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第一课:《大学》之道 内圣外王
在所有的经典里面,我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大学》,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也是《大学》。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经典指的是《四书五经》,很多书籍都可以称之为经典,但是对于一个信奉儒家之道的纯正的中国人而言,永远的经典只有《四书五经》。不是什么书都可以奉为经典的,虽然中华文化比较包容,不像沙漠三大教只尊一经,伊斯兰教尊《古兰经》,基督教尊的则是《圣经》,犹太教尊的则是旧约版的《圣经》。而诸子百家里面的其它学派的重要人物的著述也往往被后世子弟尊为经,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墨子的《墨经》等等,严格来说,是不合乎礼数的。
因为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六经,诸子百家的著述称之为经,是一种越轨。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为了争鸣的需要,后世徒子徒孙们互相吹捧抬高。只有儒家的弟弟们比较守礼数,不敢妄自称经,孔子在《论语》里自谦称“述而不作”。意思就是说,他只是解释经典,而不自己写作经典。孔子最大的贡献是编订了六经,当然其中的《乐经》,亡于秦末的战火,所以,后世便只剩下五经。及至宋代,诸儒表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合称为四书,以为四书为六经之阶梯,合称为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亦因此成为所有读书人的必修课,精神家园。至于其它诸子百家的著作则被宋儒们浩如烟海的著述所吸收,万法归儒矣。
经者,常也,常道也。六经者,至久之常道,不刊之鸿教也。读经、解经,当有敬畏之心,不妄语,不臆断。同时,又要因时而变,寻圣人之迹,更要体圣人之心。圣人之迹虽异,然圣人之心则同也。用今天的话来说,著述经典的圣人们,他们的文章著述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忧国忧民,致天下太平的心是一样的。体圣人之心,这才是六经永远的魅力所在,不囿于文字,追寻往圣先贤的足迹,更要追寻往圣先贤的“道”。宋儒张载留下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谓深得圣人之道矣。
《大学》是四书五经里最短的一部,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经的部分只有205个字,而传的部分有1546个字,合起来只有1751个字。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来说,写个1751的文章,那个分分钟的事儿,一个小时就能搞定。然而一部经典,哪怕只有一千多字,也可能凝结着一位圣贤一生的心血结晶。而且历史的真相是,往往越是简短的经典,越是难读,甚至许多人读了一辈子也读不懂,越读越有收获。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这就是经典的永恒魅力所在了。
因为一部经典不管它的字数多少,其实他留给我们的是三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每一部经典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都可以安顿我们的灵魂。《大学》也是如此,虽然很短,但是却丝毫不逊色于其它的经典,无论是中国的经典还是国外宗教的经典。我喜欢《大学》,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读到的第一部经典,而且因为自我感觉比较好,我喜欢易简,我的悟性比较高,我能从短短的两百多个字里行间悟出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我读完《大学》,就只有一个感慨,此书只应天上有,不意留落在人间。而我读其它的经典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可能大家会觉得我这样说,是不是夸大其辞了,但是坦率地说,并没有。老子的《道德经》自近代以来特别受推崇,它在西方也特别吃得开,出口转内销,简直要被推崇到中华第一经典的地位了。这恰好是因为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反应,它是阶段性的,当历史的大潮回归常态,它就会被打回原形了。《道德经》它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是在六经之下的,也是在四书五经之下的。《道德经》确实是本好书,但是也有“敝于天而不知人”的地方,至于有些人拿着《道德经》,便自为老子天下第一,开口天道,闭口天道,以天神代言人自居,装神弄鬼,那就可怕了。因为老子的书是冷漠的,有一种冷冰冰的质感,缺乏人间的温情,例如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你要是读懂了这句话,你就理解了ISIS和基地组织的极端恐怖分子、人肉炸弹是怎么来的了。一种持有此种信念的人,别说杀人百万,流血成河,就算是毁天灭地,屠尽苍生也是干得出来的。所以啊,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啊。
可能我们大多数的读者对于《大学》还比较陌生,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四书五经》,对于《大学》的只言片语,可能略有所闻,但是对于《大学》的来龙去脉不太熟悉。《大学》最初并不是一部单独的经典,而只是《小戴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小戴礼记》是由汉宣帝时的大儒戴圣根据幸存于秦火的、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礼经著作合编而成。后来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是谓《礼经》。所以,《大学》的出身就很高贵,它本身就是出于《礼经》,这个跟《论语》、《孟子》是不一样的。
那么,是谁最后把《大学》从《礼记》里面搬出来的呢?这个是韩愈。韩愈一生对于儒学复兴有两大贡献,一个是推崇《大学》和《中庸》,另一个是在《原道》中提出来道统论。而他作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为了与佛教作斗争,所以宋代的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我们知道有唐一代,三教并流,世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门淡泊,收拾不住,被佛教和道教这两大宗教压倒了,中华文化到了衰亡的边缘,韩愈挺身而出,发起古文运动,上表辟佛(《谏迎佛骨表》),是儒学复兴运动的先驱,他最先发现《大学》的独特价值,把它从《礼记》中单独列了出来,提炼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道德的修炼路径。开始将《大学》与其它经书并列。
