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百年 红船先锋③ |李秀芝:烽火永武线上留存的红色印记
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在澎湃激情中感受艰难。峥嵘岁月、八婺骁勇中,有这样一位人物深深影响着我们金华的医学教育、师范教育——李秀芝,是原金华卫生学校第四任党支部书记、离休干部(享受地专级待遇),也是中共永康党史上的一位重要的人物。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不怕牺牲,出生入死,为金华人民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也成为战争年代烽火永武线上留存的一道红色印记,被永载党史。
怀揣党员初心,一场红色革命保卫浙中百姓
李秀芝,1920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永康市黄店乡石塔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勤奋好学。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他到离村十五里路的梅城小学读书,接触了外面的世界,由此改变了一生。
1938年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他去胡库崇本小学上补习班。他的老师是黄大兴、胡济涛等,白天在校教书,晚上去金江龙等农村办夜校,教农民识字,宣传抗日。他也曾代老师们去农民夜校上过课,过程中和共产党员黄大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底,李秀芝考入湘湖师范。在湘师,他得以阅读了大量的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书籍,也看了地下党油印的毛泽东著作《新民主主义论》等,思想得到了升华。1942年春,日寇侵入浙东,永康沦陷。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李秀芝回到永康,并于同年7月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李秀芝调永康、武义做地下党工作。当年8月,永武工委成立,他任宣传委员。当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他打入浙保永康情报组。1945年5月,李秀芝接任中共永武工委书记,并以小学教员身份做掩护从事地下党工作,相继发展了胡一元(原省文管会副主任、省人大常委)等一大批共产党员。他还积极联络永康、缙云等地红军革命时期失散的老同志,这些同志后来大都成了永康地下党和军队的骨干力量,在永康党的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根据白区工作特点,李秀芝在永康、武义建立了地下党秘密联络站,在党的统战工作方面也团结了一批进步民主人士共同抗日。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战胜利了。同年9月,浙东新四军和中共金华地位领导人奉命北撤,而李秀芝留在永康坚持斗争。
(八十年代末,左一为李秀芝和老战友胡一元、黄光耀)
其实早在1945年初,李秀芝就在永康工商界进步人士徐宗歧创办的芝英酱油厂培养发展了陶长宣(现改名为陶建:原金华行署专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大常委)、工人黄成江(现改名为黄光耀:原上海市公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并在厂内秘密活动,利用这家厂建立了党的活动据点。1946年1月,永武工委书记李秀芝以党组织的名义,征得徐宗歧同意,推荐共产党员胡一元进友联酿造厂(原芝英酱油厂)当技术员,并在厂内建立了党的领导小组。以酱油厂为依托,永武工委迅速在永康城区建立起一个秘密工作的组织网,并培养和发展了一大批工人党员。之后,经组织同意李秀芝在湘湖师范作职员,期间深得金海观校长的信任。
1947年4月,浙东临委副书记马青到永康检査指导工作,并筹组武装斗争。派人叫李秀芝回永康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迅速开办地下印刷所,秘密印刷传单、标语。当时正值七、八月间,李秀芝在石塔下村自己家的小阁楼上秘密印刷传单,他的母亲深明大义,非常热情地招待参加印刷的同志。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不顾酷暑难熬工作,后因发现可疑人员在村前出现,印刷所经转移经历了种种艰险,整整一个多月的努力,胜利完成任务。这些标语、传单在国民党“双十节”前夜,由地下党统一行动,在永康、武义、金华、缙云的城乡大量张贴,鼓舞了群众,震慑了敌人。此后经干部会议调整部队干部,李秀芝任浙赣路南地区游击队第三大队中队指导员。
1948年5月,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成立。支队成立后,在俞溪头至灵岩途中,打了一场伏击战,打死多名敌人。李秀芝担任永康路东特派员兼武工队指导员。七月底,路东武工队已发展到几十人,撤消特派员制,成立路东北工委,李秀芝任书记;路东、路西两个武工队合并成立了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第七大队,李秀芝任教导员。从此,该第七大队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敌人望而生畏的人民武装,为永康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988年4月,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第七大队部分战友合影,中间灰色衣服为李秀芝)
1948年8月至年底,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敌人疯狂围剿。10月16日,第七大队在大队长壮烈牺牲遭受重大损失时,李秀芝带领第七大队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顽强地坚持斗争,主要活动地点在四十四坑一带,同时大胆地率领部队到永、缙、东、磐地区开展工作,先后组织和发展了柏岩武工队、永缙东磐边区武工队、四路区中队、永东办事处等四支武装力量开展对敌斗争。1949年3月,永缙东磐办事处成立,李秀芝任办事处主任。当月,在支队部的委派下,李秀芝带第七大队武装部队30余人到上蒋收编了磐安独立支队,解除了他们的武装。1949年5月8日,永康解放。当日午夜时分,李秀芝率领第七大队部分人员进城。永康成立军管会,李秀芝任军管会委员。在此同时,筹备成立县政府,县军管会主任卜明让李秀芝将其化名胡子英改回真名,并布置其接管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主持永康县政府工作。5月23日,大批干部南下,李秀芝调武义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不久调任金华地委农委宣传科副科长。
解放后,他更是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金华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对金华的教育事业和医教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拥有才华横溢,一段红色工作兼顾医教发展
1953年初,李秀芝任金华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时组织在现婺州公园一带的江中修建了一条拦洪堤坝,确保了下游河岸建筑物和居民的安全,并且使之在上游积沉了大量泥沙,为以后婺州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基地,造福于人民。同年11月,李秀芝任金华师范学校副校长。他善于团结知识分子,密切联系群众,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地做了大量工作。
1960年后,李秀芝相继任金华师院函授部主任、金华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主任,主管教研工作。他深入基层,对中学的教学做了大量的调査研究,在对全市各县中学教师做报告时提出,希望教师不要做演员,而是做导演;要让学生做演员,而不是做观众。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得生动活泼。他在教学上的许多独到见解,在教育工作中的多方面建树,博得了众多教育界人士的赞誉。
(八十年代末,图右为李秀芝和老战友、老同事、原金华卫校校长徐坤在永康方岩刘英烈士陵园合影)
1971年任金华地区医院(现为金华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1972年9月任中共金华卫生学校书记,直至1979年3月离休。
牢记历史使命,一道红色印记点亮八婺大地
现年90岁的共产党员、退休教师姜寿葆回忆起李秀芝,形容他为“一位才华横溢的革命者”,李秀芝从1971年到金华卫生学校担任学校领导,当时的金华卫生学校已在文革中拆散,正值1972年再度筹建时被正式任命为支部书记。他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及很高的教学才能。他热爱学校,关心教职工,关心学生;他团结同志,为人诚恳;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他生活简朴,为学校建设忘我工作。中年后,李秀芝患了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身体很差但仍坚持工作,离休后,病情不断加重,但他仍时时关心金华的发展、学校的事业。他横溢的才华,平易朴实的风格,机智幽默的语言,他对生活中坎坷遭遇的坦然,对党和人民始终不渝的忠诚,也永远留在了姜寿葆心中。
综观李秀芝同志的一生,是为革命出生入死,忠诚奋斗的一生,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品德和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的历史也是照亮八婺大地红色党史的一盏明灯。
(部分内容摘自胡一元的《李秀芝同志传略》、姜寿葆的《一位才华横溢的革命者》和李秀芝女儿李燕的《李秀芝纪念集》)
★
★ ★ ★
★
图文:黄 丹
编辑:成晓雪
审核:周 宏
推送:新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