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评论

其他

美国为何对推出数字美元踌躇不前

“美国可能仍然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决定是否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在近期举行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原主席Timothy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花旗全球首席Nathan Sheets:美国或在下半年陷入衰退,通胀率回落到4%后会停留很久

预计2023年中国将迎来5.5%的增长率,除中国以外的全球经济增速约在1%左右,非常接近“全球经济衰退”的界定水平。欧盟和英国或在上半年步入衰退,美国或在下半年进入衰退。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具韧性、美联储对金融稳定较为关切,美国衰退程度将较为温和。当前,虽然美国核心商品和住房市场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消费者支出从商品转向服务,刺激了服务通胀,“服务-工资-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关系将成为美联储的重要关切。预计美联储将在2023年年底前将利率保持在略高于5%的水平,到2024年通胀显著回落后开始降息。目前市场波动尚未造成重要影响,但金融市场尤其是私募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还需注意。整体来看,目前美元处于一个不可持续的强势水平,未来随着全球经济调整到新常态,美元很可能会贬值。——Nathan
2023年1月9日
其他

工作论文|新冠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武汉与对照组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差值和趋势差值资料来源:Wind,作者整理。图10
2023年1月6日
其他

陈文辉:从金融角度看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很多潜在经济社会问题的背后诱因,是不可不防的灰犀牛风险。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可能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剧烈,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才能化危为机。从金融角度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在于持续做大养老金规模,形成长期资本,并通过科学配置,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一是要构建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加快养老金积累速度;二是企业要主动践行社会责任,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三是投资机构要优化养老金投资布局,抓住老龄化带来的投资机会。——陈文辉
2023年1月5日
其他

BIS货币与经济部门主任Claudio BORIO:全球衰退风险“前所未有”,一些潜在金融风险被忽略了

当前全球面临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衰退风险,其结合了通胀诱发型衰退和金融周期性衰退的双重特征,且如今各国央行的政策空间与过去20年间相比受到了更大限制。从全球金融体系韧性来看,银行体系渐趋稳健,但非银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令人担忧。此外,外汇互换市场的风险问题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一旦全球危机发生,外汇互换市场或将成为金融震荡的放大器。在利率走高背景下,全球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全球化退潮、部分国家民粹主义政府逐渐掌权等因素或将进一步推升公共债务水平,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挑战。——Claudio
2023年1月5日
其他

黄益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上的发言: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治理

“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闭幕会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一讲专题讲座。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作了题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治理”的讲座。黄益平认为,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第二,数字经济的收益与挑战同样突出。数字经济给我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社会治理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在规模效应与垄断、大数据分析效率与个人隐私保护、数字平台与经济创新、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数字平台治理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少值得深思与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三,治理体系的构建需要从理念创新入手。数字经济具有许多全新的特性,不应简单地套用传统经济的治理方法。第四,构建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一是要明确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宗旨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二是搭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顶层结构;三是建立三个层次的数字经济治理构架;四是将数字经济纳入财税体系之中;五是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
2023年1月4日
其他

IMF何东:CBDC如何改变国际货币使用格局

Bridge)项目,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香港金融管理局、阿联酋央行、泰国央行和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联合建设。当然还有其他的项目,比如欧洲的“破冰者项目”(Project
2023年1月4日
其他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银行理财发展的“变”与“不变”

2021年年底,银行理财产品金融化转型基本完成。2022年年底,占比最高的现金管理类的产品整改也基本整改完毕。在这个转折时期,银行理财主要有两点“变”与两点“不变”。两点“变”是指,银行理财的风险管理从信用风险管理向市场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并重的管理理念转换,产品管理从过去更关注产品合规向更关注客户需求方向转变。在“不变”方面,主要是坚持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持续深化,坚持追求创新和差异化发展道路。未来,需要推广和应用衍生品作为市场风险对冲工具,同时推动养老理财产品推出的常态化,将长线资金引入资本市场。——
2023年1月3日
其他

刘元春:如何让新时期对外开放真正具有“高水平”的内涵

以下为刘元春12月9日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外滩全体大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所做的主题演讲全文,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高水平开放的内涵与近期战略选择文
2023年1月3日
其他

美国前财长鲁宾:发展建设性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对于当今国际格局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推动解决跨国危机的重要前提。尽管当前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解决跨国危机方面进行合作是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核扩散问题时,中美合作将有利于危机的缓和,并可通过两个大国的国际影响力来引领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解决问题。当前,中美两国对彼此都有较大的误解。从历史角度来看,两个国家都具有各自的长期优势,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两国应走向建设性而非敌对性质的竞争关系,纠正对彼此的错误认知。两国内部都应意识到跨国危机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重威胁,应在相关问题上搭建好政治合作渠道,加强交流合作。——罗伯特·鲁宾(Robert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刘丽娜:面对人口老龄化,商业银行既有“远虑”也有“近忧”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有显著影响,其长期和短期效应相互交织。”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中国邮储银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丽娜表示,商业银行面对人口老龄化,既有“远虑”也有“近忧”:“近忧”主要是在“驼峰效应”下,商业银行呈现存款定期化和付息率上升的趋势,“远虑”主要是储蓄率进入趋势性下降后,可能对信贷资金市场和债券定价中枢产生长期影响,同样的影响也会发生在资管机构。以下为刘丽娜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全文。人口结构变化中的资产配置——从商业银行负债视角的观察文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直面2023:关于欧洲能源危机,这五个问题需解答

Tagliapietra;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编译。版面编辑:瑟瑟|责任编辑:瑟瑟视觉:李盼
2022年12月27日
其他

张宇燕:为何全球治理难以形成有效集体行动

“为何全球治理符合所有人、所有国家的利益,但难以形成一个合作的局面?”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提出,在现实中,共同利益只是形成集体行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全球治理是一个公共产品,其成本的分担和收益的享用涉及方方面面。张宇燕认为,形成共识是集体行动的基础,世界各国首先需要在议事原则上达成共识。而解决全球问题或减少治理赤字的全球规则,一要公正,二要合理,涉及同意、平等、对称、效率四项原则。“光有原则还不够,还要落实。”他进一步提出,一方面,各国特别是大的主要经济体,要以联合国为中心,尊重联合国的组织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开发并使用新的财富衡量指标,综合考虑人力资本、生产资本和自然资本等,帮助解决或缓解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以下为张宇燕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全文。如何在全球治理中形成有效集体行动文
2022年12月2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工作论文 | 明年我国内外需求或现逆转,如何影响进出口形势

