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孩子在大班以前没上过培训班的普娃妈的自我安慰

2017-12-19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姐姐囡今年大班。我们家的小朋友都没有上过早教,姐姐囡在6岁以前也没有上过培训班。但她的学校有延时课,方便上班的父母可以稍微晚一点接孩子,这些延时课我们是参加的。延时课的内容主要是艺术类的。有跳舞、唱歌、画画之类,她在小班中班也就这么随便玩着。

 

我们平时双休日在干嘛呢,因为不用上培训班,基本上要么就是在家休息,要么就是出去玩玩晃晃,逛个动物园和博物馆。我们还觉得日子蛮好过的。

 

直到今年9月大班,周围的人都开始谈论幼升小,和很多懵圈的家长一样,我也忽然发现,哇塞,周围的牛娃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我原本还觉得我女儿挺不错的,可是忽然之间好像就跟不上大家的步伐了。

 

在《骄傲使我盲目,谦虚很得益处》一文中我提到了一个姐姐囡的同学,现在100以内加减法无障碍,中英文自主阅读无障碍,围棋也下得相当可以——但是据他妈妈说,他们家孩子在外面来说,也就属于“普娃”。她还拿了和他一起下围棋的同学自己写的英文作文给我看,我一看吓一跳,且不说语法无错,关键是字迹的整洁程度令人咋舌。

 

如《骄傲使我盲目,谦虚很得益处》一文所说,其实在此之前,我都不太了解人家家庭的教育方法。那时候人家都说我们家是“散养”,我觉得并不是啊,因为我们家在孩子小时候很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我们教育他们敬拜上帝,爱人如己,顺服权柄等等。所以在姐姐囡小时候,我看到其他家长,特别是那些已经上了小学觉得跟不上的家长,对我们的“散养”表示痛心疾首的时候,我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

 

但是现在我可以理解他们在说什么了。看到人家已经可以算32+23了,我们姐姐囡算3+2还要想一想,嗯,应该等于5吧。

 


 

我对周围的家长们进行了突击采访,总结下来,外面的培训班基本分成3种:

  • 一种是学术型培训班——简单粗暴来说,就是补习语数外。当然在幼儿园阶段,语数外化身成的培训班就是写字课、诗词课、逻辑课、蒙氏数学、以及各类英语课。

  • 一种是技能型培训班——比如钢琴、围棋……

  • 一种是玩乐型培训班——比较典型的有乐高、足球……

 

我是这么区分技能型和玩乐型的:如果上完课需要回家继续每天(或者经常)练习的,那就是技能型。如果上完课回家不用怎么练习的,那就是玩乐型。

 

再进一步对这些培训班的理念进行总结,大概是这样:

  1. 对于学术型培训班,大家觉得幼升小必备,不上不行。幼升小么,当下最流行的就是某而思了,五位数的课,还要家长在后面坐着陪读。

  2. 对于技能型培训班,比较流行的理念是这样:因为小学的时候作业很多,根本就没时间每天练琴什么的。哪怕小时候就算是事倍功半,也要狠狠学,因为小时候的时间不学东西,玩也是玩掉了。所以小时候要给小朋友报海量培训班,各种都尝试一下。等大班以后,选小朋友发展最好的2-3个开始重点培养。

  3. 对于玩乐型培训班,那也没啥,主要是孩子喜欢,给孩子打发时间。

 


 

听上去是也有点道理,但是对我们来说还是白搭。因为上很多很多培训班的模式呢,是肯定不适合我们家的,我们家有三个孩子呢!

  • 首先我们确实没那么多钱,三个孩子全上各种培训班,何等开销!

  • 其次我们没有时间把孩子们来回接送,家务也挺多,杨先生和我都不可能就坐在教室门口等着一耗几小时。

  • 最后我们没有那个精力盯着每个孩子回家练习——有一些课程,围棋啊钢琴啊,如果回来不练习,那就是浪费钱好吗!

  

而关于培训班,我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是:

  1. 我们要怎么安排孩子的培训班的金钱和时间?

