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有我们 守护安“宁”——海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侧记

海宁发布 2022-08-12


这是不期而遇的新挑战、突如其来的新考验——阳春三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海宁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各方力量联防联控,汇聚八方资源,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展开了一场全市总动员的疫情防控歼灭战。


举全市之力 沉着应战疫情

万分紧急,警报骤响!3月11日起,我市许村镇、周王庙镇陆续发现多例阳性病例。3月19日,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4月2日解除应急响应,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当天,“4·2”疫情突袭城区,4月3日我市再次启动Ⅱ级应急响应,4月4日升级为Ⅰ级响应。一个多月来,一场百万人投身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面打响。


全员出阵,尽锐出战!疫情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嘉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按照“七大机制”要求,我市立即启动战时应急响应机制,形成“市县一体、扁平高效”指挥体系,成立嘉兴海宁疫情防控指挥部,“一办十一组”迅速投入战时状态,全员到岗到位,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社会面管控、转运隔离等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全域暂停,以静制敌!起病隐匿、传染性强,狡猾的病毒让防控变得异常困难。面对疫情跌宕反复,我市以科学之策、硬核措施应对“非常之难”。从对许村镇、周王庙镇实行全域封控管理,再到全市全域管控……我市结合疫情走势,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协防区,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实行闭环管理,让重点区域慢下来、静下来,以最快速度切断病毒传播链条。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关键时刻,我市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始终坚持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贯穿到疫情防控全过程,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对疫情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尤其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包保”责任机制,开展“扫楼”行动,拉网消死角、除盲区,与病毒赛跑,掌握战“疫”主动权,用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防控战果。
全城奋战,决定胜利!大江奔腾向海,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从许村镇“3·11”疫情周王庙镇“3·16”疫情、许村镇”3·18“疫情的连续战斗,到海宁“4·2”疫情的彻夜攻坚,置身“三大战场”,百万海宁人一起扛、共同战,经受住了多轮疫情的重压挑战。通过全市上下同欲、齐心协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理解配合,全体防疫人员奋勇在前、连日作战,海宁疫情防控歼灭战取得决定性胜利——4月11日调整为Ⅱ级应急响应,4月16日调整为Ⅲ级应急响应,同步调整管控措施,赢得了最后的全面胜利。

去战“疫”一线 他们逆行而上

连续一个多月的战“疫”,百万潮城儿女迎难而上,爆发出巨大能量,困难面前压不垮。在各个战场,广大党员干部、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等共同担当,日夜奋战,不断汇聚战“疫”的磅礴伟力,最终迎来全面胜利的曙光。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疫情袭来,我市党员出列,干部率先,带领人民群众筑起坚强防线。3月,44名科级领导干部全覆盖驻点许村镇30个村社和周王庙镇14个村社担任“第一书记”,机关党员干部组团下沉至所有网格,切实守好疫情防控“最小单元”。4月,全市61名科级领导干部在海昌、硖石、海洲、马桥4个街道,担任联挂村及共建社区“战时第一书记”,203名战时网格长一对一包干“三区”网格,在村社、隔离点、卡口等关键环节成立临时党支部221个,党员突击队327支。下沉党员干部全天候、全过程参与联挂村社每日核酸检测、扫楼排摸、物资配发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今年54岁的市文联副主席杨建忠,连续参与了许村镇、周王庙镇以及城区的防疫工作,两次担任“战时第一书记”。他闻令而动,每次都在最危急的时刻到岗到位,“作为‘战时第一书记’,就是要临危不乱,冲在前头,还要统筹好社区力量,让每项措施都落实到位。”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每一个网格都是战场,每一个人都是关键力量。3月以来,我市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以网格为作战单位,以微网格为最小作战单元,动员全市的网格员、微网格长,逐楼逐层落实防疫要求,巧用小喇叭等形式开展防疫宣传,织起了严密防控网。

△志愿者“跑腿办事”