“最新一期NFR工作论文《2023年我国贸易盈余或显著收窄》分析提出:2023年我国内外需求的边际变化可能较2022年出现逆转,进入“内升外降”阶段。文章预测,2023年我国出口增速约为-5.6%,进口增速约为2.7%,对应的贸易盈余为4784.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为6077.1亿美元,比今年减少2796.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为1436.9亿美元,比今年增加502.6亿美元。二者共同导致2023年我国贸易盈余将比2022年减少3299.1亿美元。按照1:6.8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折算,约为22433.7
2022年12月26日
其他

王一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在12月10日举行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外滩闭门会“新兴市场经济困境、影响及应对”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在全球经济阴云密布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一是增长前景面临不确定性,二是通胀压力仍将持续,三是债务风险上升,四是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加大,五是南北鸿沟可能进一步扩大。“尽管如此,新兴市场经济也有积极因素。”王一鸣分析认为,一是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表现较好,二是强势美元进入尾声有助于新兴市场改善金融环境,三是疫情防控优化后中国经济较快恢复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他强调,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国际金融组织要为深陷债务困境的国家提供流动性支持,国际社会要加强粮食和能源政策协调,多边开发银行也要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支持。以下为王一鸣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全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文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工作论文 | 长尾:一个关于地产泡沫破裂的跨国观察

“最新一期NFR工作论文《长尾——一个关于地产泡沫破裂的跨国观察》通过梳理1970年以来国际上22次房地产危机的相关数据,发现了三个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情况:第一,房地产危机及其影响持续时间特别长。房地产危机的影响不只表现在其发生后的一年、两年、三年,时间尺度通常是五年甚至更长。影响最大的时点通常也不是危机爆发当年或者次年,很多影响都要到第三年甚至更久才会触底。第二,房地产危机的影响程度特别大。一些重要宏观变量的变动幅度要明显超过一般经济周期中波动的幅度,并且会在底部持续一段时间而非很快触底反弹。此外,超过40%的房地产危机伴随着系统性银行危机。第三,房地产危机的“疤痕”似乎具有永久性。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在房地产危机后平均上升25个百分点且不会回到危机前水平。危机对GDP的影响也类似:GDP在危机后会持续数年低增长,此后经济恢复正常了也不会加速增长,更没有因为基数低而呈现高增速,而是保持了比危机前还略低的增速。本文对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定义,以价格变动作为判别准则。将大型房地产泡沫定义为:实际价格大幅上涨,在5年期内至少上涨50%或在3年期内至少上涨35%,随后房价立即大幅下跌至少35%;将小型房地产泡沫定义为:实际价格大幅上涨,5年期间至少上涨35%或在3年期间至少上涨20%,随后房价立即大幅下跌至少20%。*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日央行调整YCC:一万亿美元的决定

2022年12月20日,日本央行公布的货币政策声明“变相”地放弃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出乎意料地调整了收益率控制曲线(Yield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余永定对话“日元先生”榊原英资:强势日元更符合日本利益,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推动经济增长

12月20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目标波动区间从±0.25%扩大至±0.5%。这一超预期决定引发市场大幅波动,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瞬时跳升至4%上方;日元大幅反弹,美元兑日元一度大跌3.58%,触及132,创8月11日以来低点。市场对于日本货币政策是否已现转向迹象以及未来日元走势等问题众说纷纭。事实上,关于日元汇率等问题,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榊原英资在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会长余永定的对话中,已经做过预测:“不久的将来,日元可能进一步走强至1美元兑120日元。”他认为,基本面已经提供了支撑因素。余永定对话榊原英资作为前日本财务省副大臣,榊原英资有“日元先生”之称。他认为,目前美国通胀率正在下降,出于对衰退的担心,美联储或将放缓加息步伐,日元开始走强。与此同时,相比弱势日元,强势日元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尤其有利于在日本境外开展业务的企业。以往每当全球经济遭遇挑战时,日元一直都扮演着避险货币的角色,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美日货币政策的分化导致日元不断走弱,两个月前日元一度跌至30多年来新低。“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也与日元类似。”余永定指出,目前中国的情况与日本相似,首要任务都是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重启增长势头。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一旦恢复,人民币自然会随之稳定。有观点认为,政府债务水平占GDP比例过高容易出现危机。但余永定认为,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中国不应该太担心政府杠杆率,重要的是应通过经济增长来稀释债务比例。余永定指出,未来,中国应通过发行更多国债来弥补预算赤字。“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应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促进政府债券的发行。”他说。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于12月9日-11日在上海召开,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本文为余永定与榊原英资在12月9日举行的第六届浦山年会暨外滩全体大会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美国顶尖货币专家与欧洲央行原行长聊通胀:央行行动滞后是造成当前困局的真正原因,通胀率或在三年内恢复至2%左右

“(本轮通胀)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美国和欧洲央行都白白耗了几个月,在宣称通胀不是暂时性的之后没有采取行动。”外滩金融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欧洲央行原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全景式回顾|近300位全球财经领袖亮相外滩金融峰会,共议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2022年12月9日-11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韧性发展与协同行动”在上海市黄浦区举办。本届峰会持续聚焦绿色金融、金融开放、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四大主题,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定位,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中国作为建设性力量参与国际治理,为国际社会消弭分歧、增进互信、凝聚共识,贡献价值与力量。在10日举行的外滩全体大会暨开幕式上,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发表视频致辞。(☞王岐山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来源/央视网王岐山指出,中共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王岐山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王岐山表示,尽管近年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但中国不为所动,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国内国际双循环,既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也是对世界的积极贡献。王岐山强调,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中国将继续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引导各类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继续扩大金融领域开放,为全球资本参与中国经济增长、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条件。随后,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清,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欧洲央行原行长Jean-Claude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中文实录 | 黄益平对话鲁宾:美联储是否会持续紧缩?中美关系如何求同存异?

