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解封第一天,普通人的真实感受是这样的

大千世界 2022-06-02



作者:在风,来源:审丑时代


01


解封第一天,普通人的感受,其实是很复杂的。



首先是激动。


比如昨夜的外滩鸣笛,钟声响起,报道中的人们在欢呼:



毕竟,上海外滩真的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外环的人们在放鞭炮:



放烟花:



出门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大人小孩都激动得手舞足蹈:



就连狗狗也不例外:



尤其是看着,街道上正在拆卸的围栏:



大家更加确信:

上海这次,是真的解封了!

很多人昨夜激动得无法入睡,感觉比过年还开心……



02


但激情过后,不少人也开始陷入了沉思之中……


毕竟当初封得猝不及防,如今结束得也是让人恍若隔世;



经历过后,有人会本能地感到一丝丝不安全感;



觉得虽然上海回来了,但是也有太多东西回不来了;



尤其是那些离开的人;



经历过的人,至少一时半刻,不太可能忘记个中滋味。


而此刻,大家感谢的不是疫情,而是那些为了疫情辛苦了两个多月的逆行者们;



这种感受,很复杂,却很真实。


好比我自己,看到解封这一刻,除了松了口气之外,其实也不完全松了口气。


因为仔细想想,总觉得有点难过,有点失落,甚至有点缓不过气的压抑。


这可能源自于,这解封来得太突然,让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这也可能源自于,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过后,已经很难像个小孩子一样,再次轻轻松松地笑谈回首了。


或许,此刻很多人的笑容,是饱经沧桑的。


03


毕竟这次解封,其实无形中改变了太多……


记得昨天,又有一个新词诞生,叫“解封式社恐”。


意思是,居家封闭太久,突然面临要回归正常生活,反而会感到焦虑和害怕。



有人用了一个更为形象的比喻,就是“出狱焦虑综合症”。


表示每天都盼着出来,但是等到真的出来这天,却又没有那么期待了。



一些段子传遍朋友圈……


本是自娱自乐,但是看完又觉得有点心酸。


比如许久不开车的朋友;



比如许久没上班的朋友;



大家都说,这一切都好不真实。



这份内心的恍惚感,早已跃然纸上。


04


或许,真正让人感到踏实而温暖的。


是居家隔离两个多月后,这座城市的人民,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也更有温度了。


当我们按下了暂停键,不再快节奏地轰轰往前时;当我们有充裕的时间,静下来欣赏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时,发现人间处处是惊喜和真情……


它可能是上海街道上,一场市民们即兴的小演唱会:



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夜晚,有人唱着歌儿,有人路过却被歌声吸引停下来,有人拿着酒瓶站在一旁安静聆听……


小狗在汪汪,人们在欢笑,警察在一旁默默站着,等人们唱完歌后,才上前劝大家离开,不要聚集……


这一幕,是如此惬意而悠扬,让人相信,明天真的会更好。




又或者是网友在陆家嘴处,记录下“外滩重新亮灯”的时分。


重新出门的人们,看着美好的晚霞之下,一幢幢被荒置了两个月的摩登建筑,重新亮起,再次成为这座城市的华丽标志的时刻。


人们不觉泪目,上海好像还是那个上海,明明变了,但又仿佛一切都没变过。



是啊,经过两个月的磨难与洗礼,陌生又熟悉,激动又恍惚。


过去,有人离开,有人郁郁寡欢,有人哭到半夜辗转;


如今,更多人坚守了下来,把此刻的美好趁早体验,把解封后的日出日落铭记在心中。


此刻的欢声笑语,是劫后余生的久别重逢。这既要感谢那些逆行者们,也要感谢过去坚持下来的自己。


当我们不忘记过去,不迷失于当下,不惧于将来时;


当我们懂得在灰暗之际,也能寻到人间的美好和温暖时;


或许才能如释重负地告诉自己:上海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


人在上海,“重获新生”,“保质期”72小时…

青年璐 北美留学生日报



经65天后

上海回来了

很多人心情复杂

迪士尼的烟火依旧绚烂

外滩的灯光依旧夺目

烟火升腾

车水马龙的上海多美啊


突然恢复交通后

大家靠着72小时内的核酸开启了新生活

上海的朋友们自嘲道:

现在的上海人保质期只有72小时了


上海还是那个上海

上海,也可能不再是那个上海


有些东西没有改变

有些东西彻底改变了


01 回归


6月1日

上海市全面恢复

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凌晨时分开始

上海多地的公路隧道

和高架桥上便车流不息



为了解封的这一刻

上海人民已经等了太久




事实上,从5月31日夜里开始

这种期盼解封的心情就在蔓延

不少市民守在外滩

等待零点钟声响起

秒针跨过12的刹那

人们尽情欢呼雀跃

热闹程度堪比跨年




亲友久别重逢

时隔两月故地重游

都让人无比喜悦


两个月来

外滩从没有一天

如这个夜晚般

人声鼎沸充满生机

上海,真的回来了




02 变化


理发成了上海人解封后的

头等大事


上海陆家嘴一家理发店

一早已经接了30多个预约电话

想理发的心情有多迫切呢

公众号都开始作文:

《沪上Tony,明天没有档期》



居家两个月

就是彭于晏

也熬不住啊



理发,是神清气爽的开始


除了这件事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

比如大吃一顿

久违的炸鸡烧烤奶茶

通通安排上



比如拖了好久没拔的牙

这次真要作为头等第二大事了



比如一些刻不容缓的大事

——找工作赚钱



解封后的上海人民

多了份畅然的随性


甚至有人说

看到穿拖鞋背心大短裤

迫不及待走上街的人们

怀疑上海居民正在

逐渐“广东化”



走丢的3月4月5月

承包了上海被偷走的春天


走出家门

仿如一步入夏



有人不愿面对朋友们即将

陆续离开上海的事实



被封控的75天里

幻想过无数次解封后的场景

想见谁,要做什么…...

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

反而没什么感觉了

像一场大考结束

内心被确认自由

但身体已经迟钝了



没觉得开心,只觉得委屈

虽然这种情绪不合时宜

但有些事情不应该被忘记

物理空间上我自由了

但是精神上还困在那间房子



还有人表述解封后

他被一种更庞大的茫然所笼罩

陷入“自由是什么”的窘迫

我只能确定

我天生并非一只家禽

但此刻却丧失了

想飞的欲望和会飞的能力



解封后的上海

心理咨询处或许

也该有一席之位

那些被困住的心情

需要排解和释放



03 散场


有些人选择

短暂离开这座城市



有些人“离开”后

再也回不来了


5月7日,上海

59岁的黄建才拖着行李徒步7小时

走了24公里才到达虹桥火车站

他的行李里有妻子殷桃香的骨灰


原本妻子淋巴癌来上海就医

以为照常做完化疗后就能回家

没想到5月6日病情突然恶化

这次竟是有去无回


丈夫黄建才镜头前抹着泪

一句话让人破防:

无论怎样我都要把她带回去

我不想把她留在外面



3月底

上海浦东一例哮喘病人

因未得到及时救治病亡

逝者女儿在这轮疫情中

度过人生最漫长1个半小时

从那天起

她没有爸爸了


除了这些真切的逝者

还有那些疫情中传出的真实声音

不该被遗忘


疫情期间

上海徐汇永康市民一通求救电话

引发关注

老人对街道办说

药都吃完了,也没有吃的了

嗓子疼,体温在上升

现在人很难受,想去医院

由于疫情严峻造成多方延迟

老人在这通电话前

迟迟没有等到回复



疫情下上海孤寡老人的生存现状

令人担忧


他们大多数不会用微信

平时连健康码在哪里都找不到

更别想着他们能在疫情封控期间

给自己解决买药和吃饭问题


可这二者之一

一旦有一方面得不到妥善解决

他们的生命就可能岌岌可危



这是城市中的老人

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又不仅仅是老人


还有疫情下

找不到续药渠道的疾病患者


还有集体宿舍里挤在一起

回不去家的外来务工人员


抢不到菜、买不到药

延误就医、两个月居家隔离

这样的日子是真不好过啊

好在,现在我们都挺过来了



04 重生



上海人民度过的苦难

没有九九八十一难

也有八八六十四天

这些日子里

不是只有柴米油盐这些事

很多人是生生熬过来的


那些虹桥火车站门口打铺盖的人

那些徒步两天走到火车站的人

那些苦难和眼泪

都让眼下的解封愈显难得和珍贵


这次我们可以真的说

上海的烟火气回来了

可看似自由了

有些人却永远被折断了翅膀



上海还是那个上海

明亮的,有梧桐斑驳的树影

古老的,有弄堂和洋房

璀璨的,有充满金钱味道的

外滩和高楼

新颖的,有无数展览

交纵着时下最新趋势


上海,也不再是那个上海了

历久弥新,忆苦思甜

从晦涩往事中走出的上海

需要脱胎换骨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抱团取暖,共度时艰

顺手放入朋友圈,没准您的朋友就需要!


合作请加微信号:n19010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