在这次历时久、困难多的战斗中,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源不断,愈战愈勇。党员冲锋在前,志愿者前赴后继踏上战场,他们无私无畏,默默奉献,坚守在防控卡点,站立在核酸采样现场,奔走在物资发放的路上……
“能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海宁,我们很骄傲。”4月2日以来,28岁的梁通和其他几位同事挺身而出,在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当起了战“疫”志愿者。一连20天,来自不同省份的他们,朝着共同目标坚持着,他们穿梭于每个日夜,奔跑于每个楼道,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海宁人。
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他们有的捐款捐物,有的进行文艺创作,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爱的传递,为战“疫”加油鼓劲,用真心真情抚慰心灵。
在海宁,每一个街镇,每一个村社,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坚守着各自的责任,守好各自的防线,共同书写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海宁答卷。

数字化赋能 全程精密智控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在疫情防控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辅助作用,实现数字化手段防疫过程全覆盖。通过数据归集、分析研判、长效跟踪“一条链”,实现快检测、快流调、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机制的融合贯通、高效运转,精准建立健全疫情防控体系,打造精密智控全链条。


3月22日上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里,工作人员正在实时查看精密智控平台上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就在前一天,平台发现许村镇许巷村的核酸检测时间比较长。经过比对研判后,指挥部当即决定增派14名采样人员,增加7个采样台,优化采样点位置。第二天上午10点前,许巷村超过2.2万人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已全部完成。得益于精密智控平台对数据的全量、精准、实时归集,全市的核酸平均采送时间和检测时间缩短到了4小时内,实现了上午完成采样送检,下午出具检测报告。

△核酸采样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全力以赴用最短时间最小成本实现“防外溢、降总量、早清零”的目标,流调、转运、隔离……这一整套工作的闭环,成为最重要的一环。在攻坚的日子里,指挥部每晚灯火通明,随着精密智控平台上流调数据的不断跳动,争分夺秒调度全省防控资源,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显得异常关键。
精密智控成了海宁战“疫”的“最强大脑”。在疫情防控的全流程中,利用数字化手段,做到精确发现问题、精准研判决策、精密指挥调度。比如转运隔离组接到最新指令后,迅速通过手机小程序创建“转运清单”,第一时间通知居民就近上车,安排隔离人员有序排队扫码上车,每一个环节都紧凑衔接。而每个人的身份信息,前往哪个隔离点,是否已纳入管理,都能共享直通精密智控平台。

△流调专班



数字化的威力在战“疫”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实现了工作速度超过病毒传播速度。可以说,指挥部重要决策,离不开精密智控平台;专班组分析研判,离不开精密智控平台;前线运转调度,更离不开精密智控平台。在精密智控支持下,我市全力跑出了疫情防控的“海宁智速”。

保群众生活 提速民生服务

如何在战“疫”的同时保民生、保供应,是摆在属地、部门面前的必答题。面对3月中旬开始的疫情,我市临危不乱、多措并举,稳住了民生,也稳住了民心。

战“疫”中,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点的管控措施需要,菜场、超市、药店和其他经营性场所作出了营业调整。能否解决买菜难、送不到等问题,保证用餐用药需求?瓜果蔬菜已经成熟,能否顺利完成运输、销售?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物资保障,关乎千家万户的冷暖,关乎千行百业的生计,不可大意、不容有失。
为此,我市设立市级仓储中心、“8+X”镇级配送中心,开通“线上超市”配送等模式,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针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持续开通“求助平台”,全时段受理、交办、反馈民生诉求。成立医疗救治应急服务团队,畅通市民应急就医渠道……

