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观花,常见的植物不是先花后叶,便是先叶后花。到银杏这里,雌树暂不可知,雄树,大概是混合芽的缘故,几乎花叶同时。这样的话,只好也混合起来,一点一点清扫学习障碍。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花是由不分枝极度缩短的茎(花托)和高度变态的叶(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各类花器官)形成的繁殖器官。有花柄、有花托、有花萼、有花冠、有雄蕊、有雌蕊,这是我们日常所说也常见的花。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花都有这么全的部件(完全花与不完全花)。2022年3月26日,盛开的山茱萸、阿拉伯婆婆纳、蒲公英
但其实花这个说法只限定于被子植物,类似银杏这样的裸子植物,按照上面列出的部件一一对比,只能得出裸子植物其实没有花的结论。我们常说的球花,是大多数裸子植物在开花期间形成的繁殖器官,由孢子叶聚合成球果状。从这个理解出发,球花也可以称之为孢子叶球。不过孢子叶球的称呼可以适用于所有裸子植物,覆盖范围比球花更多一些。(典型的球花仅在南洋杉科、松科和柏科中出现,其他科不明显。)
19世纪以前,人们不知道种子植物繁殖器官中的一些结构和蕨类植物有系统发育上的联系,所以在裸子植物中常有两套名词并用或混用。1851年,德国植物学家 Hofmeister 将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生活史完全统一起来,人们才知道裸子植物的球花相当于蕨类植物的孢子叶球,前者是由后者发展而来的。
——《植物生物学》(第4版),周云龙、刘全儒主编,下同
种子植物
| 蕨类植物
|
花(球花)
| 孢子叶球
|
雌花(雌球花)
| 大孢子叶球 |
雌蕊/心皮
| 大孢子叶
|
珠心
| 大孢子囊 |
胚囊母细胞 | 大孢子母细胞 |
成熟的胚囊 | 雌配子体 |
雄花
| 小孢子叶球
|
雄蕊
| 小孢子叶
|
花粉囊
| 小孢子囊
|
花粉母细胞
| 小孢子母细胞 |
花粉粒(单核期)
| 小孢子 |
花粉粒(2细胞以上)/成熟花粉粒
| 雄配子体
|
当然,这些区分只是为了学习方便。直接称之为花,然后沉浸于发现它的快乐也没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只是一种园林,但是我们看不到树林。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绿化带,但是看不到灌木丛。”(曹远杰老师分享语)相应地,如果只能分辨出一个大孢子叶,一个雄配子体,一个小孢子囊,也是一件憾事。
花、球花和孢子叶球是一组易混词组,种子、球果和果实感觉也差不多,至少我自己在有些场景的描述的中会犹豫,所以也在这里试图梳理。种子成熟后虽然脱落离开母体,但仍然是有生命的结构。
种子能发育生长为新的植株,这件事好像显而易见,以至于我一直没有把它与“生命”这个词关联上。以前种子摘了捡了扔了都很随意,现在开始觉得好像随便一颗种子都是沉甸甸的,都是一个生命,如果没有其他需求,让它回到适宜生长的环境才好。(这样来看,好像只有把眼前事物摆到和我们相等的生命地位上,才会有珍惜与敬重之感?那些无生命的物品呢?)回到种子的话题上,植物学限定的种子是孕育了新生命的繁殖器官。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种皮起保护作用,胚乳提供营养物质,胚是种子发育的关键,里面有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依靠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称之为种子植物。与之相对的是孢子植物,孢子植物不依靠种子进行繁殖。种子植物之下,按照种子是否裸露在外面,或者说是否有果皮包被,又可以细分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没有果皮包被,自然就没有果实之称了。这就提到了球果,常说的球果由球花木质化发育而成。既然球花不能覆盖所有裸子植物的“花”,那么球果覆盖不了所有裸子植物的种子。到银杏的话,还是规规矩矩称呼为种子吧(“雌球花”“雄球花”也可以考虑称之为大孢子叶球、小孢子叶球)。
一个疑问:种脊、种脐、种孔具体是在外种皮上还是中种皮、内种皮?(银杏:怪我种皮太多)之前有从阿兴树下捡拾一些种子带回去种在花盆里,现在时隔一个月,除了旁边冒出了一棵小草,并没有看到其他什么动静。
