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不设限·毕业季 | 崔圣光:热情探索,无畏尝试

人生不设限
2024毕业季系列专访

我们看不见时间,但可以看见时间的力量。理工学院的莘莘学子们心怀“格物明理,致知精工”这一学院精神,已经或即将在各领域大放异彩。理工学院特推出“人生不设限”毕业季系列专访,对学院毕业生进行访谈,请他们分享自己在理工学院的学习与生活,讲述自己在迎接挑战与克服困难后的成长。本期专访邀请到2024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崔圣光同学来分享他的经历与成长。


崔圣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2024届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计算机工程方向毕业生

即将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深造



大学四年有哪些成长和收获?

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我最深刻的收获是对专业知识的习得,我掌握了数学统计基础的相关知识、软硬件开发的技能,并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offer(录取通知书)。然而,我认为更为珍贵的是,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向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这让我在独立学习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虽然我尚未完全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但这些丰富的经历无疑为我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此外,在校园中,我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拥有多样的文化背景。与他们的交流和相处,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让我接触到了多元化的知识。同时,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与学院的优秀教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这让我受益无穷。教授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启发式的方式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你为什么选择理工学院以及目前的专业?

受影视作品中工程师角色的启发,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我脑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创意,我觉得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进入大学后,在理工学院的一次活动中,潘文安教授介绍了很多有趣的项目,开阔了我的眼界。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参与到这些激动人心的研发工作中,因此我选择了理工学院,并在后来有幸加入黄建伟教授的网络通信与经济学实验室。


在理工学院的专业中,我认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工程方向与我的兴趣最为契合。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设计不仅需要不断的创新,还要解决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这让它充满了创新性和挑战性。而且,在这个信息时代,几乎所有的产品设计和研发都离不开计算机。我相信学习这个专业将帮助我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并享受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乐趣。






左:崔圣光生活照

右:崔圣光(左二)与室友参加书院高桌晚宴



在大学期间有哪些特别的经历想要分享?这些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担任EIE3080(微型处理与计算机系统)这门课程的本科生教学助理,对我来说是一段尤为独特的经历。尽管我之前有过其他课程的教学助理经验,但这门课程仍为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个人成长的机会。由于授课教师陈亮光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我们教学助理团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同学的反馈来准备tutorial(导修课)的内容。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我不仅要熟练掌握课程知识,还需要涉猎课外相关领域,这常常需要我独立查阅大量资料。我还记得有一次,在准备tutorial时,我发现一些旧的信息需要更新。于是,我花了一个晚上查阅和理解相关资料,对那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向教授进行了汇报和讲解。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从宝贵的独立学习体验中获益良多。尽管我未来不一定从事教学工作,但这次经历无疑给我带来了丰厚的收获。


除此之外,参加理工学院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交流活动也让我十分难忘。感谢吴辰晔教授的精心组织,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香港中文大学,与黄志毅教授进行了互动,并有幸参观了Jane Street公司在香港的办公室。这次交流活动让我结识了许多来自清华大学的朋友,惊喜地发现他们的研究方向与我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一路上分享了学习与科研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并互相介绍了最近的研究动态。这次跨校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我对专业领域的理解,也让我有机会与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受益匪浅。



崔圣光担任本科生教学助理时为同学们上tutorial(导修课)



在学校、学院的四年中最特别的回忆

我最特别的经历应该是本科进行学术研究的经历。在大二的暑假,我有幸加入了黄建伟教授的网络通信与经济学实验室,并在罗冰博士的指导下开始了关于联邦学习的研究。从大三开始,我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上。在这段时间里,我先后探索了多个课题,包括联邦自动驾驶车辆、低成本异构联邦学习以及联邦大语言模型等。为了进行研究,我独立学习,进行了大量的领域调研以及实验验证工作。我经常需要熬夜甚至彻夜进行实验的调试和优化,在电脑上Debug(修改错误),切身体会到了科研的艰辛。我也逐渐理解了为什么我的导师罗冰教授经常提醒我,研究必须基于自身的热情和自我驱动力。


在研究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或者发现自己研究的内容与他人撞车等,这些都考验和锻炼了我的研究能力。我非常感谢黄建伟教授给予我的研究机会,以及罗冰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担任研究助理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领域前沿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独立研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机器学习领域的浓厚兴趣。



崔圣光(左一)在理工冬日温暖市集与理工学院甘培润教授(右一)、院务主任方奕森老师(右二)合影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给学弟学妹们的第一条建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要陷入无谓的同辈比较。在大学四年里,我经常听到同学们对“内卷”现象的抱怨,也亲身经历过这种压力。然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在大学乃至整个人生中,没有所谓的谁快谁慢,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被外界环境影响。在我本科学习期间,我经历过超学分选课和只修三门课的两个极端。我认为,根据自身需求来规划课程和课外活动,才是最有助于个人成长的策略。有时候放慢脚步,有时候加快步伐,关键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其次,我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将大学时光视为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黄金时期。大学四年是尝试各种可能、寻找真挚热爱的好机会。在大学时,试错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不妨放手一搏,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而错失良机。同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前沿动态。在这里,我们可以主动拥抱新鲜事物,发掘自己的热忱与天赋。在本科的学习研究中,我也有幸接触到了各种前沿课题,虽然并非每一次经历都能带来实际成果,但我通过这些机会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了科技发展的前沿。因此,我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这段时光,不要将视野局限于成绩,而应该在不断试错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毕业留言:对学校、学院或任何你想要分享的人

Live your life!!!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旷野不设限,活法不设限。我们的人生需要机遇、需要时间,但更需要的是那份坚持,那份热爱,加油吧同学们。祝各位毕业生毕业快乐,梦想成真,永远赤诚,在未来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END】



点击以下链接,进入理工时刻:


走进理工 | 探索物理学专业


走进理工 | 探索化学专业


走进理工 | 探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走进理工 | 探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走进理工 | 探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走进理工 | 探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生不设限·毕业季 | 庞博宇:敢想敢做,坚定前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SE理工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