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源问题胶着,欧洲能熬过寒冬吗?欧洲企业会向中国迁移吗?| 金融小百科

小新 新金融评论 2023-01-18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其自身却也深陷能源危机。按照惯例,欧洲冬令时从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开始,持续到次年三月。以此推算,再有几天,欧洲的冬季就要来了。


寒潮来袭,欧洲能源的储备情况进展如何?欧洲能否安然度过这个冬季?熬过这个冬天,事情会有转机吗?欧洲的企业是否在外迁?

从能源的储存量来看,主要欧洲国家熬过今冬似乎问题不大,但是麻烦可能还在后面——如果能源危机尚未缓解,未来数个冬季将依旧难熬;受能源短缺及成本大幅上升的影响,欧洲部分企业开始减产、停产甚至外迁,欧洲或将步入一个“去工业化”的新时代。


在此背景下,中国有望成为欧洲企业转移的目的地。但欧洲企业外迁并不是“非中不可”,美国、东欧等均是备选项。

一、欧洲能安然过冬吗?

虽然欧盟一直都是全球能源变革的“急先锋”,但其当前的能源需求仍然倚赖三大传统化石能源。数据显示,在欧盟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比约25%,石油约34%,煤炭约12%。欧洲能源的自给率并不高,三大传统化石能源十分依赖他国尤其是俄罗斯的供给。欧盟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使用的能源中,有27%的原油、45%的天然气、46%的煤炭均来自于俄罗斯。

俄乌冲突之后,欧盟先后对俄煤炭、石油实施禁运,但对俄气的制裁迟迟未敲定。这主要是因为天然气的情况比较特殊。

天然气低碳环保,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也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能源。长期以来,欧洲能源消费逐渐向“天然气为支柱、退煤退核、风光并进”的趋势演变。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约为4800亿立方米,其中约90%为进口,而进口的天然气中,大约45%是从俄罗斯进口,占欧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近40%。由此可见,欧洲天然气严重依赖俄罗斯的供给。

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降低对欧天然气输送量,甚至还关停了“北溪1号”这一对欧洲来讲最为重要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当前欧洲急需找到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者,加快能源转型。至于如何替代,欧盟提出了一项应急计划——通过加大液态天然气(LNG)进口、增加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氢能生产、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但是任何一项举措都不那么容易。在陆上,运输天然气需要管道,涉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考量,建设管道也需要时间,欧洲不可能迅速创造出同其他天然气生产国的管道。

在海上,LNG运输过程繁琐,需要经历“先液化—海运—再气化”的流程,产能扩建的周期不短于管道:液化项目建设周期约为8-10年,LNG运输船建设周期为30-50个月,进口接收站再气化项目建设周期约为7-9年。

冬季供暖期是欧洲用电旺季,能源需求将大大增加。面临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一方面,一些欧洲国家宣布重启此前计划淘汰的煤电、核能等能源;另一方面,欧洲各国也在积极储气。

当前,欧洲天然气储备已提前达到目标。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司(GIE)数据显示,欧洲储气库的最大容量为1077亿立方米,差不多能支撑欧盟一个季度的消费量。储存量最高点一般是10月,储存量最低点一般在3月。截至10月5日,欧洲地下储气库(UGS)设施储量已超过90%,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其中,葡萄牙、比利时和波兰已经达到最高存储水平,分别为100%、100%和98.08%。法国的UGS设施已满97.45%,丹麦98.04%,德国93.03%。
数据来源:GIE,作者自行整理
在增加储备的同时,欧盟也在减少消费。8月5日,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了欧盟国家在今年8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间比照过去五年平均天然气消耗量缩减用量15%的规定。

“如果15%的缩减用量得以实施,即使俄罗斯断供,欧盟也可以应付这个冬天,且明年3月储蓄率仍能保持在20%的警戒水平之上。”东方证券分析师王仲尧、孙金霞通过测算发现。但如果欧盟维持正常的天然气消费量,在俄罗斯完全断供的情况下,欧盟天然气存储量有可能在明年一季度消耗殆尽。

