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拿了全国第一!

文旅妹儿 文旅成都 2023-05-19


13个城市文化地标

15分钟公共服务圈

大批公共文化新空间出现

……


△成都露天音乐广场  图据红星新闻


公共图书馆实现一卡通

“文化天府云”APP

公共文化服务超市

……

△城市音乐厅 图据红星新闻


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110个监测城市中,成都市以83.72的高分位居2020年度全国公共服务满意度第一位。(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成都第一!)


其中,成都市在医疗服务、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得分全国第一。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成都市在创新推动文旅公共服务

高质量发展中做了哪些工作?

今天文旅妹儿就来跟大家

说道说道~


近年,成都紧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短板,对标对表上海、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围绕推动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用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天府文化,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积极贡献文旅公共服务力量,可谓亮点多多,特色鲜明。


具体都有哪些方面

我们往下看


硬件设施持续上新



首先,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金牛区图书馆等大型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同时,天府美术馆、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市文化馆新馆、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群、张大千艺术博物馆等13个地标文化设施的正在建设中。


△夜幕中的成都城市音乐厅 图据红星新闻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随着众多大型地标性文化设施的投入运行大幅跃升。而“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设施布点也更加合理。


△金牛区图书馆  吴清山/摄影


其次,高品质公共文化新空间批量呈现。推动现有基层文化设施“亲民化”改造升级,成都市每年新打造4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并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目标,从空间布局、氛围营造、服务提升等方面着力,让基层服务中心成为居民“乐聚”之地。


比如,联合品牌书店,采用图书馆+实体书店模式,打造了36个“城市阅读美空间”,让“实体书店”变“借阅空间”。


△都江堰钟书阁  图据红星新闻


开展城市楼宇“一楼文化”建设,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将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开辟为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实现“服务延伸”。


△金牛区图书馆  吴清山/摄影


成都市22个文化馆全部申报创建国家一级文化馆,目前已通过四川省文旅厅现场评估。


市文化馆新馆建筑总面积达20034.45平方米,郫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蒲江县等7个区(市)县文化馆已全部启用了新的馆舍,高新区、简阳市、邛崃市的新馆正在全面建设。



便民举措丰富多样


然而,一座城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好与坏,还要看它最终与市民生活的贴近度和对繁荣文化空间的支持度。


据悉,成都市的各大文化馆以市民文化艺术学校为主要模式举办各类培训,2020年举办各类培训4000多个,培训10万人次。


△图据成都市文化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此外,成都图书馆作为中心馆与区(市)县馆共同组成公共图书馆联盟,成都市统一借阅平台,统一构建读者数据库,实现数字资源全域共建共享,市、县、乡、村四级通借通还,图书定期流转,并在人流密集的商场、超市、文化场所等积极打造24小时无人管理的图书分馆。


区(市)县馆因地制宜实施总分馆制,构筑成了“一卡借阅、就近还书,一馆藏书、各馆共享”“一盘棋”统筹发展的格局。


同时,积极依托社会文化艺术机构打造书院、国学馆、川剧馆、乡愁馆等特色文化馆艺术分馆。上下联动、共建共享、资源下沉的运行模式日趋成熟。


△彭州市葛仙山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 图据红星新闻


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成都市公共文化基于“文化天府云”线上线下服务内容不断融合,目前平台已涵盖课程报名、活动抢票大家美术馆等23 项最受市民群众喜爱的服务功能,将民生需求轻松实现。


△文化天府APP界面


成都市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公共文化服务超市,2020年举办的第三届文旅公共服务超市,采取“现场+线上”形式,打造常态化的文旅公共服务产品对接平台。


△成都市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超市活动现场 图据红星新闻


同时,成都的基层阵地社会化运行管理活跃发展,涌现出了和美社区、沙河街道、二仙桥街道、中和街道等一批鲜活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行试点案例,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专业机构社会化运行管理工作、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美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摄影/张金智



品牌活动影响不断提升


据悉,疫情期间,成都市利用数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服务项目,2020年线上服务项目4万余件,线上参与人数达3500万余人次。


2020年成都市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等线下文化活动9万余场,线下参与人数达1250万余人次。



关于城市文旅品牌活动也在持续推进,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诗歌节、第七届成都创意设计周、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等大型城市文化活动,积极培育街头艺术表演等本土音乐大奖大赛品牌,引进草莓音乐嘉年华、卧室音乐节等20余个市场音乐节会,在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城市文化影响力。


△第六届中国诗歌节


为加强对成都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新发展指导,深入推进“崇州竹艺村”“蒲江明月村”“郫都战旗村”等“明星村”文旅融合发展。


△崇州竹艺村  图据红星新闻


这些村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强化公共服务,聚合新生动能,用“艺术点亮乡村”“用设计改变家园”“用创意振兴产业”,已成为时尚前沿、高品质、高颜值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


这些村的公共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景点;这些村的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



管理评估形成规范


去年,成都市出台了这座城市的首个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发布并实施《成都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明确了9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指南和遵循。


此外,“文旅e管家”已实现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大数据动态监管,每季度分析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监测数据并进行成都市通报。深入大数据绩效评价应用,做到与评优评先、资金分配、目标考核、评估定级紧密挂钩,有效破解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动态监管难题,已成为推动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有力抓手。


同时,建立常态资金绩效评价机制,确保公服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最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发挥成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用,主动与其它城市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建,建立常态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数字平台互联互通、文化活动联手互动、人才队伍携手培训”,先后与重庆及省内各市州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诗歌节、“成渝地•巴蜀情”成渝地区文旅公共服务采购大会,“成渝地•巴蜀情”音乐消夏少儿才艺大赛等活动。


△四川省图书馆与成都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图据极美成都


成都图书馆与四川省图书馆联合推出“同城融合服务系统”,实现了读者互认、通借通还和馆际业务协调等异构系统的互联融合,实现了环成都经济圈公共图书馆同城化服务。



成都交上一份

如此丰富扎实的公共文化服务答卷

大家可还满意?


@成都游客,牛背山要开放啦!

新添106棵银杏!成都又多了条银杏大道

四川100个省级天府旅游美食公布,你爱哪道菜?

听说这个公园超浪漫,快去打卡!

正式点亮,走去鹤鸣喝夜茶!

综合红星新闻等;图片来源见图注


服务号“成都旅游”,每月推送四次精选内容+福利
订阅号“文旅成都”,每日热点和爆点都不会错过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