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解读 | 名校校长发话了:这种教师未来更吃香!

2016-11-16 现代教育报 现代教育报
点击标题下「现代教育报」可快速关注


近日,北京市各区陆续启动教师招聘活动,什么样的人才最能吸引校长的注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善于学习、有创新思维、专业功底深厚、拥有特殊技能、热爱教育事业、性格阳光积极的人才最受校长欢迎。


11月7日,海淀教育系统启动校园双选会,79所中小学、幼儿园参加首都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双选会;时隔两日,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发布信息,公开招聘441名教师……现代教育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北京市各区正陆续启动新一轮招聘,面对众多的求职者,校长青睐的好老师究竟什么样?



六类人才最能入校长“法眼”


师资队伍建设向来是校长关注的重点话题,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未来的事业伙伴,不仅考量校长的管理智慧、人格魅力,也考量校长对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六类人才最受校长青睐

第一类是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重点指的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在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每年招聘新教师,校长刘晓昶和学校的招聘团队都会把目光聚焦到应届毕业生身上。刘晓昶认为,年轻人虽然可能存在经验不足的弊端,但可塑性强、有冲劲、有事业心,且思维比较活跃、知识新,比较符合社会的变革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摆脱了思维定式的束缚,年轻教师的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出来,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刘晓昶如是说。

第二类是善于学习型人才。作为北京大峪中学的女掌门,曹彦彦校长在教师招聘上既招年龄稍长的特级教师,也招刚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在她眼里,一所成熟的学校就像一个家庭,不仅需要有年长者的爱护、引导,也需要有年轻教师伙伴一样的陪伴。因此,曹彦彦眼中的好老师无关乎年龄,而是与教师是否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较强的应变能力有关。她解释说,“只有教师保持像学生那样的学习状态,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

第三类是专业实力型人才。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访中,无论是北京市第九中学的校长林乐光,还是刘晓昶、曹彦彦等校长都把专业能力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曹彦彦甚至把专业能力称之为“先天优势”。三位校长均表达了同一个心声:“要成为一名教师,过硬的专业能力是不容讨论的。”

第四类是特殊型人才。随着北京教育深综改的不断推进,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可供选择的资源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在此背景下,拥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走俏北京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海淀区培星小学的陶艺教师云璇是校长朱郁从山东引进的特殊人才,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飞行员实验班的理论课教师崔哲原本是校内的计算机课教师,如今成功“转型”,为该项目在北京市的推广立下汗马功劳。还有出身美术世家的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美术教师张莹,她所教授的版画技艺早已跨出校门,成为学区的共享资源。

第五类是对教育有激情的人才。“把教育工作看作是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还是仅看作是糊口的饭碗,这直接决定了一个人面对工作的态度。”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林乐光表示,对于实习期的教师,学校会加大考察力度,目的就是通过实际工作,选择到真正热爱教育的人才。而据刘晓昶介绍,对于参加面试的未来教师,她通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收入并不太高,且需要付出很多,是否真正想好了当教师?”刘校长认为,只有耐得住清贫、肯付出的人才是真心热爱教育的人。

第六类是性格阳光积极的人才。对于这一点,曹彦彦校长和刘晓昶校长都给予特别关注。刘校长表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阳光、积极、充满正能量,会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反之,一个处处抱怨、斤斤计较的老师不会教出拥有阳光、健康心态的学生。但两位校长也提到,性格阳光积极不等于不需要教师有个性,也不能说性格内向就不阳光积极,而是教师要懂得与人交往、沟通。


三种行为“不招校长待见”


校长是人不是神,坊间曾流传有校长把学校的教师分为四类:有才但不听话,听话但无才,既有才又听话,既无才又不听话。这些话真实性有待考证,姑且一听。不过,任谁当校长,谁不喜欢既听话又有才的老师,讨厌既无才又不听话的老师呢?