Rubin)12月10日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于12月9日-11日在上海召开,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10日,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朱云来:全球资管市场近年的演变与挑战

在12月11日举行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闭门会暨万柳堂资管圆桌“多重因素叠加下的全球资管市场:变革与发展”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常务理事、中金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的整体发展态势,朱云来探讨了资管市场近年来的演变与挑战——从总产值看,1960年至今,全球名义产值与实际产值的增长相差了十余倍,差值的背后是高达8.1倍的价格涨幅。同时,单位产出所需的货币也从1960年的0.5上升至2021年的1.43,除了货币与产值两者增速外,其效率值得关注。从全球资产来看,全球资产总值保持快速的系统性上升,但资产收益率却呈波动下降趋势,再从结构上来看,突出的特征是非银金融资产在过去二十年里快速上升,占比近50%,已与银行金融资产接近。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中国资产结构的突出特征是储蓄率很高,接近50%。投资的增长相较产出的增长偏高。朱云来表示,过去二十年,全球经历了持续的货币扩张,但因为市场竞争的存在,货币扩张并未带来价格与收益的上涨,貌似仅推动了投资,制造了大量的资产。无法带来收益的货币扩张背后可能存在商家扩大盈利的冲动和政府提振经济的愿望,这种现象还在持续。朱云来提出,技术或许可以带来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直接贡献率还有待观察。而且技术对经济的贡献存在“牛长熊深”的情况,常有在持续正面影响经济之后出现较大幅回撤,影响总贡献率,带来经济与金融波动。“在投入产出持续不成比例的情况下,需要重新思考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性,我们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在稳经济的前提下,百姓的生活是否可以有保障,养老等民生问题更值得关注。”以下为朱云来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主题演讲全文,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引用本文内容及观点。文中所有图片均可点开看大图。朱云来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发表主题演讲全球资管市场近年的演变与挑战文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周小川:COP27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研究

在12月10日举行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稳与进: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以“COP27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研究”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周小川表示,尽管COP27就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共识,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仍有诸多分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应对的相关问题,推动各国达成共识。一是要深入研究实现净零排放的主要手段问题,辨析国家计划、市场机制和企业自律这三种手段的优缺点所在,探讨实现净零排放的最佳方式。二是把握能源供给与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其中主要是完成电力行业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并做好配套的电网改造、调度能力提升以及电价改革等问题,替代化石能源的应用。三是研究低碳转型条件下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问题,主要是解决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转型阶段的资金需求问题,可以考虑建立全球碳市场的可控连接和边境调节税返还等方案。以下为周小川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未经本人审核。周小川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发表主旨演讲COP27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研究文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宣昌能:充分结合中国实际,加大金融支持经济低碳转型的力度和质效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以绿色低碳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社会转型,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研究与实践,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方案。推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处理好三组关系:一是“破”与“立”的关系。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避免简单机械的“去煤化”和“运动式”减碳。二是自愿性与强制性的关系。通过确立绿色金融强制性标准,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从以自愿性为主,向自愿性与强制性标准并重转变。三是标准制定和监管约束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相比之下,强化监管约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如果监管约束长期不足,不仅不利于激励约束机制发挥效力,还可能引发道德风险。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充分结合中国实际,积极落实《G20转型金融框架》,加大金融支持经济低碳转型的力度和质效:一是要抓紧研制转型金融标准,二是强化气候类信息披露要求,三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四是强化转型金融激励约束机制,五是推动公正转型。——宣昌能
2022年12月11日
其他

尹艳林: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正当其时

在12月10日举行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稳与进: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就如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表主题演讲。尹艳林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下一步,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按照二十大的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二是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四是倡导绿色消费,五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尹艳林表示,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需要从五个方面营造良好环境:第一,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第二,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第三,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第四,加快健全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第五,推动形成绿色转型的社会环境。以下为尹艳林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主题演讲全文。尹艳林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发表主题演讲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外滩金融峰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今天的会议主题,我就如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谈一些个人认识,与大家交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就是要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十年,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取得长足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过去十年,我国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比2012年提升11个百分点;我国以年均3%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GDP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以上,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5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绿色消费规模逐步扩大,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世界第一,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成色。下一步,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按照二十大的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从源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立足资源禀赋,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减少公路运输量,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二是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要全面实施节约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加强高能耗行业管理,严格控制钢铁、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加强工业领域节能和效能提升,强化建筑、交通节能,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和循环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加快发展氢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高效节能与先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四是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拒绝奢华和浪费。鼓励推行绿色衣着消费,大力推广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提倡绿色居住,鼓励使用节能灯具等节能节水产品,支持家电、家具等以旧换新。大力倡导绿色出行,鼓励能步行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能坐公交不开车。五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坚持先立后破,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能源消费管理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持续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需要从五个方面营造良好环境。第一,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离不开政策保障。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技术等支持。积极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进绿色税制改革。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融资规模,发展绿色基金。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发展绿色消费金融,依法依规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规范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完善差别化电价政策。第二,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绿色标准体系是引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并强化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强与国际标准衔接。加强节能家电、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认证,依法完善产品能效、水效、能耗限额和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标准。完善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大力淘汰低能效产品。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制度。建立节水强制性标准体系,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第三,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市场化配置是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的有效方式。要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碳定价机制。第四,加快健全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科技支撑是关键。要增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狠抓绿色技术攻关,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重点领域,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引导企业积极研发和引进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积极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支持重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绿色技术国际交流合作。第五,推动形成绿色转型的社会环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强化宣传引导,推进绿色低碳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完善企业绿色发展责任,进一步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企业公开绿色发展信息。广泛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鼓励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推动形成绿色转型的良好社会氛围。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绿色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让我们加强对话,推动共识,以共识推动合作,携起手来共同加快全球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共建美好世界。最后,预祝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版面编辑:宥朗
2022年12月11日
其他

屠光绍:高水平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

“高水平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的核心动力,对于推动上海的国际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上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12月9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外滩全体大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如是说道。屠光绍指出,高水平开放应聚焦五个重点领域:一是要从市场开放到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有着更高的要求,既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最佳实践,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制度体系;还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将国际规则和自身发展更好地互动和融合。二是要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到全方位开放。三是要从传统金融要素开放到新型金融要素开放。四是要从配置国际资金、资本向配置国际资产的功能开放。五是要从“边境”开放向“边境后”开放,让金融机构进入后能够遵照本国法律更加平等地参与金融业务、融入国内金融市场,提升市场的有效性。屠光绍提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建设需要在四方面形成合力,包括发挥市场和政府驱动的体制优势、发挥好开放和改革的双引擎作用、不断加强监管协调、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协同机制。高水平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版文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完整视频 | 黄益平对话美前财长鲁宾,研判美国通胀形势

12月10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外滩全体大会暨开幕式“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韧性发展与协同行动”上,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与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Robert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聚焦制度型开放,屠光绍、刘元春、王俊寿等共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22年12月9日,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与会嘉宾围绕制度开放和机构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阶之路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本场会议为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6场全体大会之一,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姜增伟主持。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任春生、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Jean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完整议程+直播地址 | 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进行中