  2. 作为基督徒,我要怎么看待孩子上培训班这个问题?——我会不会因此不当心就让孩子以技能为偶像呢?

 

于是呢,我就找了KITTY姐妹,把我心里的疑问倒出来了。KITTY姐妹的回答对我很有帮助,归纳如下:

 

我们在美国,很多好大学都不是看学习成绩的,而是看你能给他的大学(球队、俱乐部、项目等)带来什么贡献。如果没有一个比较专的课外技能,将来考大学的时候没有什么特长/奖项可以做文章。所以小学以前,什么都能尝试,看看擅长和兴趣在哪里。到了中学开始,就要术业有专攻了,要正儿八经训练,才能有记录拿得出手。

 

课外活动是操练价值观和品格的运动场。不过我家的原则是:选一个你喜欢的,再选一个父母喜欢的——这也是操练顺服,以及做该做的(而不是什么都侯牢自己心想)也是操练顺服,以及做该做的,而不是什么都侯牢自己心想。(“侯牢自己心想”是沪语,意思是一心非要这个不可的倔强的想法)

 

比如我家老大,喜欢的和父母选的正好合一,那就最好,她很motivated。

 

而我家儿子,足球、篮球、网球都尝试过,都玩得不错,有天赋。但要专攻的话,团队运动只能锻炼品格,但要出成绩就比较被动,就怕碰到猪队友。所以要再选一样单独的运动。

 

起初选的网球,但我们陪练不了。我总觉得儿子踢足球、打篮球冲撞不过黑人,网球又超级贵。后来就想到桌球,觉得比较适合他,因为他一直是用脑子玩体育的,属于超级好的中场球员,善于组织进攻,又有站位意识和防守意识,可就是撞不过人家。后来我又想到桌球。可是桌球的场地都是在酒吧里,而且比赛都是在拉斯维加斯。所以想想就作罢了。

 

后来神启示我高尔夫。我就查了一下,我家周围有三家高尔夫球场,其中离我家最近的,一脚油门就到的那家,是国际比赛专用场地。而且超便宜。私教一小时也就$25,平时练球$9一桶球,可以练一下午。没有像国内的那种超级贵的会员费。现在选了高尔夫,可以自己独自练习,比较能掌握主动性。而且我跟他爸爸也能陪着练,是一项可以长期持续的家庭运动。

 

而老三巨喜欢游泳,想当游泳运动员。我是有顾虑的,因为担心女孩子例假什么的,                             玩玩还可以,等有了例假,代价就太大了而老三巨喜欢游泳,想当游泳运动员。我是有顾虑的,因为担心女孩子例假什么的,玩玩还可以,等有了例假,代价就太大了而老三呢,她巨喜欢游泳,想当游泳运动员。所以她自己选的她喜欢的呢,就是游泳。而我们作为父母帮她选择的则是花棒。花棒好好练了,才能去游泳。两种运动很明显,兴趣和动力不一样,有很大的教导品格的空间。

 

我们给她选择花棒的原因有几点:

 

老三出生时被提前剖出来了。她的体能发展比实际年龄要小一岁。比如跳绳,9岁了才会跳。花棒是训练音乐、舞蹈、身体灵活性、手指灵活性、手眼通协调的很好的运动。花棒运动也不贵,而且超级操练品格。因为棒子接不着的时候,特别有受挫感,还很容易被砸着。坚持、忍耐的毅力是必须的。而且各个单项挺多,队友间又是朋友又是对手。

 

而且老三练习花棒是有她姐姐带着,所以我们同时也训练姐姐关注弱小,照顾妹妹。(老大太独立太能干,对小的就不太有耐心,觉得我在你那年龄什么都会,你凭啥不会。所以要刻意训练她照顾妹妹。不然她脑子里没这跟筋的)。

 


 

虽然情况不同,但是KITTY姐妹的分享给我很大启发。特别是“选一门自己喜欢的,选一门父母喜欢的”模式。

 

我们家姐姐囡最喜欢的是画画,平时最缺乏的是运动。学术方面,她的英文是最好,算术是最差。

 

