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国首部曾国藩家族电视影像志(曾国藩家族八集记录长片)
曾国藩近代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古今第一完人。
《曾国藩家族》第1-2集
《曾国藩家族》第3-4集
《曾国藩家族》第5-6集
《曾国藩家族》第7-8集
一、曾国藩家族
1.曾国藩先人事迹
曾氏祖居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岭坡乡棠兴村,其上数百年世代务农,曾国藩五世祖曾元吉(谱名贞桢,生卒1690-1764)一生勤俭操持,在衡山县购买四十亩土地,在湘乡县盖了多处宅院,家业日渐发达,有六子。
曾国藩高祖父曾辅臣(谱名尚庭,生卒1721-1776),曾元吉次子,分得一份家产,不改勤俭劳作之风,有一子。
曾国藩曾祖父曾竟希(谱名衍胜,生卒1743-1816),曾辅臣独子,迁居湘乡县荷叶乡白杨坪村(与棠兴村隔座山,相距40余里,今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在白杨坪买了很多便宜土地,有二子。
曾国藩祖父曾玉屏(谱名兴文,生卒1774-1849),曾竟希次子,为小地主,早年游玩懒惰、不甚读书,在县城遭人讥笑,遂辛勤耕作、教儿读书,有三子。
曾国藩父亲曾麟书(谱名毓济,生卒1790-1857),曾玉屏长子,为乡间私塾教师,历经17次童试,终在43岁时中秀才(通过院试),有五子四女。
注:童试分为三级,县试(一年一考,知县主考)、府试(一年一考,知府主考,通过县试方可应试)和院试(三年两考,省学政主考,通过府试方可应试),通过县试、府试的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的称为秀才。秀才选入县学读书称为邑庠生,选入府学读书称为郡庠生,秀才成绩优异者给予津贴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成绩良好者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无津贴,可递补为廪生),其他秀才均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无津贴,免费读书)。秀才选入国子监读书称为监生,监生有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多种途径,贡生是监生的一种,监生肄业,可同举人出身而做官。
2.曾国藩生平录
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曾国藩(谱名传豫,生卒1811-1872)出生于湘乡县荷叶乡白杨坪村,为曾麟书长子。
1826年(清道光六年),曾国藩(15岁)通过府试,为府童生。
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曾国藩(21岁)通过院试,为秀才。
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曾国藩(23岁)参加湖南乡试中举人,其后两次会试落第。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曾国藩(27岁)会试登第,在殿试中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其后在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注: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三年一考,在省会举行,由中央派翰林主考,秀才方可应试)、会试(三年一考,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举人方可应试)和殿试(三年一考,在皇宫举行,由皇帝主持,贡士方可应试,贡士皆录为进士,殿试仅为重新排名),通过乡试者称为举人(举人即可授官),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
殿试后举行朝考,一甲三人免试入翰林院,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二甲、三甲进士考中者入翰林院,任翰林院庶吉士,以后多为京官,未中者外放任知县,以后多为地方官。明清重臣多为翰林院出身,明内阁阁员、清军机大臣权重但品级不高,加封大学士(正一品)方可称为宰辅。
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毕业,进行散馆考试,一般原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三甲进士授检讨,次者改任各部主事或知县。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曾国藩(28岁)长子曾纪泽出生。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曾国藩(29岁)在翰林院散馆考试中名列二等十九名,任翰林院检讨(从七品)。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32岁)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同年补授翰林院侍讲、升文渊阁校理(从五品)。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33岁)授翰林院侍读(从五品)。
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曾国藩(34岁)任会试同考官、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詹事府右春坊左庶子,同年升侍讲学士(从四品),并充日讲起居注官。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曾国藩(35岁)升文渊阁直阁事(正四品)。
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曾国藩(36岁)升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从二品)。
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曾国藩(37岁)稽察中书科事务。同年次子曾纪鸿出生。
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38岁)升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从二品)。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曾国藩(39岁)任工部左侍郎(从二品)。
1851年(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40岁)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指咸丰帝过失,咸丰帝先怒后奖,同年任刑部右侍郎(从二品),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1852年(清咸丰二年),曾国藩(41岁)任吏部左侍郎(从二品),充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归家。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同年命曾国藩协助湖南巡抚(从二品)张亮基办理团练。
