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泰国的中国同胞们,现在是时候“卷铺盖回中国避难”吗?

岳汉 泰国网 2020-09-12


现在的世界,五个字可以形容:“风水轮流转”

 

一个月前,是全世界为中国加油;现如今,变成了中国为全世界把脉。

 

一个月前,是中国担心外国不让中国人入境;现在,轮到外国人担心中国不让他们入境。

 

一个月前,全世界往中国运口罩;现在,中国往全世界捐物资。

 

一个月前,十万加文章是《来泰国会不会被隔离》;现在,十万加文章成了《回中国会不会被隔离》;

 

一个月前,海外华人都在讨论“国内跑出来的人,害人害己”;现如今,中国乡亲们都在讨论“外边跑回来的人,万里投毒”……




在不久之前,我们写文章都在琢磨“中国人还能不能来泰国”、“中国人该怎么来泰国”。

 

三不五时,还要写两篇特别肉麻的评论,呼吁泰国“敞开国门”,恳请国内的父老“暂缓来泰”——仿佛那时候的泰国是世外桃源,中国人都削尖脑袋等着进来似的……

 

几乎一夜之间,最多两三夜吧,风向彻底改变了过来。

 

欧洲、北美、东北亚这些“人间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一下子变成了最危险的地方,修炼“群体免疫”的大型炼蛊场。

 


泰国还好一些,一天新增三十几例(假如这个数字是真的话),乍一看还算稳得住。


但是,跟中国绝大多数,那些十天半个月没有一例新增病例的省份城市相比,泰国还是危险得多。


于是,中国,成为了“躲避新冠疫情最后的安全堡垒”。在泰的中国人,一个个都开始琢磨该怎么跑回中国去避难,而且得在中国没有“封国”之前……


那场面,真是恍若隔世,沧海桑田。

 


那么,在泰国的同胞们,以及广大在海外长期居住、工作、留学的中国父老乡亲们:咱们卷铺盖回中国的时候,到了吗?

 

想要弄清楚“该不该回国”,首先得问自己几个问题——


有必要回去吗?

 

回得去吗?

 

回去以后,还出来得了吗?

 

就这么回去,会被“家”里头嫌弃吗?



问题一:真的有必要回去吗?


讨论一件事情要不要做,实际上就是讨论动机、成本、可行性,以及价值判断。

 

先说动机:泰国这种情况,是否真的需要“逃离泰国”?

 

这个问题,老实说,现在还很难说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因人而异,泰国疫情走向也有待观察,我也很难静态地推论,该走,还是不该走。

 

但是,以目前(3月17日)泰国疫情的情势来看,应该说——泰国暂时还没有发展到“非走不可”的地步。

 


目前,泰国疫情的官方数据,还不算糟糕。确诊病例不足两百,并在以每日大约30例的速度增长。

 

总体而言,泰国的医疗水平不算落后,政府具有社会动员的权力与能力,且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对疫情防控有着基本共识,对新冠病毒有着起码的警惕。

 

而且,在确诊病例进入“两位数增长”之后,泰国政府已经开始行动,宣布关闭学校,取消大型活动,停飞高风险国家航班,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开始管控人员进出。

 

一旦进入状态,泰国的表现可能会比一些欧盟国家更出色,将新冠疫情控制在国内社区传播的初期还是很有希望的。

 


当然,泰国社会并不完美,即便是泰国人自己,对于泰国疫情的实际状态,以及未来走向,都有着一些悲观的预期。

 

所以,随着泰国疫情的变化,“是否应该离开泰国”的问题的答案,也很有可能会随之变化。

 

在泰国社会仍在正常运行,疫情在总体上稳定可控的当下,我们应该相信泰国政府和泰国人民面对疫情的能力与努力。

 

再说,现在的中国,也不是想回就回得去的。


问题二:现在回得去吗?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泰之间的航空运输受到重创。

 

无论你是从中国来泰国,还是从泰国回中国,机票都是一票难求,并且价格昂贵。虽然肯定没有伦敦到北京的“18万机票”那么夸张,但是3——5千人民币一张单程机票也很是不便宜。

 

随着中国严防“境外病毒倒灌”,许多返回中国的航班,都纷纷被航司推迟或取消。如北上广之类的中心城市为了自保,往往不允许境外直达航班降落。

 

即便买到机票,也无法直达目的地,而是需要在中国降落之后,再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进行复杂的换乘。

 


而且,即便你到达了目的地,作为此刻中国最敏感的“境外来华人员”,你也必定会受到隔离——乃至定点隔离的“伺候”。

 

北上广就不用说了,就连湖南、广西、云南这样的,也躲不掉定点隔离(有固定住所的本市居民居家隔离)。

 

从一个不那么危险的泰国,千里迢迢,冒着巨大的风险跑回“比较安全的”中国去接受长期隔离,值得吗?

 

你在曼谷家里待着,效果其实也没差那么多。

 


再说了,回国过程中的健康风险,同样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全泰国最危险的场所,莫过于机场。你要是真觉得,在泰国买个菜都感到危险,那么在封闭的航班机舱里与天南海北的人长时间共处一室,更是让人六神无主,胆战心惊。

 

这样的风险,是否值得去尝试?