12月9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本届峰会为期三天。今日峰会共设置两场全体大会——第六届浦山年会暨外滩全体大会“全球化变局:冲击、趋势与影响”,以及外滩全体大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本周开幕 框架议程率先揭晓

12月9-11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全球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韧性发展与协同行动”,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并同步进行全球网络直播。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只有保持对话、寻求共识、深化合作,才能找到开放与发展的稳定之锚与共赢之路。本届峰会持续聚焦绿色金融、金融开放、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四大主题,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定位,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中国作为建设性力量参与国际治理,为国际社会消弭分歧、增进互信、凝聚共识,贡献价值与力量。本届峰会共设立6场外滩全体大会、2场外滩高峰论坛、5场外滩闭门研讨会、3场外滩专题会、6场高端国际对话和10场外滩圆桌。包括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名誉联席主席Robert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三重机遇、三大挑战,张承惠拆解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本文要点大型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银行业前列,已经进入了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夯实基础布局、拓展应用场景的更高发展阶段。互联网银行由于规模较小,在敏捷性和转型速度上具备优势,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大量的中小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相对来说仍比较落后。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有:第一,如何将大量投入迅速转变为真正价值;第二,如何进行组织架构的数字化转型调整;第三,数字技术(数据)的安全使用。此外,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也对监管部门带来新的挑战。——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鲁政委:可持续金融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可持续金融对于实现绿色、具有韧性和包容性的全球经济复苏,以及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发表演讲提出,可持续金融发展有四大新趋势,一是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二是碳中和从承诺到实施的过程中,碳核算的重要性凸显;三是“双碳”主战场能源领域发生新变化;四是共同富裕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个人养老金赛道开启,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本文要点传统商业银行在推广个人养老金业务方面占据诸多先发优势,同时也面临多方面挑战。首先,各家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其次,如何做好普通投资者的养老金融教育使其树立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将是决定未来个人养老金业务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最后,协调银行内部资源和打造个人养老金投资服务品牌,也是传统银行推广个人养老金业务面临的一大挑战。——沈绍炜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屠光绍解析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功能深化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服务‘加力’,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深化金融服务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屠光绍近日在“中国证券业2023投研峰会”上表示。屠光绍分析了科技创新与科创金融、“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数字经济与数字数据金融、社会责任与普惠金融等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他表示,金融服务必须适应并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的服务力度,从而在拓展金融服务域态的同时,促进金融功能深化。此外,“在新的领域加强金融服务,并不是说简单地投入金融资源,还要把握好这些领域在发展机制、发展资源、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屠光绍认为,伴随金融服务领域的拓展,金融服务必须主动去适应这些特征,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屠光绍认为,金融服务域态拓展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提出了新课题,需要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来促进金融功能的深化。具体而言,可以从完善融资结构、健全市场体系、推动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式创新、金融科技运用、金融生态优化等五个方面着手。一、高质量发展要求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屠光绍表示,高质量发展对金融体系变动、金融服务功能深化提出了新要求。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领域,深化金融服务的功能。他提出了“金融服务域态”的概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总的原则和任务,但实体经济又是由不同的经济领域和产业体系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金融服务要把握这些领域和体系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去提供与之匹配的金融资源配置,这就使金融资源在不同经济领域和行业有不同的配置状态,即“金融服务域态”。而科技创新、需求变化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又促进行业结构、产业形态不断变动。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提出了要求,也对绿色低碳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明确了任务。因此,金融服务必须适应并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的服务力度,从而在拓展金融服务域态的同时,促进金融功能深化。屠光绍分析了有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是科技创新与科创金融。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全球经济合作竞争当中,科技创新也是具有制高点意义的核心资源。金融服务如何在促进科技创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深入的研究。二是“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绿色低碳发展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又是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艰巨、充满挑战的任务。在实现“双碳”过程中,要确保巨量资金、资本的持续投入,必须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三是数字经济与数字数据金融。“数据”已成为五大经济要素之一,数字金融既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又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从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经营来看,市场已经并将进一步确立数据资产的定义和功能,即数据已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持产业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资产。数字金融、数据金融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四是社会责任与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总体数量很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又非常重要,乡村振兴直接关系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而民生改善、共同富裕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些领域都要强化金融体系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此外,如新型工业化与供应链金融、供应链人口结构变动与养老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跨境金融等,都是需要加大金融服务的领域。二、金融要适应服务领域的新特征“在新的领域加强金融服务,并不是说简单地投入金融资源,还要把握好这些领域在发展机制、发展资源、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屠光绍认为,伴随金融服务领域的拓展,金融服务必须主动去适应这些特征,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他列举了几个方面的特征并作了简要分析:第一,经营属性特征。金融服务过去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商业价值、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性以及企业财务信息等问题,现在更强调要平衡好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经营活动外部性与内部性、股东与利益相关者利益、财务与非财务绩效等关系。第二,资产特征。企业资产状况对金融行业来讲极为重要,一般而言资产的质量、效率最受关注。但是,现在新的发展阶段下,金融服务领域的资产特性也产生了变化,比如科创金融更关注科技含量,包括知识产权、研发等;绿色金融更关注绿色资产的状况,包括怎么定价、估值,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的情况等。第三,风险特征。无论是科创金融、绿色金融,还是数字金融、普惠金融,除了要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外,还要关注这些领域的风险特征。科技金融特别要发展风险投资,越早期风险越高,用传统的信贷方式来做科创金融很难得到有效的支持;绿色金融从传统能源转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转型过程当中也会存在风险。第四,管理特征。金融服务新领域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比如间接融资,银行信贷中有“三个为主”,即抵押贷款为主、抵押贷款当中以传统资产为主、在传统资产中又以传统的不动产为主。但是,面对数据资产、知识产权等等这类资产抵押,就必须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对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第五,生态特征。所谓的生态包括基础设施、监管等,新的金融领域要有生态的形成和优化,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金融服务领域的拓展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保证的。应该看到监管部门已经并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三、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促进金融功能深化屠光绍认为,金融服务域态拓展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提出了新课题,需要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来促进金融功能的深化。具体而言,可以从完善融资结构、健全市场体系、推动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式创新、金融科技运用、金融生态优化等五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投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相对于新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要进一步健全,应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而在股权投资中,应当把风险投资放到重大战略层面上来考虑。只有优化融资结构,资本市场才能更好支持高质量发展。第二,促进金融市场体系联动。现在各类市场都齐全了,但各类市场的有效连接和联动不够,影响市场资产定价、资源配置以及风险管理的功能。以绿色金融体系为例,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主要靠债权性融资的方式驱动,股权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比例很低。引导更多绿色低碳的权益性投资,这要求碳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强联动效应,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从而发挥资本市场对绿色低碳资产估值定价的作用。第三,推动金融机构业务方式创新。面对新的功能、新的领域、新的资产特征,金融机构要做好业务创新。目前资本市场正在不断创新,比如科创板引导市场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金融机构围绕科创板开展创新服务,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改革创新,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快布局来适应新的变化。第四,运用好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能够助力金融机构、金融体系服务好新的发展领域。比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科技运用有助于对企业信用、企业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市场状况的识别,将大大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第五,优化金融生态。金融服务域态拓展涉及制度建设、信用环境、政府政策和管理等,也对监管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监管部门在推动绿色投资、普惠金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则,这都反映了监管部门也在适应新的金融服务领域发展对于金融生态优化的需要,通过金融生态优化能够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版面编辑:小野菌|责任编辑:小野菌视觉:李盼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高善文:美国利率顶部依稀在望,全球经济或将步入衰退

