指出:“首先要确保各种治疗方法不会相互对立。下一步是安全,联合治疗可能会增加安全问题。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后,我们必须确定哪些生物学过程对患者有价值,非常谨慎和精确地衡量给患者带来的功能改善。”
Dietmar Berger博士还指出,进展型MS将是MS领域未来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方向。在疾病的退行性病变阶段或进展过程中,很难有特别明显的疗效,适合临床试验的患者也更少,甚至临床前疾病模型的预测性也较差。而改善病情进展,这恰恰是患者最大的未满足需求。
未来的趋势
在谈到距离目标的关键差距时,众多嘉宾一致认为,包括血源性生物标志物、成像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各种生物标志物将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领域。
Ralph Kern博士表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涉及到生物标志物。我认为这代表未来的趋势。在细胞疗法中,我们需要它来确认细胞在递送‘货物’过程中的活动。除此以外,生物标志物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临床结果。我们认为,监管机构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图片来源:"Nerve fibers" by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s marked under CC PDM 1.0. To view the terms, visit https://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mark/1.0/
他认为,未来可以将临床特征和生物标志物结合作为纳入标准,或者根据预先计划的某些生物标志物类别对结果分层。此外,基因检测或者其他生物标志物还有望用于预测哪些人将发展为MS的神经变性。这种精准医学将是科学上的巨大进步。
Krish Ramanathan博士补充说:“如果能通过生物标志物结合临床病史在疾病早期就鉴别出患者,那么就可以通过降低局部炎症,显著地保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进一步损害。”
Dietmar Berger博士指出,现在,灵敏、可靠、与临床相关的终点,可能是神经科学领域药物开发中的最大挑战之一。而数字终端以及更好的成像技术,还有可溶性的生物标志物,例如神经纤维,这些都将有望帮助克服其中一些挑战。
结语
“现在的神经科学领域,就像20年前的肿瘤学领域。”展望神经科学领域的未来,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嘉宾们都充满振奋。“神经科学领域是有着大量未竟医疗需求,随着对生物学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在10到20年内,我们很有可能在各类罕见单基因疾病上取得一些关键性的成功,并且将在一些更常见和遗传因素更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上有所作为。”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