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涉案1个亿!巴南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劣知名品牌服饰案

“品牌产品清仓处理,39元一件,100元3件!买到就是赚到……”诸多耳熟能详的国外知名品牌服装,竟然在商圈里摆起了地摊,还搞起了“特卖促销”,面对低价的诱惑,你是否会心动?当心!你很有可能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近日,巴南区公安分局食药环侦支队在市公安局打假总队的指导下,全链条摧毁一条假冒十余个知名运动品牌集产、供、销于一体的销售网络,抓捕犯罪嫌疑人38名,累计涉案价值高达1亿余元。



假货搞促销 “名牌”摆地摊


“衣服穿了全身发痒,还没洗就掉色。”


“这些衣服都是假货,跟我们品牌店的质量完全没法比。”


今年4月,市公安局打假总队陆续收到不少品牌企业和群众举报,称重庆主城各区商圈有人公开销售多种假冒国际知名品牌运动服饰。接到举报后,市公安局打假总队立即会同巴南区公安分局食药环侦支队展开侦查。


随后,食药环侦支队立即安排民警前往巴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等地的12个商圈进行摸排走访。经调查,民警发现这些售卖“名牌”运动服饰的商家均在商圈公开搭棚摆摊采用特卖促销等方式向逛街市民进行售卖,以“价格便宜、量大从优”吸引不少消费者买单,但与此同时,商圈内售卖相关品牌服饰的门店却变得门可罗雀。


“这些假货一搞促销,品牌店直接销量减半,有的甚至下滑70%。”办案民警表示,通过专业检测,这些售卖的“名牌”服饰大多选用含有偶氮染料的低劣布料制成,长期穿戴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这些“名牌”服饰的商标均为造假,属于假冒伪劣商品。


办案民警在侦查中发现,这些摊位每天的营业额,都会全部汇集到一位名叫王某的银行账户上,而王某正是这些摊位的负责人,且王某并不局限于在重庆“摆摊”,更是将“生意”扩展到了贵州、成都两地。办案民警在深入调查王某后,发现其售卖的这些服饰均是从广东省某市进货。经巡线深挖,办案民警又关联出张某、邓某、关某等人,3人分别负责制衣、烫标、推广等工作。至此,一条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制售假劣知名品牌运动服的犯罪网络清晰地展现在警方面前。


制衣黑工厂

印花黑工厂

精准“剥茧” 雷霆出击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摸排,警方以销售卖场为着力点,通过蹲点跟踪、录像取证等手段,精确掌握了销售团伙的运输工具、制假窝点、人员构成等情况,并制定了抓捕方案。


“时机成熟,立即收网!”7月4日至5日,在市公安局打假总队的指导下,在广东、江西、贵州、四川4地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巴南区公安分局集结80余名警力,开展波次收网行动,抓获王某、张某、邓某、关某、温某等犯罪嫌疑人38名,捣毁生产、储存、销售黑窝点26处、生产线6条;扣押制假设备60台,商标标识30余万枚,假冒品牌服饰17万余套,半成品及原料10余吨,账本36个。


据终端销售方王某交代,他有着在商圈摆摊卖服饰的经历,但由于卖的都不是“牌子货”,所以生意不景气。2021年,他偶然中认识了关某,对方称可以以10多元一件的“批发价”,给他供货“名牌”服饰。虽然明知这些运动服是假冒伪劣商品,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让他决定先进一批“试试水”,谁知从关某那进货来的服饰,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尝到甜头的王某便开始从关某处大批量进货,在我市沙坪坝、渝北、巴南等10个区县及贵州、四川等地商圈进行销售。由于担心被警方追查,他选择“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法,几乎不会在任何商圈销售7天以上,且销售人员都是临时招聘,采取日结方式结算工资。据统计,从2021年至今,其营业额高达上千万元。


据制假造假方张某交代,从2020年开始,他便与邓某在广东中山开设多个黑工厂,购进劣质布料组织工人裁剪、贴标,运至江西温某处缝制成衣,最后运回广东中山各自仓库暂存待售。而他们生产的假劣服饰,则由“经纪人”关某负责批发销售。关某通过互联网在全国物色、勾连下线,通过微信、电话接单,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收款,使用物流发货的方式大肆对外销售,其下线涉及到全国18个省市。目前,巴南警方已冻结涉案资金235.49万元,现场查扣物品价值估算高达6300余万元,全案案值逾1亿元。


目前,王某、张某、邓某、关某、温某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记者 张柳妞

往期回顾



☛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赴武隆调研,要求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特殊食品监管,我市发布地方标准

☛市法律援助中心将服务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涉案1个亿!巴南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劣知名品牌服饰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