近期数据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似乎暗示,美国通胀可能已经见顶,利率峰值隐约可见,美元指数顶部或已出现,美国和全球经济可能逐步进入衰退。在本轮美元升值过程中,日元、欧元、英磅等发达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表现相对稳健,这可能主要反映了基本面因素的差异,以及新兴经济体汇率和金融体系韧性的增强。未来随着经济衰退的发生,这一局面仍然可能出现变化。——高善文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刘晓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是简单让利

本文要点金融支持的应该是健康的、创新的、有效益、有前景的企业,而不是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企业都必须支持。这是金融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融资难、融资贵”不能单纯从金融机构方面找原因和解决方案,关键还是融资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赢得市场的信任。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不只通过信贷一个手段,社会各界也要改变银行只是提供贷款服务的观念。银行应该全面、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资产、负债及支付结算等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纵览200年世界消费史:消费如何改变世界?|一起来读书

热闹了半个月的“双十一”落下帷幕,不知不觉中,这个电商平台为购物而打造的节日已走过了13个年头。在这些年里,网购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消费习惯,而一些新的消费方式,例如直播间购物、社群经济等,也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于消费的认知。“我们今天所接受的消费文化是商品化的产物,这种消费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就像鱼,消费心理就像水,我们游在其中觉得十分平常,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不过,在最终孵化出今天的消费文化之前,我们的社会也曾经历过一段复杂的过程。”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Anthony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幂律法则和芯片战——一篇读后感

风险投资和股权激励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也成为推动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事后看,这或是幂律法则下的必然结果。如果小概率的成功不能带来巨大的财富,系统性的持续的商业创新很难发生。➤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个人养老金“箭在弦上”,银行、公募如何加速备战

近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按下“快进键”,受到市场及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证监会制定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亦正式发布实施。《实施办法》与《暂行规定》明确了个人养老金运作流程、税收征管要求和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等具体规定,也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业务正式落地。11月9日,据媒体报道,广发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已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个人养老金基金行业平台验收测试结果,成为首批通过测试的基金公司。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据媒体梳理,截至11月9日,已有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手机App中推出个人养老金预约服务,还有银行推出养老金计算器功能,帮助居民进行养老财富规划。11月10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的信息显示,由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负责建设的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已于11月5日完成技术上线,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相关的金融行业平台基础技术设施已成功搭建,支持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业务全面落地。137只公募产品或被先行纳入可投范围,多家基金公司通过系统验收测试11月4日,证监会发布《暂行规定》,明确了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的条件,包括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运作合规稳健且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基金。今年6月,《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个人养老金可投资基金产品将先行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建信基金表示,相较6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暂行规定》拓宽了产品准入的门槛,让更多符合要求的公募产品能够成为投资者进行养老投资的新选择。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共计有137只养老目标基金满足规模要求。而根据此前征求意见稿,截至2022年3月31日,共有82只基金满足规模要求。据天相投顾测算,目前满足规模要求的137只养老目标基金分属45家管理人。其中,华夏基金产品数量最多,旗下有9只产品符合要求;交银施罗德基金产品规模最大,旗下符合要求的两只产品最近一季度末合计规模为164.04亿元。三季度末,满足规模要求的137只养老目标基金中,交银施罗德安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的规模最大,为154.58亿元,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目标一年紧随其后,规模为52.48亿元,南方富誉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汇添富添福盈和稳健养老目标一年等五只养老目标基金三季度末规模均超30亿元。《暂行规定》中“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为此次新加入的条件,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仅符合这一条件的养老目标基金有31只。作为长期资金,个人养老金投资更应该关注产品的长期投资业绩。2017年10月底至11月初,国内首批公募FOF相继成立,至今,这批FOF已成立满五年。截至最新净值公布日(11月4日或11月7日),2017年成立的首批FOF份额净值增长率均超20%,还有3只(A、C份额合并计算)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30%。2018年9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相继发行了养老目标基金。其中,华夏养老2045三年A自成立以来收益率超60%,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南方养老2035三年、嘉实养老2050五年、华夏养老2040三年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均超50%。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月1日之前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均取得了正收益。此外,《暂行规定》明确,开展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基金销售机构,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二是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不低于50亿元。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以及天相投顾数据,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共计有44家销售机构满足股混基金保有量规模要求。其中,根据业务开展方向推测,上海基煜基金、北京汇成基金或不满足个人投资者保有量要求,故42家销售机构或满足参与业务要求。11月9日,媒体获悉,广发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已收到中登公司关于个人养老金基金行业平台验收测试结果的通知,成为首批通过测试的基金公司。后续通过测试的基金公司还需收到监管确认通知,同时,还需发行配套的养老FOF产品“税延类”份额。事实上,公募基金早已在养老金产品上进行布局。比如,广发基金早在2018年即开始积极布局养老产品,目前,公司已成立7只养老目标基金,可对接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年龄段客户的养老需求。银华基金2017年在FOF投资管理部成立了专门的团队负责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储备和投资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了FOF投资决策专门委员会,负责FOF产品包括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决策。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有专职FOF投资人员7人,另有70余人的相关支持团队。多家银行推出预约服务,国有大行或优先获批11月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密集发布个人养老金相关文章,部分银行透露已开通个人养老金预约服务。11月9日晚间,光大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该行已上线个人养老金专区,客户可通过在光大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和三代社保卡账户,实现从个人养老金缴存到领取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11月8日,“中国农业银行零售银行”发布了一则个人养老金科普文章。文章称,农业银行可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现用户缴存、投资、领取等。参加人可以分别在中国农业银行微银行、农行掌银、农行网点等多个渠道开设。不过,多位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相关通知,也不清楚开立账户的操作流程。“正式的个人养老金实施细则还没有公布,还需要客户再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开户。”农业银行一位工作人员说。根据银保监会11月4日发布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主要包括资金账户业务、个人养老储蓄业务、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业务、个人养老金咨询业务等。业内人士表示,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多种业务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可借机打造一站式服务,进行多元化综合业务布局。根据相关安排,银保监会将依照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理财公司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等因素,确定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业内人士预计,商业银行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有望优先入围;理财公司方面,大概率将从已经获得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资质的11家理财公司中选择。“既然是逐批确定名单,国有大行优先获批的概率较大。”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预计,首批机构会以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为主。媒体调研发现,不少普通投资者的养老金融知识较为匮乏,对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程度也有待深入。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养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已经对App中原有的养老金服务专区进行完善,并推出了养老金计算器,对客户投资规划起到辅助作用。对于未来商业银行的个人养老金业务营销宣传工作,周毅钦建议,除了传统的“城市战”外,预计商业银行还会持续下沉,加大对县域、乡镇、农村客户的营销力度。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完成技术上线中国理财网发布的消息显示,理财登记中心负责建设的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主要上线以下三项功能。一是开立唯一个人养老金平台账户。理财行业平台为每个使用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开立唯一个人养老金平台账户,记载其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情况。二是实现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信息统一报送。理财行业平台基于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优势,直联各家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业务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等金融机构,统一汇总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相关信息,向人社部信息平台统一报送理财产品信息和投资者信息。三是支持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相关信息统一发布。中国理财网开设个人养老金理财专栏,发布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相关的机构名单和产品名单,为投资者查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信息提供便捷服务。理财登记中心表示,后续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将全力协助个人养老金金融机构接入理财行业平台,支持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推出。同时进一步丰富理财行业平台系统功能,提供交易数据和资金信息统一交互等服务,提升机构和投资者的使用体验,为个人养老金业务平稳有序运行保驾护航。█综合来源:1、《个人养老金“箭在弦上”
2022年11月10日
其他

