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边玉芳: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

2018-02-11 京师书院BigData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1310qnr8ra&width=500&height=375&auto=0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一、什么样的孩子会介入校园欺凌事件?

  在这类事件中,通常有两类角色,一类是欺负者,一类是受欺负者。有一批孩子特别值得关注,他们有时是欺负者,有时又是受欺负者,叫做欺负—受欺负者。

  (一)读懂欺负事件中孩子的心理特点

  1.读懂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欺负者有如下特征:在编码社会线索时,他们会寻找和发现与敌意相关的线索,会对与敌意相关的线索更加敏感;在发现此类线索后,在解释社会线索时他们又倾向于敌意归因;于是,他们在构建社会目标时会非常生气,想到的更多的是“报复”;在此基础上,他们产生的问题解决策略更多的是攻击性的解决办法,没有充分考虑其他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时,他们又不能很好地理性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最后,在实施反应时,会迅速做出反应。

  2.读懂受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受欺负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较重;存在某些“缺陷”,与众不同,如存在情感和行为问题、有不良行为习惯、身体弱小或肥胖等;容易焦虑,具有不安全感,比较安静,谨小慎微,容易神经过敏等。他们常以哭、退缩等消极方式,被贴上“好欺负”的标签。

  3.读懂“欺负—受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欺负—受欺负者的问题行为、学业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最严重。通常来说,欺负—受欺负者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由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另一类是由受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不同“发展轨迹”的欺负—受欺负者特征不同。由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的青少年往往好斗,经常欺负他人、招惹好动和暴躁的孩子,不遵守规则,被同伴所排斥;由受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的青少年则长期受到暴力对待,无力反抗,且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以暴制暴,自己会转而欺负更弱小的对象。

  (二)读懂这三类孩子的环境因素

  成人不但要读懂孩子自身的因素,还要读懂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这些环境系统包括微观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等。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的个体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的青少年所面对的家庭环境可能存在教养方式偏差、家长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谐等因素,具体见表1。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角色的青少年可能面临着不同的同伴问题,具体见表2。

  3.学校环境

  对于欺负者来说,他们所处的学校环境有如下特点:对学生约束太多,学生感到压抑;学校师生关系紧张,“敌对”感强烈;教师常采用批评、斥责、变相体罚等教育方式;缺乏校园暴力的预防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处理教育制度。

  对于受欺负者来说,他们所处的学校环境有如下特点:缺乏有序、和谐的学校氛围;学校“重堵轻疏”,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简单惩罚甚至劝退,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引导,提前预防;老师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冲突事件持续升级。

  (三)读懂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

  为什么青春期攻击事件更频繁、影响更大?孩子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特征。实际上,这与青春期大脑发育情况有关,大脑前额叶是控制情绪冲动的脑区,从2-3岁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6岁达到高峰,之后发育趋缓,一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故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前额叶发育不足的状态,因此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同时,大脑中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区,在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故青春期学生比儿童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加之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加工信息多使用情绪通路,这就导致青春期个体攻击性更强。此外,这一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同伴交往的需要,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所以,往往这一阶段的校园欺凌会呈现出团体化的特点。

  二、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校园欺凌?

  (一)了解校园欺凌带来的深层影响

  很多人认为校园里有些欺负行为是正常的,孩子长大就好了。当然,不能把一些正常的冲突和问题都放大为校园欺凌,但是,成人要了解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校园欺凌发生的严重性、发生频率和隐蔽性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只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和成绩,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情绪、交往等缺少足够的关注。但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的一些事件对孩子未来的一生都有持续的影响,因此,要了解校园欺凌带来的长远影响。

  (二)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是预防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关键

  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行为有深刻影响,因此,从家庭角度来看,预防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关键在于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1.家长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正向榜样

  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少在孩子面前争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目睹的都是家长之间的攻击和指责,孩子便只学会了这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容易迁移到学校情境中。对孩子的教育要采用温暖、民主的教养方式,减少采用批评、打骂等方式,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时候,要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打骂;当与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一起讨论,而不是压制和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家长在生活中碰到受人欺负、遭受委曲等事件,要减少敌意归因,要学会更多的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选择反应时,应更理性地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选取更合理的反应;在实施反应时,要学会“等一等”。这样孩子在碰到类似事件时也会更理性。

  另外,家长每天要腾出一段时间跟孩子聊聊学校中的生活,包括学习、同伴之间的交往等,从更多方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对于孩子表达出的一些不同看法,家长不要横加批评和分析,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可以很轻松、真实地交流自己的情况。这样,当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时,能够向家长寻求帮助。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化解孩子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样,也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受欺负的行为。即使受了欺负,也会更愿意与家长沟通讨论,防止更严重事件的发生。