迄至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蔚为壮观,势不可档,濂、洛、关、闽、蜀、湘、赣、新学诸儒学派兴起,这场新儒学复兴运动是一场比西方的文艺复兴更为伟大的运动,它的规模和成就也超越了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号称北宋五子的周敦颐、邵雍,程颢、程熙和张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朱熹的《伊洛渊源录》(是不是觉得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有点像?这是不错的,他们的小学里面就浸透着理学的精神)。今天的国人之所以对新儒学(又称道学或理学)运动产生隔漠,而对诸子百家情有独钟,主要是时代使然。理学作为宋元明清四朝近千年的官方哲学,是近代革命的对象,所以,在革命的洪流中被打倒了,打碎了。而诸子百家则因为近代的国家分裂和西学入侵而大大的兴盛起来,使得今天的国人一讲到国学,只知诸子,而不知道有经学和理学,事实上,无论是经学还是理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都比子学更为重要。尤其是在今天,国家已经统一,必须要求我们在思想上也要走向统一,经学和理学的价值就越发显得重要了。没有一统的多元化,只会使我们的国家走向分裂和战乱。
理学家中,二程和朱熹最为重视《大学》,程颢、程颐兄弟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之为“大经”,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之为“小经”,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而朱熹则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作章句解读,为《论语》、《孟子》作集注,把它们合编在一起,叫做《四书章句集注》,从此以后,《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按照朱熹的说法,四书是六经的阶梯,《大学》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学》成为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如同我们今天的学生都要学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如果对照马列主义,《大学》之于儒家,就如同《共产党宣言》之于马列主义一样。
那么《大学》到底讲了些什么东西,为何会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时代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按照朱熹在《大学章句序》里的说法,夏商周的天子、士子以及庶人自八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等到十五岁则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而《大学》则是大学的入门之书,立学者之大本也,通往儒道之门户也。所以金桥书院也将《大学》作为国学经典解读的第一课,引导大家追求大道,为大家打开一条通往圣人之道的大门。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序》里也说:“先读《大学》,立其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也就是说,从为学的次序而言,《大学》不仅是四书的纲领,同时也是六经的纲领,纲举则目张,领会了《大学》之三纳八条,我们再去读其它的经书,则有纳举目张,势如破竹,事半功倍之成效。
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大学》经文的学习,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在这里主要是讲解经文,而传的部分则简略带过。因为我们读经,最重要的还是经文部分,传文部分是后人对于经的解读,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文的。比如我这篇文章,如果我将来成为儒学大家,那么我这篇文章也可以成为传文。所以,经与传的关系是一与多的关系,一种经可以有多种传,像《春秋经》,比较出名的、为后世所推崇的就有《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种,其他的就更多了。在《大学章句集注》里,经文放在第一章,其它第二至十一章皆为传文。
《大学》第一章(经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篇经文对于稍微具备古文功底的人其实都不难看懂,字面上的意思大家都能理解。当然,为了让大家都能看懂,更好的理解它,我们还是先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觉悟人性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自我革新发展),最后达到完善的境界(换一种说法便是,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知道应达到的境界(至善)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而不浮躁;不急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体悟至高的“道”。世间万物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理解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全天下弘扬“明德”的圣人,必须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而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则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灵;要想端正自己的心灵,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灵;心灵端正后才能修正身心;身心修正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致天下太平。
上自天子国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身心作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传统文化总结《大学》,一般会将它归纳为三纲八条目,所谓三纲即是指“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三种境界或目标,而八条目则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领悟了这三纲八条也就基本把握住了《大学》的核心要义。不过,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全面,还应该加上六法,那六法呢?就是 “止” 、“定” 、“静” 、“安” 、“虑” 、“得” 这六种方法,或者说是修身的六个步骤。因此,《大学》的核心要义在于三纲、六法和八条目。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来讲解这三纲六法八条。
