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ick你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

瓶窑发布 2022-05-03


Pick你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


为进一步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在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展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能”的长者精神风貌,瓶窑镇树选了10位孝老敬老之星和9位时代风范长者,一起来走进他们的故事,并为最打动你的他(她)投上一票吧~


☆ 孝老敬老之星 ☆

大观山村

金国良(右一)

金国良,男,1970年出生。父亲因脑出血卧病在床已有三年,一开始他边工作边照料父亲,后来直接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对父亲的照料之中,只靠房子租金收入来维持生计。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金国良却是父母温暖的皮夹克,耐心细致、不怕脏累,面对旁人的夸赞,他总是摆摆手说:“这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


凤都村

沈来胜(后排左二)

沈来胜,男,1964年出生。父亲89岁,母亲82岁,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长期需要住院治疗。虽然家中兄妹三人,但弟弟、弟媳在外经商,妹妹远嫁,服侍双亲的重担就自然落在了他肩上。今年春节,父亲因心血管疾病,送杭州市一医院急救,待父亲醒过来后,却出现了排泄不通,沈来胜就用手指头慢慢抠,用开塞露润滑,才使父亲排泄通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沈来胜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对于照顾年迈的父母他也始终孝顺和耐心。


里窑社区

陈连子(右一)

陈连子,女,1960年出生。1985年嫁到里窑社区,四年后丈夫就因病去世,但是她并没有离开这个家,而是选择和夫家人继续生活在一起,扛下了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的重担。 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不用继续操心,而对于96岁高龄的公公,她几十年如一日,如同照顾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悉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让老人安度晚年。


南山村

陈梅玲(后排左二)

陈梅玲,女,1965年出生。家有90岁的公婆,聋哑的小姑子和2岁的外孙,一家八口人的生活起居全部由她来负责。家里有两位高龄老人、残疾的小姑子,长期以来的照顾,让陈梅玲熟悉和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照顾起来得心应手。碰到公婆身体不适,陈梅玲总是亲自去医院管护老人,没有一丝犹豫。热心公益的她,还经常抽空参与村里的环境保洁和垃圾分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彭公村

盛玉皎

盛玉皎,女,1968年出生。婚后,她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细致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已经有30多个年头。2005年,78岁的婆婆因为脑淤血瘫痪在床,盛玉皎毅然辞去工作回家亲自照顾老人。公公去世后,婆婆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十几年来,盛玉皎任劳任怨照顾瘫痪的婆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杨梅坞社区

郭福刚(右一)

郭福刚,男,1960年出生。今年,郭福刚的母亲101岁了,百岁老人的照顾,需要子女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郭福刚不辞辛劳,照顾年迈的母亲,他对母亲的真情付出在社区居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郭福刚说:“我做的都是作为儿子应该做的,只希望母亲健康长寿”


长命村

项海燕

项海燕,女,1980年出生。自2011年她的婆婆患帕金森综合征丧失劳动能力以来,项海燕就辞职在家,全职照顾婆婆和家里人,每天坚持给婆婆擦拭身体,一有时间就搀扶婆婆锻炼身体。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十年如一日。项海燕以孝道为荣,用她的赤诚孝心诠释中华传统美德,用朴实的行动演绎平凡而温暖的亲情故事。


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陈文英

陈文英,女,1965年出生。2018年开始,从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她把每一位老人当做自己的长辈,记得每位老人的喜好和身体情况,上门为老人服务的时候她总是热情周到、耐心细致。清洁居室、洗衣做饭、配药送餐、嘘寒问暖......为老人真心付出,得到老人及家属高度认可。


 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钱建美(上图左一)

金仙琴(下图右一)

钱建美,女,1970年出生;金仙琴,女,1962年出生,曾获身边好人、优秀巾帼志愿者荣誉称号。2016年开始,两人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服务的对象都是一些年老体弱、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五年来她们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用心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工作中她们可谓是“黄金搭档”,每次上门服务时,她们总是分工明确,尽心尽职,老人们只要一提起她们,总是竖起大拇指,对她们赞不绝口,说她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时代风范长者 ☆