△配送物资


这场保供的“接力赛”,日夜兼程,一刻未停!
他们,撑起“接力赛”的供应畅通。在市配送中心(丁桥仓),市供销总社党委副书记何浩力带领着基层党员干部、装运工人、保供物流车司机连轴转,核对清点、装卸调配,将大量的生活物资配送至各镇。
他们,串起“接力赛”的各个关口。面对居民“足不出户”的现实,我市建立民生应急保障体系,通过“市民下单、村(社区)配单、服务队送单”的形式,配送民生应急物资。一批超市作为民生应急保障站,超市工作人员开启加速打包模式,百余名快递小哥“快马加鞭”。
他们,稳住“接力赛”的细枝末端。全市224个村社组建“求医问药服务队”,开通医药代购服务。市民可以通过“求助平台”等渠道发布需求,由村社干部送药上门,也可由村社对接网格药店配送服务点,由零售药店志愿者送药上门。对于特殊人群、特殊区域的用药需求,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卫健、药企等组建了“送药服务队”,建立送药服务的工作群,精准服务特殊用药群体。
新冠病毒要防住,生产生活要保住,这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断考验着海宁的智慧与担当。在为群众身体健康添上“安全锁”的同时,我市更为群众日常生活送去了“定心丸”。

潮城显大爱 一起守望相助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每一个海宁人,都活出了“英雄”的模样。


新海宁人郭兴国主动将大货车“移交”给卡口值守人员,成了防疫人员遮风挡雨的临时“休息室”和“补给站”;袁花镇谈桥村的李霞和丈夫冯喆杰为滞留当地的司机们准备盒饭,夫妻俩一个切菜,一个掌勺,8天时间里共为货车司机免费送餐2881份……

△为货车司机送饭


点滴微光,汇聚璀璨星河。“早日战胜疫情、守护美丽家园”是全体海宁人民的共同心愿。心愿的实现靠“白衣战士”披坚执锐,靠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靠志愿者用情用心,也靠居民邻里守望相助。
“我想煮碗生日面,没有青菜和葱,哪位邻居家里有?”在桃花源小区业主群,业主周依玲生日当天想给自己煮一碗生日面,打开冰箱发现只有半根胡萝卜和一棵包心菜。当她试探着问了一句后,邻居们的回应令她意外又暖心——同小区业主陈海萍为她亲手制作了一个蛋糕
“这种特殊时候,谁都能帮一把。”“也没多想,孩子有需要,我们就帮一帮。”战“疫”期间,金色家园小区25幢有两个孩子留守在家,业主们发起了暖心接力,每天给孩子送爱心餐。“有一种温暖,叫家的味道。”
“我家里有止泻药,有需要的联系我。”“我家有5壶油,没有可以来拿!”像这样温暖的声音,百合新城小区业主群里有不少。特殊时期,安心宅家也是“英雄”,互帮互助的“邻里力量”凝聚成一道坚实可靠的抗疫防线
他来了,她来了,他们都来了。正是这一双双手“握”在一起,一份份爱接力传递,才汇聚起战无不胜的抗疫力量,也让人真切感受到有一种幸福,有一种好叫“生活在海宁”。于是,以信为媒,有人诉说着真情——
4月7日晚,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推文,文中说她的父母患有重疾、行动不便,正在居家隔离,而她远在外地、无法照顾。6日晚,她的父亲病情突然恶化,属地街道、社区想尽办法为她解决了难题,提供了周到服务,她的父亲最终转危为安。她说:“海宁是生我养我的城市,是我时刻牵挂的城市,海宁因为你们的守护而温暖、有力量。”
4月17日,上海徐女士也发来一封感谢信,她是一位在上海生活的海宁人,疫情期间最怕生活在海宁的父母物资短缺,没想到海宁及时下发了丰富的生活物资包。她说:“这一项项保民生的举措不仅给了父母‘定心丸’,也免去了我的担忧。得到关爱的是父母,温暖的更是他乡‘儿女心’。”


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面前

没有人是局外人

潮城儿女守望相助

共渡前行中的风浪

彰显出不被任何困难

所压倒的无畏气魄



本文由海宁发布微信公众号(ID:hainingfabu )采访编辑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陈曦灏 朱文 许涛 林佳冰 马银淇
图片由沈达、沈文霞、朱怡倩、董维刚、张煜、许陈琪、陈梦豪、市司法局提供
本期编辑:姚娟红

更多新闻
1

 海宁市关于解除“4·2”疫情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通告

2

 护牢海宁“大门”!要这么做

3

 全力以“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