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党史百问 | 出席党的一大的代表在大浪淘沙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命运?
★
9
出席党的一大的代表在大浪淘沙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命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会议。陈独秀、李大钊两人均因事务繁忙未出席会议。
这13名代表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
在这些代表中,年龄最长的45岁,最小的19岁,平均28岁,毛泽东当时还没有满28岁。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但正是这些“小人物”却有着冲天干云的大抱负——他们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
这个队伍在前进过程中,也经历了分化和重新组合。有的始终坚持下来,成为党的领导人,如毛泽东、董必武;有的英勇牺牲了,如李汉俊、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有的积劳成疾病逝了,如王尽美;有的中途离开党组织,如李达、刘仁静、包惠僧;有的成为党的叛徒,如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
从这些代表的不同历史命运可以看出,残酷的革命斗争犹如大浪淘沙,党正是在这个进程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图书购买链接(8.5折优惠)
点击图片,可购买图书
书号:978-7-5147-1081-6
编著者:本书编写组
开本:16开
字数:380千字
定价:39.80元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出品 | 学习出版社
监制 | 杨梦东
责任编辑 | 曾德保、杜曙晔
编辑 | 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