刘世锦:减碳面临的战略路径选择 | 书讯

实现双碳目标,要立足中国的现阶段国情,尽快形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把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二是完善四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和协同效应。三是纠正不利于形成四位一体协同机制的做法。四是前瞻性制定易受冲击领域的风险防控与产业就业转型规划和政策。从减碳战略层面看,衰退型减碳和增效型减碳主要体现的是防御型战略,而创新型减碳则是一种进取型战略。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进取型战略已有认识和展望,接下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尽快转向进取型战略。——刘世锦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伯南克眼中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演进 | 一起来读书

《21世纪货币政策》是美联储前主席、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伯南克的最新著作,书中梳理了从战后早期到现在美联储的运作、演变以及历任美联储主席的决策,并总结了美联储应对历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在本书“导读”中,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评价道,“尽管书名是《21世纪货币政策》…作者作为资深学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文献,讨论了自然失业率、中性利率、奥肯定律、长期停滞、全球储蓄过剩、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等学术概念。总之,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对于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演变而言非常有价值。”徐忠表示,不同美联储主席的风格不同,对货币政策的认识也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国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成败。其中,有几条线索可以关注,例如货币政策究竟应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货币政策是遵循规则还是相机抉择、如何处理央行与财政的关系、是否坚守央行的银行监管与金融稳定职责、如何维护央行信誉、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如何改变等。*本文经出版方授权转载自财经杂志,文章不代表SFI观点。《21世纪货币政策》(美)本·伯南克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英国养老金风波:危机解除还是持续酝酿?| 金融小百科