所以姐姐囡选的一门兴趣班就是画画。我们也不考级,就是开发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我也鼓励她每周画一副画。

 

我们给姐姐囡选的课目则是跆拳道。因为道馆就在家里对面,价格不贵,一个星期可以去练2-3次。我喜欢跆拳道有很多基础练习,而且这项运动男女皆宜,弟弟以后也可以一起练习。

 

另外,在音乐方面姐姐囡是有潜质的,钢琴我也开始教起来,这个自己教不花钱(关于姐姐囡的学琴日记,已经在写连载,敬请期待)。

 

至于语数外呢,她也确实有一些部分比较落后,但是我们确实是条件有限,没法出去给她上某而思那种课程。但是再深入想想,我想中文英文不外乎阅读,而数学逻辑不外乎做题,要么我先试试看在家里买点书给她看看做做——总比出去上课要便宜实惠得多。

 


 

所以我还是这么糊里糊涂的又过了几个月,有时候我也自我安慰一下:反正我秉持正确的价值观,若是姐姐囡就是没有办法比别人好,那也没办法。反正我也尽力了。

 

直到这个星期六,发生了一件事,我忽然不再担心姐姐囡了,我完全不担心了!

 

姐姐囡的老师上周五布置了21页的阅读作业,我以为只要读一遍就好了。没想到老师很认真,把作业退回来告诉她,要按照作业上的要求,每页都要读满5遍。这周五老师又布置了14页的阅读作业,还是每页要读满5遍。


 

老师的意思可能是让她每天都读一点。但是因为我每天晚上也给姐姐囡布置了一些任务,而且我们家的习惯历来是做完作业再玩的。于是这个星期六,姐姐就开始阅读了。

 

35页啊!每页要读5遍!厚厚一叠纸,不要说读了,我光看着就要昏倒了。姐姐囡竟然也浑然不觉,拿起来就念了。我在旁边如坐针毡,这一遍遍,枯燥地我都要怀疑人生了。


我心里暗想,想当年,我就肯定把它假装圈掉了,反正读不读老师也不知道的。我又想,想当年,要是遇见我看不爽的老师,我肯定又要叛逆了,我才不做这么无聊的作业呢!

 

但是如今不是当年了,我不是学生了,我是她妈妈。我又不能教她撒谎,我也不能教她叛逆。于是我就这样坐在旁边看着她读。

 

姐姐囡问我:“妈妈,我都会了,为什么还要读?”

我答:“虽然你都会了,但是你还是读完了,这是锻炼了你的顺服的品格,和努力的精神。”

(妈妈虽然是学渣,但是从小听着大道理长大,说起来那是一套套的)

 

姐姐囡点点头,她觉得我说得是对的。然后她又继续读。期间我们一起出去逛了一圈,她喝了N杯水,然后,她竟然读完了!!

 

读完以后,她竟然和我说:“妈妈,我今天钢琴还没有练呢,我去弹一会钢琴。”

 

(当然,我事后和老师反映了阅读作业的情况,申请以后阅读还是只读一遍,老师也答应了。)

 


 

我想起了姐姐囡平时很自觉很顺服的一些时候。她做作业是自己完成的。她的钢琴是自己练习的。甚至我给她一些她最不喜欢的数学练习,她也会完成。

 

搞啥呀,那么好的女儿,我还担心啥呀!


谁没读过书啊!我虽然学渣,可也上过大学读过硕士啊!我觉得,学习是一个长远的马拉松,最后都还是要靠自觉啊!跑得快也要跑得久啊!我觉得我女儿能够顺服权柄,完成爸妈老师布置的任务,那就循序渐进就好了啊!这不就是最好的配速吗?


