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20倍于己的敌人,红军如何保卫井冈山根据地

2017-07-26 冰城微学习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同志这首《西江月?井冈山》,写的是1928年8月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的一次反“会剿”战斗——黄洋界保卫战。

  这场战斗,是典型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范例。当时,井冈山红军主力第28团、29团南下湘南作战,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队乘虚而入,发动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他们以4个正规团近6000人的兵力直扑井冈山的北大门黄洋界,妄图一举拿下黄洋界,踹开根据地大门,然后摧毁根据地。

  此时,保卫黄洋界的红军是31团的两个连,不足300人,而且武器弹药匮乏。面对20倍于己的敌人,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他们最终打退了敌人,守住了黄洋界哨口,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战斗呢?答案可能有好几个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毛泽东同志写到的那八个字:“森严壁垒”“众志成城”。通俗一点说,就是党和红军把井冈山的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筑成了一道不可战胜的铜墙铁壁。

  当时,接到敌情后,中共宁冈县委就按照红军的要求,领导大陇、乔林两个乡政府发出十万火急的动员令,布置群众连夜赶削竹钉,一夜之间就在从大陇、茅坪两个方向通往山上的两条小路上都筑起了“竹钉阵”,让敌人无法通过,同时在通向哨口的山路上连夜修筑了竹篱笆障碍、滚木擂石、壕沟、射击掩体等多重防线。新时期担任过中央纪委常委的刘型同志在黄洋界保卫战时是一个连的党代表,他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在黄洋界保卫战中,除了参加战斗的正规部队外,赤卫队持各种旧式武器夹杂着少数钢枪,担任警戒,配合作战。妇女们组织后勤队为前线服务。儿童团、少先队在防务委员会和工农兵政府的领导下,全部动员起来了,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严防敌探进出。”从壮年到儿童,从老人到妇女,整个根据地的人民都动员起来了,在这样的力量面前,敌人的失败是可以预期的。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不过短短9个月,那么井冈山群众为什么这样热烈地拥护和支持红军呢?其中非常重要、非常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红军铁的纪律。

  早在上井冈山之前,毛泽东就制定了工农革命军的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县城对工农革命军又提出了“一个红枣都不能动”的纪律,并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请夫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

  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一个红枣,不损坏老百姓一捆稻草,这样的队伍是井冈山地区的老百姓闻所未闻的。井冈山的老百姓亲身感受到红军严明的纪律,交口称赞,自发编了山歌加以称颂:“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正是依靠铁的纪律,红军才能迅速在陌生的环境中赢得群众的拥戴。

  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上,黄洋界保卫战只是很小的一场战斗,但它留给后人的启示却是非常深刻的。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推荐阅读



张庆伟:加快进度重点突破注重协同狠抓落实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强军之路(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第八集)


建设政治文化  严肃政治生活  净化政治生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过时了吗


项英、陈毅如何管理党的经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