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年背下15万字古文经典,天啊!他太厉害了吧!

2016-11-11 明明妈 爱读经


明明(左一)幸福的一家


原文标题:我和孩子包本一年的心路历程

               文/明明妈


去年10月9日,在众人的非议和疑惑之中,我排除了重重阻力,和明明一起坐上飞往广州的航班,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明德堂求学。当时怀着唯一的信念——包本背书。

我对于王教授的读经讲座,研读不多,原因之一,我家先生担心我对读经教育过分痴迷,为“息事宁人”,在家里尽量收敛;原因之二,教授说他推广读经20年,讲来讲去主旨都没有改变,所以我窃以为,读了几个著名讲座后,已经读到了读经教育的80%;原因之三,随着读经典的增多,我以为,王教授是象牟宗三、熊十力、唐君毅等大家看齐的新儒家,正如孩子读经典要分先后次序,王教授和这些大师的著作,应该在读完经典之后,细细的研读和学习。

所以,对教授讲座的研读太少,以至于孩子读经一年多的时候,我还对“包本”这个词几乎没什么印象。第一次听说包本,还是从明德堂,2013年初正是明德堂开始大规模包本录像的初期。我一听说,即无限向往。朴素的认为,这就是读经典背经典的终极状态了。反正孩子是要读经,既然读就去追求最扎实的吧。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身边亲朋的诸多问题搁置脑后,诸如,背了也会忘的。学校的功课能追上吗?参加高考吗?没学历怎么找工作?甚至有来自明明的质问“不上课小提琴退步了怎么办?”……等等,统统被我搁置。包本,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目标。

如今,一年过去了。明明在明德堂已经完成6本中文包本。离计划的9本中文、4本英文的标准似乎只差一步之遥,假以时日,胜利在望。他的迅速成长,令我始料未及。要说这一年的感悟,很简单,包本背诵,带给孩子和我的收获,不止是那沉甸甸的6本书,还有方方面面的成长,以及对读经教育更坚定的信心。

明明去明德堂之前,我就对他提出过包本《学庸论语》的要求,但他觉得太难了,做不到。他在沈阳读《易经》的时候,也尝试过连背,在艰难的啃了7个月之后,加班加点的读,只能实现部分连背。背了后面忘前面。加上他刚到明德堂的时候,已经有18个人至少包背过一本书,其中有的同学进度非常快,已经有3个同学背下5本,3个同学背下4本。那时候,孩子是非常焦虑的,认为包本遥不可及。加上念念不忘小提琴,担心不上琴课被落下。总体上说,他对去明德堂内心非常抗拒。在这样的状态下,硬是被我生生按到了明德堂。

到那里后,他一边想家,一边挂念他的琴,经历一个北方孩子初到南方生活的种种适应过程。同时,他也不断在接受学堂整体气氛的感染,慢慢适应读书要求上的改变。总之,顺利过渡。结果是,到明德堂1个月,确切说是27天,我们就听说了他包本录完《学庸论语》。

对于他录第一本书,我是非常激动的,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在QQ空间里,我这样写到——“听说明明《学庸论语》快录像了,非常期待。这次录像对我和明明意义非同寻常。我为这个结果努力了大半年,期间经历过痛苦的心理梳理和转折。看似简单的一个结果,实则万水千山走过。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机缘,把一本书完完整整吸收消化。加油,明明!”同时,我对他接下来的读书寄予很大的关注,当时留下这段文字——“《孟子》是最难背的,因为很长,3万4千字。但《孟子》的故事性也强,文字也容易懂,所以分篇背的时候,比论语还容易。但通本背,它就变成了最难的。背下《孟子》后,世上就没有背不下来的书了,连我们通常认为最难的《易经 》都如行云流水。所以说,明明接下来面临的是最艰苦挑战,最硬的骨头。加油!”

