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走近他者”读书会纪要|费孝通:《乡土中国》
“理解中国·走近他者”读书会纪要
(一)初访“魁阁”,探寻先辈足迹。
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下午14点,民社院“走近他者”读书会小组前往呈贡魁星阁,感受“魁阁精神”。魁阁曾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主持云南大学社会系研究室工作的地方,他与陶云逵、张之毅等一批学者在此探索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学者们深入云南玉溪、大理等多个地方开展调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代表有《祖荫下》、《云南三村》、《乡土中国》等。魁阁,代表着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在一个特殊年代里做出的有个性的学术成就。2020年正是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们初访魁阁,感受先辈精神,提醒自己铭记“魁阁精神”。
“走近他者”读书会小组
2020年10月19日下午14点30分,“走近他者”小组读书会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民社院新楼313教室举办。本场读书会主读书目是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本场读书会的参与人员有来自民社院的李伟华老师、陈浩老师和来自民社院的研究生、博士参与,共计16人。
读书会现场
作者介绍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致力于探寻适合中国文化与社会传统的现代化之路。
主读书目
《乡土中国》是一部了解并研究中国社会本质的经典著作。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教授“乡村社会学”时所归纳提炼出的一本著作,一共有14篇文章。在整本书中作者追问,作为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作者深入研究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对其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面貌,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发展寻找理论和现实道路。
全书内容有14篇文章,包含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序格局、维系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从各个方面描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让读者理解了中国的基层社会结构。
读书会分享环节
本次读书分享会包含三个环节:首先是由主持人乔同学为大家讲解了本书的大致内容,其次是由“走近他者”小组全体成员以及旁听同学发表读书心得,并提出自己的困惑,最后由博士李红春总结观点。最后由李伟华老师和陈浩老师分别点评此次分享会,并点出了自己的观点。
1、分享人:宋娜
2020级民族学博士宋娜同学指出,费老从各个方面描述了中国基层社会是什么样的,并且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功能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乡村社会的特点:依靠土地生存,生于斯,长于斯,不流动;熟人社会,信任感强。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维系的?维系这种稳定的关系,社会正常运行,乡土社会有一套社会结构和文化,比如男女有别,乡土社会的感情是阿波罗式的,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互相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这种熟悉和了解的前提是,空间上没有阻隔,也没有重要的接触。然而,在现代社会,接触和流动是常态,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秩序如何维持?
2、分享人:杨雅鑫
2020级硕士研究生杨雅鑫同学首先介绍了本书的创作背景,作者主要通过与西方社会的比较凸显乡土社会的特点,进一步论证了乡土社会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乡土的社会的整个历史环境决定的。费孝通的意义在于从世界性的问题里寻找到中国文化的社会基因。
其次,她指出本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来谈,第一部分就是乡土社会本色“土”;第二部分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是“差序格局”;第三部分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是礼治社会;最后她从《乡土中国》中最大的思考是“文化自觉”,文化领域一直存在这样的难题:对本民族文化的定位以及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回顾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有全盘西化,也有坚守传统,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相整合,文化自觉正是后者,“文化自觉”意味着认识文化,其根本目的是改造文化,以适应“人”的发展,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的问题。
3、分享人:连颂菁
2020级硕士研究生连颂菁重点探讨了“差序格局”,她指出:差序格局概括了中国的人际交往方式,是中国独特的人际网,每个人都处于网的中心。差序格局依然可以在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里找到影子,我们中国是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似乎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所以差序格局属于传统的理念已经在人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尽管表达方式不同。最后,她指出《乡土中国》出版于上世纪40年代,书中所描写的社会与当今中国当然不能够全盘对照,但是实际上乡土的传统一直烙印在中国人的一举一动中,很多中国特色的行为我们都可以从乡土的传统里追根溯源。
4、杨成
