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电商平台暴雷!拖欠供应商货款千万,百余人血汗钱一去不复返!
“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时代,最大的对手说到底,其实还是自己。”
在访谈中说出这句话时,或许作为”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的创始人李日学正满怀憧憬地遥望着一个属于“寺库”的时代。但如今看来,他可能要感到失望了。
因为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之后,“寺库”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
“提出退店申请时寺库就已经欠我们80多万,我们天天追,还发出了律师函,陆续要回来一些后,现在还差47万元没有结算。”
这句听起来颇为心酸的话语,为在北京经营服饰公司的刘女士所言。据媒体报道,她在去年9月选择与寺库合作,成为该平台的一名入驻商家。
最开始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不到一年的时间,寺库的货款结算开始变得越来越慢。
意识到不对劲的刘女士,在今年3月便向该平台提交了退店申请,可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没有迎来一个“好聚好散”的结局,反而开启了一场漫长的追债之旅。
“发邮件不回,中途寺库还经历了人事变动,我们电话联系运营负责人,对方告知申请已经提交财务部,财务会安排,但具体什么时间打款无法告知,还让我们不要再找他了。”
正如她向记者所透露的那样,退店流程推进遥遥无期,多次尝试联系平台,得到的回复永远都是:“在核实”、“在解决”、“在走流程”……无奈之下选择发律师函后,至今还有半数货款未追回。
(图源:黑猫投诉)
呼哈网、尚品网、品聚网、尊尚网、新浪奢品……
经历了中国电商发展的辉煌十年,看着昔日的竞争对手接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立于2008年的寺库曾熬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大洗牌。
然而,比起昔日顶着“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的光环登陆纳斯达克的意气风发,如今留下的只有风光过后的“一地鸡毛”。
首先,各种假货劣质事件频出后,消费者的耐心已耗尽。
从最初的闲置奢侈品寄卖平台到如今的全方位高端消费服务平台,伴随着自身业务的不断增加,寺库已然打通了从购买、鉴定、保养等有关奢侈品二次流通的全产业链。
然而,伴随着商业版图的一再扩张,假货高仿、退货不退款、发货慢等一系列紧随其后的问题也成了它“甩不掉的标签”。
(图源:黑猫投诉)
如今在名为“黑猫投诉”的消费者维权平台上,与寺库相关的投诉量多达2095条。此外,据电数宝2020年的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寺库的用户满意度仅为2,并且所获得的消费评级为“谨慎下单”。
就在今年8月,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先后因为虚假广告、违反商品明码标价规定被接连罚款,罚款数额超百万。
(图源:电数宝)
种种“声誉危机”之下,寺库的活跃用户增速也在逐渐放缓。据统计,其用户同比增速在2018年为97.6%,到2019年第三季度后大幅下跌至50.9%,一年后又接连跌至7.5%。
或许是为了挽救用户的增长困境,近年来寺库也曾尝试直播带货,甚至还在618期间推出“瓜分2亿现金”等活动吸引用户。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最基本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纵然有再多的优惠补贴,消费者离开平台也是一瞬间的事。
其次,接连亏损的危机之下,再也拿不到资本青睐的“号码牌”。
据报道,在今年年初,寺库CEO李日学向董事会发出了不具约束力的初步建议书,其中提议以每股A类6.54美元回购股票。这也意味着倘若私有化完成,寺库的上市之旅将以市值缩水超70%的结局惨淡收场。
放眼其近年来的财报,从2017年至2019年,其营收分别为37.4亿元、53.88亿元、68.69亿元,同比增速不断下跌的局面之下,到2020年第一季度直接实现净亏损4250万元。
“供需不平衡,企业搞不定供应链,也无法满足用户,势必出现这样的结果。”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奢侈品电商的本质只是将原本在线下渠道销售的商品转移到线上,自己扮演“中间商”服务于消费者,然而这样的模式也导致了其无法获取过高的毛利率。
自身没有独一无二的模式加持,平台的运营对于市场来说便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无疑,这也加剧了其对于资本的“输血”的过度依赖。
然而,当电商野蛮生长的红利期过去,江湖上的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当资本的青睐与用户的信任不再之时,寺库必然会面临关乎生存的困境与难题。
伤痕累累的“追风人”
“都是正规平台,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
正如许多人所感慨的那样,迅猛的崛起,急剧的陨落,近年来倒在电商风口赛道上的“行业玩家”不在少数。
从生鲜团购电商“食享会”被曝出武汉总部已人去楼空,十多家子公司被悄然注销,到社交电商“贝店”拖欠商家尾款超1亿,千名商家赶赴杭州紧急维权,再到如今奢饰品电商“寺库”频频被提及的“货款风波”……
从以往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黯淡退场,无不昭示着商业竞争的残酷之处,所有人都能看到风往哪吹,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向终点。
同样地,在人头攒动的风口泡沫猛然被吹破的瞬间,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意味着有人会赔得血本无归。
点在看,让更多人发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