国际能源署(IEA)在10月3日发布的天然气市场季度报告中也提到,如果达成9-13个百分点的节气目标,即使在液化天然气进口较少的情况下,欧盟的天然气储气量将维持在25%至30%的水平;如果不节气且俄罗斯从今年11月起彻底停止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欧洲储气率可能下降至5%以下。一旦遭遇寒流,有可能面临天然气供应彻底中断的风险。

总体来看,欧洲过冬问题似乎不大。但能否过冬和如何过冬是两回事,这里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缩减天然气的用量意味着要大规模节能,减少供暖,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将有所下降。根据10月6日法国政府推出的全国节能计划,住宅、教育机构、办公室和对公众开放场所,冬季供暖温度不得高于19摄氏度。餐厅、体育馆等场所在没有顾客时供暖温度应降至17摄氏度。除机场、火车站和地铁站外,全国从凌晨1时至6时将禁止一切照明广告等。可以说,这个冬天不仅有点冷,还有点黑。

二是“缩减15%的天然气用量”这一规定是非强制性的,各国会否遵守并不确定。实际上,欧洲各国的能源结构存在很大差别。比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国家的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但法国、波兰、芬兰等国的依赖度则较低。

来源:欧盟统计局,https://ec.europa.eu/eurostat/

能源紧张格局下,天然气价格维持高位,欧洲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根据IMF测算,高能源价格将导致今年欧洲家庭消费负担平均增加约7%,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更大。近日,德国政府公布了一项最高可达2000亿欧元的能源救助计划,其中1000多亿欧元用于家庭和企业,主要是补贴电费和天然气费,其余用来补贴能源公司。这一举措进一步引发了欧盟“内讧”。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罕见地站出来谴责德国,他说:“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财政回旋余地来搞小圈子,我们需要团结一致。”

9月14日,欧盟委员会再次提议对欧洲能源市场进行紧急干预,以缓解近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经过反复拉锯,德国做出重大让步,紧急干预能源市场一揽子措施在10月21日出炉。根据《欧洲理事会关于能源和经济结论》声明,干预能源市场的举措包括:自愿联合购买天然气、针对欧洲天然气风向标荷兰天然气交易中心(TTF)交易设置“临时动态价格”、建立新的补充价格基准,对发电用天然气实施价格限制等。

但对于未来天然气新的定价体系是怎样的,欧盟尚未给出最终决议,具体事项仍将作一步商讨。笔者认为,在“反欧”民粹情绪蔓延且各国能源禀赋、经济状况不同的背景下,各国要想达成一致承诺并不容易。

当前达成的能源干预措施,毕竟只是临时、紧急的。尽管欧洲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但未来如何缓解天然气紧缺的局面是欧洲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

今年欧洲填补俄罗斯天然气缺口,最重要的补给渠道来自液态天然气LNG。光大证券分析师赵乃迪分析,美国、卡塔尔、莫桑比克等欧洲可用LNG气源新增产能可以在未来5年大幅投产,但23-24年新增产能仍以欧洲LNG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美国为主。他预计23-25年欧洲可用新增LNG出口液化产能分别为8.2、34.6、78.0Bcm/年,23-24年增量不足以弥补高达140Bcm/年的俄罗斯天然气退出量,欧洲天然气供给紧张态势或将长期持续。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也警告称,经过一个冬季的天然气消耗,预计到2023年2月至3月,欧洲各国天然气储备将消耗至库存的25%到30%。届时,如果欧洲天然气供应仍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明年冬天将更加难熬,欧洲国家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形势,需要尽早做好准备。

二、能源危机下,欧洲企业备受打击

能源短缺以及成本上升也对欧洲工业体系造成了极大冲击。9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录得48.5,7-8月份的值分别为49.8和49.6,已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

来源:欧盟统计局https://ec.europa.eu/eurostat/

从2019年行业的耗能情况来看,化工(20%)、非金属矿(14%)、造纸印刷业(12%)、食品饮料业(11%)、钢铁(10%)为高耗能行业,机械设备(7%)、有色金属(4%)、建设类(4%)位居其次。

来源:欧盟统计局,https://ec.europa.eu/eurostat/,创元期货

天然气既是欧洲重要的工业能源,又是部分化工品的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制成的合成氨、甲醇、乙烯等化学品又是其他化工品的基础原料。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产地区,2022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中,欧洲地区就有18家。2020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3.47万亿欧元,整个欧洲地区为6276亿欧元,占比18.1%,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1.55万亿(44.6%)。

