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校特级教师曹书德:别把学生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 思享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既是未成年人,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有时,我们又把他们看作是应该和咱们成年人一样有理性、有责任、稳重成熟的大人,一旦他们神态举止表现出孩子气息,就会怒不可遏,严加管束。
殊不知,此时我们又忘记了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一定要经历幼稚、肤浅、冲动、宣泄这样一个感性化、情绪化的阶段。
所以,我这里所说的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当人看,是指把学生看作成长过程中的有独立人格的人。这儿的关键词有两个,即“成长过程中”和“独立人格”,它们必须紧紧结合在一起,不能拆开了看待学生。
我的一个学生,前不久中秋放假完了后回到学校,交来一篇随笔《中秋之夜》。写的是中秋放假后,爸爸妈妈到上海去了,留下我一人在家里。八月十五晚上,我到阳台上望着圆圆的明月,情不自禁思念远在外地的亲人。想到平常父母如何如何关爱我,如何如何教育我,就越发觉得做父母的太不容易了,我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我应该承担起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分担父母的辛劳和家庭的事务。
我觉得这文章写得很好,准备向班上同学推荐,就把作者叫到我面前。我说求证一下,这个事是不是真的呀?他就瞪着眼睛望着我,说:“你怀疑啊?”我说我想求证一下,待会儿跟同学们推荐,免得同学们笑话啊。他说那你就算了,这真是假的。他说,就一个是真的,我爸爸妈妈确实那天到上海去了,我一个人在家里,真高兴啊,我玩了一通宵的游戏啊!
我听了十分吃惊,问他这个文章是怎么出来的?他说别人不都是这么写的吗?特别是中秋之夜,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思念他们,那肯定就是这样写的。作为随笔,我当然可以把它视作小说,“我”是凭想象虚构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已经见多了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扭扭捏捏的学生干部。
学生为什么“虚伪”起来?为什么会做起“两面人”?这与教师急于“转变”“改变”学生的意识紧密相关。
其实,教师更多的是通过自身学术魅力、行为示范影响学生,而不是什么“严师出高徒”之类。
学生的真正改变是通过生活的触动、自身的反思、修养的提升而促成的。而这个过程总是十分漫长的,需要教师静静等候。
作者:曹书德(北京市十一学校特级教师)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现教君
推荐阅读
孩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看完这篇文章,突然开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