1853年(清咸丰三年),曾国藩(42岁)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共五千余人,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同年,为避免与长沙绿营军发生直接矛盾,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
1855年(清咸丰五年),2月,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于湖口,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44岁)跳船得免被俘,愤怒至极,打算策马赴敌以死被劝止。8月收复湖口,9月补授兵部右侍郎。
1856年(清咸丰六年),石达开进攻江西,曾国藩(45岁)坐困南昌。同年天京事变,南昌解围。
1857年(清咸丰七年),曾国藩(46岁)父亲去世,将部队交四弟曾国荃代管,偕三弟曾国华等回籍奔丧,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
1858年(清咸丰八年),湘军攻占江西,曾国藩(47岁)接咸丰谕出办浙江军务,救援福建。
1859年(清咸丰九年),曾国藩(48岁)拟四路进兵之策,曾国藩攻取安庆,多隆阿、鲍超攻取桐城,胡林翼攻取舒城,李续宜攻取庐州。
1860年(清咸丰十年),曾国藩(49岁)破陈玉成于太湖,由于两江总督何桂清放弃常州而奔上海,导致苏州、常州失陷。同年曾国藩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湘军攻陷安庆,曾国藩(50岁)加太子太保衔,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1862年(清同治元年),曾国藩(51岁)任两江总督兼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未克。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李鸿章率军抵上海。
1864年(清同治三年),7月,曾国荃率军攻占天京,清政府授曾国藩(53岁)太子太保,封世袭罔替一等侯爵,并赏戴双眼花翎。8月,曾国藩奏准裁撤湘军2.5万人。
1865年(清同治四年),曾国藩(54岁)率军赴山东剿捻。同年与李鸿章组建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清同治五年),曾国藩(55岁)奉旨进驻周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师剿捻,针对捻军行踪不定、流动作战,曾国藩采用“重点防务、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的对策,但均遭失败。最终西捻被左宗棠平定,东捻被李鸿章平定。
1867年(清同治六年),曾国藩(56岁)造军舰办理洋务,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1868年(清同治七年),曾国藩(57岁)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视察江南制造总局。同年调任直隶总督,拜见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办理天津教案对洋人软弱,引起朝野不满,曾国藩背负骂名,病情加重,于是召来李鸿章处理案情,其后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
1870年(清同治九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朝廷命曾国藩(59岁)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
1871年(清同治十年),曾国藩(60岁)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同年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2月,曾国藩(61岁)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3月,曾国藩午后在南京西花圃散步,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6月,灵柩运抵长沙。7月,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第二年(1873年),改葬于湖南善化县(今长沙望城区)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3.曾国藩家谱
4.曾国藩家族
(1)曾国藩支
曾国藩有二子五女。
长子曾纪泽(1839-1890),举人出身,三次会试均落第,但通英语,熟悉西方科学文化,父死承袭一等毅勇侯爵,历任英法俄公使,协助左宗棠收回伊犁等地,又任兵部侍郎、刑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51岁卒,有三子二女,三子有两子早夭,仅次子曾广銮(1873-1920)成年。曾广銮承袭一等毅勇侯爵,历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资政院议员,清亡后归乡,47岁卒,有二女但无子。曾纪泽支绝嗣。
次子曾纪鸿(1848-1881),父死后荫赏举人,充兵部武选司郎官,酷爱数学。娶妻郭筠(曾国藩同年进士郭沛霖之女,郭沛霖官至江苏淮扬道,与太平军作战死),生四子一女,33岁卒。
曾纪鸿长子曾广钧(1866-1929),光绪十五年(1889)中进士,官至广西武鸣府知府,清亡后归乡,63岁卒,有四子一女。
曾纪鸿次子曾广镕(1870—1929),历任清刑部员外郎、湖北牙厘局总办、湖北施鹤兵备道、湖北按察使等职,清亡后归乡,59岁卒,有四子五女。
曾纪鸿三子曾广铨(1871-1930),过继伯父曾纪泽,历任驻英使署参赞、驻朝鲜公使等职,参与创办《蒙学报》《时务日报》《中外日报》,59岁卒,有三子一女,但三子均无后,遂绝嗣。
曾纪鸿四子曾广钟(1875-1923),清亡后在湖南长沙设立中国基督教会及明诚小学,48岁卒,有三子二女。
(2)曾国潢支
曾国藩二弟曾国潢(1820-1886),捐监生出身,留居乡里,主持家务,66岁卒,有三子十四孙。
(3)曾国华支
曾国藩三弟曾国华(1822-1858),监生,捐同知,协助曾国藩创办湘军,在兄曾国藩为父丧丁忧期间代管湘军,咸丰八年(1858)战死于三河镇,卒年36岁,有二子八孙。
(4)曾国荃支
曾国藩四弟曾国荃(1824-1890),优贡生,在兄曾国藩、曾国华为父发丧期间代管湘军,并率军攻占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太子太保。66岁卒,有二子五孙。
(5)曾国葆支
曾国藩五弟曾国葆(1828-1862),在曾国华战死后加入湘军,作战勇猛,病死于围攻天京的军营中,卒年34岁,无子绝嗣。
好文推荐:
1.【纪录片】央视纪录片《家风》,透过曾国藩家训,看家风的孕育与传承!
3.【纪录片】五集大型纪录片《王阳明》:沉浸式体会阳明心学的脉络
5.【音频】王阳明:心学四大惊人智慧:修好这颗心,百病自不侵
【欢迎转发,传播正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