重庆天府中学的王勇以校长和师兄的双重身份曾到某学院为学弟学妹做实习动员报告,他在讲话中表示,老师与校长相处其实也有艺术,具体来说首先不要处处为难校长。因为一所学校需要校长出面协调的方方面面的事很多,不可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副校长、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层层往下安排工作,如果一名教师这也不服从,那也不服从,矛盾层层上交,最后回到校长这儿,校长不会对这名教师有好印象,因为太难侍候,只好对该老师敬而远之,弃之不用。

王勇校长还规劝学弟学妹们,不要处处显得比谁都高明,这是自以为是、自命清高。这并非校长肚量狭小,容不下比他高明的人,而是恃才傲物的人,从古至今,结局大致都不是太好。在讲座的最后,王校长还告诫学弟学妹们不要把校长当瞎子。他说,在学校,上好了一节公开课,转变了一个差生,一篇论文获奖等高兴事有必要告诉校长,因为这影响到一门学科、一个班,如果校长采纳,加以推广,就可以影响一所学校,这样的你就是最大功臣。但是,鸡毛蒜皮的事就不要去打扰校长了,这样的老师给校长的印象第一想邀功,第二把校长当瞎子,而这恰恰是不可取的。


师范or非师范 谁更“吃香”


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每年大约招收3000名教师。近些年,北京市各中小学、幼儿园除师范生唱主角外,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非师范类大学生进入教育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而这种现象以前是很少见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考上师范”就意味着“将来当老师”。现在,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师范生”不再只从事教师职业,除了三尺讲台,不少师范毕业生涌向更广阔的职业舞台,而非师范生也可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后进入教师队伍。

在校长眼里,师范生更优秀还是非师范生更优秀?对于这一话题,林乐光、刘晓昶两位校长明确表示,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确实没有发现两者间有明显的区别。林乐光介绍说,学校招聘教师有严格的程序,对于经过笔试、面试合格入围考察的教师还有相对较长的实习期用于进一步的观察,最终才能定下来一两个人,可谓优中选优。他告诉记者,学校非师范生教师数占到了教师总数的20%~30%,都能胜任学校的教学工作。

但在曹彦彦校长眼里,两个类别的老师多少有些差异,各有优劣,在实际工作中都需要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短板”。她分析说,一般而言,师范生的社会视野、与学生的交流能力要强于非师范生,而非师范生的学术视野更开阔。两类教师在入职之后,非师范生首先面临的困难是“如何站稳讲台”,这个困难来得很急、很显性,会对非师范生造成相当的压力。但是,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师生间的磨合,这个困难会被非师范生克服掉。与此对应,师范生由于先天的优势,一开始就能把控好课堂,实施有效教学,但是其研究能力稍弱的劣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由于这个困难来得隐性、来得缓慢,因此需要师范生给予足够的重视。曹彦彦认为,如果本科为师范,研究生为非师范或者本科为非师范,研究生为师范,做到“取长补短”,那是教师学历教育方面最理想的状态。


招聘教师 校长话语权超六成


学校招聘教师,除了按规定报计划到区教委审批,应聘者参与由区域组织的统一笔试之外,面试环节,均有校长参与。“毕竟是校长在选人用人,校长的参与权至少在六成以上,区教育工委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密云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张文亮告诉记者。

在海淀区、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接受记者采访的校长也表示他们在参与教师招聘上有相对较多的话语权。据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林乐光介绍,在招聘过程中,校长不仅要考察应聘者的毕业院校,同时要考察应聘者的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和学科素养。而在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校长刘晓昶坦言,虽然学校针对不同学科设立了招聘小组,但她仍然有七成以上的话语权招收到对学校改革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教师。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校长在招聘教师时特别关注应聘者是否赞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几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校长解释说,如果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拧巴的”,大家共事起来非常费劲,这样的老师,即使再优秀,也只能弃之不用了。



>>>>

校长观点


“学生领袖”更受学校青睐


白宏宽(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

作为教师亘古不变的应该是爱心,教师应该爱教育、爱学生。爱教育体现在对教育使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肩头一边挑着学生及其家长的重托,一边挑着国家、民族的期待,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负责,为国家培养优秀公民和民族振兴负责。面对如此重担,教师需有担当的精神与勇气,担当使命的意识是为今天教师必备之精神。

爱学生,就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授业就是教会学生做事,解惑就是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精神,或曰健康之身心,健全之人格。这其中尤以做人为重。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教师的价值观及其价值观下的做人准则,“不言不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正确的价值观乃今天教师执业之根基。