我内心忽然欣喜,我觉得她没问题的。

 

然后我又回想了这些年我们没上培训班的日子。我们没有上培训班,所以全家有很多时间在一起。姐姐囡和弟弟囡的感情很好,因为他们有矛盾的时候我们随时管教,有反复出现的毛病我们就反复管教,他们也通过彼此相处学习如何爱人如己。


他们没开窍的时候我们没逼着他们读书,所以他们对学习仍然保持着兴趣,姐姐囡每次一听到有什么新的东西学了就觉得很兴奋,甚至是我说明年要教她用洗碗机洗碗了她也很兴奋。我们全家一起晃动物园博物馆的时候也收获了很多快乐:野生动物园办一张年卡,价格也不贵,省下的钱可以拿来给袋鼠、斑马、大象、长颈鹿、火烈鸟、河马……喂好吃的。


此外当然最重要的事是,我们没有很大学业压力,就有很多时间可以轻轻松松谈论上帝,也有很多时间可以认真教他们如何祷告、顺服权柄……(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挺亏欠的,并没好好利用这些时间……)

 

但现在回头看,简直赚大发了好吗!哇哈哈。

 

我也和KITTY姐妹分享了我在姐姐囡身上看到的美好变化。她也很为我高兴,她说:“好的品格就像肥沃的土壤一样,扔什么种子都会发芽,结实百倍。”

 



最后,我也没有什么好自夸得意的,因为我女儿看起来就是一个普娃。要养牛娃的还是不要被我误导了。此外,我还有个伤脑筋的儿子,虽然也一样在教,但是他和他姐姐也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的……

 

好了,千万别说我在洗脑,这文章纯粹就是一些写给我自己看的思考而已……搞不好以后自我安慰的时候还可以挖出来再看一下。




Lissy姐妹的读后感


在一个还算不错的公立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天资都不算差,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别人都读,我家什么都不读,会不会真的就落下什么?虽然现在我们家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但是人在肉体里软弱的时候,就会站到世界的思路上去。


不过我刚刚突然意识到,我的孩子岂不是一生都在神的手里呢?她进哪所学校,毕业后去哪,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她的天父老爸早就安排好了,既不是我做主,哪里用我瞎操心!我女儿进幼儿园的经历就是个见证,表面上看,我们算是裸考进校,没有任何关系,没送钱,就是考前恶补了一周的生活基本常识。这个学校的录取率基本在6:1,还不算条子生,我们根本没抱希望,但实际上神已经为我女儿选了这个学校。进校后,我还无数次被神提醒,这个学校不是我们替她在两个offer里做的选择,不是我作为妈妈替她选的,是神专门给她预备的。——如果神看我女儿如此宝贵,事必躬亲,那我今天在这儿,咸吃萝卜淡操的哪门子心呐!


苏姐妹的读后感


我看了这篇也被刷新了,学前就英文作文,还文法通顺,字迹工整,咋不上天呢,真变态,根本没这个必要,拔苗助长眼前看着长势喜人但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万物有时,违背规律一定会出问题,现代社会里的“空心人”很多就是这么来的,该培养情感认知、个人品格和生活习惯的时间都花在学所谓“知识和技能”上了,到了要应对真实世界时却成了白痴,不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也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眼高手低玻璃心。——这不是安慰,是经验——我们及我们的娃都是神出品的“高端订制”,千万不要羡慕“某而思”出品的流水线产品


Melody姐妹的读后感


我最近也面临各种补习班的挑战,也有段时间很纠结。看了你的文章想起圣经的话:“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甚麼呢? ”(詩篇 11:3 )孩子们从小的根基是流利的英文,过人的专长,还是父母按圣经所教导的品格德行呢?孩子六岁前是培养行为品格习惯的黄金期,我们却让他们去花大部分时间学习学龄时应该学的东西,那根基没建牢固,房子盖再高也是危房,根基建造好,上面的东西才可能长久稳固。这些知识本领也是好的,我们也有责任让他们热爱学习,可以将来在神的国度里荣耀神服侍神,服侍人,但这些救不了孩子的灵魂,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关心的。




杨太太

基督徒,结婚八年,家有三宝,刑辩律师

——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抱歉大家发的消息我常错过回复时间,

有事交流请按右下“写留言”,

或邮件:wxyangtaita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