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遗传承】非遗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论坛,干货满满!

PACC 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3-11-06



2018年8月31日13点,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承办的“非遗研培计划师资交流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2018上海设计周之都活动周展览空间)东一馆一层7厅、8厅顺利举办。



此次论坛是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传承人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而举办的。论坛的主题为“非遗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嘉宾集中分享和探讨了如何提高非遗活态传承发展经验和现代设计转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对策等议题。




各位学者、专家、传承人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一致认为我们当前非遗发展的工作发展方向应以政策引领高度、以理论协同创新、以实践拓展路径的原则来深入展开,全面加强对非遗活态传承的路径、方法的研究,并积极拓展非遗现代转化的进程工作。


主持人:陈志刚

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主管、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项目总监

 

整场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专家、学者、非遗研培教师、非遗传承人,品牌机构负责人、跨界设计师代表,知识产权律师、艺术金融专家和媒体代表等列席,还有报名参加的PACC官方微信公众号铁杆粉丝们和设计周观众,共计180余人。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执行主任金江波教授致辞。金江波教授首先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非遗专家、学者、传承人、跨界设计师以及非遗爱好者们共襄盛举,其次介绍了论坛在上海设计周期间举办的意义,指出非遗传承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有机的工程,也是传递文化自信和优秀文化脉络的一个重要载体。最后希望大家在论坛期间共同畅谈非遗传承在跨界设计、现代性转换、当代性表达等议题,共创美好明天。




启动仪式

“非遗办公物语”上海非遗文创大赛


为了推动非遗跨界创新设计,由视觉中国设计师平台社区和中国设计师领军人才文化创新联盟共同承办,共同发起“非遗办公物语”上海非遗文创大赛(以下简称非遗文创大赛)。在论坛现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上海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龚毅先生、视觉中国社区ME运营总监姜伟辉先生等嘉宾共同上台为此次大赛进行启动。






各抒己见

非遗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


吴元新 《蓝印花布的当代设计》

蓝印花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

吴元新馆长从蓝印花布的历史、传承演进入手,仔细分析了蓝印花布的特色以及和当代生活成功嫁接的实际案例,并介绍了这些年来的传承工作,通过四十年来不断的努力和保护,吴先生和他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始终坚持传承蓝印花布艺术,抢救保护蓝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实物遗存两万余件,创新设计近千件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并在蓝印花布产业化实践上做了极有价值的分析和分享。



章莉莉 《非遗传承与跨界设计》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章莉莉副教授将上海大学三年来研培取得成果和经验与大家做了深度的分享,首先她以三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实际案例分别从三个方向来阐述:一是如何保护好非遗的基因,二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三是如何创造当代生活美学。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探索与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多种方式。在研培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左手牵着设计师,右手牵着非遗传承人的跨界创作方式,孵化出大量的成果,并逐渐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徐军 《品牌发展与工匠精神》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创意设计总监

徐军先生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分析了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在日常生活用品当中的创新设计实践,并以佰草集品牌为例,从美学养成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典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最后徐教授还现场分享了题为《花丝镶嵌创意》的视频,视频详述了佰草集品牌全新团花纹样的设计及制作过程,这种融合美学转换和非遗花丝镶嵌工艺的设计制作方式正是对《品牌发展与工匠精神》的最好点题。



何志芬 《阿坝织绣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转化》

四川省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何志芬副局长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阿坝在非遗传承上的工作进程、模式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对阿坝非遗工作的展望。同时她还分享了阿坝州整体参与PACC研培班的情况,并在月前回访的过程中看到阿坝州非遗传承人们的变化和成长,认为是一个体系性的转变,融合了两地的优势与资源。并进一步提出了在非遗的保护传承方面的三点做法,一是凝聚多方合力,形成高效运转格局。二为完善配套政策,保护传承有章可循。三则夯实基础,分类保护,整体推进。



索郎当周 《阿坝织绣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转化》

牦牛绒纺织技艺传承人

传承人索郎当周介绍了他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创业,与当地的牧民一起开办诺尔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他的企业核心文化有三点,一是不忘初心,二是勇于创新,再是精益求精。公司主要从事民族纺织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展现藏族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并立足于品牌服务,在谈到在PACC研培期间,他与设计师的跨界合作的《云上的卓尔克》,是PACC特邀sheme设计师、旗袍设计师、土布文创设计师、传统手工艺人与牦牛绒兄弟跨界合作的优秀精品,他的理想和宗旨是要把青藏高原的非遗文明——牦牛绒的温暖带给大家。



张居悦 《阿坝织绣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转化》

羌绣传承人、囍悦合作社创始人

传承人张居悦从自己由一名普通大学生到成为羌绣传承人的人生转变谈起,分析了羌绣传承任务的任重道远,并分享了在PACC研培学习期间的所得所感。



周爱华 《跨界设计与平台共创》

sheme品牌跨界项目创意总监

独立项目人

周爱华女士从sheme品牌和非遗传承人的跨界实践上切入,重点分析几个与非遗跨界合作的案例,提出两大核心观点:一是跨界设计让创意与非遗的结合带来活态传承的发展生命力;二是平台共创让跨界成为设计师与传承人携手进入一个新的空间。



刘峰 《非遗保护与知识产权》

上海市律协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刘峰先生则以《非遗保护与知识产权》为题,通过对“非遗保护第一案——安顺地戏”的署名权纠纷做的详尽分析,尝试厘清非遗保护的困惑因素,重点探讨了非遗保护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以及非遗传承和知识产权之间的边界和法律界限,并提出非遗的保护要实现“自我造血”,应从著作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四个角度出发,从根本上实现非遗的活化传承和保护。