我们首先来看三纲。三纲讲的是《大学》的宗旨,也就是说古代的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第一纲“明明德”,第二纲“亲民”,第三纲“止于至善”。这种教育的理念,即便在我们今天看来还是很先进的,大学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觉醒人的德性,在于帮助人不断的自我革新,自我发展,最终达到德性完善的境界。这是一种非常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伟大的教育精神。类似于我们现在讲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人。但是与我们今天的口号不同,大学的三纲它事实上是一个过程,它的三个纲领就是三个目标,三个境界,而这三个境界是逐渐递进的过程,每一重境界比上一重更进一步。更符合教育的规律,不然的话,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标就变成了口号,流于形式,流于空洞,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是适得其反。我们那么多的腐败分子,犯罪分子,精致利己主义分子,不都是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侵蚀,名利欲望惑乱人心,大学之道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固的道德作为支撑,即便侥幸在市场的大海名搏得名利于一时,也难以长久。长此以往,终究将会因为德不配位,而降下灾殃。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有多少高官、明星和官二代、富二代们,因为德不配位而身败名裂,甚至身陷囹圄,身死道消。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眼见他众星捧月,眼见他惨死毒祸。
我们今天的人喜欢谈修养,谈贵族精神,但是却很少有人谈《大学》。中国真正的贵族精神,真正的修养之道,就在《大学》里面。这种贵族精神是有利于我们根治现代性和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败坏、信仰迷失和心灵空虚的。传统文化的复兴,正是我们时代的需要,政府的作用只不过是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民心。作为天朝贵冑的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龙之传人,我们是最具有贵族精神和贵族气质的。所谓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只不过是拾中国人之“茶秽”,中国的茶叶传到英国以后,才慢慢培养出来的贵族气质,比起中国古代精英的贵族气质来,差距十万八千里。当然英国人不会告诉我们,所谓的英国绅士风度只是中华文化以夏变夷的结果。
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多,最严重的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因为中小学的老师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教育搞好了,中小学教育也就自然会好起来。对于中国的大学,我们首先应该强调大学之道。《大学》作为四书之首,过去一千多年里,所有读书人的必修课,但是今天的中国大学却没有人把它作为必修课,以至于没有多少中国大学生还知道有《大学》这部经书。反倒是把英语放到了一个非常不恰当的重要地位,其实在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也导致了教育和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偏差,使得大学成洋奴的加工厂。如果我们要复兴中国的大学,就应该将《大学》作为中国大学生的入学第一课。
大学之道第一纲,在“明明德”,它的意思就是要觉醒人的德性,也就是西方所谓的“启蒙”。只不过西方所谓的“启蒙”更侧重于人的知识层面,而《大学》则直指人的德性一方面。按照儒家的理念,人性本善,明德,就是孟子所谓的“善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原文是这样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明明德”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特别强调《大学》,喜欢《孟子》的原因,他把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从而开辟了自己的心学。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德性之光辉,明明德,就是发现、开启这个光辉的德性,究其极致,则可以与天地同辉,与日月同明,如同毛主席那样。
第二纲:在“亲民”。“亲民”的意思是“新民”,就是将自己的德性推己及人,即孟子所谓的“先觉觉后觉”。就像我现在在这里写这个文章,如果你以前没有领悟我这个文章的道理,而你看了我这个文章,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对我来说,就是先觉觉后觉,就是“亲民”。虽然我不是官,但是我向你传递了这个道理。当然说到这里,我们还必须要知道,《大学》在古代是培养“大人”的学问,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官员或精英,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上层地位的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亲民”就是毛主席所说的“走群众路线”,宣传发动群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自己所明悟的道德,作为群众的楷模,这样全天下的老百性,也就向善了,民风也就纯朴了。所以,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如果一个国家统治精英,自己不尊守道德规范,不率先垂范,哪怕发明再多的法律,拥有再多的财富,养再多的军队和警察,也无法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
第三纲,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善的追求,永无止境。不是说真的有那么一个至善的境界在那儿,你达到了就可以不再追求了。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至善,就相当于数学里面说的无限大,你数数,永远也数不到无限大那个数。对于这个境界,古圣先贤的说明各不相同,《尚书》言“以德配天”;孔子讲“从心所欲不逾矩”,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政,百物生焉”,孟子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周敦颐讲“立人极”、“圣同天”,毛主席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些都是圣贤对于至善境界的不同说法,这个至善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哪怕我们永远也达不到。
后面的六法八条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