  2.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

  有自信和有良好交往能力的学生更不容易卷入到校园欺凌中,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并建立自信。自信不仅仅只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得益于孩子自信的建立。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就要营造非攻击性的环境,减少采用批评等方式教育孩子;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能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对于男孩子而言,有一项擅长的运动或爱好有助于提升孩子自信和在同伴中树立健康有力量的形象。假期也可以参加一些夏令营等活动,提升交往的能力和自主应对挑战的信心。如果孩子能量过剩,可以学空手道、拳击、游泳、足球、橄榄球、军乐表演等。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充分发泄过剩的体能,还会学到新技能,更能让孩子明白怎么控制愤怒情绪。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演绎等方式培养孩子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

  家长还要充分重视孩子同伴交往的需要,让孩子多参加班级团体活动,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应对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家长不应该过度干涉孩子的社交生活,让孩子多锻炼自己的社交技能,引导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

  3.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家长也要指导孩子掌握一些面对欺凌的方法,例如:

  (1)在学校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

  (2)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3)遇到暴力的时候不要惊慌,尽量不激怒对方,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有机会求救。

  (4)当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己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通过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5)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三)留意孩子行为和心理变化

  很多孩子遭遇到校园欺凌后,出于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愿跟教师、家长沟通,因此,平时要留意一些孩子在行为和心理上的变化,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身体出现伤痕

  如果孩子身体无故出现各种伤痕,诸如淤伤、抓伤等,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特别是夏天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他可能是受到了伤害。

  2.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

  很多孩子受到欺凌之后会出现食欲下降、注意力恍惚、睡眠质量变差、学习成绩波动、如厕习惯改变(厕所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地,因此很多孩子避免在学校上厕所)等变化,要巧妙地与孩子沟通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3.不爱上学或要求转学

  由于体验到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会变得恐惧和厌恶学校。因此,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孩子突然不爱上学,要关注孩子的交往情况并与班主任等取得联系进行沟通。

  4.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由于校园欺凌的侮辱性、伤害性较大,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伤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特别是如果孩子一直比较乐观活泼,突然变得沉默,不和外界交流,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出现退行的行为,如尿床、依恋父母等。

  (四)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与干预

  如果孩子真的卷入了校园欺凌事件中,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干预,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

  1.与班主任、学校和当事者家长共同处理

  遇到这样的事件,需要与学校、卷入事件学生的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将伤害降到最低。如及时制止视频、影像材料的进一步流出和传播,将发生冲突的学生暂时分开隔离,以防止进一步的冲突和欺凌发生。

  2.情感急救与身体治疗同样重要

  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孩子,特别是被欺凌的孩子在身体方面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更要重视的是心理和情感急救,孩子如果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要了解这是孩子在遭遇创伤后的反应,不能急于改变或回避孩子的感受,要耐心地倾听和接受,然后再跟孩子沟通,一起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受欺负的情况,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教会孩子正确应对被欺负的情况,孩子就可能从受欺负者变为欺负者,所以还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暴力事件,认识到“以暴制暴”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做法。而对欺凌别人的孩子,如果只是直接的批评指责,孩子会觉得他们根本不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下次还会出现欺凌别人的情况。

  3.陪伴孩子,帮助恢复安全感和信心

  卷入欺凌事件后,孩子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遭到破坏,被欺凌的孩子有时可能需要在家里调整一段时间,需要成人的安慰、陪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情绪的不稳定、紧张和焦虑,要予以回应,如“这种感觉的确很不好”。如果必要的话,要和孩子一起做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或者请孩子比较信任的亲友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对他人的信心。

  4.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如果校园欺凌事件特别严重,感觉自己无法安慰和帮助孩子,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受到明显影响,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的干预和指导。不仅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需要专业干预和辅导,欺凌别人的孩子如果手段特别具有伤害性和侮辱性,同样需要专业心理的干预。

  5.法律介入

  界定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侵害人身安全的事件,除了上述的干预和处理之外,必要时可以启动法律程序。

拓展阅读

边玉芳: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大量研究表明,亲子陪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及自信,并有利于在与人互动中获得良好的交往技能、获得更有利的社会支持,减少负面情绪等。

然而,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亲子陪伴的缺席,如现在带孩子的责任被交给爷爷奶奶、保姆,各种培训班及手机。有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不足,会像物质条件缺乏一样,对孩子大脑发育产生永久性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因为幼时缺乏父母的陪伴,很多孩子不能与父母建立起安全性的关系,从而造成性格缺失。尽管这种缺失在未来也可以去弥补,但是往往事倍功半。几天前,一位妈妈问我:“孩子过去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最近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后发现有很多不良习惯,该怎么办?”其实,这样的情况,母亲根本管不了,因为亲子沟通是无效的,双方关系没有到达“你听,孩子愿意讲;你讲,孩子愿意听”的阶段。究其根源便是在孩子成长早期,父母未给予高质量的陪伴。