我以为有了这样一颗爱教育爱学生的爱心,教师自然会全方位的修炼自己,以胜任岗位之责。对教师个人发展来说,这可能是以不变应万变之策。

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新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能够读懂学生并能很好地理解自己所学所教专业的育人价值。在招聘新教师时,我们更倾向于“学生领袖”。当过学生干部的老师一般都具备全面思考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习适应能力,这些老师大多上进心强、抗压能力强,遇事能够随机应变。


职前实习经历很重要


石玲玲(北京市第三中学校长):

我校作为百年老校,师资队伍一直比较稳定,因此业务能力一定是首要考虑因素。学校会通过审核应聘材料、集体面试、说课、试讲等等系列流程来完成招聘,而且初步入选的人员还要在入职前到学校再实习一个月后,才能初步录用,试用期一年。同时,学校倾向于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与传统培养教师,在我校都会为新入职教师安排师傅。

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学校会结合现有的师资现状总和考虑教师性别、学历问题,如在学历上基本以研究生学历为主。我们并不排斥个性较强的教师,因为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群体中都会出现个性强的人,这也是人的社会性呈现中一个相对的现象。我校的年轻教师群体整体就是非常优秀的,很多人都担任着班主任、年级组长等骨干工作。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新教师来说,一定要坚持学习、对新事物保持兴趣、有爱心。 

学校更愿意看到新教师在毕业前在中学实习的经历,尽管时间相对不长、内容也不够系统,但是毕竟有过实际的职业体验,这会关乎到应聘者的基本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更有利于新教师入职后能够迅速进入教师的职业状态。因为,同学习一样,主动性是干好工作的最佳动力源。


自我更新能力决定未来


邢晓琰(西城区三里河第三小学校长):

深综改看似是一场教育的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性改革。在迎接这一个改革的时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挑战。新入职的教师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他们会遇到比前辈教师更多的困难。

今天学校需要的教师大概应该有这样几个特质:第一,真正的投身于教育。现在青年人的就业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因此从事教师职业一定是从心里认同教育,从心底热爱,这是青年教师教育事业成长的牢固基础。第二,尊重传统。无论教育怎样改革,都要遵守基本的教育规律,所以新教师必须尊重教育传统,唯有如此才可能有未来的创新。第三,新教师要具有能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很重要。今后的教师既得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基础,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第四,新教师要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知识大爆炸、新技术层出不穷,自我更新能力越强的教师会走得越远。第五,青年教师身心的开放性、积极性也是未来教师很重要的素质,能不能换位思考,能不能积极沟通等将成为今后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

正如习主席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新的时代召唤更优秀的人才走进教育领域。


要有阳光乐观的心态


景文忠(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校长):

学校对教师的招聘当然会进行综合的考量,最注重的是教师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阳光、健康、乐观,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善于并乐于与人沟通,热爱教育,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

教育是人影响人事业,以什么眼光看待教育,以什么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孩子,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选择教师首先是看教师的个性品质,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学历、专业能力、性别、外貌等其他因素。

乐于沟通、善于合作、专业素质强,遇事乐观、敢担当,充满正能量强,喜欢和学生相处,这些都是教师必备的素养。在招聘中,我们会稍倾向于师范院校毕业生,毕竟师范院校有专门的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

当前招聘的新教师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相对来说经济条件较好,没有太多的受挫折的经历,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方面会稍有不足。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还是将制度管理、个人发展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让教师在集体中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同时也会为老师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平台。


相关阅读


名校班主任给家长发了条信息,家长看完都沉默了!

知名学校超三成新生厌学,原因竟然是....(家长和老师都该看看!)

焦虑型父母对孩子影响究竟有多大?看完你就懂了

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孩子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果断收藏)

这才是教育的最大死敌,但几乎每个家长都在做!


怎样听课最有效?成绩好的学生都这么做!

家长不这样陪孩子做作业,就是帮倒忙!

孩子不好管教?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




文 / 本报记者凌月云、赵艳国、娄雪图片来自网络,由现代教育报综合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