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宋河山可骑驴》: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修心高手

作者 | 伏琴
主播 | 帆书 · 杨枪枪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今天为大家解读一本幽默讲述宋朝士大夫人生的书——《大宋河山可骑驴》。
看完会发现,“苏东坡们”也曾遭受生活暴击,但依然活得洒脱、活得尽兴。




陆游有诗云:“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他的梦想是策马驰骋于战场,而不是骑着毛驴的诗人,这也是宋朝许多人的共同夙愿。
少马羸弱的宋朝,却攀上了文化的巅峰,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
大宋的风流潇洒,绽放于或豪放、或婉约的诗词中。
陆游、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秦观、晏几道……群星灿烂,数不胜数。
王这么的《大宋河山可骑驴》,带我们领略繁花似锦的宋代诗词,更让我们体悟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
面对生活暴击,即使跌入低谷,他们也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正如书中所言:“岁月对那些天真而纯粹的人没有办法,风霜只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李清照的自由: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和赵明诚皆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婚后珠联璧合、琴瑟和鸣。
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好女应当温良恭俭让。
她偏偏才气逼人,与丈夫赌书泼茶,比赛写词,一争高低,不让须眉。
他们四处搜集书画金石,一起整理鉴赏,她宁愿用华服珠宝去换取古玩文物。
后来两家皆倒,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又染病身亡。
金兵长驱直入,她从北方流落到江南。

49岁孤苦无依的李清照,再嫁文质彬彬的张汝舟。
婚后,张汝舟原形毕露,只为觊觎她手里的文物。
李清照不肯交付,他便大打出手,还得意扬扬地吹嘘自己科举作弊的勾当。
心高气傲的李清照不是像寻常妇人般忍气吞声,而是状告丈夫,要求离婚。

根据宋代法律,无论什么原因,妻子告丈夫都得做牢两年。
她离了婚,进了监牢,幸亏亲友相助,关了几天后被释放。
寡妇再嫁,状告丈夫,休夫离婚,入狱坐牢,桩桩都是惊世骇俗。
即使放到现在,也会被人指指点点,何况是男尊女卑的古代?
可是为了捍卫自由,她不惧流言蜚语,甚至不惜壮士扼腕,面对牢狱之灾。
晚年,她更加从心所欲,在《渔家傲》中写道: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渴望像大鹏展翅一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前半生郎情妾意,花团锦簇,后半生孤苦伶仃,颠沛流离。
世事变迁,境遇流转,但自由的灵魂是她一生的追求。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生在世,枷锁无处不在,但真正给我们套上枷锁的,却往往是我们自己。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给自己设限。
因为我身份卑微,我不能锋芒毕露;因为我能力有限,我不能痴心妄想;因为我相貌平平,我不能自信飞扬……
如果你作茧自缚,就局限于狭窄的天地。
如果你挣脱束缚,一切枷锁都迎刃而解。
人生不设限,才会收获风一般的自由,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只有心怀自由,才能赢得海阔天空。


苏东坡的旷达:此心安处是吾乡


北宋年间,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陷入党争的泥坑。
一方唱罢一方登场,才华横溢的苏东坡却始终不合时宜,只因他不站队、随心说。
天降横祸的“乌台诗案”是他人生的分水岭,平步青云变为一落千丈。
他的贬谪之路从湖北黄州,到广东惠州,再到海南儋州,越来越远。
面对人生的滑铁卢,他却自鸣得意: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黄州,他开荒种菜,研究红烧肉的做法。
在惠州,他潜心酿酒,捐钱修桥修路,在惠州“西湖”修建造福百姓的“苏堤”。
不被允许参与地方事务,他就偷偷地干。

当时的海南还是蛮荒之地,令官员们不寒而栗。
初到儋州时,他已经年过六旬,白发苍苍。
行李仅书两册,没有随从,只有最小的儿子苏过跟随,一副愁云惨淡的模样。
敌都以为他会苦不堪言,但他在儋州待了三年,依然自得自乐。