2020级硕士研究生杨成点出如今乡土已经不土了,“乡土不土”有两层理解一个是站在当时的角度,一个是站在当代的角度。一是乡土并不是城里人那样认为的具有“土味”,二是代表乡土的人正在流失或者说已经流失。他提出,农场是典型却特殊的乡村。“乡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 需求因媒体等因素而扩大:虽然农民的现在的生活绝对水平并不一定比建国前地主的生活水平差,但他们目前被越来越具有侵略性的广告所刺激起来的物质欲望所控制,有了强大的需求,但并没有实现这些需求的物质条件;2.农村人角色转变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衡量一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是下降的,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农业份额占国民经济总额的比重下降。因此,只要农民不能从农业中大规模转移出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必然慢于整个社会收入的增长,农民相对贫困化是必然趋势。政策制定者,必须认真面对这一具体国情,把握解决问题的良好时机,做到政策的宏观正确。
5、吕袁
2020级硕士研究生吕袁提出了一个观点叫“精确文字对乡土社会的解构”,很多年前的中国乡村社会,是没有文字的,因为处在那种静止、封闭的社会生产生活的环境下,加上表达情感的语气、动作、表情等,口语已经完全足够应付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种种的社会体验。文字可以作为一个文化十分重要的特征。没有文字,同样也是一个文化的重要特征。所以文字下乡的这个进程,其实也就是将传统乡村文化体系逐步解构的一个进程。文字下乡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各种关系、亲疏给明确化的过程。把一种模糊不清的东西给精确了,它不在神秘,不再琢磨不透。
6、李红春
2020级民族学博士李红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首先,他介绍了20世纪30、40年代的时代背景,当时针对乡村进行治理和建设的主要可以分为以梁漱溟、晏阳初等学者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运动;以及以费孝通等学者进行的社会调查实践运动,李红春提出这三个形式的运动都直指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观察中国最广大的土地,并且都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其次,他认为学术界依循费老的脚步,对中国基层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等概念的研究从未停止,虽然概念的名字与所区别,但实质上都在试图建构关于中国社会的结构形态,比如美国学者杜赞奇在其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讨论的文化网络、文化关系等概念,只要阅读过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一文的都可以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影子。最后,李红春博士对《乡土中国》一书发表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现在看来费老提出的很多概念依然有研究的空间,比如差序格局在现代中国社会中是如何逐渐从平面化向立体化呈现?非汉人社会是否存在差序格局的概念,如果有的话又如何表现?当年的研究如何结合现在的时代特点?在发言末尾,他推荐读书会成员关注湖南师范大学于建嵘教授对中国基层问题及治理的研究成果。
评论总结
李伟华老师
听完大家的讨论之后,李伟华老师对整场讨论会进行了总结,并且从另一个角度讨论费孝通及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当时提出的很多概念有实用主义的考量,将不同社会进行对比也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社会,其中值得探讨的、最有影响力的概念“差序格局”在费孝通先生后续的研究中并没有更加详细地阐述,可以看到费老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概念的局限性,在朱苏力正如参与讨论会的同学们所陈述的,在其他文化中也可以看到依靠亲密程度攀关系达到某种目的的情况,李伟华老师认为在阅读中外广泛的研究著作后就可以发现,“关系”并不只是中国社会独有的现象,他认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思考和总结需要通过更加深入的讨论和更加扎实的阅读思考才能得到。最后,补充到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前言和后记,在这些文章中去领悟作者的心声,聆听作者的自白。同时,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要体会作者的对话对象,结合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文章的内容。
陈浩老师
陈浩老师补充到费孝通先生当时试图在中国基层找到不同类型的村落、城镇进行调查,之后将不同种类的样本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完成对中国基层社会样貌的描摹。但是由于现实原因,在完成《乡土中国》的写作时费老并未实现他的研究规划。陈浩老师认为,虽然在方法论上,费老同时代的学者和后人都有质疑和否认,但这个理想若能完成,对现代的中国基层治理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没有谁能知道当今中国广阔疆土上分布着多少种类型的乡村,面对同样的政策,每一个地域的乡村都需要面对他们自己独有的环境,处理他们自己独有的问题,同样的规划会反馈出不同的结果。而目前处理这个情况的方法只能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很多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的政策面临推广后就无法持续的困境,比如华东沿海农村宅基地对于越来越多的“空心村”来说就只能转卖承包出去,但对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流程不熟悉的人就很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又比如西南山区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帮助贫困村民修建搬迁房,有的地区从整体规划的角度修建易地搬迁村,目的是让人们过上和城镇人一样的舒适生活,但是对于有些农民来说,搬迁之后离自己农田相距数公里,后续的措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自己的生计出现问题。总之,陈浩老师认为今天重读《乡土中国》,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一辈知识分子身上的家国情怀,当时出现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好的经典应该是常读常新,每次都可以体会到新的感受,得到新的知识,所以重读经典,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