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育要践行| 石中英:学校特色发展的“十字路口”,下一步该怎么走?

2018-01-16 京师书院BigData

作者简介: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督学。

学校特色是指一所学校的个性、独特性。学校特色发展是指以凸显学校特色为抓手的学校发展方式。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特色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发展的基本方式。不管是优质的历史名校,还是一些刚刚创办不久的新建校,都纷纷在学校特色凝练、培育和宣传上下了很多功夫。

当前,学校特色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是该往前走还是该往回走?

所谓往前走,就是继续走特色发展之路,凸显学校办学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让学校教育的各方面特色更加鲜明。所谓往回走,就是回应一些对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批评,调整原来单纯追求特色的办学行为,转而强调夯实基础,丰富内涵,更加体现教育的一般性要求。

怎么看待这两种学校特色发展的不同路径?学校发展究竟可不可以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如何准确把握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怎样才能走好特色化发展之路?这些问题,不单单是实践上需要探索的问题,也是理论上亟待讨论的问题。

“千校一面”状况的认识和实践成因

事实上,每一所学校的内外环境都不相同,同一所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也不相同。这种不同的内外环境自然也对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要求,提供了各不相同的资源优势。学校特色实际上是学校满足这种各自不同的内外环境要求并善于利用各自具有的资源优势实现自己办学目标的结果。

如果一所学校能够自觉地做到这些,那么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反之,如果一所学校既没有对这种内外环境的独特性及其要求作出积极回应,也不能对这种内外环境的资源优势加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就会失去自己本该拥有的特色。

所以,学校特色并非是学校从办学的内外环境中自然而然获取的,而是学校基于教育目的主动分析、研究和利用内外环境的结果。

如果一所学校在办学上既不研究时代也不研究社会,还不研究生动活泼、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怎么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呢?在这种情形下,一所学校如果非要形成什么特色的话,那也只能是为特色而特色的“打造特色”了。

这样“打造”出来的学校特色,可能一时看起来、听起来很光鲜,但由于缺乏客观的基础,很难长期保持下去。因此,学校特色不是随心所欲的办学主张,更不是标新立异的自我标榜,而是基于教育立场对这种客观基础的准确把握和独特体现。

学校特色发展,下一步该如何走?

基于上述分析,学校特色或特色发展还是可以提的,这是符合办学规律的。不过,对于学校特色或特色发展的理解和追求重心不宜放在“特色”或“差别”的孤立打造和苦心追逐上,而应深入到对于教育内外环境的具体分析研究和积极利用上。就这两者的关系而言,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前者是“末”,后者是“本”。有“里”才有“表”,有“本”才有“末”。

“表里不一”“本末倒置”是当前一些学校特色建设活动中令人忧虑的现象,也是某些学校特色建设缺乏科学性、可持续性并被认为是搞花架子、瞎折腾的主要原因。

我曾经到过一所小学,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中不注意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非要从千里之外的景德镇聘来师傅、运来陶土,开发陶艺课程,打造课程特色,这种做法实在是舍本逐末、劳民伤财之举。

要有效解决目前部分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学校特色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理念相一致,学校的办学者、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就需要对学校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真正下一番分析研究的功夫——

需要明了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社区环境、学校传统、教育对象、师资条件、资源状况等,然后再具体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思索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改革、培育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选择什么样的活动项目,等等。

从当下的学校要反映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来说,学校与学校之间不应该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这可以称之为学校所应具有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或文化特色。

但从学校所处的社区状况、已经形成的办学传统、学校的学段、教育类型和生源特点等方面来说,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是有程度不等的差别,这些是形成学校区域特色、历史特色、学段特色、类型特色、课程与教学特色等的主要依据。

如果将前面一些反映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要求的学校特色称之为“大特色”的话,后面这些旨在反映或体现更加微观的学校内外环境要求的学校特色可以称之为“小特色”,两者之间存在着统一与多样、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对这种辩证关系进行历史的、客观的和具体的把握,是未来学校特色发展的正确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