塘埠村

刘有泉

刘有泉,男,1943年7月出生。曾获余杭区土专家、区级传承人、瓶窑工匠、f类人才等荣誉。1983年,刘有泉萌生了把余杭纸伞这种传统手艺留下来的念头,他自费买回了100把竹伞架,2006年底,他召集了四位制伞老师傅成功恢复了复杂的纸伞制作技艺,并在村内传授。2007年,余杭油纸伞被浙江省文化厅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被地方政府作为民间手工技艺项目重点保护起来。2016年,传统手艺被带出国门,余杭纸伞系列产品及衍生品在巴黎Maison Objet家居装饰博览会上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彭公村

刘巧林(右一)

刘巧林,女,1944年11月出生。虎头鞋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制作技艺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77岁刘巧林拥有制作老虎头鞋30多年经验,是传承老虎头鞋的匠人。“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制作手工虎头鞋是彭公村妇女的传统,能够保护孩子没病没灾,健康成长。”刘巧林介绍说,而如今她不但自己传承着虎头鞋的制作技艺,还开设培训班帮助村妇们学习这门技艺。


里窑社区裘法庆(右一)

新窑社区丁春牛(左一)

裘法庆,男,1952年7月出生;丁春牛,男,1950年1月出生。曾获杭州市“十佳交通劝导员“、杭州市“百名交通治堵优秀志愿者”、余杭区“美丽余杭人”、余杭区”优秀网格员”、瓶窑镇一小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自2014年开始义务协助疏导交通以来,每个早晨,裘法庆、丁春牛都会准时来到小学门口,至今已有近七年,“因为我们学校周边没有停车场,上下学的交通压力非常大,孩子们过马路也存在安全隐患,幸好裘师傅与丁师傅每天早晚风雨无阻来义务疏导交通,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瓶窑一小老师郑国良说。


石濑村

葛彩娟

葛彩娟,女,1950年9月出生。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0年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曾任原彭公乡石濑村妇女主任、党支部委员、党委书记,为村发展任劳任怨,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如今早已退休的她,仍继续在志愿服务、清洁家园、垃圾分类、平安宣传等各方面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她常说“老有所为、老有所能”。


新窑社区

高振泰

高振泰,男,1950年5月出生。新窑社区居委会村小组长和志愿者,为社区的和谐平安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曾参加平安余杭宣传、美丽余杭、为民理发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点点滴滴的小事他都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还是个热心肠,邻居有事他必伸出援助之手,居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也总是第一时间会想到找他来帮忙,他是邻里眼中的“新窑好人”。


华兴社区

陈玉根

陈玉根,男,1955年12月出生。1978年2月入党,1976年参军入伍。在上海警备区警备团通信连当兵期间,刻苦训练军事技能,多次受到团嘉奖。光荣退伍回到地方后,自力更生创立工厂发展家乡产业,而且一直挂念当初参战地经济落后的村民,每年赴贫困地区看望慰问山区儿童。2015年离休后,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发挥余热。现任华兴社区振兴宿舍小区支部书记,带领小区居民开展自治管理,还时常进校园讲抗战故事,致力于青少年一代红色教育。


华兴社区

唐寿娣


唐寿娣,女,1955年12月出生。退休前在华兴社区工作,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退休之后,继续发挥余热,她当了镇党代表、华兴社区万年青支部书记、社区的小组长。她还加入区环保局、区物价局、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志愿服务组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声音,积极组织发动身边的兄弟姐妹参与志愿者队伍与活动中。只要社区有需要,她总是第一个报名,以己之力,奉献社会。


大观山村

费金娥

费金娥,女,1955年2月出生。曾经是雉山村村长,退休后一直坚持默默奉献热衷于公益事业,为村里的孤老、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晒衣物,上门帮老人洗头,陪行动不便的老人聊天。作为一名老党员、老退休干部,她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支部活动;她还坚持做文明督导员,劝导各类不文明现象。


Pick你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投票

看完了这些精彩事迹

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快来参与投票

(每人只能选三个)

pick出你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吧

(投票截止时间:10月10日23:00)




●玩转稻草艺术、品味丰收喜悦,这个假期速来瓶窑老街报“稻”!

●建党百年 村社巡礼 | 羊山社区、溪东社区、西安寺村和石濑村专场文艺汇演预告

●【镜头看瓶窑】今天,这抹红在瓶窑格外鲜艳

喜迎国庆 | 砥砺共前行 奋进新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