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全文记录】 给你介绍一个不一样的硅谷
此文根据【QCON高可用架构群】分享内容,由群内【编辑组】志愿整理,转发请注明出处。
InfoQ 中国、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 霍泰稳。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日精进,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体味成长。想要更多的了解,可以关注其公众号精进学堂,公众号内容涵盖团队管理经验和技巧,对技术社区和技术人的理解等。
一、Uber
签到,很有意思。关键点是,我发现 Uber、Coursera、Airbnb 等这几家公司用的是一个签到系统,很简单。当时我也在想为什么,这些公司技术能力那么强,自己开发一个多好,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后来我想明白是,这是一个生态圈,如果什么事情都自己干了,不给其他创业公司机会,那么整个大的环境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图2)
前台,不好意思,人家只让拍前台,进去后就不让拍了。其实道理很简单,Uber 很开放,所有的墙壁什么的,都是那种水漆,随处都可以写。进去之后,上面很多设计图,根据他们的说法,都很重要,比如我们现在所用的平分车费功能,可能就是在上面所实现的。所以,天机不可泄露,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面说的都是比较人文的东西,其实这次 Uber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每一个人,包括非 Uber 的其他朋友,给我提到最多的就是,Uber 真的很 Fierce,中文就是猛烈的,凶猛的,侵略性的。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
(图3)
Uber 的老板原来就是一个小“流氓”,这也是很多硅谷人的说法,他做过盗版音乐,盗版视频,很多不合法的东西他都做过。这次做 Uber,也是想颠覆现在的出租车,就是想做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儿有两个例子可以分享,在美国我们也用 Uber,也和司机交流,有个老太太就说,Uber 真的很棒,她现在开的车就是3个月前买的,专门来开 Uber 的,现在已经赚回来了,可见 Uber 的补贴力度之大;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例子,大家都值得滴滴专车和快滴专车补贴司机很厉害,有时候是两倍,但是对于 Uber 来说,最低是3.5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所以,Uber是绝对的侵略性。我自己倒是非常欣赏这样的做法,做企业,就应该有比较大的愿景,然后有侵略性地去实现。
这儿是对 Uber 的一个简单介绍.
二、 Coursera
下面开始第二家公司,Coursera,哈哈,特别有意思。这儿我先声明一点,所有的这些都是我道听途说来的,都没有和这些公司的 CEO 做过考证,所以一定不是很准确,大家也就当新鲜事儿听听得了,别太当真,别被我带到沟里去了。先看几张图片:
(图4)
这个样式很酷,我非常喜欢,大家都非常愿意在那儿照相,对 Coursera 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啊:)
Coursera 的前台,这个图片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 很多人写微信的时候,到网上搜一些关键词的图片,经常会有这个感觉的,比如这个
这儿是 Coursera 的证书,还有南京大学的,这个也是 Coursera 营收很重要的一块。注意这儿是个很关键的一点,很多人问 Coursera 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其实发证书是很重要的一环。当然,据说这个钱也是要和学校一起分的。 下面来个大家感兴趣的图片:
(图9)
其实那面墙上,我发现至少20%的拿到证书的人是华人或者是华裔,一方面说明咱们都非常好学,另外一方面我在想,是不是为了找工作方便?? 上面是一些图片,下面是我的一些介绍和个人感悟。分享完这个咱们就简单休息一下,我感觉节奏有些快,也看不到大家的反馈,有些窒息,哈哈。
Coursera 的节奏不是非常快,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哈哈,我得到的说法是,Coursera 这家公司的管理层都是教授,所以教授非常喜欢做得事情就是讨论事情,而且做好记录。所以,Coursera 的同学经常会在管理层开过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后不久,比如也就一个小时,就能收到一个非常详细工整的会议记录。但是,就是看不到公司的行动。估计这就是“文人治国”的弊端,大家乐于讨论问题,但是不像 Uber 那么有侵略性地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 Coursera 的总人数好像还不到100人。
