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特级教师说| 李希贵: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要从“学历”变为“学习力”

2018-02-18 京师书院BigData


李希贵,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孩子内心埋下种子,有一天会发芽、开花、结果”

时代发展太快,一些不常常接触孩子的人,往往担心这一代孩子“坏了”,这一代青年人不行了。也有很多同志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担心,孩子都不行了,我们这个民族怎么办。

其实,我们现在的孩子很好。我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可以作证,他们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包括责任心、使命感,都比我们年轻时候好得多。

讲两个故事。 

一位从十一学校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的大四学生,今年九月份来学校找我,说讨论一下她未来的职业规划。过去她一直想成为一名律师,不过她经过两年来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决定报考公共关系管理专业硕士,再出去读博,希望今后进入国家的重要智库做研究,致力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我听了之后很欣慰。 

她还讲述了她在十一学校上初二的时候,我送了她一本书,并在扉页上提了一句话:希望她志向高远,心怀天下,多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一些事情。没想到初二埋下来的种子竟然生根发芽了。 

还有一位是十一学校四年前的一个毕业生。她在进入北大的时候作为唯一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讲话,毕业的时候也是唯一的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讲话。她在北大三年读了三个本科学位: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她本来想出国深造,但是她在大四这一年,看到了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她决定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职业规划,放弃了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的offer,从事她幼小时候的梦想——动物保护。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呢?她在十一学校6年的时间,组建了很多社团,参加了很多社区活动,这一系列的体验使她内心感觉到幸福,感觉到成就感,她尝到了为别人付出、为别人服务的那种感觉。 

孩子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正是基础教育阶段为他们埋下的种子,未来它会生根、开花、结果。

教育者要着眼未来,人类文明是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相比从前,中国的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确实有了巨大的提升。再横向比较一下,与周边国家相比,我们进步的速度很快。 

我讲一个观点:人类文明是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当教育奔跑的速度能赶上或者超过技术的时候,人们在学校学的知识、技能可以应对技术带来的社会进步时,人们就比较平和从容;反之,则会显得焦虑。

我们回忆一下。18世纪的英国,当蒸汽机出现的时候,全社会慌了,给整个英国带来很多年的焦虑。过去人们觉得在学校里只是学学知识,学学文学,比较开放一点的学校学学历史就行了。科学、技术都是雕虫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学校里万万不能学这些东西。

但是蒸汽机带来的社会改变,使人们感觉到仅仅学哲学、文学,走出学校没法应对蒸汽机带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变化。

终于,人们突破了自己,把科学作为课程引进了学校。

19世纪,电动机又出现了。电动机的出现使整个欧美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因为电动机的出现,尤其是电的出现,使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胞,无孔不入,这时候人们感觉到仅仅靠过去的经验无法应对世界。

在此之前,上学是少数人的事,大部分人都不上学,包括很多皇宫贵族的孩子也不上学,他们就在家里请一个老师,学学《圣经》、哲学就可以了。但是电动机的出现,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使大家感觉到不上学无法应对未来,所以教育就出现了大量的跨界,变成了多数人在上学。而教育普及就是从这个时候提出的。 

今天,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对生活和工作的侵略远远比前两次大很多倍。那么这样的挑战、变化,怎么不使我们的社会和家长焦虑呢?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它对整个社会的冲击,使我们意想不到、突如其来。 

有些人预测说再过20年时间,60%的岗位会消失。有些人不信,但是有时候这个变化比我们的预测还大。二十年的时间对这个社会的改造就能达到巨变,不可想象。

我们要帮助学生,实现从学历到学习力的转变

事实上,我们现在学的课程远远落后于我们的这个时代。既然我们在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马上就淘汰了,那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想,我们就是要实现从学历到学习力的转变。 

过去,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就具备什么学历,我们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今天已经不是了,你有没有通过学习知识培养出你的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你终身学习的岗位;未来不管碰到什么新的技术、新的行业,你能不能立刻进入角色。 

我发现,很多优秀的人都有着很强的学习力。他们换了很多岗位、很多领域行业,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每当换一个岗位、换一个行业,他们都能够很快适应,并且很快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这也和他们的学习有关,他们靠“学习力”这个杀手锏闯天下。

那么学习力来自何方?学习力只能来自学习本身。 

你把学生弄进教室,一个劲儿给他灌,耳提面命,他能有学习力吗?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学习力。只有给他时间、空间、自由,他才能真正培养出自己的学习力。我为什么不断地和朋友说,小孩成长三件宝,读书、玩伴和乐高。就是因为这些方式容易给孩子空间、时间,是最终培养他学习力的方式。  

提供特定年龄适合的书特别重要

怎样提供特定年龄适合的书特别重要。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我说你叫孩子读什么书,我一看坏了,我们家长现在带着孩子到书店去,一买就买提高成绩的书、马上见效的书、他不喜欢的书,所以,孩子不是不喜欢读书,是不喜欢家长给他推荐的书。

有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他说他的小外甥就是不喜欢旅游,你知道为什么吗?他说旅游回来就得写游记。你这样要求孩子,那肯定不行。像今天开会,回去就让你写3000字的观后感,那你肯定就不来了。

我们不愿意这样,那我们凭什么要求孩子这样呢?他读书读得多了,你不叫他动笔都拦不住他。他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就迸发了。所以,怎样找到适合孩子特定年龄的书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们的责任。

怎么读书你基本上不用管他,但是我们往往在这个地方缺乏远见。一岁的孩子应该学习婴儿画画,两三岁的孩子学习娃娃画画,四五岁学习幼儿画画,小学之后学的是儿童画画。现在有些家长恨不得一两岁就给孩子学习儿童画画,反倒伤了胃口。