2022年2月28日,种进花盆前的银杏种子合影
当初种下时,没有剥去外种皮,没有把坚固的中种皮压开一条缝,没有先加湿度泡发,这么多没有堆叠,感觉希望也不太有。不过转念一想,那自然生长的银杏,也没有人帮它做这些事。怀揣着这个渺茫的希望/借口,依旧放它们在阳台上晒太阳,依旧时不时地给它们浇一浇水。顺带期待下阿兴树下那些现在仍然厚厚一层的银杏种子,期待它们能够自然生根发芽抽枝。
补一张教材对银杏种子萌发的理解与建议,《植物学》第二版上册,陆时万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据此解释的话,是不是是否除去外种皮、撬开一点点中种皮的缝隙也没有那么重要呢?希望又增加一点点。周日的下午黄昏时在小区闲逛,看到一些种子自然萌发生长的幼苗。距离它们最近的是几棵栾树,猜测是栾树的小苗。左边图下面对生的两片长条状应当是子叶,叶子正面是绿色;上面两片羽状复叶是长出来的第一对真叶,叶尖绿色,内里还有些褐色。右边图中间靠下位置的小苗,正在佝偻着身体探出地面(佝偻着身子是为了保护胚芽向上生长时不被土壤破坏),右上角是一对已经探出地面以上,但还未展开的子叶,呈黄色。
向日葵是同事养的,现在露出又展开的两片椭圆绿应当是出土的子叶,和日常嗑的瓜子仁形状还不太一样。两片子叶中间交汇点,有一点点嫩绿色探头,应当是胚芽。有一片叶子上还顶着黑色的瓜子壳(应当是果皮)。
翻了一张往年的向日葵照片,好像既看了互生叶又看到了对生叶,2019年7月1日
阿遇的本周变化
2022年3月27日,阿遇东向枝
最近一周,虽然多风也多阴天,但温度还是相对稳定在五六度到十三四度。站在树下仰望,阿遇低一些的枝条几乎每一个芽都已经有了开裂,区别只在开裂程度。沿着楼梯上上下下,试图确认几个常见的芽这周的开裂生活较上周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更高处更东侧拥有更多温暖日光的芽应当有更大的开裂,但在我日常观察的东向枝上,已经寻觅到了一个让人心满意足的开裂程度。这个开裂程度,刚好能看到最中心尚且折叠在一处的嫩叶们。沿着嫩叶视野向外,各自成团的绿色颗粒状,应当就是正在发育中的小孢子叶球。再外侧是薄又略微透明能看出些纹理的芽鳞,还有褐色的芽鳞。从外到里,褐色芽鳞、略有透明的芽鳞、各自成团的小孢子叶球、蜷缩折叠的嫩叶,彼此之间既紧密,又保持着一定距离。这样的芽,也同时裂开在这一个长枝上的别处,这一棵树上的其他枝,其他树上的其他枝上。这样一想,好像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缓慢流过。(后续也可以观察下其他植物混合芽,花/花序与叶子生长的内外顺序。)周日在小区溜达时,还发现了一棵小小的银杏。它背靠居民楼,面朝小区花园,上午的阳光被挡得严严实实,但中午及之后又能充分地享受日光亲昵。虽然主干“盈盈可握”,不到一米处即有分枝,但高度还是长起来了,目前大概就有两米多高。树形似圆锥,长枝较多,短枝多为一两年生。主干上有一处树皮破损,露出里面的红色,这里是韧皮部吗?周中的时候也在另一棵银杏树上看到过同样的颜色。
2022年3月24日,在一棵银杏树上遇到“两张涂了不同色号口红的嘴巴”,猜测深红色的当是其韧皮部,内里的光滑是木质部
小区这棵小银杏树上面的小芽也冒出了绿色,但没怎么膨大,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只长出来一两片叶。周中和群友讨论“是否所有短枝着生芽都是混合芽”的问题时,发现自己居然没有想到要限定是进入成熟期的银杏。这次刚好可以把这棵树作为观察对象,看一看小树和大树在生长过程中其他还会有怎样的不同,顺带猜测它是一棵自然萌发还是扦插生长的银杏。周五和小伙伴约晚饭时,发现餐厅前面也种了小小一排银杏。虽然粗细只有食指拇指合成的圈圈大小,有的小银杏树周边已经萌发了许多新枝。这样看来,萌发新枝这个现象的触发条件并不受年龄大小限制。
2022年3月25日,东南四环边
好像就是从观察一棵树开始,即便是等待的时间,也有了更多的乐趣。不过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观察不够细致,也不够用心,再努力一点点吧~
附一张一看就是孔武有力的十七爪爪
观察时间:2022年3月27日
观察地点:北京市北五环附近
天气:晴
温度:16°/5°
观察人:九章
编者按:西堂草木是旧名,借来以为一辑,西堂未必有实处,但在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