他在自家开了书院“载酒堂”,许多士子跨海前来听课,他还编课本教附近的孩子们。
海南人不习惯从事农业生产,他孜孜不倦地推销农耕的好处,还带头挖水井。
他跟朋友埋头制造墨锭,还到处找人聊天,无论是文雅书生,还是村头闲汉。
他在《定风波.南海王定国侍人寓娘》中,借一个歌姬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心安定,异乡亦故乡。
故乡远在天边,思乡怀旧,不如活在当下。
他把每一个流放地都当成家乡一样去热爱,随遇而安,埋头实干。

英国托马斯·卡莱尔曾说:“未曾痛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所谓旷达,是体味过人生残酷之后,依然笑对人生的云淡风轻。
风雨人生路,浮沉是常态,悲天悯人不如泰然处之。
常言道,物随心转,境由心生。
心若浮躁,浮生皆乱。心若安定,举世皆安。
内心旷达,才能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辛弃疾的执着:男儿到死心如铁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在金人占领家乡后,采用诈降兼卧底的策略,期待反戈一击。
可惜始终未遇良机,但他把爱国的种子深植于儿孙心里。
从18岁起,辛弃疾两次去金国都城考进士,主要目的是刺探敌情。
22岁那年,他带领家乡子弟兵两千人在济南起义。后来率领一万多名义军,投奔了南宋。骁勇善战的风采,已经锐不可当。
此后多年,他官微言轻,两次向朝廷献上深谋远虑的策论,都不被采纳。
直到一举消灭了向金国私贩牛马的茶商军后,朝廷才让他做了知州兼诸路安抚使等职务。

他立即在湖南建立飞虎军,让金人闻风丧胆三十年。做隆兴知府时,又顺利解决了当地的饥荒。
但是才高招嫉,两年内他被调动四五次,后来干脆被罢官了。
从四十岁到五十岁,最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赋闲十年之久。
,形势紧急时,朝廷召之即来,稍微安定了,又挥之即去,但是他从不泄气,给点机会就殚精竭虑。

直到他67岁时,南宋才正式对金国开战,朝廷连番急召他。
可惜残局已定,他未能应召,次年病逝在儿孙绕膝中,留下壮志未酬的遗恨。
辛弃疾懂风情,会享受,闲时游山玩水、呼朋唤友、填词作赋。
但是只要朝廷召唤,他就慷慨赴任,“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车就道,风采凛然。”

在《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他写道: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这种至死不渝的执着,正是辛弃疾的可歌可泣之处。
他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虽老不改其志,虽死不移其魂。

青春年少时,许多人也曾壮志凌云。可是,风吹雨打花落去,乱花渐欲迷人眼。
我们立志学业有成,勇攀高峰,可是经历几次考试失败后,便不再志存高远;
我们渴望事业成功,大展宏图,可是眼见竞争激烈,自己又表现平平,便偃旗息鼓;
我们想要正直善良,坦坦荡荡,可是名利当前,却难免蝇营狗苟,为五斗米折腰。
在一次次妥协与退让中,逐渐偏离了轨道,忘记了出发时的方向。

有句话说: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选择正确的方向,执着无悔的坚持,才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海海,世界喧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写在最后
书中的词人们,都历经繁华,走过坎坷,从云端跌入谷底,依然吟出人生好诗篇。
他们既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接受命运的打击。
人生路上,有鲜花遍地,也有荆棘丛生。
你是望而却步,还是勇往直前,取决于你的内心。
成功的人,不是没有经历疾风骤雨的袭击,而是学会在狂风暴雨中翩翩起舞。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修心高手。
你若豁达,人生浮沉皆好诗。
你若随心,世事无常皆寻常。
点个「在看」,愿你随心而活,不负此生。
作者 | 伏琴,读书万卷,笔下生花。主编 | 阿医排版 | 余景图片 | 图虫创意图片 | 图虫创意人人知道宋朝文化繁荣,也知其政治软弱。
一首首诗词背后,是宋朝时代的悲怆,也是士大夫们的尽兴与洒脱。
但哪怕生活黑暗,这些诗词依然能给千百年后被生活的捶打的人一丝慰藉。
“苏东坡们”也曾一次次遭受生活暴击,但依然活得洒脱、活得尽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