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野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美”,在甲骨文中是上羊下人,像人戴头饰之形。人戴头饰——美也。美,通常指使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人或事物。中国之美,气壮山河。如画山水,可看云海朝阳;碧海金沙,可赏落日晚霞;小桥流水,可遇梦里水乡。从大气磅礴的故宫博物院,到巍峨屹立的万里长城;从一颗晶莹葱绿的翠玉白菜,到《延禧攻略》里的莫兰迪色,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
审美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贯穿着人生的始终,造就着审美的人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美育”。审美活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感化,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恰恰也是“慢工出细活”的深耕易耨,文化形成的创造和欣赏过程,就是师生荡涤心灵、完善自我,合天地之道,达人际之和的过程。
一、源流:追寻美育的历程
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乐”中表现尤为明显,承载着对全社会朝野上下、男女老少的全面感化的功能。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舜帝时代。
《尚书·尧舜典》云:“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西周时期,礼乐纳入当时学校教育,是六艺之首,其教化作用彰显为民风纯朴,国泰民安。建安时期徐幹首提美育:“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这里的美育和今天的美育概念虽然不尽相同,但它基本上还是指用礼乐为主的先王之教来培养文质兼备的君子。
魏晋时期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审美开始摆脱礼法的束缚,从而发现山水之美,欣赏人的个性之美,美育因此拓展疆界。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渣)滓”的过程,人因私意人欲,违背自然规律的念头而使生存状态欠佳,于是可以通过美育泄导人情,消融渣滓,实现天人和谐,提升人格,完善人生。这种说法,类似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思想。
到了近代,由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倡导,美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01年,蔡元培在《哲学总论》中用到美育概念,如他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王国维先生把西方的美育理论全面介绍到中国来,1903年,他在《教育世界》发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将德、智、体、美并称“四育”,赋予美育促进国民高尚趣味和健康情调、发展国民之新精神的作用。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先驱者,他把美育称之为“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密码的钥匙都掌握了。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育的一种方法。
基于中华民族的美育源流溯源,美育之“兴”“陶”“净”等特征跃然纸上,一一对应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兴发创立、陶冶性情、净心向善等设计理念,启迪我们用先哲的思想以美示人,以美育人,以美成人。
二、形态:开拓美育的视野
现实世界审美属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美育形态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在建构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研究美育的不同形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美育,充分发挥各种美育形态的作用,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缔造者。
其一,自然形态的“兴发”。
自然形态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和学校生活中的各种美好的现象,如令人悦目赏心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起着陶冶、教育、感化的作用。相对于有目的、有组织的美育过程,它是无意识的自然形式的教育,以一种“无言”的方式起作用,产生美育效应。
例如,华德福学校“无设计的设计”理念注重身、心、灵整体发展,强调亲近自然,哪怕只有一小块绿地,也会成为孩子们户外活动的主场。原木搭建的云梯、草绳缠绕的秋千、泥土裸露的操场,“合围”的环境设计带给孩子“拥抱”的感觉,满足儿童的内心需要。楼梯不仅仅是楼梯,还是孩子“相遇”的空间,满足孩子社交的需求。
其二,观念形态的“陶冶”。
观念形态是有意识的美育现象。它具有行为的随意性和结构的松散性的特点。在家庭、集体、社团中,学生无时不受到这种观念形态的美育影响。雷夫老师所在的霍巴特丛林小学2000多名学生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第56号教室里,雷夫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钟,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说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中,在这块小天地里,雷夫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
他所带的五年级学生在美国标准考试中成绩一直位居前5%~10%的位置,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一直呆到下午五六点才回家。这种影响表现为孩子们在各种各样的审美活动中,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和相互融合。
其三,目的形态的“向善”。