范勇 《非遗传承与艺术金融》

AIFA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创始人

范勇先生主要讨论如何借助其他的媒介和生产平台让它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他通过指出非遗传承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诸如资金不足、市场开发困难、监管法制化未成型等,提出要以资本与科技为推手,推动非遗资源化、资源资产化,逐步形成非遗资源产业化机制。并例举了国家博物馆与肯德基的合作、韩国仁川机场传统文化体验区等实例来说明高附加值的文化资源在艺术金融领域的推动下所产生的价值。




洪建华 《徽州竹雕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徽派竹刻国家级传承人

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馆长

洪建华馆长介绍了自己在徽州竹雕中所做的工作,并分享了他从艺以来众多的原创竹雕作品,他自己并创办的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已经是徽州竹雕活态传承的见证者,在当地乃至竹雕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作为一座民营博物馆,在结合展示陈列的基础上它实现良好的商业运营,成为当地非遗活化传承的重要推手,最后他还分享了在PACC举办的研培班中的学习收获,并通过研学的设计实践,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走进徽州竹雕。



周彤 《非遗研培中的文创实践》

沈阳师范大学非遗研培教员、设计师

周彤老师从非遗研培教员的角度分享了沈阳师范大学在非遗研培教学中,他担任非遗创新部分教学课程的设计、案例及心得。以研代教,教学设计以研发“非遗走进当代生活”的非遗加文创商品为目标,将非遗与文创设计结合,并提出“非遗+文创”研发理念,为非遗插上文创的双翼,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通过设计再加工,匹配到预想客户,提升研培作品的商品属性,做出一些好玩、好看、好用、有温度、有情怀、想拥有,甚至成为潮流的产品,同时还例举了不少融合东北民俗特色的陀螺玩具、剪纸及新年挂饰等成型案例。



朱钢 《品牌打造与非遗传承发展创新》

“中国非遗品牌计划”发起人、文木文化总经理

朱钢先生从中国非遗品牌计划的实际操作出发,希望整合非遗品牌的无形网络,让所有非遗的项目传承人,还有相关的资本方,相关的渠道方,都更加踊跃地加入到非遗的保护当中,从而实现中国非遗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创新。




圆桌对话

“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头脑风暴




圆桌论坛的邀请设计是考虑到不同身份背景的非遗从业者、观察者、传播者、爱好者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所持的视角和位置能否在同一个时空背景中有精彩的头脑交锋,为我们的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设计交流出一些不同以往的观点和看点。对话围绕非遗活态传承跨界创新两大块展开,先由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先后发言,讲述了自己的非遗传承之路,随后另外三位嘉宾则分别从现代设计、跨界趋势、市场机制等三角度分别予以探讨,整个讨论过程中高潮迭起。


参与对话的有:

陈斐轶(主持人):上海东岸绒绣艺术研究中心智库联盟发起人、东方财经频道非遗项目嘉宾

杨芳:丹寨蜡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蜡花小姐品牌创始人

李兴秀:羌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董月英:国家丝路国际金融产业联盟成员、上海市律协文化传媒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李勤:生活周刊运营总监、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副秘书长

陈文:杭州膳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CEO、吾盟(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杨芳:介绍了一下自己作为丹寨蜡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四十年来对丹寨蜡染技艺的传承教育的历程和心得,深感当前非遗传承任务的任重道远。


李兴秀:介绍了她在培养羌绣继承人上的情况与心得,朴实的分析了非遗传承的难度和任务,以及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植和倾斜使得传承的效果有所好转的现况。


董月英:从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入手谈到非遗作为一种可持续挖掘的文化遗产在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之间必须找到一条可以平衡的路径,只要这样非遗保护才可以有序且平稳的进行。


李勤:从媒体的角度入手,希望通过传播力量让更多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有信心有毅力坚持下去,以正能量观来传播非遗传承的任重道远,要让后辈继承者有坚守的信心,耐得住寂寞。


陈文:从近期热播的宫斗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非遗元素出发,分析到随着电视剧的火爆,剧中带有非遗元素的服饰大卖且供不应求的现况,从中可借鉴非遗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走近人们的现代生活从而实现非遗的活化。






在这里感谢大家对于非遗传承的热情和支持!



论坛工作团队

学术指导:汪大伟、金江波

总协调:章莉莉

会务组:郑珊珊、李依蔓、李薇、高超、朱达艺

会务助理:杨汇康、张露文、施灏、张鹏飞、黄逵、杨新瑞

学术组:张承龙

媒体组:逄继青、郭霄楠、张紫云

视觉设计:梁鑫鑫、李晓翠、颜含、杨西、牛涛涛

摄影:朱晔



相关报道链接

【非遗论坛】招募令 | 果洛工作站传承人对话

【非遗论坛】招募令 | 非遗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

【PACC x 上海设计周】没看够《延禧攻略》的非遗?来上海设计周和它们亲密接触吧!

【PACC非遗传承】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上海大学暑期师资交流活动开班!

【PACC X 上海设计周】你没见过的非遗时尚大咖秀!


监      制:章莉莉

责任编辑:逄继青

文字编辑:张承龙

图文编辑:郭霄楠


敬请关注公共艺术创意生活微信公众号,了解PACC最新资讯!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PACC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围绕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资源,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现代公共艺术方向、非遗手工艺方向和城市会展业方向,致力于推动社会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