10月20日,上任仅45天的伊丽莎白·特拉斯辞去英国首相职务,成为英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特拉斯短暂的首相生涯,与其混乱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在特拉斯就职的45天时间里,英国政治、经济、金融市场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剧烈震荡。而在这场预算风波中,除英国央行外,最受市场关注的金融机构当属英国养老金机构。没有人会想到,1.6万亿英镑(约13万亿人民币)的英国养老金会陷入困境,进而引发金边债券市场(英国国债)的动荡,差点将英国金融市场引入危险漩涡。那么,以安全稳健为主要特征的养老金为何陷入困境?风波过后,经济将恢复如初还是酝酿下一轮风暴?英国养老金风波的开端:“迷你预算案”9月23日,刚刚上台的特拉斯急于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与其任命的财政大臣夸西·克沃滕一起推出了“迷你预算案”,但这一法案却为特拉斯的下台之路做了铺垫。这份预算案拟取消现行45%的最高所得税税率,将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从20%降至19%,以及削减购房印花税等,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被视为英国近30年以来最激进的减税计划,根据特拉斯内阁的估算,总减税额大约为4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500亿元)。减税的同时,这份预算案还需要政府额外举债720亿英镑。在两位数通胀压力下,特拉斯选择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这导致金边债市场陷入恐慌,“股债汇三杀”情景上演——英国股票和债券市场蒸发逾5000亿美元,英镑汇率一度跌至接近与美元平价。英国“迷你预算案”引发金边债、英镑市场动荡知识小卡片:金边债是什么?金边债券,原指英国的国债。1693年英国政府经议会批准、开始发行政府公债,该公债信誉度很高。由于当时发行的公债带有金黄色边,因此被称为“金边债券”。后来、金边债券一词泛指所有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即国债。英镑暴跌使得进口商品价格飙升,直接抬高了英国市场商品价格,通胀再次加剧。而就在预算案发布的前一天,英国央行刚加息50个基点。可以说,激进的财政支出计划带来了对英国通胀失控与债务不可持续的担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英国央行为控制通胀做出的努力。与此同时,英国养老基金面临爆仓危机。养老基金大多买入了和国债利率挂钩的衍生品,由于减税计划带来了市场恐慌,9月27日,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4.52%,国债价格巨跌,利率衍生品出现巨额浮亏,养老金需要追加大量保证金(margin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越南、印度、墨西哥,谁在真正挑战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近年来,中国面临的产业链外移压力上升,世界工厂地位逐渐受到挑战。墨西哥、越南和印度,能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撰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墨西哥仍处于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挑战最小。墨西哥的商业制度对外资不够友好,基础设施方面电力和运力严重不足,特别是严重的腐败问题也阻碍其经济发展。此外,美墨加协定(USMCA)部分内容对墨西哥的营商环境实际上并不利。对于越南,他认为其现实优势明显,但长期挑战有限,其最大约束条件是人口和经济体量较小。同时,越南严重缺乏本土的世界级企业。实际上在越南承接的FDI当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中国内地,这意味着越南与中国供应链的相互依存关系实际上是加强了。“印度现实困难较多,但长期发展潜力大。”徐奇渊认为,印度最大优势在于经济规模庞大,庞大的人口和市场体量支撑其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世界级企业。但印度最大问题在于其宗教和文化因素,此外,印度行政效率低、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要改变这些发展条件并不容易。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产业链外移的压力?徐奇渊认为,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仍然是最重要的政策着眼点,要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次,从国际角度看,中国需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再次,要顺势而为,加强与越南等中间缓冲地带国家的经贸联系;最后,要巩固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除了强化自身优势之外,还要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的产业链合作。*本文发表于《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第10期,文章不代表SFI观点。图源:网络中国世界工厂地位:谁是真正的挑战者?文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能源问题胶着,欧洲能熬过寒冬吗?欧洲企业会向中国迁移吗?| 金融小百科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其自身却也深陷能源危机。按照惯例,欧洲冬令时从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开始,持续到次年三月。以此推算,再有几天,欧洲的冬季就要来了。寒潮来袭,欧洲能源的储备情况进展如何?欧洲能否安然度过这个冬季?熬过这个冬天,事情会有转机吗?欧洲的企业是否在外迁?从能源的储存量来看,主要欧洲国家熬过今冬似乎问题不大,但是麻烦可能还在后面——如果能源危机尚未缓解,未来数个冬季将依旧难熬;受能源短缺及成本大幅上升的影响,欧洲部分企业开始减产、停产甚至外迁,欧洲或将步入一个“去工业化”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国有望成为欧洲企业转移的目的地。但欧洲企业外迁并不是“非中不可”,美国、东欧等均是备选项。一、欧洲能安然过冬吗?虽然欧盟一直都是全球能源变革的“急先锋”,但其当前的能源需求仍然倚赖三大传统化石能源。数据显示,在欧盟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比约25%,石油约34%,煤炭约12%。欧洲能源的自给率并不高,三大传统化石能源十分依赖他国尤其是俄罗斯的供给。欧盟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使用的能源中,有27%的原油、45%的天然气、46%的煤炭均来自于俄罗斯。俄乌冲突之后,欧盟先后对俄煤炭、石油实施禁运,但对俄气的制裁迟迟未敲定。这主要是因为天然气的情况比较特殊。天然气低碳环保,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也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能源。长期以来,欧洲能源消费逐渐向“天然气为支柱、退煤退核、风光并进”的趋势演变。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约为4800亿立方米,其中约90%为进口,而进口的天然气中,大约45%是从俄罗斯进口,占欧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近40%。由此可见,欧洲天然气严重依赖俄罗斯的供给。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降低对欧天然气输送量,甚至还关停了“北溪1号”这一对欧洲来讲最为重要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当前欧洲急需找到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者,加快能源转型。至于如何替代,欧盟提出了一项应急计划——通过加大液态天然气(LNG)进口、增加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氢能生产、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但是任何一项举措都不那么容易。在陆上,运输天然气需要管道,涉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考量,建设管道也需要时间,欧洲不可能迅速创造出同其他天然气生产国的管道。在海上,LNG运输过程繁琐,需要经历“先液化—海运—再气化”的流程,产能扩建的周期不短于管道:液化项目建设周期约为8-10年,LNG运输船建设周期为30-50个月,进口接收站再气化项目建设周期约为7-9年。冬季供暖期是欧洲用电旺季,能源需求将大大增加。面临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一方面,一些欧洲国家宣布重启此前计划淘汰的煤电、核能等能源;另一方面,欧洲各国也在积极储气。当前,欧洲天然气储备已提前达到目标。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司(GIE)数据显示,欧洲储气库的最大容量为1077亿立方米,差不多能支撑欧盟一个季度的消费量。储存量最高点一般是10月,储存量最低点一般在3月。截至10月5日,欧洲地下储气库(UGS)设施储量已超过90%,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其中,葡萄牙、比利时和波兰已经达到最高存储水平,分别为100%、100%和98.08%。法国的UGS设施已满97.45%,丹麦98.04%,德国93.03%。数据来源:GIE,作者自行整理在增加储备的同时,欧盟也在减少消费。8月5日,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了欧盟国家在今年8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间比照过去五年平均天然气消耗量缩减用量15%的规定。“如果15%的缩减用量得以实施,即使俄罗斯断供,欧盟也可以应付这个冬天,且明年3月储蓄率仍能保持在20%的警戒水平之上。”东方证券分析师王仲尧、孙金霞通过测算发现。但如果欧盟维持正常的天然气消费量,在俄罗斯完全断供的情况下,欧盟天然气存储量有可能在明年一季度消耗殆尽。国际能源署(IEA)在10月3日发布的天然气市场季度报告中也提到,如果达成9-13个百分点的节气目标,即使在液化天然气进口较少的情况下,欧盟的天然气储气量将维持在25%至30%的水平;如果不节气且俄罗斯从今年11月起彻底停止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欧洲储气率可能下降至5%以下。一旦遭遇寒流,有可能面临天然气供应彻底中断的风险。总体来看,欧洲过冬问题似乎不大。但能否过冬和如何过冬是两回事,这里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缩减天然气的用量意味着要大规模节能,减少供暖,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将有所下降。根据10月6日法国政府推出的全国节能计划,住宅、教育机构、办公室和对公众开放场所,冬季供暖温度不得高于19摄氏度。餐厅、体育馆等场所在没有顾客时供暖温度应降至17摄氏度。除机场、火车站和地铁站外,全国从凌晨1时至6时将禁止一切照明广告等。可以说,这个冬天不仅有点冷,还有点黑。二是“缩减15%的天然气用量”这一规定是非强制性的,各国会否遵守并不确定。实际上,欧洲各国的能源结构存在很大差别。