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的成语,最后一个你知道含义吗

2017-09-08 中国少年国学院

秋天,追逐一抹金黄,邂逅一捧温暖,珍藏一份遇见。

这一季,秋,清浅,安静。清了纸笺上的墨印,浅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安静的倚在时光深处,看花开叶落,流年转换。

 

【暗送秋波】

来源: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金风玉露】

来源: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

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提起这个成语,大家肯定会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秋风落叶】

来源:汉·桓宽《盐铁论·论功》:

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

若因秋霜而振落叶。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原意是秋风扫尽了落叶;现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萧瑟】

来源: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全诗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春秋鼎盛】

来源:汉·贾谊《新书》:

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行;

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此;

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秋高气爽】

来源: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春去秋来】

来源:明·刘基《大堤曲》:

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时光流逝,又到了一年秋……

【桂子飘香】

来源:唐·宋之问《灵隐寺》诗: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令人回味。


【林寒涧肃】

来源: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


【琨玉秋霜】

来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论》:

懔懔焉,皓皓焉,

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春花秋月】

来源:南唐·李煜《虞美人》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都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景。


【西风落叶】

来源: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冰壶秋月】

来源:元·刘因《饮仲诚辄瓢》诗:

酒中醒境染未识;冰壶秋月昆仑峰

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华星秋月】

来源: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社燕秋鸿】

来源: 宋·张先《西江月》词: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

今朝忽遇暮云东,坐对旗亭说梦。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真的是刚要见面却又要分别。

【春华秋实】

来源: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

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

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一切自有定数。


【寒蝉凄切】

来源: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或诗词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西风残照】

来源: 唐·李白《忆秦娥》词: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景象。

 

【秋月春风】

来源:唐·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岁月的美好,在于它的必然流逝。


【秋高马肥】

来源: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

臣恐秋高马肥,

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望穿秋水】

来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黄昏卸得残壮罢;窗外西风冷透纱。

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

何处与人闲嗑牙?

望穿秋水;不见还家;

潸潸泪似麻。

把眼睛都望穿了。这是何等的思念啊。

【秋风过耳】

来源: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与己无关,毫不在意。


【多事之秋】

来源: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

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

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万载千秋】

来源: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

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

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蝉不知雪】

来源: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红衰翠减】

来源: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红花衰败,绿叶减少。春尽花残,初秋百花凋谢。


【霜气横秋】

来源: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

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志气凛然的人,像秋霜一样严峻。


【桐叶知秋】

来源: 《淮南子·说山训》:

以小见大,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太平御览》卷二十四引作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从一片叶子的凋落,就知道秋天就要来到。桐叶知秋也作一叶知秋。


【春秋笔法】

来源:《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则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


【落叶知秋】

来源: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秋收冬藏】

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此天道之大经也。

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 :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秋月寒江】

来源: 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

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春兰秋菊】

来源: 《楚辞·九歌·礼魂》: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唐·石贯《和主司王起》:“绛帐表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春兰秋菊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盈盈秋水】

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临去秋波】

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春蛙秋蝉】

来源:晋·杨泉《物理论》:

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

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秋行夏令】

来源: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

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40岁的时候,能买的起20岁时喜欢的衣服也无济于事了。

【晴云秋月】

来源:《宋史·文同传》:

与可襟韵洒落,

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解释: 指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一日三秋】

来源:《诗经·王风·采莲》:

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各有千秋】

来源:汉·李陵《与苏武三首》: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秋高气和】

来源: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

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橙黄桔绿】

来源:宋·苏轼《赠刘景文》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秋天宜人的景色真不该错过呢。


【望秋先零】

来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

松柏之姿,经霜犹茂。

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受命之异也。

体质弱,经不起风霜。

看了这么多“秋”成语,你记住了吗?

 

往期好文

【露从今夜白】这些白露习俗你都知道吗?

书法 中国人最美的信仰

内容来源:诗词中国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件28384370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