究竟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美国某研究中心认为,家长陪伴孩子的底线时间是每周21.2个小时。当然,具体的时间并不能确定,但是时间肯定是一个重要参数,有数据显示,每周陪伴增加一小时,孩子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便可削减;其次,高质量陪伴是要有爱和情感的投入,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投入都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跟孩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跟孩子的相处要有倾听,语言和肢体的交流,眉头应该是舒展的,身体是前倾的;第三,高质量陪伴要一起做有意义的事。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很难、很耗金钱的事。例如,一本书中曾列出一个孩子觉得最幸福的10件事:你晚上会来我的房间,给我盖好被子,为我唱歌,给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你会拥抱我,亲吻我,会和我坐下来聊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故事;你会花时间和我单独在一起,兄弟姐妹们也不在旁边;你给我健康美味的食物,让我长得壮壮的;你会和我一起蜷缩在毯子里面,看我们最爱的电视节目;你不会让我为所欲为……

此外,高质量陪伴不能过度控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些妈妈是全职妈妈,但是孩子的情况比没有妈妈陪伴的还要糟糕。以前,我们理解的溺爱就是包办代替,其实,过度的重视和过度的控制都是一种溺爱。还有的父母跟孩子的交往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策略。我曾看到很多妈妈始终停留在孩子6岁的状态,语气、动作、态度完全没有变化,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这种方法是非常糟糕的。其实,过度的陪伴让孩子没有责任感,没有充足的良好的心理能量,对孩子的发展并不利。甚至,会变成一种压力,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也剥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重视父亲的陪伴。大量的研究发现,相比母亲,父亲的陪伴是远远不足的,而早期父亲陪伴不足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问题。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走在“回家和孩子吃饭”的路上。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我曾与《中国教育报》共同发起了一项调查,我们问了接受调查的家长们一个问题,“你认为哪里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是幼儿园入学的那一天,是小学入学的那一天,还是根本就没有‘起跑线’?”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大家的想法各异,但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育儿焦虑的一个起点。

       父母不恰当的爱,其实是一种祸害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一个叫作“父母皆祸害”的豆瓣小组。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就觉得非常吃惊了吧?这个小组在几年的时间里就迅速聚集了数万人参与讨论。我觉得家长应该去看看这个小组,会让你对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思考。

       家庭本来是人生的港湾,是最温暖的所在,但是在这个小组里面,家庭却变成了世界上最不可饶恕的地方。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热门话题,比如,“父母毁掉你心中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受到高等教育的父母更丧心病狂”“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变成剩女的”。可能家长并不是那样去想的,但是他们的很多行为却伤害了孩子。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曾经这样说过,“他们害了你,你的爸爸和妈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们的确害了你。”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长爱孩子,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或者他们的感受和家长的初衷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完全相反?

       我们一直在讨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但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方面的证据都可以证明,父母的言行和教养方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父母的婚姻质量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有一项研究,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权威型、放纵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然后考察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自尊水平以及抑郁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这三项指标的差异非常显著。在权威型的教养方法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都更高,抑郁程度更低。而另外三种教养方法,都会导致孩子情绪和自尊方面的一些问题。

       再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生活的经历,会对大脑产生永久的影响,会改变孩子大脑的体积和结构。该研究把孩子分成四组:一组是正常组;一组是生活条件差的,比如营养不良;还有两组是教育缺失的,分别为被父母打骂的和被父母忽视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另外三个组的孩子的大脑都有明显的改变。大脑左侧的杏仁核、左侧和右侧的海马的体积都变小了。这意味着早期经历对孩子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根源,所以我们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互动模式产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在那个名“父母皆祸害”的小组里面,有一篇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男孩说他的妈妈非常喜欢养植物,但总是在抱怨,别人家的植物长得很好,为什么她养的植物的叶子上就会有黄斑,导致叶子缺损而且难看。但其实,他妈妈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才会给植物浇水,忙起来就会忘记浇水,所以总是养不好。他说自己的命运和植物简直就是一样的,妈妈忙起来,就放纵他,忽视他,然后还抱怨他没有别人家孩子好。有一天,在搬家的时候,他妈妈摔碎了一盆植物,发现植物的根部长满了不知名的虫子,觉得很恶心。这个男孩就在想,是不是等我的“根部”都烂掉之后,妈妈也会有相同的感觉?所以,父母在抱怨孩子不好时,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5+2=0”的困惑

