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并驾齐驱的百强高校,哪些指标更出彩?

软科编辑部 软科 2019-03-31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学分布遍及各省市地区,各具特色。除了“清华北大”实力超群毫无异议外,大众热衷于对同一层次的不同高校进行讨论和比较。即便是实力接近的两所高校,可能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看来比较结果有所差别。不仅如此,有时高校所擅长的学科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观念判断。


软科于1月23日正式发布了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选取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化四个方面的10项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使用了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最能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还设计了1个综合排名加多个单项排名的方式,全面且客观地反映了大学的竞争性地位。其中有一些学校综合排名相同,但各单项指标得分不同,也说明了同档学校发展的侧重不同

   

  

小编在百强高校中选取了6组排名并驾齐驱的高校,包括前50强所有并列的高校和后50强较有特点的高校进行比较。这些高校来自天南地北,拥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各有擅长的领域,那么他们各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这6组高校分别为:


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并列第7位;


山东大学门大学,并列第23位;


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并列第42位;


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并列第46位;


东华大学兰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列第52位;


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并列第73名。


华中科技大学VS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上追平南京大学,扮演了“华五”搅局者的角色。


南京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华东五校”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前身为华中工学院,“中坚九校”成员,同样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两所学校一为华东地区名校,一为华中地区名校,且各有特色:南京大学是一所文理科强校,华中科技大学则是工科、医科强校。南京大学底蕴深厚,以“天下文枢”“六朝古都”南京为名,名气远播;华中科技大学是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前身的华中工学院为院系调整时吸纳了诸多高校的工科院系组建而成,是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

    

南京大学

图片来源:互联网

  

华中科技大学

图片来源:互联网

   

虽然两校的总分相同,但在单项指标上两校却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两校的单指标数据情况如下:

   

   

在单项指标中,南京大学在生源质量培养结果社会声誉科研质量四项指标上高于华中科技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在科研规模顶尖成果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学生国际化五项指标上高于南京大学,两校在顶尖人才指标上打成平手。


从两校各指标的得分上来看,南京大学强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生源质量指标较高,这得益于学校多年来积淀的良好办学声誉,培养出的杰出学者和行业优秀人才,使得南京大学的“金字招牌”一直吸引着优秀的学子报考。地域因素也是吸引考生的一个因素,南京市自古以来是我国文化科教的中心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三角地区,在当代是我国“一带一路”等经济发展战略的重镇。


华中科技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表现出色,完成了将先进的科研理论或发明转化为社会建设所用的“反哺过程”。服务经济建设和工业建设也是自“华中工学院”以来的优良传统,“学在华科”最能体现这所大学稳扎稳打的学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科的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领域被评为A+,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山东大学VS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与厦门大学一北一南,均为传统强校,也分别是本省的头名高校。两校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并列第23位。


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同时也都是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高校


山东大学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在山东省内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同时也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117个。


厦门大学有思明、漳州、翔安、马来西亚四个校区,现有在校学生近4万人(含外国学历留学生1437人),主体位于福建省,以风光秀丽,富有人文气息而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

   

山东大学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厦门大学嘉庚楼群远眺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两校的单指标数据情况如下:

 

    

在单项指标中,山东大学在科研规模顶尖成果顶尖人才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五项指标上高于厦门大学,而厦门大学在生源质量培养结果社会声誉科研质量学生国际化五项指标上高于山东大学,两校可谓平分秋色。从两校各指标的得分上来看,山东大学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稍胜一筹,而厦门大学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更加出色。


厦门大学由陈嘉庚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因此获得的社会捐赠收入也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体量庞大,因此在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高被引学者的数量上较为突出。


北京邮电大学

VS上海财经大学

VS中国农业大学


在50强高校中,排名第42位的是三所并列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恰好均来自“北上”两个报考的热门地区。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排名相同着实有趣,北京邮电大学为理工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为财经院校,中国农业大学为农业院校,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另外两所均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邮电大学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上海财经大学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中国农业大学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三校的单指标数据情况如下:

 

  

在单项指标中,上海财经大学的生源质量学生国际化指标最高,北京邮电大学的培养结果顶尖成果科技服务指标最高,中国农业大学的会声誉科研规模顶尖人才成果转化指标最高。


在生源质量指标上,上海财经大学较为领先,其次为北京邮电大学,最后是中国农业大学,这比较符合当前考生和考生家长的择校取向:财经类最为热门,其次为理工,农业则最为冷门。不过,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更为出色,农大强在科研规模大也能保证科研质量,还有最多的顶尖人才数量。另外,两所行业特色性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也较为出色,分别挥发了自身信息科技特色和农业特色的优势。


北京交通大学VS华中师范大学


前50位中,还有一组不同类型的高校并驾齐驱,北京交通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并列第46位,两校均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两校的单指标数据情况如下:

 

   

在单项指标中,华中师范大学的科研质量领先较多,其余均为北京交通大学领先。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理工院校,历史悠久,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校园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

  

北京交通大学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华中师范大学

图片来自:学校官网

  

东华大学

VS兰州大学

VS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并列第52位的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三校,华东地区的东华大学为理工院校,西北地区的兰州大学为综合院校,华中地区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财经院校,其中兰州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东华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东华大学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兰州大学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三校的单指标数据情况如下:

 

 

在单项指标中,东华大学的培养结果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学生国际化指标最高,兰州大学的社会声誉科研规模顶尖成果顶尖人才指标最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生源质量、科研质量最高。整体而言,老牌“985”高校兰州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较为优势,东华大学作为理工院校其服务社会能力较强,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炙手可热的“五财一贸”之一,又有法学教育领域“五院四系”的加成,生源质量最高。


东北财经大学

VS西南财经大学

VS西南大学


第73位由来自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三校占据,分别为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大学。三所院校中,西南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东北财经大学为地方高校。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为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为教育部直属的财经院校;东北财经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市。

   

东北财经大学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西南财经大学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西南大学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三校的单指标数据情况如下:

   

  

在单项指标中,东北财经大学的培养结果社会声誉学生国际化三项指标最高,西南财经大学的生源质量指标最高,西南大学的科研规模科研质量顶尖成果顶尖人才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六项指标最高。


两所财经院校进行对比,西南财经大学在生源质量上要高于东北财经大学,因为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地方高校,在东北地区就业口碑较好,但受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对考生的吸引力要小于西南财经大学。再看两所西南地区院校进行对比,西南财经大学的生源质量要远高于西南大学,体现了考生和家长对于财经类的热忱。不过西南大学作为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相比以就业为导向的财经院校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以上6组并驾齐驱高校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华中科技大学与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与厦门大学”两组同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均有一校人才培养方面较高,而另一校在科学研究或服务社会方面更胜。这也充分说明了同样档次的高校,其发展重点有所不同,各有所长。


另外,一些并驾齐驱的不同类型的高校中,财经院校在生源质量指标上领先同档院校,理工院校或有一定行业基础的院校在成果转化方面较为领先,而综合大学则在科学研究方面有较大优势。


整体而言,前百强高校中同档学校各有出彩的领域,或擅长科研,或声名显著,或就业可观。

     

                      

参考来源:

[1]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2]]各校官网

              



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软科”,在对话框中输入2019BCUR表格”,下载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全部数据(Excel格式)。

           

往期回顾

        

软科春季招聘火热进行,海量岗位点击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