长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蒋飞认为,天然气短缺将严重冲击欧洲化工业和金属产业。

在原料紧缺压力下,欧洲化工巨头被迫减产甚至停产。7月27日,全球化工龙头巴斯夫首席执行官表示将削减氨产量,并从外部供应商购买一些氨来填补缺口。8月25日,挪威雅苒宣布正在实施进一步的减产,削减量相当于310万吨氨和400万吨成品。此外,德国科思创、赢创工业等化工企业也纷纷减产。9月14日,德国化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德国化学产品的产量可能下降 8.5%。

在金属材料冶炼过程中,天然气作为热炉燃料被大量消耗,限制天然气供应或将对欧洲有色金属产业造成严重影响。7月下旬,欧洲有色金属协会表示,在过去一年欧盟锌、铝产能已经下降近50%的产能,硅和铁合金也大幅减产,铜和镍也将受到进一步影响。

德国明镜周刊在7月调查了德国境内近500家企业,几乎所有企业的利润都在下滑,有1/4已经在减产,有2/3认为高涨的能源成本会导致竞争力下降,超过1/5的公司希望把生产转移到国外。

三、欧洲制造业大转移?

在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一些欧洲企业出现减产停产,部分制造业“巨头”正在外迁到我国以及美国等地。

从近期转移的欧洲制造业来看,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汽车产业、化工产业等领域。

从产能转移来看,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6月23日,德国宝马集团在沈阳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该项目斥资150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宝马公司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单笔投资。

7月19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在与湛江洽谈5年后,突然加速确定合作,明确到2030年,巴斯夫将投资高达100亿欧元建设湛江一体化基地。

德国的默克集团更是计划投资1.1亿美元,在未来6年扩建无锡的一次性技术产品生产设施,还计划投资超过10亿人民币投资半导体基地。

10月13日,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约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亿元)与中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商地平线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主要聚焦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

近日,宝马正计划将旗下MINI电动车的生产线从英国老家迁至中国。宝马官方表示该品牌的下一代车型也将在中国生产。

在欧洲面临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巨大的市场规模、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势,这是欧洲企业选择我国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我国,美国也是欧洲制造业外迁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从订单来看,欧洲造成的订单缺口在短期内需要国家承接,而投资新建厂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美国本土工厂拥有更好的基础条件、与欧洲相近的技术优势,所以更容易承接到部分订单。

而美国也在积极引进更多国外制造业到美国投资设厂。据德国《商报》报道,仅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这4家公司近期累计扩大投资近3亿美元。美国各州正积极宣传“美国一直是德国公司重要投资目的地”,以争取外国企业迁入或扩大投资。此外,德国的机械制造、汽车产业、制药公司以及特种化工企业等也在积极扩大对美国投资。美国弗吉尼亚州经济发展局称,今年已有6家德国公司宣布建立或扩大在弗吉尼亚州的业务,而2021年只有两家。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也发文称,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和难解的供应链问题正在威胁欧洲企业,而美国公布了大量激励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政策。相对稳定的价格和优惠政策正吸引欧洲企业迁往美国。

除美国外,东欧也是备选项,毕竟“远亲不如近邻”。近日,德国《经济周刊》认为,高昂的能源价格加剧了德国企业的外流,并使东欧成为“新的中国”。文中称,人工、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迫使企业重新思考,重燃对东欧的热情。众多德国工业企业可能会迁移到东欧,比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等国。

参考资料:
1.长城证券,《北溪管道爆炸,能源危机持续,欧洲工业或将长期陷落》
2.中信证券,《9月全球PMI收缩趋势明确,欧洲经济或已陷入衰退》
3.东方证券,《能源危机:现况、测算、欧洲宏观环境关键变化前瞻》
4.德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40期
5.天风证券,《欧洲制造业大转移,中美能承接多少?》
6.汤拯,成本不断攀升,欧洲制造企业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吗?

版面编辑:小野菌|责任编辑:小野菌 鲁西
视觉:李盼 | 监制宥朗撰文:孙思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