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念好“ 三治融合”经 续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门源县准确把握村域治理时代脉搏,以法治为要定正道、强保障,以德治为基扬正气、树新风,以自治为本添活力、聚人心,念好“ 三治融合”经,续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创新实践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基础、德治为保障、村民自治为根本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路子,逐步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由弱到强”、全民法治意识“由淡到浓”、社会治理“由乱到治”、乡风民风“由差到好”、社会管理“由管到议”的“五个转变”,初步形成了“党建+基层治理”的新格局。皇城乡“123”党建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将党的声音直通基层,将党的民生政策直通基层。
“一基地贴心式”服务:充分发挥好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集中化基地办公作用,开通电话预约服务和查询服务,有效击破了牧民群众办事“跑空趟”、“累断腿”、“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
“两站点暖心式”服务:发挥县城便民“服务点”和草原流动服务点“暖心”服务实效,根据实际情况为县城居住的皇城牧民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和因牲畜转场而流动的牧民群众送政策、送温暖、解纠纷、办事项。
“三平台多渠道”拓展服务:充分发挥微信、QQ等“网络信息平台”工作优势,拓宽了政策宣传宣讲和牧民群众眼界视野,以此扩大了致富创收渠道,皇城乡“魅力皇城”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涵盖了党建、意识形态、精神文明、生态环境保护、畜牧业发展、治安稳定等多方面的活动信息;“电子商务智能牧场平台”优势凸显,单一的传统经营方式已逐步向技术化、信息化、网络化销售方式转变,将“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形成了皇城畜产品品牌优势。今年以来,全乡电子商务线上销售达217万元,实现净利润39万元,线下销售达120万元,实现净利润21.6万元,“123”直通车的高效运行吹响了皇城乡再次奋力前进的集结号,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畜牧业科学发展不断深入,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稳步向前。
青石嘴镇“监评会+N”村级事务监督工作模式,推动了乡村治理有序展开。北山乡“10100”村级网络服务队,发挥“网格员”“信息员”“调解员”“法治宣传员”等作用,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北山奠定法治、德治、自治的基础。
培育文明新风,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载体,村民当家做主成新风。阴田乡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在各村实现了全覆盖。依托全乡7个村“两委”,运用道德和文化的力量治乡化人,更注重发挥农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今年,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收入渠道,促进经济收入方式转型升级,县上准备在卡子沟村修建活畜交易市场。在工程建设初期,村民议事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将村民的意见建议征集上来,通过整合再将诉求和意见反映到乡政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群众基础,村民有了“发言权”,乡村工作有了“高效率”。
带头示范,带领大家一起干。“县上对环境整治有新的安排了,咱们也不能等着乡政府安排,大家都来商量一下,咋样搞卫生效果更好。”在人居环境整治当中,议事会承担起卫生区域划分承包的责任,每个片区都有专人负责,无论哪一块出现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负责人。现在促使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进来,积极投身河长巡河、调解家庭矛盾纠纷、分发宣传资料、疫情防控等各项村级事务中,村民之间交流多了,矛盾少了,越来越团结友爱了,呈现出人人参与的美好局面。如今的阴田乡,环境美了,百姓生活“雅”了,社会风气“正”了。阴田乡以“三治”为乡村治理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的新路子,处处可见文明乡风正滋润着这片土地。
把服务群众、发动群众、造福群众作为“三治融合”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上下结合、以下为重,抓基层、打基础”的思路,把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省卫生城镇创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和道德创建等活动与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结合起来,要求各级各部门通过宪法、民法等法治讲座;评选诚信守法模范、道德模范、善行义举等系列法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宣传教育,努力实现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
二是举办“法德大舞台”巡演活动。运用“文艺+法治+德治”形式,着力探索“法德共进”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模式,打造推出了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法治花儿、眉户戏、相声类等法治节目于一体的“法德大舞台”特色普法品牌,2018年启动以来已巡演36场次,成为全省普法精品案例。
三是举办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弘扬时代新风,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擦亮门源文明底色,提升干部群众幸福指数。开展各类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先后推选出全国道德模范、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乡村好青年各1人,全国最美家庭、全省最美家庭各1户,各级道德模范54人次。运用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传播方式讲述凡人善举、共话道德之美,在全社会形成形成重法厚德、法德并举的浓厚氛围,营造了“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以“创建五星级文明户”为根基,用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环境”,全面深化文明家庭细胞创建工程,共创评“五星级文明户”19789户。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了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日常行为规范的普及教育,先后开展了5届“门源县最美青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出72名最美青少年,切实用“最美青少年”的榜样力量点燃了未成年人对真善美的向往。
往期精选
◆省人大调研组调研“七五”普法决议规划实施情况
◆中央政法委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来源:门源县司法局
编辑:青海普法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inghaipuf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