当然,上面的可能是戏虐的说法。更准确的说法是,Coursera 非常强调质量,现在合作的这些大学都是非常好的大学,包括哈佛、斯坦福、清华、南大等。它也想学习 Udelity 那样,直接请社会的上来做课程,但是它很担心质量,所以迟迟没有大的动作。
这儿有个估计大家很感兴趣的地方,下周大家和自己的 Leader 或者在自己的团队去实践。Coursera 每周三是无会议日。我当时去的时候,正好是周三,所以看到整个办公室非常空,大家都在家或者到哪儿去“工作”去了。只看到两个创始人在那儿谈论东西,好像创始人或者 CEO 总是那么“苦逼”,哈哈。
这次去拜访 Coursera,对我而言,收获最大的是这个图片。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这个是客户自己学了 Coursera 上的课程之后,写的一个感谢信。然后 Coursera 就把它贴在办公室非常显眼的地方,这样大家都可以看的到,都能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很酷。我回来后,马上把阿里巴巴发给我们的一个感谢卡贴在公司的墙上了,学以致用:)
(图10)
三、Airbnb
下面说说Airbnb,是我认为这几家公司里面装修最酷的一家公司,其原因是 Airbnb 的创始人就是设计出身,非常讲究这个。先看几个图片:
这个图因为手机的原因照的不好,其实是一个4层楼的空间,也就是这是一个天井,很有阳光。
(图14)
这儿是一面历史墙,现在 Airbnb 开设了很多个办事处,全球各处,这儿的历史墙是按照时间线来进行的。
(图15)
大家注意这个猿猴下面压着的一张白纸,上面写着:I'll continue to climb until I reach the top, but noboday know where the top is. 不知道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但我感觉是满满的激情。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图16)
Airbnb 的 Logo 是不是很酷,但是你知道从前它并不是这样的吗?是去年才完成的。有谁记得从前 Airbnb 的logo 吗?
(图17)
这个,是不是相比于现在这个粉红色的,这个蓝色的还是有点 Low?
其实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风光如 Airbnb,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故事。接下来,我们看看 Airbnb Logo 的设计过程,一年的时间,请了个英国的公司,那得修改多少遍才有今天的这个 Logo 啊。
(图18)
Airbnb 是如何传播文化的?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在管理学上,有个技巧,很多人都会使用,那就是问关键的问题。Airbnb 在让大家接受新的 Logo 时,提的这几个问题都很酷:
(图20)
中文的意思大概是:
如果 Airbnb 是一个国家,它的旗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Airbnb 会是社会变革很重要的力量吗?
什么是我们的尽管去做时刻?
这些问题看上去简单,但我感觉,好像一下子把人的视野就打开了,想象力就打开了,而不是只是专注于竞争对手,或者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做些小生意。“活着,就是改变世界”,乔布斯的这句话,好像硅谷的公司都非常信奉。这次去旧金山,我自己也使用了两次 Airbnb 来租房子,第一次有点青年旅社的感觉,第二次是一个别墅。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规则,租房子也有非常详细的规则。每到一个地方,人家都非常耐心地带你浏览所有的地方,厨房、卫生间、网络等等,还会教你使用。最强的地方就是那个大房子的墙上,还贴着住房的 Rules(规则)。比如不吸烟,不喝醉,开口要说 Please,闭口要说 Thank you 等等,让你觉得很温馨。也很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就是规则的价值所在,简单、直接。我很喜欢这种方式。一下子就让你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很值得咱们去学习的。
另外,就是 Airbnb 是我参观的这家公司,装修最酷的,也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公司。但是其实一开始不是这样的,Airbnb 成立了也有八九年的时间了,中间也死了很多次,只是最近一两年模式成熟了,才起来了。中间两次金融危机,基本快掐死它了。现在的这个很酷的楼房,其实是 Twitter 不要,觉得太烂了,Airbnb 才租下来的。
