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不会产生大师?

2017-07-04 依仁 爱读经




                                     

为什么大人物都爱独处



乔布斯通过长时间的冥想找到创意;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完成在纽约农场的一间小屋里;路遥在一个边缘的小乡村中,每天夜深后开始写作,才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煌煌三部曲;钱穆的传世名作《国史大纲》,是抗战时一个人在云南昆明的一所寺庙中写成;司马相如写作时一个人在屋内,一丈之内不许有脚步声。。。



为什么这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喜欢一个人独处?难道一个人思考时,有特别的功效吗?对,这是因为,在不被外界环境打扰时,我们的大脑,处于深度工作的状态。深度工作,能使个人的认知思维能力达到极限。


在历史中很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决断,都是在这样深度思考中完成。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必定要有这样的深度专注,才能产生相应的效验。很多人说:学习没有效果,学不到东西,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深度专注的学习过。


“不疯魔,不成活”,很多在各自领域成功的人,都有一相同的经验,当自身达到一定状态时,会陷入普通人不能理解的痴狂中,然后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如书画家把自己关到屋中三个月,在一切肉眼能看到的地方练习书法,睡觉无意识的比划笔画,磨破了被子;弹琴弹到茶不思饭不想,好似和人间隔离,如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僧人在打坐冥想时,会达到一种禅定,一瞬间可能就是三天;古希腊的哲学家思考问题时,听不到周围人的谈话,过马路也不会躲闪;很多读书人,也会采用闭关学习的方式来读书;这种都是深度的工作学习状态,也只有这种学习是完美的吸收。但,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各种肤浅的阅读,使我们越来越难以达成深入的学习思考。



                                     

碎片化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吃饭时看一眼电视,坐公交车时上会微博,都能获取全世界五花八门的新闻讯息。我们每天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等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大家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各种问题,发表看法,充当着一个个社会角色,我们每天浮光掠影地阅读非常多的信息。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谈资外,我们得到了什么?


“我们知道的很多,却越来越不会思考”


一个20页的文档,没有耐心看完;


一本内容并不算晦涩的书,理解起来非常的吃力;


注意力十分涣散,不由自主的就跑神了,看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


变得非常的浮躁,只想一目十行的尽快往下掠过,盲目的寻找亮点;


这种情况,应该在很多的人身上都有体现。

我们的大脑好似生锈了!碎片化阅读,让人形成阅读不爱思考的惰性。因为我们接受的信息,都是那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信息。


一个从不曾阅读过经典的人,上网阅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会很容易相信某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很容易被说服、煽动、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很多媒体为了利益,都在推祟拜金物欲的价值观,如果有良好的文笔辩才,很多人就会信以为真。


如果你没有真正阅读过经典,努力提升自己头脑,用任何东西也不会成就更好的你。你只是在成功的被物欲洗脑罢了!



                                     

儿童应该提倡干净的阅读




与经典文本比起来,孩子更爱阅读;阅读,孩子更爱那些图文并茂的书;与阅读比起来,孩子更爱做游戏;游戏,孩子更爱玩电子游戏;此中原因,在于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刺激吸引最大。


所以,要真让孩子选择的话,孩子最爱玩的就是那些充满暴力与破坏的电玩。他们可以一玩几个小时不休息,一走进那样的世界,他们全身神经立刻被调动起来,兴奋、畅快、反应迅速、手脚伶俐、好像吃了大补丸,精神百倍,经久不倦。 


电脑电视手机屏幕的刺激,会让一个孩子变得越来越浮躁,注意力涣散。玩计算机玩得太多的孩子,他的心智头脑就会变得麻木,基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开小差,对任何事都没兴致了,整个人就呆若木鸡,不和外界接触,不交流表达,表达出来的句子也不连贯完整,他整个头脑,就在电子游戏的世界中。这时,你要敢反对他继续玩下去,他马上会和你恩断义绝,反目成仇,产生极大的暴虐情绪。


很多父母都以为儿童的“聪明”好动是好习惯,千方百计的给孩子寻求各种知识,接受大量的讯息刺激,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电视、漫画、卡通,流行歌、绘本等,其影响或深或浅,皆不利于培养孩子深度专注学习的能力。


而读经,看上去「枯燥」,但一旦读出味道,则可助长增益一切学习。



                                     

为什么强调要老实读经



王财贵教授曾说:读经教育最高标准就是所谓的老实、大量。


老实:


读真正的经,只是读,不讲解,不读课外书、不要图文并茂、不做游戏。


大量:


字数大量,尽可能的多读,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的经典读诵量;


遍数大量:一本经,读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五百遍,乃至终生不忘;


时间大量:整天只有读经,一天读经六个小时,八个小时,最好十个小时,读它十年;


字数越多,遍数越多,时间越长,他的基础就越宽、越厚、将来的发用就越大。


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非如此不可,也只有儿童可以乐意这样的学习。通过这种不加旁杂的学习方式,这样培养出的孩子,性情是稳定的、精神是专注的、是会思考的孩子,这真的是读书做学问的种子,然后才可以培养出所谓的大师级的“大人才”。


所以,这样培养出的读经孩子,看上来有些呆笨,实则他们才是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一旦吸收各种知识,都产生一日千里的进步。


我和文礼书院的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觉得他们谦虚谨慎,看上去不爱表现,没有多少知识储备,但我发现他们十分精进好学。于是,我知道了,王教授并没有教导他们别的,这几年一直在打磨胚胎,打磨出来他们的向道之心。那颗能成器的材料底子,它有无限的可能,将来成就如何,就看他们自己的了,基础已经为他们打牢了。




    倡导教育之本质,让读经变化人生    


⊙责任编辑:依仁(微信号:18511288418)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爱读经微信平台


联系我们|18511288408(可加微信)

爱读经读书会|543250139(qq)

爱读经官网|www.iduji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