接下来,明明用一个半月完成《孟子》,一个月完成《易经》。2014年春节,他带着3本书的收获回家。春节后返回学堂,无论新旧书,基本上是以2个月完成一本的速度推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这个过程,让孩子自己非常欣喜,仿佛一夜之间,他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信心,这种来源于内在的信心是深度的自信。包本让孩子知道,只要他付出时间,付出努力,那些艰涩的文字,就可以一一印入他的脑海。所以,缕缕听明明提起他的同学,如何勤奋,如何早起,因为他们已经从自己包本的经历里体会到,只要靠自身的努力,就能追赶进度。看到现在有4点不到就起床读书的孩子,也就不足为怪了。

至此,读经给明明的学习方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认为用读经方法学习,什么都能学会。这次回家,我问他如果回初三准备参加中考,能追上学校进度吗?他说他有信心,文科课程一个星期学完一门,理科两个星期一门。也就是说,他可以脱离老师授课的进度,自学,一本本把学校的课程吃下来。听起来,很象不知天高地厚。也许实践起来,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不包本之前,孩子肯定没有这样的魄力。敢于夸下这样的海口,说明孩子内心里是有一定的判断的。而我能够写出来,也是基于孩子有包本背诵的经历,认为他所言不虚。

这点我和明明在体制的班主任老师也有交流,这位老师对孩子的信心比我还大。不仅认为完全可能,还曾在班会上如是说。


才艺,是我和明明在读经路上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明明7岁学习小提琴,10岁才开始渐渐热爱音乐, 13岁主动提出学钢琴,为的是磨练耳朵以克服拉琴走调。他的学琴,不是基于天赋异禀、也不是为了从事专业,和众多学琴的孩子一样,缘起于盲从,并在因缘际会中坚持到如今,到难以割舍的地步纯属始料未及。小提琴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一语中的“在我所有的学生中,你不是学琴条件最好的,但是是最热爱的”。于是,我们从没怀疑过,老师的教导,在明明学琴路上的重要性。

要不是去明德堂,永远也不会面临读经和才艺的选择。也只有在经历选择的时候,才会认真思考每一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是不是最恰如其分的。当我提出中断学琴的时候,从教多年的老师提出了质疑“他现在这个水平,没有老师指导,单凭自己瞎练,不知道最终能练成什么样子,再回来让我纠正可就难了”“所有学小提琴的,都是靠老师一首一首谱子抠出来的”。明明受老师影响,坚决不肯走,他说“如果我退步了,你怎么补偿?”。还记得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向马老师求救,马老师让我问问孩子“你觉得拉琴,是表现力重要呢?还是技巧重要呢?”,明明回答“表现力重要。”我进一步问他“老师能教你的是什么?”他回答“技巧”……最终成功把他带到明德堂。其实他的内心是将信将疑的。

说到这里,我很感激明德堂。明明到明德堂这一年,得到了学堂的关照何止是读书和生活,本来学堂不允许平时练琴,规定在双周放假(后来改为月放假)才能练。可是明明到学堂后不久,就给他破例了。他每天都能利用课余时间练琴,放假更是从早练到晚。没有老师帮忙校准琴弦,他就靠自己的耳朵听,一天天下来,硬是把耳朵辨音的能力练出来了。没有音乐欣赏,他就用mp3录下自己拉的曲子,给自己和同学听,听出不舒服的节奏,回头不断重练。我听说,学堂为了鼓励他,还让他教别的孩子学琴,还给他各种机会展现他的才艺。

这个国庆,利用他难得回家的机会,去上老师的琴课,老师非常赞叹和惊异,说孩子的琴技不仅没有退步,还有所进步。在音准和基本功上,比他这一年上课的进步还要大。这次老师一次留给明明半年的课,想想我们真是划算,一年才上两回课。

总结起来,才艺的学习,象其他科目的学习一样,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远远比老师的指导来得重要。一切科目,都可以通过“自学+老师适时的指点”来进行。不仅学琴如此,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看似技巧性强的科目,也是如此。这在“老师手把手教学生”盛行的如今,也算是颠覆性的体验了,而这个体验,以及这种能力的获得,来自于孩子读经和包本背诵。

最让我欣喜的,还是孩子思想的日渐成熟。在学业上,在同学、老师的问题上,他都有自己的主张。是啊,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长不大。这一年独自在外,锻炼了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还有经典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已经越来越感受到孩子独特的气质。温柔敦厚,中正平和。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经典还原了孩子的天性,孩子又在诵读经典中体悟为人之道,在体悟中完成了自我的初步教育。生命就在不知不觉中充实饱满,圆融中正。

祝福孩子。

2014年10月10日



   

爱读经


         倡导教育之本质,让读经变化人生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爱读经微信平台


联系我们|15011170557(微信)

爱读经读书会|103382880

爱读经官网|www.iduji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