 

回国并不容易,甚至已经可以算是艰难,在泰国疫情没有成为第二个意大利之前,没必要仓皇逃离;而如果泰国实际疫情比政府所公布的要更糟糕,那么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交通工具返回中国,也将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

 

事小不用跑,事大跑不了。

 

面对这样无奈的悖论,我们还是提倡一种最为朴素的方案——原地待着,不要乱跑,是目前最为合理而靠谱的选择。

 


问题三:回去了,啥时候能再回来呢?


即便你神乎其技,排除万难,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回到了中国。你还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啥时候才能回到泰国来呢?

 

你是否想过,这个疫情会持续多久?

 

假如欧美国家的疫情,一直持续到秋天,甚至像英国政府内部文件预测的那样“持续到2021年”,那么整个世界都将长久地笼罩在疫病的阴影中,国与国之间的“封国”状态将无休无止地持续下去。

 

这样的前景,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你的住房,你的工作,你的学籍,是否能够为你奉献如此长久的等待?

 

你是否能够承担,或许一年半载都无法回到泰国的后果?

 

如果你需要与仍在泰国的家人分离,你是否有“此去经年”的觉悟?

 


这些,都是在特殊时期“离泰返华”所需要想到的未来,所需要面对的结果,所需要承受的代价。

 

也许这些代价在生命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你依旧需要想到它,在权衡之后选择放弃或者接受。

 

选择之前,思虑周全,然后告诉自己,我选择这样做。

 

世上没有后悔药,不要用更艰难的抉择,去弥补昔日的轻率。

 


问题四:此时选择回到中国“避难”,在道义上正确吗?


除了功利判断,还有价值判断。


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境外输入病例”。而从海外进入中国的人,绝大多数就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


于是,国家的忧患,逐渐默化为民间的情绪。本土居民对海外侨民天然的隔阂,再加上“豌豆公主”、“矿泉水妹”、“北京黎氏女”这一系列事件的出现,汇聚成了中国社会对海外回国同胞的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态度。


“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


中文果然博大精深,损人都损得这么押韵。



第一次听到“万里投毒”的名句,我和绝大多数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一样,心中闪过一丝酸楚。

 

我知道,人家骂的是“巨婴”,不是我。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泰国人在推特上搞一个“泰国山水你不爱惜,骗吃骗喝你最牛X”的热门话题,并且列举出一长串中国奇葩游客的案例,加以网上公开处刑,然后@“中国傻X游客”,请问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何感受?

 

即便泰国人声明,他们针对的是“中国无良游客”,而不是全体中国人——你难道就能释怀吗?

 


有一说一,巨婴该骂,莫名优越感该骂,但是“祖国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的确让我们这些“在海外的中国人”(依旧是中国国籍的)十分不是滋味。

 

我们在泰国一日三餐地和“辱华宣传”死磕,在疫情时顶着泰国人的冷眼,向国内疯狂捐口罩时,没曾想过会有这一天。

 

我知道,骂“巨婴”的人并不是在针对我。

 

遇上真“巨婴”,估计我也生气。

 

但是,一码归一码——建设祖国并不一定要在国境之内,海外华人在成为无心的投毒者之前,也并不是存心要祸害中国。

 


所以,在这种空气中,是否还需要回到中国?我觉得不要这么快做决定。

 

不管中国如何待我,我始终爱着我的祖国。

 

如果在疫情肆虐海外之时,我们的“回家”会对父母之邦造成威胁,那么我宁可留在泰国,与老泰们“共克时艰”,不为中国人民添乱,不给家乡父老们添堵,也不给老泰们留下“溜之大吉你最快”的口实。

 

这是我的选择,不能代表任何人,也不是对任何人的呼吁或者约束。

 

中国人有回到中国的权利(只要遵纪守法),我是这样选择的,不代表我觉得这种选择比其他的选择,更加正确,或者更加高贵。

 


留在泰国,还是离开泰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你根本不知道,泰国的下一步会走向何方,也就无法判断,自己的抉择是对是错。

 

但是,对于我个人,一个生活在泰国的中国小编辑而言,留在泰国将是我今后的选择。这一部分来源于我对泰国的判断,一部分来源于我对风险的规避,一部分来源于我对中国的呵护(以及不想被中国嫌弃的自尊)——也许还有一些,是我对命运随遇而安的懒惰。


我愿在中国的光辉中,守望脚下泰国的大地。


一如我永远在泰国的晨曦里,祝祷我远方的祖国。

 




+++

监制:王新宇

文:岳汉

图:综合自泰媒

编辑: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

热文推荐



泰国网www.taiguo.com,为泰国新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新媒体,在泰国拥有庞大会员数,以多元化实用资讯推送服务两国用户,浏览量覆盖全面,旨在持续打造地域性中文综合门户信息网站。泰国网建站以来,以促进中泰文化交流,扩大两国经济贸易,关注泰国华人民生,服务泰华社会为宗旨,赢得了泰华各界的极佳口碑。客服电话:02-693-8559;市场部微信:taiguowang2015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