当然,现在这个装修是做的非常不错的。就像那个 Logo 一样,一开始Airbnb的Logo并不是那么好看,只是现在有了钱,老板才决定重新设计 Logo,请了一家英国的设计公司,老板亲自抓,历时一年才完成。所以,不需要羡慕,任何企业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好了,这个基本上就是参观 Airbnb后的一些感触,很多都是感官上的。仅供大家参考。
四、这次硅谷行带给我的一些影响
InfoQ 中国/极客邦科技团队可以更多的 Soho 化,尽管集中有集中的好处,但是远程工作的优点远远大于集中办公。我希望是将中国各地最优秀的技术编辑都聚集在极客邦科技。这在当前的情况下是靠谱的,InfoQ 中国是有这个基因的。既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可以有机统一,我们为何不努力为之?从硅谷回来后,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
另外一个就是发现技术人、技术社区这个领域,其实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在硅谷,也有很多公司在围绕技术社区做事情,比如搭建技术社区,这个垂直领域的“lindedin”,比如做技术人之间的“Uber”等等。 这也坚定了我在技术社区的坚持,只是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没有想象力。解决或者减轻这个担心的有效途径,就是每年至少带着团队成员去一趟硅谷,去这个创新的中心,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感受,大家一起互相促进。
最后,给大家重点提醒一下。这次去硅谷参观的 Uber、Airbnb、Coursera,其实都是金字塔尖上的公司,更多的公司已经在奋斗的路上死掉了。按照硅谷的说法,数以万计的公司倒在前进的路上。这次去硅谷,我也见了一些“真实的”创业公司的团队。其实和咱们一样,也都是租个公寓,或者车库,几个人,就开始干了,也没有钱去租很好的场地,去买很好的机器,去装修很好的办公司。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创业的热情。
这儿我也特别想将前几天,看到的记者采访万达创始人王健林的一段话,来作为今天我分享的结束语,和大家共勉:“我觉得人生要有大目标,我的目标也是不断的调整。我不可能一开始就订现在的目标。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来的,任何人都有机会做成大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生要有大目标,要有理想,要有情怀。”
五、Q & A:
Q 01:美国市场除了uber还有哪些同类竞争对手?为什么就uber这么成功?Uber补贴力度那么大,它的盈利模式是啥?还是目前只考虑占领市场?
A:其实 Uber 的野心很大,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这样回答,如果把 Uber 想象成是一个大的物流系统,你会觉得他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注意,Uber 不仅仅能载人,当大家熟悉了这个方式之后,Uber 是什么都可以送的。这个想象空间就太大了。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美国就是这样,人家羞于去做完全一样的东西,大家对知识产权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可以做些微创新。这次我们在美国还用了一个很好用的 App,叫 getaround,比如你想租车,不用去租车公司,直接用我这个 App 看看周围有什么空闲的车,然后你直接拿过去用就好了。好车就贵,一般的车就便宜。如果是用半天或者一天,是非常划算的。你看,这个模式,是不是和 Uber 就完全区分开了。另外,美国只有一家 Facebook,一家 Twitter。
Q02:请问这几家公司参观后直观感觉企业文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共同点就是大家都很开放,都是绝对的以人为本。最好的环境,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具。不同点就是,每家公司的风格和创始人有非常直接的关系,Uber 是“流氓式”的,很野,很猛烈,很有攻击性;Airbnb 是设计师,很强调规则,其实共享经济是从 Airbnb 开始的;Coursera 是典型的文人治国,议而不决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发展也比较慢。
Q03:我再提个问题哈,国内公司有可能走出国门、统领全球相应领域不?目前像阿里、小米等,拓展国外市场好像都挺费劲
A:简单来回答这个问题,想走出国门,先熟悉规则。现在华为算做的不错的,但是现在面临的巨大的问题就是,你原来用的很多开源软件是没有严格遵循人家的协议的。现在你想走出来,我先查你的代码,一下子你就气短了。其实阿里,小米,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中国公司,肯定有可能走出国门,但不能仅凭情怀,也得懂规则,守规则。
Q04:硅谷初创公司的老板们,怎么找到优秀的人才?怎么说服别人加盟啊?