“向上向善”是美育形态的最高层次,是学校和教师遵循人性和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育影响的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操、崇高的审美理想。学校办学理念的表述有千万种形式,校长的办学思想植入有异质化差别,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和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恪守。有目的的美育过程,要将其作为实施教育影响的材料,从而将其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轨道。这一形态的教育具有广泛性和基础性的特点,通过时尚、风气、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审美标准、心理和行为。
行走在校园里,地上看不到一片纸屑,桌椅上一尘不染,师生的衣服朴素而洁净,就算是一个陌生的访客偶尔进入校园,迎面而来一个温暖而甜蜜的颔首微笑,那都是“善意”的美好,无需言说的心意相通。
自然形态、观念形态、目的形态这三种美育形态,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构成相互作用的完整系统。自然形态的美育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而有目的、有组织的美育,又将不断提高自然形态、观念形态美育的质量,从而更充分更广泛地发挥美育效应。
三、主体:探寻审美活动的本质
审美活动从根本上是直接依赖主体的主观条件的。因此,只有深入理解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本质特征,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审美活动的本质,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必须先把审美活动还原为人的问题,充分尊重主体的意识,才能达成目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育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审美体验,水滴石穿般地浸润心灵,慢慢地塑造着个性,仿佛清风拂过人的心田。正是因为不同的个体追寻着不同的美的形式,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使人性得到了升华,从而造就了完整意义上的人。
美育视野下的文化建设,聚焦于审美对象以及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想象,以情感为中介,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
比如,长沙桂花坪小学以“桂花”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母元素,既是校名的“给定”,也是意义的“赋予”。桂花之于成长、之于学校、之于教育,它不只是一种树木与花朵,而是教育与文化的美好意象。办学愿景为“桂花树下遇见最美的你”,核心理念是“根深叶茂,花开有时”。
这是对一棵桂花树的成长描述,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的形象化表达,更是对于百年树人规律的常识性重申。校训为“向阳生长”,向阳,就是让内心有光亮;生长,就是教育的本质。校风为“静待花开”,就是不急,不躁,不功利,不折腾,相信每一朵花都会开放出自己的精彩。让每个人都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教育之大道。在桂花坪小学,建筑是美的,桂花是美的,教师是美的,孩子是美的。在这里,不比拼谁更美,而是让每个人从小都看得见美,能成就美好的人、美好的事。
基于此,将校风确定为“成人之美”。对桂花坪小学的学习状态有着怎样的期待呢?“发现美好,成就精彩”便是学风。两年来,“桂馥兰馨地,花开叶绿时”。这所外来务工子弟达到50%的学校,丹桂芳香四溢,师生文质彬彬。
“与美好在一起”系列活动已经发布了148期,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周又一周的美好时光。该活动由“三个一”组成,“每周一书”分别为低、中、高年级学生推送书目,引导孩子们经由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周一画”翰墨飘香,精选国画、油画、版画、剪纸等世界名画,启迪学生在线条与色彩交织的画卷里畅游;“每周一曲”既有耳熟能详的通俗曲目,也有高山流水的经典佳作,伴随着每一周的个性化铃声,响彻校园,可谓余音绕梁。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由“桂花”,人们总会将桂花坪小学的整体形象与馥郁芬芳的桂花建立“链接”,这便是一种愉悦的审美感性体验。好的学校,有自我的文化图腾,“桂花”便是桂花坪小学的文化意象。而好的学校文化便是将一切“美好”的元素附着于可见、可感的细节之中。
每周“一书”,分别面向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孩子推荐一本好书;每周“一画”,既有享誉西方的世界名画,也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佳作欣赏;每周“一曲”流淌在广播站的铃声中,飘扬在校园里;每期一次“桂花节”,是孩子们的厨艺大比拼,舌尖上的“桂花节”由此而活色生香。“一书”“一画”“一曲”“一节”,让“与美好在一起”的理念有了载体,美育也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维度唤醒了孩子们的“美的小种子”,因而时时处处在心田里萌动、发芽、生长。
诚如此,美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感性形态愉情悦意,书香、画韵、音律每周星星点点、丝丝缕缕,积极地推动着感化心灵的终极目标。
四、情感:校园美育建设的核心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师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对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如春风化雨般进入人的心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变,但却会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
康桥曾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生活的回忆。《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志摩先生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美育是以情感为中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情感性是美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审美的特征。王阳明曾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应该如此,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耳濡目染,渐渐入耳入心,就像大自然培养花木一样,日积月累地欣欣然成长。