包括绘本,一两岁的孩子应该是以家为范畴的,爸爸妈妈、香蕉苹果等这些;两三岁才开始社区、幼儿园、邮电局、超市等;五六岁开始面向社会。同样是绘本,它也一定要这样设置。因为孩子正处在关键成长期,半年就能差很多。 

还有些文章老师觉得优美,孩子觉得一点都不美。我每次听课都让孩子们排序,你最喜欢的课文是哪篇,最不喜欢的课文是哪篇,朱自清的《春》总是排倒数第一,因为这个课文是在五年级,五年级的孩子怎么能喜欢散文呢?他们喜欢的是历险记,二十多套历险记他百看不厌,这就是我们怎么选择适合孩子看的书。  

让孩子在互动交流中培养能力

现在社会有很多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大的缺失是什么,就是品格。品格永远教育不了,必须是靠自己的体验内化。

比如,有些孩子在家里跟爷爷下棋,每一次都是爷爷输,怎么能培养他的抗挫能力呢。什么叫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就是必须让他输了,他才能知道输了没什么。

为什么要玩伴?我们要让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互动、交流合作中,甚至是处理冲突的过程当中,学会很多能力,培养很多情感。特别是处理冲突、解决矛盾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就要找同学、社区、同事几个差不多的孩子,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时间,每一天、每一个星期有几次,这远远比上培训班更加重要,上一辈子培训班也培养不出这种能力来。  

给孩子带有体验性、互动性的益智玩具

有些孩子的玩具,上一个发条就飞了,装一个电池就能跑了,我建议家长们不要给孩子买这种玩具。这种玩具只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旁观者,必须得让孩子参与创造。乐高就是这种玩具的代表,我们也有好多国产的这类玩具。 

还有,怎么方便孩子们成长,这就需要打破学校边界,形成新的学校形态,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拓展阅读

我们怎么通过全社会的参与,来形成各种形态的学习型组织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过:小学要开心,到了中学阶段要活心,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要静心。教育如何改革才能达到三个“心”的效果?

小学的开心、中学的活心和大学的静心,确实符合我们教育的规律。小学怎么开心?除了我们的课程本身更加符合孩子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我们还要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有个快乐的时光。中学的活心,事实上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把自己打开。到大学的静心,就是学生已经通过基础教育找到一个本来的自己,踏上了一条符合他成长道路的路径,这个时候他就可以潜心去钻研。

这样一个目标,这样一个教育理想,说实话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确实做了大量的努力。下一步,我们改革的方向就是陈部长提到的‘全面施工、内部装修’。这个内部装修,最重要的是在课程体系上,怎么通过可以允许学生选择,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我们的教育,过去更多的希望按照我们的意愿,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学生,我们不太特别留心学生的意愿。但今天,我们在建设一个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现代国家的路上,就特别需要那些在某一些领域有个性、有专业甚至要痴迷于这个方向的青年。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通过我们教育的转变,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来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他自己,发现他自己,唤醒他自己,最终成为他自己。”

现在十一学校,今年9月份开学,全校4359名学生,就有4359张课表,每一个学生通过学校开发的268个学科课程、30个综合课程和70个职业考核课程,形成了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路径。另外,这样一个试点改革,从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这样一个视角我们也看到了希望,五年前我们的学生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概有80%的学生聚焦在20%的热门专业。今年十一400多个学生参加高考,他们报考的志愿,第一专业统计了一下,涉及到80%的大学专业领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生慢慢找到了他自己,慢慢唤醒了他自己,慢慢开始走向了更加适合他未来潜能的专业之路,这是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

新高考改革到底带来哪些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人才观的认识。我们过去把孩子一分为二,一部分文科,一部分理科。今天当我们把20种组合在学校里形成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路径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来衡量、评价、看待我们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真正的人才?所以这个人才观必须要重新定义。

第二个挑战,是对我们的老师,就是路径依赖的挑战。过去的教育过程当中,行政力量相对比较多一点,你有什么事,我们喜欢通过管理的方式。今天,走班上课带来的行政力量相对淡化,师生关系比较平等,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用大量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来跟学生平等对话。“这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大的挑战。”

未来20年60%职业面临消失,学生需要找到一次一次的起跑线

目前这种大面积的学生参加社会补课,确实无论是从孩子的成长,还是从学校的教学秩序,都有一些不良的影响。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来谈,他觉得从教育自身也要反思。尽管我们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推进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还是存在的。所以在学区内、区域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在过程和结果上实现教育的公平,我们还需要很多的努力。“这样一种社会焦虑产生的背景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只有找到原因,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类的文明,事实上就是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当我们的教育能够赶上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就会比较顺畅,氛围就会比较祥和,大家比较淡定。但是当有一天技术带来迅猛发展,出现了重大突破、带来了重大进步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对我们做教育来说却带来重大挑战。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经过什么样的教育来应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心中没有底数,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社会焦虑。

今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出现,这一轮的挑战远远超出过去两次技术进步。所以我们发现,我们的家长就感觉到,我们怎么应对不确定的明天?未来二十年的时间,会有60%的职业要消失。我们今天用学校里12年时间学习,或者加上大学4年时间学习,然后工作,把人生分成工作和学习两段,已经不行了,没法应对变化的未来了。但是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

所以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来,要加强网络教育,这是党和政府的报告里第一次提出来网络教育,仅仅靠现行的传统教育没法应对未来。我们怎么通过全社会的参与,来形成各种形态的学习型组织,使我们的学生、一代一代的青年找到一次一次的起跑线,而不要仅仅把学校当作起跑线;找到一个一个不一样的学校,这样知道人生不是先做好了教育的准备再去工作,而是终身学习。“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可能下一步是一个非常需要思考的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