比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国家的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但法国、波兰、芬兰等国的依赖度则较低。来源:欧盟统计局,https://ec.europa.eu/eurostat/能源紧张格局下,天然气价格维持高位,欧洲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根据IMF测算,高能源价格将导致今年欧洲家庭消费负担平均增加约7%,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更大。近日,德国政府公布了一项最高可达2000亿欧元的能源救助计划,其中1000多亿欧元用于家庭和企业,主要是补贴电费和天然气费,其余用来补贴能源公司。这一举措进一步引发了欧盟“内讧”。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罕见地站出来谴责德国,他说:“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财政回旋余地来搞小圈子,我们需要团结一致。”9月14日,欧盟委员会再次提议对欧洲能源市场进行紧急干预,以缓解近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经过反复拉锯,德国做出重大让步,紧急干预能源市场一揽子措施在10月21日出炉。根据《欧洲理事会关于能源和经济结论》声明,干预能源市场的举措包括:自愿联合购买天然气、针对欧洲天然气风向标荷兰天然气交易中心(TTF)交易设置“临时动态价格”、建立新的补充价格基准,对发电用天然气实施价格限制等。但对于未来天然气新的定价体系是怎样的,欧盟尚未给出最终决议,具体事项仍将作一步商讨。笔者认为,在“反欧”民粹情绪蔓延且各国能源禀赋、经济状况不同的背景下,各国要想达成一致承诺并不容易。当前达成的能源干预措施,毕竟只是临时、紧急的。尽管欧洲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但未来如何缓解天然气紧缺的局面是欧洲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今年欧洲填补俄罗斯天然气缺口,最重要的补给渠道来自液态天然气LNG。光大证券分析师赵乃迪分析,美国、卡塔尔、莫桑比克等欧洲可用LNG气源新增产能可以在未来5年大幅投产,但23-24年新增产能仍以欧洲LNG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美国为主。他预计23-25年欧洲可用新增LNG出口液化产能分别为8.2、34.6、78.0Bcm/年,23-24年增量不足以弥补高达140Bcm/年的俄罗斯天然气退出量,欧洲天然气供给紧张态势或将长期持续。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也警告称,经过一个冬季的天然气消耗,预计到2023年2月至3月,欧洲各国天然气储备将消耗至库存的25%到30%。届时,如果欧洲天然气供应仍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明年冬天将更加难熬,欧洲国家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形势,需要尽早做好准备。二、能源危机下,欧洲企业备受打击能源短缺以及成本上升也对欧洲工业体系造成了极大冲击。9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录得48.5,7-8月份的值分别为49.8和49.6,已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来源:欧盟统计局,https://ec.europa.eu/eurostat/从2019年行业的耗能情况来看,化工(20%)、非金属矿(14%)、造纸印刷业(12%)、食品饮料业(11%)、钢铁(10%)为高耗能行业,机械设备(7%)、有色金属(4%)、建设类(4%)位居其次。来源:欧盟统计局,https://ec.europa.eu/eurostat/,创元期货天然气既是欧洲重要的工业能源,又是部分化工品的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制成的合成氨、甲醇、乙烯等化学品又是其他化工品的基础原料。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产地区,2022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中,欧洲地区就有18家。2020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3.47万亿欧元,整个欧洲地区为6276亿欧元,占比18.1%,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1.55万亿(44.6%)。长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蒋飞认为,天然气短缺将严重冲击欧洲化工业和金属产业。在原料紧缺压力下,欧洲化工巨头被迫减产甚至停产。7月27日,全球化工龙头巴斯夫首席执行官表示将削减氨产量,并从外部供应商购买一些氨来填补缺口。8月25日,挪威雅苒宣布正在实施进一步的减产,削减量相当于310万吨氨和400万吨成品。此外,德国科思创、赢创工业等化工企业也纷纷减产。9月14日,德国化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德国化学产品的产量可能下降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一本关于低碳转型大格局的小书| 一起来读书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路径和方式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伟大实践,不少问题尚缺少共识,恐怕也只能在反复尝试和讨论后才能找到共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尤其需要一些格局大、能够抓住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同时提供关键知识和必要分析框架又通俗易懂的书籍,来帮助我们认识、理解和思考中国乃至世界的低碳转型问题。但对于任何想要尝试写这样一本书的作者而言,这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解释复杂的问题,写得深入浅出要比写得高深莫测难很多;跟踪最新的发展,写得去芜存菁比写得面面俱到难很多;传递同样的信息,写得短小精悍要比写得洋洋洒洒难很多。徐忠和曹媛媛两位博士的新著就是这样一本去芜存菁、深入浅出和短小精悍的好书。——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极端天气如何搅动全球能源与粮食危机?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成为影响粮食与能源安全的重要风险。能源方面,近年来海外主要国家新能源快速推进、传统能源退出过快,导致极端天气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弹性变大;粮食方面,极端天气短期会扰动粮食供给,但并不足以导致粮食危机,全球粮食危机往往与地缘政治、石油危机等叠加产生。展望未来,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光大证券分析师杨康分析称,极端天气事件或不再“极端”,今冬拉尼娜现象或再现,从而可能导致本世纪首次“三峰”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全球能源系统、粮食系统的稳定性在下降,这将放大极端天气对能源、粮食价格的影响,持续影响海外通胀水平,从而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能源方面,俄乌冲突持续下,当前海外尤其欧洲能源系统极为脆弱,若冷冬预期继续兑现,海外能源需求或进一步上升,从而加剧能源价格波动。粮食方面,拉尼娜主要对小麦与大豆产生影响,从目前种植与收割进度来看,影响可能有限。高瑞东、杨康认为,全球粮食危机隐忧尚存,能源危机演化的化肥紧张以及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是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价格波动的主线。极端天气如何搅动全球能源与粮食危机?文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李迅雷:衰退预期下的欧美经济走向

中泰策略分析师。*本文节选自“李迅雷金融与投资”公众号发表的文章《衰退预期下的欧美经济走向及资产配置策略》,文章不代表SFI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衰退预期下的欧美经济走向与资产配置策略文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发布,如何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竞争力?

10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向立法会发表今届特区政府首份《施政报告》(点击文末“阅读全文”查看全文)。李家超表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直接参与内地的庞大市场,同时与世界接轨,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他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自己施政的理念、愿景和具体措施。《施政报告》提出,将修改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便利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随后,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建议设立新渠道,让特专科技公司可于联交所主板上市。李家超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旨在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竞争力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方面,李家超提出,将从提升融资平台国际化、强化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优势、加强互联互通、发展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强化资产和风险管理、金融科技六方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务的竞争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以及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金融服务业是其最大支柱产业,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五分之一。报告提出,在治理方面,将成立全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把近年在“未来基金”下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和“策略性创科基金”,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PIIE学者:新兴经济体面临政策权衡困境,发达国家如何助力解决?

“发达国家当前应采取切实行动帮助新兴经济体,避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近日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非常驻高级研究员Maurice
2022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