桂花坪小学有一组《爱莲说》的雕塑,一位亭亭玉立的女老师,牵着一群学童,在书院“濂溪”旁朗朗吟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本打开的汉白玉书卷上遒劲秀美的书法作品,出自桂花坪小学十岁孩童石子阳笔下。在电脑排版刻字如此发达快捷的今天,本可以选择机械化流程制作,可是,我们深谙学校文化的一切元素都应该尊崇“儿童视角”,没有了生命,便没了光亮,没有了儿童,就了无生趣。
对于十岁的孩子石子阳来说,书写《爱莲说》花费了他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一字一句琢磨;一笔一画推敲,端午节假期,同龄孩子都在玩耍,他却在书房里静心临帖研习,在诗词里,他与湖湘人杰周敦颐神交,这些必将丰厚他的一生。而莲花坚贞的品格,也将伴随着书写她、吟诵她、品味她的桂花学子奠基洁身自爱的高尚人格。千百年以后,世间已经没有“我”,而落纸云烟的《爱莲说》,却永存不朽。
美育是教育性和愉悦性的辩证统一,以愉悦体验作为教育的基础。美育过程,凭借具有娱耳、悦目和怡情功能的美的事物的形象而展开。因此,它使人觉得轻松、愉快,而不是感到沉重、压抑;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授受的关系,而是生动活泼的对话关系,即审美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是主体,同时又是客体、审美对象。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工具和媒介的艺术化,教育管理的审美化,使教育者既是在接受教育,又是在愉快地审美。
五、创造:参与学校美育的生成
美育的途径,是主体成就自我的必然途径。美育可以使人们摆脱外在功利和内在欲望的本源,回复真诚和本色,体会到真正的自由。我们通常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原生态的创造,所以,一切审美活动,都充满了未知,孕育着惊喜,激发师生在有限的范围内能动地创造,从独特的体验中获得自得之趣。
美育能让人从中获得充分的自由,这不仅表现在师生对于美育的陶冶是自觉自愿的,而且表现在接受美育时,能够表现出主体能动的创造性。与一般教育相比,审美主体不只是被动地受到感发,而且是有着能动性与创造性,自觉参与其中的,这就决定了学校的文化创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众筹”,可以“头脑风暴”,可以“项目驱动”,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空间,接纳一切闪烁光芒的思想,适应着师生审美主体的多种需要。
长沙的青园中信小学是一个倡导“信念教育”的童话世界。办学者深谙:成就世界、推动世界进步的,是一种可能性思维,绝大多数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在可能性思维的推动下完成的。小学是什么地方?小学就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不管什么奇思妙想,相信它,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这是信念的力量。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首先我们要学会去相信它。相信是一种爱,相信是一种美。至此,“相信是一种力量”的校训应运而生。
在琳琅满目的“放飞信天使”许愿牌下,每一届一年级新生会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见证下,庄重地写下自己的人生梦想。这个彩绘在学校吉祥物小信鸽背面的“诺言”会在许愿长廊里悬挂六年。小学毕业之后,分班封存起来,老师与孩子们相约三十年后重返母校,看看当初小学入学启蒙之日许下的理想有没有实现。
7岁的罗嘉俊写下了“我想当军委主席”的宏大理想;王博写下的“像妈妈一样成为白衣天使”;活泼的雅兰写下了“我想当舞蹈家”。224个孩子,224个风格迥异的许愿牌,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家庭都有鲜活的文化基因,他们让学校文化充满了多元,张扬着个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小小井盖设计师”的活动中,孩子们将井盖打扮成绿色的环保地球;在“信飞翔”湿地生态园里,丁楠楠和小乌龟悄悄约定了明年春天的见面;在“弟子规”花箱之前,每个孩子清晨需躬身诵读《弟子规》中《信》的篇章方可入校……凌霄肆意、精灵巧笑、信言铿锵,在孩子们达到畅快的审美体验之后,他们被遮蔽的美育潜能便被能动地开发出来,每一个节点,都有他们参与创造的痕迹,他们在“童话世界”里体悟到世界和人生的真谛,得到了纯粹的快乐,个性随之得到解放,由此进入自由王国。
美育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的创造性的教育,不仅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人的创造美的能力,而且美育过程本身就应是一种创造过程。美育的目的只能在自由的创造性的审美关系和情境之中,才能充分实现。美育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特征,同样取决于审美的性质。
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个人活动的方式,审美愉快作为个人内在的情感体验,具有不因任何人迫使而改变的特性。学校提供的审美活动场所是人的个性、独创性自由发挥的天地,人只有在这种自由情境之中,才能体验出真正的审美价值。美育正是提供和创造着这种情境,学校文化因而成就了美育的孵化器。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19/07-8“专题”栏目。
文/ 刘菲菲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校长
▼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
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145。
联络我们
投稿信箱:XKCPL01@126.com
邮购信箱:XKCPL02@126.com
联系电话:0731-89921103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营盘东路3号新闻出版大厦2楼
请 您 关 注
▼
一 本 朴 素 的 教 育 杂 志
本文责任编辑 | 余孟孟
公众号编辑 | 杨鸿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