       还有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小的时候,跟我们相处得多,那上学了之后是不是就是学校负主要责任了呢?实际上,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家庭教育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学校里接受一样的教育,但是结果会不一样,因为父母自身的状况、家庭教育的状况,都会影响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如果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学校教育不一致,那么学校5天教育的成果,在孩子回到家后,经过一个周末就荡然无存了,即“5+2=0”。比如,学校说要减负,尽量减少布置的作业,但是家长说不行,觉得学校作业太少了,所以要加负,要布置家庭作业。比如,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在家,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我们帮你做。”再比如,学校里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展示,不要怕犯错,父母的做法却是打击孩子,训斥孩子:“你为什么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这些矛盾都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很多措施无法彻底落实,反过来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另外,中国这几年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活动不理解,改革遇到很大阻力。比如,很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的活动,家长认为会占用孩子的时间,影响孩子上补习班。但这些补习班一方面会让孩子对学习感到厌倦,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觉得在学校里听不听讲都无所谓,因为还有其他渠道去听,这会影响学校的教育。

       所以,无论是父母自身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还是父母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调节作用,都说明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资源。

       父母做好自己,为孩子发展助力

       只有父母做好自己,孩子的心理资源才能越来越多。

       有这样一项很有意思也很简单的研究,研究人员询问中国的父母和美国的父母,你认为孩子是你的“成绩单”吗?这个“成绩单”不是孩子学习的成绩单,而是说孩子的表现是不是你的面子,是不是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成果的证明。如果孩子表现好,你就会觉得脸上有光。在中国和美国,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显著差距的。中国父母基本上接近了“非常认同”的值,而美国父母的认同度却低很多。

       家长应该将孩子视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减少过度的控制。这个中美对比研究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的父母之所以会觉得孩子是成绩单,就是因为中国的父母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比如,很多中国家长通常会说:“我是你爸/你妈,你必须听我的,你将来就会明白,我这是对你好。”这其实就是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特的个体,所以才会过度地控制孩子。

       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她把孩子分成两组,并给他们布置任务,其中一组孩子完成所有的任务,另一组孩子只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发现,完成所有任务的孩子对这个任务的记忆不那么深刻,而那些只做了一半的孩子,反而对这个任务会念念不忘。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自圆心理”,一件事情只有圆满了,我们才会觉得放下了,如果不能圆满,就会变成心中的遗憾,假如以后有机会了,就一定要弥补这个遗憾。所以很多的孩子成年以后,都想去弥补青少年时候的遗憾。如果家长过度控制孩子,不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的话,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有研究证明,当孩子被过度控制的时候,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容易逃避问题,丧失完成目标的信心,这也会削弱孩子的自立能力。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家长会非常头痛,孩子的自我同一性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因此孩子需要自我探索。实际上,恰当的叛逆是孩子自我探索的体现,对孩子的成长是有意义的。当然叛逆有好的开始,并不一定有好的结束,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做工作。但是如果阻止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就可能会导致很多行为和情绪问题。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还要重走青春路,就是要重新去探索自己。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几万个家庭和孩子的大数据调查显示,亲子关系每增加10%,孩子的积极行为会随即增加,包括对学校的归宿感、良好品德行为、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等。同时,孩子的负面行为会消减,比如沉迷网络。这说明了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处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中,孩子会觉得更自信,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也会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

       1.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分离的过程

       亲子关系和其他任何关系不同的地方,就是亲子关系会越来越远。刚开始的时候,孩子非常依赖父母,当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独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恰恰是孩子是不是可以离开你,以及你是不是可以离开孩子。

       2. 0~6岁的依恋关系影响孩子一生

       生命的早期,尤其是0~3岁,是建立亲子依恋的重要阶段,对孩子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孩子在父母的依恋关系里逐渐建构对自我、他人形象的认知,进而判断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还是冷漠危险的。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被接受的、有价值的,他人是值得信任的、充满爱心的,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而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感到自己是不被接纳的、不被人喜欢的,他人是冷漠的、拒绝的,这个世界是可怕的。

       在不同的依恋关系里面,孩子读书、玩玩具的时间,探索陌生环境的时间,跟父母沟通的时间,都会有显著的差别。在积极的亲子依恋下,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会更好,包括语言的发展、自我评价、素质能力、人际关系,甚至是恋爱和婚姻的亲密关系。

       我们要从小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孩子拥有固定的抚养人,不要轻易更换抚养人或环境,要多给孩子社会性刺激,多跟孩子有各种接触,同时要做一个敏感型的母亲和父亲。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感受或者需求的反应要及时、积极。

       3.有效的亲子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无效的亲子沟通实际上是亲子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也是亲子冲突的催化剂,而有效的亲子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解决亲子冲突的开端。当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会要求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父母要慢慢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不但要关注孩子的行为,更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理解他们的期待和渴望,而这些东西恰恰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他们往往不理解孩子为什么是这样的。这就需要父母去找依据,去跟孩子沟通。

       结束语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其中最重要的系统是家庭,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有直接影响,父母的素质和自身的成长、父母的婚姻关系、家庭的学习资源、父母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读懂孩子,读懂自己,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