A:哈哈,这个是全世界创业公司都面临的问题吧。但是有个说法挺有道理,现在 Google、Facebook 的人都愿意到 Uber、Airbnb 跑,为什么?因为这儿的事情更加有想象力,做起来更带劲。而且,美国的创业公司都是很愿意给股权的,而且很大方。所以,如果你看好一个公司,加入进去,如果运气好,成为千万富翁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就遇到一个 Dropbox 的哥们,Facebook 的前300号员工,现在单是 FB 的股票就已经让其每天都笑醒了。
Q05:同处于初创时期,硅谷公司的什么企业特质是非常重要而又是我们国内公司所缺失的,谢谢
A:想象力。我现在就认为想象力是我们国内的很多公司所缺失的。然后,就是“自信”或者“厚脸皮”。人家屁大的事情就能说的天花乱坠,想象力很丰富,听起来就很诱人,然后投资人就愿意跟进,然后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还在努力地说,做得还不够好,还得继续努力。就这样,很多机会就丧失掉了。所以,我们国内的公司,或者这些 Leader,多学学怎么讲故事,厚脸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Q 06:我想问一下,创业初期需要保障工作环境吗?怎样体现以人为本
A:哈哈,其实不需要,活都活不下去呢,谈什么工作环境,那个时候大家也不会 Care 这个环境的。这个时候体现以人为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好的模式,让公司发展的快一些,不论是找投资,还是自己公司的营业额,都做得再好一些。别让兄弟们受委屈,这就是最好的以人为本了吧??!
Q 07:国外的天使投资人看重的是什么?
A:这次我去硅谷,恰好见了一个天使投资人,是原来投资 Theserveside 和 InfoQ 的,和他也做了些交流。他所看中的就是你这个事情是否有意思,是否有所创新。其实并不会问你这个项目最终能做多大,谁知道能做多大,更多的还是看你这个人是否靠谱。好像这和咱们国内的投资人是一样的。天使投资人就是撒大网,找靠谱的人,然后等待它发芽、长大。
Q 08: 国外的屌丝程序员是什么状况?
A:人家好像没有认为自己是”屌丝“,反而好像都很屌的样子,都认为自己很 NB。所以……,咱们也应该这样,人生苦短,天生骄傲,牛逼一些怎么了?
Q 09:不知有没有重复问题 硅谷创业公司普遍的加班状况是如何的?和国内区别大吗
A:这个不是很清楚,好像这次只看到Uber在加班…
Q10:有考察下技术氛围建设吗?米国的工程师也不可能都高层次吧
A:人家的考核也是很严格的。如果不符合要求,就直接被清走了。所以,每个人都要装着很屌,也要真的很屌。
Q 11:这次是什么原因促使老板跑去硅谷交流的?
是参加 EO 的全球领导力会议:)本来想有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下 GLC 和 EO 的,不过这次时间好像确实不够,以后有机会给大家再分享。
Q12:有留意到之前的描述中“无会议”,不知道介绍中的公司团队是如何来达到有效沟通的?团队协作是如何的。
A:这个我结合我们团队的经验来说一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InfoQ 中国/极客邦科技是个半 Soho 的工作方式,将来可能是全 Soho。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沟通?这是一个大命题,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定给团队建立起来信任感。Trust 能解决所有问题,试想一下,大家都是互相信任的,都是努力工作的,互相比着创造价值的,而不是偷工减料的,那会是什么结果?另外,其实面对面沟通只是很多沟通方式中的一种,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工具那么多,Skype 可以帮助有效沟通啊,Tower 可以帮助有效协作啊,都很好啊。
Q 13、为什么拍照限制这么严格呢?互联网公司也不大会有什么秘密呀?
这个刚才回答过,Uber 办公室,满墙的都是设计图,大家都很随意写,一不小心可能就泄密了。
感谢刘世杰的记录与整理,臧秀涛的校对以及Carson的公众号编辑,其他多位编辑组志愿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